公務員辭去公職做律師辭職前的工作年限應不應該視同繳費年限?

2020-12-14 循州知事

調出、調入,這個人們一輩子裡會多次在職業變換中碰到的詞兒,竟在法庭上引起了爭議。

前兩天,惠城區法院審議了一宗行政官司。這是一位老律師退休後為自己打的一宗官司,告的是惠州市政府和社保局,案由是公職人員轉入律師行業退休後,其原來在行政單位的工作年限應不應該視同繳費年限?

老羅於1979年12月參加工作,1994年7月經惠州市委組織部批准辭去公職,專職從事律師工作,實際離開中共惠州市委黨校崗位時間是1994年9月。1994年8月,惠州市委黨校開始為申請人繳納社會保險,後來轉由律師事務所繳納,直至2019年2月退休辦理領取基本養老金。老羅領取養老金時發現自己只有1697.6元,一了解,得知社保局審核《領取基本養老金核定表》時卻沒有將老羅在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作年限視同繳費年限合併計發養老保險金,也沒有根據申請人在機關工作的年限給予一次性補貼,導致自己養老金過低。但按照勞社部發【2001】13號文規定:「職工由機關事業單位進入企業工作之日起,參加企業職工的基本養老保險,單位和個人按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帳戶,原有的工作年限視同繳費年限,退休時按企業的辦法計發基本養老金。於是,老羅提起行政複議。

市社保局答辯稱:勞社部發【2001】13號文在引文中規定"職工在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單位之間流動,要相應轉移各項社會保險關係,並執行調入單位的社會保險制度。"申請人從市委黨校辭職後,自行進入律師事務所工作,不是"調入,"因此不使用該文的規定。同時,依據人事部《全民所有制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辭職暫行規定》第十條關於"辭職人員被全民所有制單位重新錄用,辭職前和錄用後的工齡合併計算。"申請人並沒有被全民所有制單位重新錄用,也不能將辭職前的工齡合併計算。

惠州市政府受理複議申請後以案情複雜,需進一步研究協調為由,於2019年6月6日決定對本案進行延期,並於同年7月2日作出「暫時中止行政複議審查」的決定。然後,於2019年10月9日作出《行政複議決定書》決定維持社保局於2019年2月25日作出的《領取基本養老金核定表》。其依據是:老羅1994年7月辭職離開原單位進入企業工作,不屬於《轉發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等四部門關於職工在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之間流動時社會保險關係處理意見的通知》第一點第(三)項規定的「調入企業」的情形,因此對原有工齡不視同繳費年限合併計算養老保險。

老羅不得己,只好為自己打一場維權官司。

庭審的辯論焦點是對「調入」一詞如何理解。

老羅及代理人認為,社保局適用法律錯誤。社保局稱根據人事部《全民所有制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辭職暫行規定》重新錄用的辭職前和錄用後的工齡才合併計算為連續工齡,事實上這是對該規定的曲解。該規定主要明確辭職前的工齡是否能合併計算為連續工齡的問題,而不是規定辭職後進入全民所有制單位的才可以合併計算為連續工齡,進入非全民所有制單位的,就不能合併計算為連續工齡。因為1990年在制定該規定時,社會保險的政策未出臺,作為政府只能規定全民所有制單位的對先前辭職後又就業的辭職人員的工齡怎樣計算,並不能對個體經濟和民營企業做出同樣的規定。其實,該規定對不能計算連續工齡的,也有明確的規定,即13條就規定未按規定辦理手續自動離職的人員「以後被其他單位錄用,工齡從重新錄用之日起計算」。老羅是經中共惠州市委組織部批准辭去公職不存在自動離職的情形,當然應當計算連續工齡。

此外,對辭職人員的工齡可以連續計算問題,國家的政策和規定是明確的、一貫的。除上述人事部於1996年9月8日頒發的《關於全民所有制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辭職暫行規定》之後,還有下列規定:

(1)、人事部在1998年12月11日在回復雲南省人事廳《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辭職、辭退及自動離職參加工作後,工作年限計算問題的《復函》根據上述等規定作出:「職工辭職和辭退前的工齡與重新就業後的工齡可合併計算為連續工齡,自動離職人員的工齡從重新錄用之日起計算」。

(2)【勞社部發(2001)13號】《關於職工在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之間流動時社會保險關係處理意見的通知》第一項:「養老保險關係處理」中 規定:「職工由機關事業單位進入企業工作之月起,參加企業職工的基本養老保險,單位和個人按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帳戶,原有的工作年限視同繳費年限,退休時按企業的辦法計發基本養老金」。

對於該文件的適用問題,社保局認為該通知的引文中強調:「執行調入單位的社會保險制度」,老羅辭去公職後到律師事務所工作不是「調入」,所以不能適用該文件。老羅認為這是把「調入」一詞進行狹隘的理解,認為人事部門的有公文調動才是調入,這是根本錯誤的。且不說該文件的標題用的是:「 單位與企業之間的流動」,就是「調入」一詞,查「百度」 得到這樣的解釋:1.調入,就是從原單位進入另一個工作單位工作。2.同時,人事檔案會隨之變更。3.工資關係及人事關係等一系列關係,也會隨之變更為另一個工作單位。

(3),國家有關《公務員辭去公職規定》第十四條規定:「公務員辭去公職後重新就業的,其辭去公職前在機關的工作年限合併計算」。

這說明所謂的「調入」論、「全民所有制企業論」都應該休矣!

老羅說,對公務員工作年限視同繳費年限的問題是律師們面臨的共同問題。因為在1994年前後,因律師制度改革需要,許多有公務員身份的律師經組織部的批准辭去公職任專職律師。他們為改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目前這批律師,將陸續進入退休年齡,如何解決他們在公務員期間的工齡作為退休的連續工齡計算的問題,涉及到推動社會的公平正義。省司法廳也對此諮詢省社保局,省社保局的答覆為:「原來有公務員身份,1994年前後轉到律師所工作的人員,連續工齡的計算需結合本人人事檔案的具體經歷信息確定。連續工齡的計算,根據人事檔案具體經歷信息確定,此處的連續工齡、社保視同繳費工齡,國家及地方政策有具體的認定規定,具體事宜可諮詢社保部門。"省律協還建議:如因視同繳費工齡不被社保部門認可,可通過行政複議,行政訴訟維護自己的權益。

這正是老羅提起這宗行政訴訟的動力。

他說,福建省曾在有關復函中明確:「公務員辭職、辭退重新就業、並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後,辭職、辭退前原在機關可計算連續工齡的工作年限,可視同繳費年限,並與實際繳費年限合併計算」。在廣東省,其實已有廣州、深圳、雲浮等市,也執行公務員辭去公職的連續工齡計算的國家政策與法規,而在惠州,在《公務員辭去公職規定(試行)》生效十年之後還以種種理由不執行該規定,使許多可計算連續工齡的辭職人員得不到該有的待遇,已造成了不應有的社會困擾。

惠州市政府在法庭上表達的意見

有意思的是,惠州市政府方面在關於此事的庭審意見如下:我方認為本案如果將原告在惠州市委黨校工作期間視同繳費年限與實際繳費年限合併計發養老金,更能體現社會公平正義。我方認為目前最大爭議是對調入的理解,為此專門召集社保局召開協調會,要求妥善解決本案矛盾。因社保局始終堅持其所作核定表是全省通行作法,故我方明確要求市社保局就本案所涉糾紛及如何處理向省社保部門書面請示,我方中止案件審理,但因中止三個月社保局一直沒有給予答覆,所以就作出了維持的複議決定。本案涉及除了原告以外後續會有更多類似情形人員社會保險待遇,所以請求法院依法予以裁判。

惠州市政府的這個庭審答辯意見使社保局在庭審中後院起火。

另外,庭審進行了現場直播。最精彩的是惠州市社保局的局長沒有到庭,被審判長當庭提出批評。審判長當庭說是他當庭長以來最有意思的一個案子。

老羅表示,自己多次給市政府領導及機關工作人員上課普法。這次為什麼拿起法律武器告政府?就是覺得這是更深入的一次普法。「根據規定,現在我補交10萬塊錢就可以將這個15年工齡買回來啦。但是我為什麼不交這10萬塊錢?而我每年參加社會公益活動都超過10萬塊錢。我就是想到這不是我自己的事,是涉及到整個社會的公平正義,希望能通過法庭得到解答。」

相關焦點

  • 公務員未滿國家規定的最低服務5年年限不得辭去公職
    核心提示:人社部門對此的答覆是:《新錄用公務員任職定級規定》第六條規定:新錄用公務員在機關最低服務年限為五年(含試用期)。   如果考上了公務員,不符合自己心願又想辭職怎麼辦?如果懷孕了試用期順延還是計算在內?   隨著遼寧省公務員報名時間的臨近,一些打算考公務員的讀者有些疑問。
  • 公務員辭職有哪些程序
    近日,一位在某區級機關工作的黃女士打電話給本報,她想諮詢,公務員辭職有哪些程序?檔案怎麼管理?公務員辭職時在醫療保險(放心保)、養老保險等方面是如何處理的?  針對黃女士關心的問題,記者採訪了市人社局。
  • 我國社保制度如何建立的,怎樣通過視同工齡,核算醫保繳費年限?
    下面結合問題,做具體分析,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一、我國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制度建立的歷程關於視同工齡的問題,主要是指養老保險視同繳費工齡,不過我們國家的養老醫療保險都是一起捆綁式的。要想搞清楚視同工齡(繳費年限)和醫保繳費年限的關係,首先要搞清楚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制度建立的歷程。
  • 醫保未達到繳納年限怎麼辦?何為視同繳費年限?看完你就懂了
    臨近退休人員務必要重視視同繳費年限,在我們辦理退休手續時,如果被認定為視同繳費年限即可多領養老金。如果沒及時認定視同繳費年限,就會少領一筆養老金,比如,王阿婆在退休前,沒有及時到社會保險機構申請認定視同繳費年限,導致她每月少領了一筆養老金。
  • 公務員是否有最低服務年限?工作一年能辭職嗎?
    每年的國考、省考、事業單位等諸多公職類考試依舊很火熱,收入穩定、社會地位高等等優秀的工作條件吸引了一大批應屆畢業生和社會人士參加,在這&34;的公考大背景下,用人單位對人才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關於公務員考試,有考生就會提到最低服務年限的問題,那麼近期就有考生提問:2020公務員有最低服務年限要求嗎?一般最低年限為幾年?
  • 企業職工認定視同繳費年限,是從哪一年開始?哪一年截至呢?
    歡迎收看本期內容,我是碎 月,大家可以關注碎月導師,每天都有新內容分享,那這期內容我們就來看一下視同繳費年限這個話題。粉絲問:企業職工,視同繳費年限,是從哪一年開始至哪一年止?二、視同繳費年限開始時間視同繳費年限就是說在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之前就參加工作的人,從開始參加工作的那一年起,一直到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那一年為止,這中間的工作年限就會被認定為視同繳費年限,這裡的視同繳費年限開始時間,就是大家開始參加工作的時間,也就是說你從哪一年開始工作的?
  • 公務員能在最低服務年限時間內離職嗎?會有什麼後果呢?
    公務員能在最低服務年限時間內離職嗎?會有什麼後果呢?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考試快訊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公務員離職,公務員在最低服務年限時間內離職會怎麼樣,國家公務員考試考試快訊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不是想走就能走,公務員哪些情形下,不得辭去公職?
    當然不能,在新《公務員法》中就明確了五種不得辭去公職的五種情形:(一)未滿國家規定的最低服務年限的;其實在每年公務員報考的招生簡章裡都會對最低服務年限進行規定,一般是五年左右,這其實主要是為了保持公務員隊伍的穩定性。
  • 公務員最低服務年限時間內離職會怎樣?辭職和辭退的區別很大
    考公向來是大學生就業的一大選擇,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考入公職單位或者事業單位,這樣不僅可以兼顧工作和家庭,穩定收入,同時社會地位也是比較高的。但是,正是因為我們是年輕人,也就有人不甘寂寞,不想在基層單位過清平的日子,於是選擇辭去公職,重新擇業、提升學歷、繼承家業……等等一系列眼花繚亂的操作。這波操作是很秀,但是也要考慮到操作不當帶來的後果!一般情況,成「公」以後就會籤訂最低服務年限的合同書,時間在3年或者5年不等,現在5年居多。
  • 教師幹了二十年如果被開除了或者辭職了,養老金的事情如何處理?
    如果被開除了,面臨的後果是非常嚴重的,到現在為止幹了20年的教師,應該是在2000年左右參加工作的。教師屬於事業單位,正式編制的教師屬於國家公職人員,國家公職人員如果屬於開除處分,就不再保留任何公職,以前的工齡就會被清零。
  • ...兼評中共中央組織部等四機關發布的《關於規範公務員辭去公職...
    作者:楊擇郡,廣東卓凡律師事務所2015年3月11日美國某律師事務所宣布,剛剛從中國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與反壟斷局辭職的一位工作人員加入了該事務所反壟斷和競爭法業務部3、離職公務員與接收企業違反規定將被記載信用不良記錄《意見》規定,公務員申請辭去公職時應如實報告從業去向,籤署承諾書,在從業限制期限內主動報告從業變動情況;公務員原所在單位在批准辭去公職前要與本人談話,了解從業意向,提醒嚴格遵守從業限制規定。
  • 公務員:「年底了,我想辭職,怎麼辦?」
    不知道各位發現沒有,每逢年尾,不少人計劃離職,去挑戰新的機遇。但是這種情況並不適用於公務員,公務員辭職不是這麼簡單的。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感到奇怪,公務員想辭職應該怎麼辦?新《公務員法》關於辭職的規定第八十五條 公務員辭去公職,應當向任免機關提出書面申請。
  • 新公務員法規定:這四種人辭職不了 辭職會影響經商和再次報考
    1、公務員向任免機關提出書面申請,填寫《公務員辭去公職申請表》;2、任免機關組織人事部門審核;3、任免機關審批,作出同意辭去公職或者不同意辭去公職的批覆,同意辭去公職的應當同時免去其他所任職務;4、任免機關將審批結果以書面形式通知公務員所在單位和申請辭去公職的公務員
  •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釋義-第十三章 辭職辭退
    公務員作了履行公職的國家工作人員,承擔了一定的管理或者服務職能,就其所處的職位而言,對國家和社會有一種責任,不能說不幹就不幹。因此,公務員辭去公職要有一個批准程序,未經批准,不得辭去公職,這樣規定對保證公務員管理的嚴肅性是必要的。(3)辭去公職不是無條件、無限制的,而是附條件的、有限制的。不符合法定的條件,都不得辭去公職。(4)辭去公職是有利益保障的。公務員辭去公職後,可以享受法定的辭職待遇。
  • 法檢公職人員,辭職做律師值得嗎?
    近年來法檢系統有部分人員辭職,離開公職部門奔入江湖。具體原因很多,大致有兩類:一類是對體制工作有意見,想要折騰、想要獲得別樣的成長、想要更充分發揮價值;另一類是對財富渴求不能被滿足,想要更多自由——財務自由、行動自由、思想自由。
  • 民辦教師轉為公辦教師,民師教齡不被視同繳費,合理嗎?
    有網友問,民辦教師從參加工作開始,到轉為公辦教師,其間的民師教齡不作為視同繳費,是否合理?關於這個問題,不清楚提問者是哪個地方人,也不知道所在地區是否有這樣的政策規定,即:民辦教師從參加工作開始,到轉為公辦教師前的任教時間,不能作為視同繳費時間計算退休養老金。如果上述情況屬實的話,確實是不合理的,也與國家政策不相符。但是要澄清幾個認識,也就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 公務員報名需謹慎,小心5年最低服務年限陷阱
    從2015年開始在職公務員不允許在報名公務員考試。報名公務員崗位需謹慎無論是在國考還是在省考,部分崗位是設置最低服務年限的,很多初涉公考的考生對這個概念很陌生,完全不知道的佔大多數。這個最低服務年限到底說的是什麼?在服務年限內可以辭職重新報考嗎?為了幫助考生快速、準確的了解國家公務員考試,本文將重點解釋最低服務年限問題。
  • 養老保險的視同繳費年限,到底是什麼意思?傻傻不懂可能吃啞巴虧
    養老保險的視同繳費年限,到底是什麼意思?傻傻不懂可能吃啞巴虧養老金對大家來說都很熟悉了,我們今天就不說它有多重要了,而是來看看它的繳費年限,它主要就是指1992年之前就參加工作的人。因為在1992年之前養老保險還沒出來,所以說大家都沒有交過,但是在那之前工作的時間,還是算在年限裡的。那麼這個繳費年限到底是指什麼呢?其實它不是實際繳納費用的時間,而是在1992年之前工作的時間,這些時間也叫做繳費年限,但是它和實際繳納的計算方法是不一樣的。一些人就在想了,怎麼看自己是否符合規定?
  • 公務員辭職後想幹嘛就幹嘛?不,有一件事你必須知道
    去年年底,一名公務員同學辭職了,引起了我們班的一陣騷動,要知道辭職前他已經是正科級領導,只有30歲的他應該前途一片光明的啊,大家都覺得無法理解他的辭職。有人私下就說了,那同學之所以辭職是要去一家股份制銀行,任一支行的副行長,年薪可是50萬呢,相比以前一年頂好幾年的收入呢。昨天又有個朋友跟我說,那個同學被那家銀行辭退了,還受到紀檢部門的處分。原因是他原來任職的金融監管局跟跳槽的銀行存在監管關係,他未經批准,且不夠迴避年限擅自去銀行任職,違反了公務員辭職的有關規定。
  • 公務員法解讀:公務員辭職的限制性條件有哪幾個
    第八十一條 公務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辭去公職:(一)未滿國家規定的最低服務年限的;(二)在涉及國家秘密等特殊職位任職或者離開上述職位不滿國家規定的脫密期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