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佛教究竟何時傳入中國——中國佛教史略之後漢佛教(一)

2021-02-19 禪語智言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禪語智言」,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早上7:00準時分享,請放心關注。


後漢佛教,是佛教流行於中國最早的一個階段。佛教最初傳入漢土,確實年代已難稽考。但古來佛教徒間流傳著漢明求法、佛教初傳的史話,同時也傳說漢明之前佛教即已傳入,兩說各自發展。最後,漢明求法說頗為一般佛教徒所樂道,而漢明以前傳來說也愈推愈遠。現在分別述之如次:

一、漢明帝以前佛教傳來說。

依據文獻流行的次第,可舉出十種:


其一,曹魏魚豢所撰《魏略·西戎傳》說:「昔漢哀帝元壽元年(公元前2年),博士弟子景盧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經。」(見《三國志·魏志》卷三十裴松之注)其後《世說新語·文學篇》劉孝標註,《魏書·釋老志》等也引用此文,而略有出入。如《魏書》作博士秦景憲。唐法琳《辯正論》又作秦景至月氏,其王令太子口授浮屠經,有類趙宋董逌《廣川畫跋》卷二所引《晉中經》之說。

其二,東晉哀帝興寧三年(365年)習鑿齒與道安書說:「自大教東流,四百餘年矣。」其後王謐答桓玄書也說:「大法宣流為日諒久,年逾四百,歷代有三。」又劉宋宗炳《明佛論》說:「劉向《列仙(傳)敘》七十四人在佛經」;《世說新語·文學篇》劉注也依據《列仙傳》說:「如此即漢成、哀之間(公元前32—1年)已有經矣。」這些皆是泛指西漢末年而言。


其三,宗炳又說「東方朔對漢武劫燒之說」,好象漢武時(公元前140—87年)已經知道和佛教有關的劫灰說。

其四,宗炳又說,伯益述《山海經》有天毒國(即天竺)偎人而愛人一語,當於如來大慈之訓,似乎佛教已聞於三五(三皇五帝)之世。

其五,北齊魏收《魏書·釋老志》除引用伊存授經一說外,還依《漢武故事》(劉宋王儉託名班固撰)說,漢武元狩中(公元前122—117年),遣霍去病討匈奴,獲得休屠王的金人,帝以為大神,列於甘泉宮,燒香禮拜,為佛道流通之漸。


其六,上述《釋老志》還依《史記·大宛傳》說,張騫使大夏還(公元前126年),傳其旁有身毒國,一名天竺。始聞有浮屠之教。

其七,梁蕭綺輯本王嘉《拾遺記》說,戰國燕昭王七年(公元前317年),沐胥國(即身毒)有道人尸羅來朝,荷錫持瓶,沐胥國五年,乃達燕都。

其八,隋費長房《歷代三寶記》卷一載,秦始皇時(公元前218年)有諸沙門釋利防等十八賢者齎經來化始皇。唐法琳《對傅奕廢佛僧事》也有此說,並謂出於道安、朱士行等《經錄》。

其九,唐法琳《對傅奕廢佛僧事》中又據《周書異記》說,周昭王二十四年(公元前1029年)甲寅,發生水泛、地動、天色變異等象,太史蘇由說有聖人生於西方,故現此瑞,而以此為佛誕年代。北齊僧統法上曾沿此說以答高麗使者,後來更為一般佛徒所習用。


其十,唐道宣《廣弘明集·歸正篇》引用《列子·仲尼篇》說,丘聞西方有聖人,不言而信,不化而行,蕩蕩乎無能名等語,斷言「孔子(公元前551—429年)深知佛為大聖」。

以上諸說,基本上是以佛教初傳於漢代為主;但所引典籍,不無偽託之嫌,恐難為據。

一般略謂:永平十年(64年),明帝夜夢金人飛行殿庭,明晨問於群臣。太史傅毅答說:西方有神,其名曰佛;陛下所夢恐怕就是他。帝就派遣中郎將蔡愔、秦景、博士王遵等十八人去西域,訪求佛道。十年(67年)蔡愔等於大月氏國遇沙門迦葉摩騰、竺法蘭兩人,並得佛像經卷,用白馬馱著共還洛陽。帝特為建立精舍給他們居住,稱作白馬寺。於是摩騰共法蘭在寺裡譯出《四十二章經》。這幾乎是漢地佛教初傳的普遍傳說,從西晉以來就流傳於佛教徒間(石趙時王度疏中就有漢明感夢初傳其道的話),但關於它的具體情況隨時有不同的說法。

其一,關於漢明求法的年代,西晉惠帝時(290—300年)道士王浮所偽作的《老子化胡經》作七年感夢遣使,十八年(75年)使還(文見《廣弘明集》所載《笑道篇》轉引)。《廣弘明集》所載的《漢法本內傳》作三年(60年)感夢遣使。此外各家大都不記年代。又隋費長房所撰的《歷代三寶記》作七年感夢遣使。唐靖邁的《古今譯經圖紀》更調整作三年感夢,七年遣使,十年使還。最後元念常的《佛祖歷代通載》又改作四年感夢,七年使還。

其二,關於漢明帝所遣使者,《化胡經》作張騫等,《出三藏記集》所載《四十二章經序》及《弘明集》所收《理惑論》作使者張騫、羽林中郎將(《理惑論》作中郎)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法苑珠林》所引南齊王琰的《冥祥記》作使者蔡愔。此外或無使者名字,或作張騫、秦景,或作蔡愔 、秦景,或作秦景、王遵。

其三,關於佛典的傳譯,《化胡經》說「寫經六十萬五千言」,《四十二章經序》及《理惑論》只說明帝遣使到月氏,寫取佛經四十二章,譯事及譯人都沒有說到。《冥祥記》也只說寫致經像。《出三藏記集.新集經論錄》才說「於月支國遇沙門攝摩騰,譯寫此經(《四十二章經》)」,未說到竺法蘭。《高僧傳》說有摩騰譯《四十二章經》,又說此經是竺法蘭所譯。《魏書·釋老志》雖然把騰、蘭結合起來成同時來漢地,然而只說「得《四十二章》」,未說到譯事。到《歷代三寶記》才具體說騰、蘭共譯《四十二章經》,為後來傳說的張本。

關於漢明求法事既有以上種種異說,所以現代佛教史家懷疑到漢明是不是有求法一事,摩騰、法蘭是不是實有其人?這個問題現在還有爭論,未能決定。


其次,一般以《四十二章經》為中土佛教最初的譯籍。又以《理惑論》為中土佛家最初的論著。然而《四十二章經》是不是漢代所譯,是譯本還是抄本?《理惑論》是不是漢代所撰,撰者是不是牟融?也都在佛教史家聚訟之中,沒有得到定論。

雖然如此,仍以漢明帝夜夢金人,白馬馱經,大法方始東來為主流,同時以現存的《四十二章經》為第一部翻譯的佛經。

設置「星標」

相關焦點

  • 佛教思想史與佛教「人學」——聖凱法師
    而哲學方法的運用,強調哲學思辨的探討,一部分受到嚴格哲學訓練的人投身於佛學研究中,使中國學術界的佛教哲學研究,得到大大的提高。從中國佛學的研究來說,日本學術界在中國佛教史方面已經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在中國學術界,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佛教史著作,不外乎湯用彤先生的《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隋唐佛教史稿》,呂澂先生的《中國佛學源流略講》等。
  • 佛教傳入中國之後,有哪些主要的節日?
    佛教自傳入中國以來,在中國的傳播。結合中國本土的文化氣息,後續出現了哪些主要的節日。又有哪些本土氣息和佛教文化相結合!四月初八:浴佛節佛延節也稱「浴佛節」,是紀念佛陀釋迦牟尼誕生的節日,也是佛教最大的節日之一。在漢族地區,一般以農曆四月初八為佛誕日。在這一天,佛教寺院裡一般要舉行「浴佛法會」,並舉行誦經法會,開展拜佛祭祖等宗教活動。
  • 漢傳佛教上世紀傳入加拿大 現在發展成啥樣了?
    在加拿大歷史上,中國人民向加拿大提供了無私的支持和援助,著名的太平洋鐵路就是中加友誼的最好象徵。早在19世紀末,大批華人鐵路工人進入加拿大參與西部邊疆的開發,建設橫貫東西的國家鐵路,以保證加拿大西部各省不會脫離聯邦,轉而加入美國。所以,華人鐵路工人對於加拿大保持今天這樣一個完整的國家,貢獻極大,可說是功垂史冊。漢傳佛教正是隨著大量的華人移民傳入加拿大的。
  • 佛教的傳入以及對於中國藝術的有什麼影響,你知道嗎?
    佛教傳入中國始末我國自古就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從遠古時期對自然畏懼產生的自然崇拜開始,到各個部落的圖騰膜拜,隨著逐鹿之戰的結束,中國迎來了九州盛況,直到周朝之後禮崩樂壞的春秋戰國,注重祖宗祭祀,而後諸子百家的先秦文化盛宴謝幕,秦漢大一統的穩定,也首次迎來了外來文化的輸入,就是在這個時期,佛教在東漢明帝之時,來到了中國。
  • 佛教如何傳入我國?佛教場所為何稱寺?進寺燒香的習俗從何時開始
    佛教作為三大宗教中影響範圍最大的宗教,產生於公元前5世紀的古印度。其創始人喬達摩·悉達多示現涅槃死後的數百年間,屬於佛教的原始階段。在經歷了佛教本土發展擴散和影響,由於原始佛教內部對教義理解的不同,曾發生過數次分裂,這被稱為「部派佛教時期」。原始佛教大致分成兩派,上座部和大眾部。
  • 本性法師:中國漢傳佛教國際化的經驗與教訓
    漢晉以還,源起於古印度的佛教經西域與南洋,由陸海兩途傳入中國。無數高僧大德行走其間,或橫涉流沙,或渡海鯨波,將十方三世諸佛之教法,譯為卷帙浩繁的漢文三藏。隋唐之後,漢傳佛教八宗競起,標誌著佛教中國化的基本完成。一方面,漢傳佛教與中國文化原有之旨充分融合,並進一步影響了中國文化的衍進方向;另一方面,中國漢傳佛教進一步傳入朝鮮、日本、越南等地,成為維繫漢文化圈共同信仰的重要基石。
  • 漢傳佛教究竟有多少分支?
    佛教尤其對東亞文化圈影響巨大,中國作為東亞文化圈的核心引擎將佛教文化與中華本土的儒家和道家等傳統文化融合在一起,佛教在中國經過積澱和革新後逐漸發展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漢傳佛教,其中,漢傳佛教有許多的分支,大體分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兩類,大乘佛教分為三論宗、涅槃宗、地論宗、攝論宗、天台宗(法華宗)、淨土宗、律宗、禪宗、法相唯識宗(慈恩宗)、華嚴宗(賢首宗)、密宗(真言宗)等十一個派別,小乘佛教分為俱舍宗和成實宗兩大派別
  • 藏傳佛教思想史現代學科引領者——班班多傑
    《藏傳佛教思想史綱》一書獲得了1993 年國家民委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拈花微笑———藏傳佛教哲學境界》一書獲教育部第二屆高校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論文《禪宗在藏傳佛教前弘期的傳播和對後弘期的影響》(載《歷史研究》2008年第6期),獲中國藏學研究珠峰獎漢文學術論文類一等獎。
  • 淨因法師:佛教成功傳入中國 翻譯起關鍵作用
    本次國際研討會對於推動漢傳佛教學術經典的翻譯事業,促進漢傳佛教在西方世界的傳播具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研討會期間,鳳凰網佛教對話了淨因法師。淨因法師表示,佛教在中國傳播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翻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好的翻譯,決定了一種文化在新國度傳播的生命力。
  • 第五屆黃寺論壇論點摘編:藏傳佛教建築看佛教中國化
    本屆論壇以「從寺廟建築看佛教中國化」為主題,旨在從寺廟建築具象視角與歷史發展緯度,進一步研究佛教文化藝術與中國文化的內在關係與交流融合特點,闡述其在佛教中國化方面所產生的社會影響與現實意義,並將其中所蘊含的人文精神、審美觀念、道德準則、教義思想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機結合,促進新時代佛教健康傳承。當今世界佛教體系按照語系主要劃分為: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和南傳佛教。
  • 民國時期佛學研究的影響,中國佛教研究新局面,表現出迥異的風格
    他曾先後從林宰平、歐陽漸學,其佛學著述豐富,有:《印度史跡與佛教之關係》、《佛教之初輸入》、《千五百年前之中國留學生)、《翻譯文化與佛典》、《佛教與西域》中國佛法興衰沿革說略》、《漢明求法說辨偽》、《關於玄奘年譜研究》、《佛教教理在中國之發展》等。這些研究,廣泛深入,成就斐然。
  • 第五屆黃寺論壇論點摘編:藏傳佛教建築看佛教中國化_宗教_中國西藏網
    本屆論壇以「從寺廟建築看佛教中國化」為主題,旨在從寺廟建築具象視角與歷史發展緯度,進一步研究佛教文化藝術與中國文化的內在關係與交流融合特點,闡述其在佛教中國化方面所產生的社會影響與現實意義,並將其中所蘊含的人文精神、審美觀念、道德準則、教義思想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機結合,促進新時代佛教健康傳承。當今世界佛教體系按照語系主要劃分為: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和南傳佛教。
  • 陳星橋:略論漢藏語系佛教之異同及值得關注的幾個問題
    原中國佛教協會會刊《法音》雜誌副主編陳星橋先生作題為《略論漢藏語系佛教之異同及值得關注的幾個問題》主旨發言。 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中國反邪教協會常務理事、原中國佛教協會會刊《法音》雜誌副主編陳星橋(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一、漢藏語系佛教的傳承與相互交流
  • 佛教在亞歐:佛教是如何傳入英國的?
    倫敦佛光山舉辦歐洲「瑜伽焰口法會」佛教傳入英國,至今已一百多年了。早期的英國佛教團體主要側重於佛教學術的研究,近二三十年來的佛教組織則開始注重於佛教的實踐。佛教傳入英國的方式,最初是以對巴利文、梵文佛教原典的發掘、整理、注釋和翻譯工作為主,湧現了一批著名的巴利文學者和梵文學者,建立了一些佛學研究組織。1881年戴維茲(T.W.Rhys Davids)在倫敦成立的巴利聖典協會(Pali Text Society),是當時最早的佛教組織。該會主要從事巴利文佛教經典和書刊的刊行工作,經過三十年的不懈努力,完成了巴利文三藏的注釋工作。
  • 王天成:佛教傳入與滅佛運動
    ……關鍵詞:鳩摩羅什;拓跋燾;宇文邕;李炎;柴榮 佛教,是外域文化,在傳入中國以前,中華民族經過了春秋戰國時期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已經形成了法、道、儒、陰陽、名、墨、縱橫、雜、農和小說的九流十家文化。
  • 漢傳佛教院校進入招生季
    近日,由原國家宗教事務局批准正式成立的32所漢傳佛教院校陸續發布2020年招生信息,積極開展招生工作。  一、招生基本情況  2020年已公布計劃招生2362人。中國佛學院將本科班級劃分為兩個班級,分別側重教理宗派和寺院管理、弘法能力培養;杭州佛學院招收佛教音樂專業學生;浙江佛學院天台宗佛學院(女眾部)天台宗專業和律學專業本科生;曹洞佛學院設置禪修、戒律、佛教養生、佛教藝術4個專業,共計招收200人;海南佛學院設置漢傳佛學系、管理系和佛教藝術系,下設漢傳佛學專業,管理系設置社會工作與慈善管理專業和禪茶專業、佛教美術專業和佛教音樂專業5個專業,共計劃招收100
  • 形象與實相:藏傳佛教於世界佛教視野中的多重認同(三)
    漢藏佛教和中國佛教漢藏佛教研究是近十餘年來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學科,冀與印藏佛學比肩,發揮同樣巨大的學術潛力。對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進行比較研究,旨在理清漢、藏佛教互動和涵化的歷史,弄清漢、藏佛教於義理和實踐中的共性和特點,以推動它們之間的相互理解與和諧發展。
  • 楊維中: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佛教學術研究
    關鍵詞: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大陸;佛教學術研究;反思以學術方法研究佛教,無疑是宗教學興起之後才有可能。因此,佛教的學術研究[1]也只有近兩百年的歷史。呂澂先生的兩種講稿《印度佛學源流略講》《中國佛學源流略講》的出版以及湯用彤先生的《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重版)、《隋唐佛教史稿》(初版)作為名家名作,對於這一時期佛教學術研究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 中國最著名的的八大寺廟,佛教八大門派的祖庭
    眾所周知,我們國家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其中佛教文化更是傳承許久十分昌盛。而在佛教文化的眾多特質當中,寺廟作為其中的載體無疑是最為顯著的一個標誌,能夠深刻展現出佛教文化的特色與精髓。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中國最著名的八大寺廟,每一座都古老無比香火旺盛,佛教八大門派的起源。
  • 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各有什麼特點?
    新朋友可點擊本文標題下「騰訊佛學」,查看微信帳號並加關注,點擊【查看歷史信息】閱讀之前發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