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木匠:在細分市場內確立獨一無二品牌

2020-12-13 經理人分享

多年以前,我在家鄉的步行街上閒逛,發現了一家專門賣梳子的小店——譚木匠。進去之後,我很快就發現這家店與眾不同:一把梳子賣到上百塊,比普通梳子售價貴了十倍以上;店裡的陳設顯然經過精心的布置,作為一位媒體人,很快就注意到這個生產梳子的廠商還出品了一本關於中華民間工藝的精美雜誌,讓我感到吃驚的是,當我表示能不能送我一本雜誌時,店員非常爽快地說:「既然你喜歡我們的雜誌,那你就拿吧!」從我與店員的交談中,可以感受得到他們對公司產品的由內而外的自豪感。

可以說,那一次與譚木匠偶然接觸,讓我對這個品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09年12月,譚木匠(0837.HK)在香港上市,讓我得以更深入地了解這家企業。上市時,譚木匠共有875家門店,到2013年,增加至1440家,其中絕大部分是加盟店;收入從上市時的1.4億元增長至2013年的2.8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19%;利潤則從上市時的4600萬增長至1.26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28.6%。利潤增長之所以遠高於收入的增長,除了運營效率提升之外,更重要的是公司能夠不斷對產品提價。譚木匠2013年毛利率為67%,淨利潤則高達45%,而2009年則分別為61%和33%。

譚木匠的這個特點很容易讓人聯想起巴菲特的著名投資案例禧詩糖果(See’s Candies),這家公司在1972年到2007年這36年間,銷量只增長了一倍,但利潤卻增長了30多倍,很顯然,禧詩糖果也是通過不斷的提價才能兌現上述輝煌的業績記錄。

僅僅賺到利潤不算什麼本事,因為有些公司雖然賺到了利潤,但是股東卻不能動用這些利潤,因為公司必須將所有賺到的利潤再投資到現有業務中去才能保證未來仍然能夠賺到利潤。

而禧詩糖果賺到的利潤都是自由現金流,是股東可以自由動用的利潤,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巴菲特才對這個早年的小小投資津津樂道,他認為禧詩糖果對於伯克希爾•哈撒韋而言,就如聖經所上說的「豐腴膏沃而且生養眾多」。

對比譚木匠,似乎也具備禧詩糖果的這個特徵。公司從2009年上市以來,每年將50%的利潤分紅,累計已經分紅1.66億,與此同時,公司現金儲備增加了2.32億元。雖然公司目前有約6700萬的銀行貸款,但公司同時也購置了物業,據我測算,物業價值遠高於銀行貸款。公司這四年賺的利潤總額約4.6億,可見利潤與公司現金增加基本上一致,也就是說公司賺到的利潤與禧詩糖果一樣,都是自由現金流。

公司在2011年透露,平均一家加盟店年銷售收入40萬元,加盟費在加盟商加盟時一次性收取,省級市為單店2萬元,地級市為單店1萬元。不算房費租金,新設一家店需要投資10萬元左右,一般情況下,半年到一年收回成本。加盟店的毛利率約57%,淨利率約為27%~28%。

從加盟商的角度,開一家店一年的淨利潤大概在12萬,相當於一個月1萬塊,這個收益在大城市說高不高,說低也不低,但在二三線城市則是一筆可觀的收入。這從側面說明,為什麼我家鄉(一座三線城市)的店員為什麼對譚木匠的品牌那麼熱愛。

同時,因為公司擁有強勢品牌,也使得對加盟商能進行有效約束。許多做連鎖加盟的消費品牌,往往存在竄貨和網上價格混亂的問題,而我注意到譚木匠從來沒有出現過類似的問題。

有一段時間,能力圈(微信號:AbilityCircle)經常思考,譚木匠憑什麼能做到毛利率這麼高,連鎖加盟的模式卻能對渠道和品牌有如此強的管控力。確實,譚木匠的產品質量非常好,設計也很美觀,公司對社會公益事業也很熱心,但這些都不足以保證公司目前的成功。

我的結論是,譚木匠的成功主要緣於它在一個沒有品牌的產品類別裡做出了品牌,而且可以說是這個產品類別裡的唯一品牌。在這個意義上講,我認為譚木匠實際在自己的細分市場擁有獨一無二的優勢地位,這種地位正是它擁有提價權的根源——從公司的提價策略上看,顯然也早就認識到這一點了。

就是這麼一家在自己定位的利基市場具有提價權的公司,二級市場給它的估值如何呢?目前的市盈率不過7.6倍,市淨率不過1.9倍,而股息率則為6.5%。如果我們進一步分析的話,會發現市場先生給公司的實際估值甚至比上述表面的數據還要低很多。

根據譚木匠新近公布的2013年的業績,公司帳上有大約4.27億現金, 帳面房產價值大約8934萬,經我調整後的公允價值約1.22億元;公司的總負債約1.38億元,其中銀行貸款約6683萬。

也就是說公司的淨現金加房產價值4.11億元,如果只是減去銀行貸款(其他負債為運營負債,無需付息),則淨現金加房產價值達4.82億元。以公司5月2日的收盤價4.82港元計算,總市值不過約9.64億元,也即市場對公司業務的估值僅為4.82億元。

我用以下公式對公司的盈利進行調整:

調整後盈利=(稅前利潤-銀行利息-租金收入-公平值變動-不可持續業務盈利+融資成本)*(1-所得稅稅率)

我假設公司的所得稅稅率為25%——實際上目前公司的稅率約20%,因為公司吸納了不少殘疾人就業,在稅率上有優惠——得出公司的調整後盈利為0.98億元,也即市場先生實際上給公司業務的估值不過4.9倍的市盈率。對於一家在細分市場處於絕對優勢地位的公司,我覺得這個估值顯得有點不可思議,讀者諸君以為呢?

【申明:作者為職業投資人,文章所提到的公司他可能投資了也可能沒有。投資有風險,本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關於能力圈(微信號:AbilityCircle)只關注投資和當下最值得關注的投資機會。是職業投資人、原《財富》雜誌代執行總編周展宏的微信公眾號。

(下載iPhone或Android應用「經理人分享」,一個只為職業精英人群提供優質知識服務的分享平臺。不做單純的資訊推送,致力於成為你的私人智庫。)

相關焦點

  • 譚木匠市場估值4.82億,是否被低估?
    從我與店員的交談中,可以感受得到他們對公司產品的由內而外的自豪感。可以說,那一次與譚木匠偶然接觸,讓我對這個品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09年12月,譚木匠(0837.HK)在香港上市,讓我得以更深入地了解這家企業。
  • 2016中國品牌價值報告揭曉,木梳品牌譚木匠榜上有名
    近日,2016(第22屆)中國品牌價值100強研究報告在美國波士頓揭曉。海爾、聯想、五糧液三大品牌名列前茅,木梳領導品牌譚木匠也以2.95億元的品牌價值榮登榜單。報告顯示:100品牌2015年平均收入303.26億,比上年度增長5.56%。
  • 譚木匠:一把梳子的匠心
    而譚木匠也是這樣一個品牌,看起來像樣,但其實也很微小,自己只想好好做梳子,別無二心,並沒打算要成為什麼世界五百強,只希望譚木匠這個品牌能在世界生存500年。   在設計方面,譚木匠還充分利用社會設計師參與其中,2016年的時候在其官網舉行的設計大賽,每月評出3名優秀作品並且給予1萬元人民幣的獎勵。到了2017年,譚木匠舉辦了四次大賽活動和兩次年度大獎評選活動,吸引參設計師多達4108名,提交作品有4474件,站內瀏覽達230萬次以上。
  • 譚木匠:梳子上還有很多事能做
    譚木匠(00837)投資者關係部經理譚堯對大眾證券報《聚焦港A股》欄目記者說。作為梳子行業中毫無爭議的NO.1,譚木匠品牌正處於變革之中。無論是團隊還是管理架構,又或是品牌定位,他們都在改變。   讓更多的年輕人買得起  譚木匠是集梳理用品、飾品於一體的小木製品專業化集團公司,其最主要的產品是木梳。
  • 譚木匠老友記 | 楊天南:你負責做好梳子,我負責喜歡
    楊天南再次關注譚木匠,是在公司上市之後。2009年,「價美物也美」的譚木匠在香港上市了。有近20年金融市場投資經驗的楊天南,出於職業習慣,觀察了這隻股票,發現股價不溫不火,並不屬於市場熱門股。但又發現,譚木匠財務數據非常健康,現金流充沛,毛利率高,負債低,管理層心懷股東利益。這樣的公司,如果能回歸A股,市值估摸著能翻幾倍,他猜想。
  • 譚木匠:一把梳子賣全球
    雨後初晴,位於雙河口濱河路的譚木匠公司內,綠樹成蔭,空氣清新,春光正好;一棟棟廠房掩映其間,讓人仿若進入了一座漂亮的花園。梳子製作生產線上,工人們用心用情、動作嫻熟,忙碌有序。一截截精挑細選的原木,經過改料、穩定處理、前端梳胚製作、後端美術加工等40多道工序,變身為一把把精美的梳子。
  • 譚木匠賣梳子,一年賣了3個億,毛利率超60%,海外市場很尷尬
    毛利率超60%,淨利率接近40%,譚木匠賺錢能力一流。更獨樹一幟的是,面對充足的現金,存定期、買銀行理財產品幾乎成了這家公司唯一的理財方式。 3月28日晚間,譚木匠發布的年報顯示,2018年度譚木匠營收3.12億元,同比上升3.5%,毛利和淨利均出現小幅下降。報告期內,公司依舊沒有有息負債,財務狀況很是穩健。
  • 用品牌「黏性」細分市場
    然而,測試環境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模擬競爭環境,但並不等同於實際的競爭環境,隨之產生的問題是,測試結果往往高估了購買可能性,引入轉換模型,並應用「黏性」這一概念將測試者進行細分,可以對新產品潛在的市場規模做出更貼近實際情況的評估,同時通過對照分析了解新產品受歡迎或不受歡迎的真正原因,從而對新產品做出更為準確的診斷分析。  轉換模型根據消費者和某個品牌或產品種類的關係來細分群體。
  • 譚木匠老闆的傳奇故事
    譚傳華的第一批產品出廠了,拿到市場上整整一天的時間,他的4個業務員喊破了嗓子,卻只賣掉了一把兩元錢的梳子。這兩元錢,譚傳華說是他人生中重要的兩元錢,是這份事業的第一步。 「譚木匠」的出奇制勝 1995年,譚傳華正式註冊「譚木匠」梳子商標。
  • 譚木匠在加拿大開了旗艦店,但歪果仁反映木梳hold不住捲毛
    據微信公眾號「界面新聞」(ID:wowjiemian)3月27日消息,日前,梳理用品及飾品品牌譚木匠在加拿大開出首家品牌旗艦店。 士嘉寶購物中心有包括潘多拉等國際品牌入駐,也有沃爾瑪、The Bay、Sears等大型零售商店和電影院。 譚木匠正在進行海外擴張,並計劃在今年內開設12家海外專賣店。據海外市場線下拓展營銷總監張傳金的介紹,譚木匠海外市場的拓展策略是堅持走品牌出海路線,並且確保海外專賣店的開店數量和盈利能力。
  • 「梳情畫意」譚木匠:從不忘初心,到別具匠心
    暑假的一次閒逛,讓她發現馬鞍山金鷹新開的一家賣梳子的店——譚木匠,古樸典雅,如同店名,正在畫梳子的學生興奮地叫她,「老師,快來畫梳子吧!」孩子天真地快樂傳遞給了她,她不由也畫了起來。這一畫,就有點停不下來,一個暑假,陳默成了畫梳子的「常客」,附近店員慕名而來,點名「求梳」。畫著畫著,她就來到了譚木匠彩繪梳大賽的決賽舞臺。「在木梳上繪畫,不同於宣紙,筆起筆落,特見功夫。
  • 國貨木梳品牌譚木匠攜手微盟?助推1000家加盟店快速上雲
    近日,國貨木梳品牌譚木匠藉助微盟智慧零售解決方案,將全國1000家門店接入小程序商城,以觸達更多人群,提升門店的營銷能力,實現數位化轉型升級。譚木匠現有1000家連鎖店,主要為加盟模式,2020年初爆發新冠疫情,線下門店受較大影響,於是譚木匠及時推出為期半年的加盟店「鼓勁計劃」,不僅牽頭加盟商調整營銷思路,開拓線上私域營銷,3月起復工門店可享受採購折扣等,還選擇與智慧商業服務提供商微盟合作,探索千店千策、導購上雲、搭建會員體系等私域營銷新策略。
  • 譚木匠一半梳子出自他們之手 350名殘疾匠人來南藝交流
    南報網訊(通訊員 胡龍飛 記者 談潔)1000公裡、350名匠人,昨天,南京藝術學院迎來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他們是重慶譚木匠工藝品有限公司木梳生產線上的工人,且身體都有殘疾。來南藝的5天時間內,他們將和南藝師生一起交流藝術,分享故事。昨天的南藝校園內特別熱鬧,身著統一制服的譚木匠工匠師傅們,一邊向南藝學子介紹他們的生產工藝,一邊介紹著他們企業的品牌文化。
  • 譚木匠變革
    來源:斑馬消費6月2日,譚木匠(00837.HK)發布公告,認購江蘇銀行保本人民幣理財產品2100萬元,產品期限91天,預期淨年化收益率3.35%。這已經是最近一個月譚木匠第四次購買理財產品,合計購買總金額超過7000萬元。頻頻理財,是以譚木匠這個「小公司」強勁的盈利能力為基礎的。
  • 20年只做一把梳子:被市場冷落的譚木匠有投資價值嗎?
    但一些小公司愈發被市場冷落,投行券商研報不覆蓋,甚至連做空機構也不愛搭理,市值太小,不在做空名單——不夠塞牙縫。但是,小公司也有小公司的玩法。在港股這個神奇的市場,總會發生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帶來意想不到的投資機會或者風險,適合各種各樣的投資者。
  • 20年只做一把梳子:被市場冷落的譚木匠(00837)有投資價值嗎?
    公司 20年只做一把梳子:被市場冷落的譚木匠(00837)有投資價值嗎?蟄居在資本市場的冰封地帶:曾經被資本追捧的「木梳大王」少人問津創立於重慶的譚木匠,被不少人看成是中國梳子界最具「匠人精神」的企業之一。從創始人兼董事長譚傳華於1997年成立譚木匠算起,至今剛好20年。公司主要業務是設計、生產和銷售小型木飾品,主要產品為木梳,其業務主要集中在中國內陸,大部分以特許經銷商加盟的方式進行產品銷售。
  • 譚木匠主導木梳行業標準 手工文化與標準齊舞
    從一個默默無聞的手工作坊,到木製梳理用具行業全國領先,從出生於三峽庫區到在香港上市,從做產品到做「標準」,譚木匠公司從小到大,產品由單一到多樣,現已發展成為集梳理用品、飾品為一體的專業化公司。十年之功,打造了木梳行業第一品牌。
  • 譚木匠創始人:不炒地皮不炒股專注做梳子
    理財周報1月13日訊 譚木匠的香港上市,把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譚傳華一下子推到公眾面前。近日,譚木匠董事長譚傳華接受專訪時稱:「譚木匠不炒股不炒地皮,專心做梳子,錢多了容易心亂。」
  • 譚木匠的梳子為什麼這麼貴?
    公司要參加譚木匠包裝設計比稿,對方要求一定要去其生產基地參觀後再進行設計創作。譚木匠生產基地在重慶萬州,於是我坐上了飛往重慶的航班。對於我來說,譚木匠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品牌,在百度搜索「譚木匠」,彈出來的第一條信息是:「譚木匠為什麼這麼貴?」
  • 靠賣梳子成功上市,譚木匠把生意做絕了
    陸喜梅:從譚木匠的生意經裡你能看到,這家企業在產品創新、價值主張、品牌價值塑造上做得非常出色。你能想像嗎,譚木匠賣木梳,可以每年賣出3個億。從一把小木梳起步,發展到上千家連鎖店,並成功赴港上市,譚木匠的故事是個商業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