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學者劉少雄| 不讀宋詞,何以解世間「情」味?(附音頻)

2021-12-29 文學文化研究

當你對一個人一見鍾情並深愛上TA時,你會如何對TA傾訴衷腸?這不僅是能否獲得一份感情的問題,更可以顯示出一個人的學識和趣味。我們先看看唐宋時的文人雅士們是如何表達的: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這是對愛人的寂寥情思。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這是兩情相悅的歡愉。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這是情人間的難分難捨。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這是分別許久的相思。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這是生死相隔的悲涼。

我們很容易被詞打動,因為沒有其他文體,可以把人類幽微的情感表達得如此精緻而婉轉,能夠把那些莫名的情緒描述得這般貼切而動人。

 

當下的我們,利用各種電子媒介,互通消息,我們真的能夠用最明白、精確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嗎?我們用的文字、貼圖能夠充分表達我們想要表達的情緒和內容嗎?

 

想成為一個會表達的人,一張口就充滿魅力,那麼讀宋詞,再合適不過了。

說「曲高和寡」,不如說「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說「很愛很愛你」,不如說「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勸人「看淡離別」,不如說「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聽琴圖 宋徽宗繪

更難得的是,宋詞表達的情感並不是一味的纏綿軟弱,而是有一種堅定的生命力,可以稱之為韌性。這種韌性來自認真、熱忱的生命態度,不屈不撓的精神,抒發為文,自然有一種格調,一種骨氣。用宋詞來表達情意,不落俗。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雖然胸中堆積壯志難酬的鬱悶與焦慮,卻並無怨懟、憤恨。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經歷過風雨也經歷過驕陽,終而樂觀、曠達、灑脫。

《淵明扶醉圖》南宋 錢選繪

極盡描摹之能,卻不耽溺其中,提高我們抒情表達的能力,沒有比宋詞更適合的了。

宋詞對現代的回應是無遠弗屆的,只是時空的塵埃遮掩了宋詞的光彩,很多時候我們習而不察。

 

如何走進宋詞的世界,品味每一首詞當中不同的美感,隨時提出當下最需要的那一首詞呢?

臺大終身傑出教師,劉少雄教授說很簡單——像看電影一樣讀宋詞

 

臺大的詞學研究,從鄭騫、葉嘉瑩,到吳宏一,是臺灣詞學界最堅強的一脈。劉少雄深受三位的影響,吳宏一更是他的指導老師,所以在從事詞學研究的三十多年裡,劉少雄在詩詞的義理、詞章、考證等方面,都有著傑出的表現。

 

更值得關注的是,劉少雄老師授課時重於造境,他將宋詞分解為一幕幕畫面,使得每一闋詞都有如一部微電影,詞人經歷的情與事,穿越時空來於目下,使得聽者心蒞其境,融情其中。

 

因為劉少雄老師這種獨特的授課方式,他講宋詞的通識課成了臺大的大熱課程。一直到現在,每個學期選課的同學少的有八百多人,高的超過一千人,也因為這樣,他的課還被評為臺大最受歡迎的課程。

 

你知道怎麼讀宋詞嗎?有了劉少雄老師的引領,這一切都不是問題。

 

正如周國平所說的:我想,喜歡上宋詞不會是一件多麼為難的事情。

圖片和音頻皆為官方授權發布,謹防惡意模仿和偽造!

👆點擊試聽專欄《唐宋詞的情感世界》

不光宋代,唐代的詞也是無法讓人忽略的,李白寫過詞,溫庭筠寫過詞,還有唐宋之際的南唐李煜,更是一座高峰。所以講詞,光講宋代,一定不夠。

 

所以這門課從唐朝開始講起,貫穿中國歷史上的兩大藝術時代,唐與宋,讓你對詞有更深入的了解。

 

經過幾個月的完整學習後,你就能建立起自己的詞庫,唐宋百首詞,都能信手拈來。

 

老師會用生動有韻味的語言,為你描述詞中的美景、意境,而不是網上簡單粗糙的翻譯。讓你對詞的理解,更上一層樓。

 

比如老師講秦觀:

 

「自在飛花輕似夢」,這「自在飛花」用「輕似夢」來形容,說它輕輕柔柔飄下來,好像夢境一般。這個形容跟我們平常比喻的方式是不一樣的。我們通常會用比較具體的事物來形容比較抽象的感覺,讓人可以透過具體的物象,以了解內在的情思。譬如用花開、鳥叫,來比喻快樂的心情,或者用玫瑰來象徵愛情吧。然而秦觀在這裡面卻反其道而行,他竟然將實物虛化了。

 

如果不看這一段解析,我們可能只會覺得這一句很美,卻不知道它美在哪裡,聽完老師的解析後,我們不但知道知其美、知其所以美、還能學以致用,用老師的方法去鑑賞其他的文學名句,不斷加深自己對詞的理解與積澱。

 

孔子曾經說,人心「有堅而縵,有緩而悍」,詞也如此,一首詞裡可能同時存在著複雜、甚至矛盾的多種情緒,老師會帶我們一一拆解,讓我們不會掉進片面、簡單的邏輯陷阱。

 

比如宋詞,很多人印象是感傷、柔弱,但其實它同時也有堅韌、積極的一面,關於這一段,可以看一看老師是怎麼說的:

 

詞雖然寫感傷之情,但名家的作品普遍都不悲傷,反而筆力很沉著、豪蕩,抑揚有致。正因為有這種韌性在,宋詞裡所表現的那種執著的信念,即使歲月多變,人世難料,但此情不渝,這都呼應了宋人那種知其不可為而為的積極入世的情懷。

 

擁有自己的詞庫,遠離搜腸刮肚、不會表達的尷尬情況,成為一個「肚子有墨」的人;

 

從詞的角度,認識人情世界,找到面對自己和他人複雜情緒的方法,成為一個更加優秀的情緒管理者;

 

給心靈做一場徹底的按摩,把深層次的情緒宣洩出來,舒緩日常生活帶來的壓力。

👇 

掃描圖片二維碼,即可享受特價優惠

圖片和音頻皆為官方授權發布,謹防惡意模仿和偽造!

相關焦點

  • 它是臺大最受歡迎的課程之一
    想成為一個會表達的人,一張口就充滿魅力,那麼讀宋詞,再合適不過了。如何走進宋詞的世界,品味每一首詞當中不同的美感,隨時提出當下最需要的那一首詞呢?臺大終身傑出教師,劉少雄教授說很簡單——像看電影一樣讀宋詞。
  • 學唐詩宋詞必讀的20本書(附電子版+音頻)
    --01--在中國文學史上,唐詩和宋詞這一對珠聯璧合的文學體裁,跨越唐朝與宋朝的歷史距離。唐詩宋詞以精美的文學語言,形成了唐詩的格律、宋詞的溫婉,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留下了許多經久不衰、傳唱廣泛的精美佳作。
  • 共讀國學 |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6286-6290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宋詞以晁補之《琴趣外篇》所收為最早。雙片一百一十六字,前片六仄韻,後片七仄韻。雙結倒數第三句第一字皆領格,宜用去聲。識(zhì):標誌。雁丘:嘉慶《大清一統志》:雁丘在陽曲縣西汾水旁。金元好問赴府試……累土為丘,作《雁丘詞》。無宮商:不協音律。直教:竟使。許:隨從。雙飛客:大雁雙宿雙飛,秋去春來,故云。「就中」句:這雁群中更有痴迷於愛情的。
  • 劉少雄:刑辯律師要敢於擔當責任
    在十五年的律師生涯中,劉少雄始終在積極履行律師職責,以深厚的理論功底、紮實的基本功、豐富的司法實踐經驗辦理各種刑事案件五百餘宗,在代理每一個案件時,都將國家和當事人的利益放在首位,以事實和法律為依據,在合法的範圍內積極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驕人的成績也讓他在理論領域和實踐工作領域備受社會尊重和認可。
  • 何以解曹操之憂:看《短歌行》分析曹操憂國憂民的情感之情
    詩中寫道「何以解憂,唯有杜康」,詩人痛飲高歌,想以此忘憂,但「舉杯消愁愁更愁」(李白),酒並不能使詩人忘憂,反而引出更多的憂愁,「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王羲之),詩人借酒引發了內心怎樣幽怨的情思呢?「憂從中來,不可斷絕」,「憂」從何來呢?詩人含蓄地用《詩經》裡的語句來表達。
  • 少年讀史記作者張嘉驊趣解史記 音頻mp3全50集
  • 直擊書畫:情無愫何以談情,畫無意何以稱畫
    「情無愫何以談情,畫無意何以稱畫」中國畫是情的抒發,可情為何物,情因何而來,才是中國畫的課題。情為何,表象者為畫,內在者為意。畫為何,場景者為情,意生者為愫,當明白了這個道理,鑑賞中國畫,就有根有據了。
  • 世上最深情的,不過是宋詞
    在宋代,隨著社會的安定,經濟的恢復與發展,將詞創作發展推動到了鼎盛時期,上至帝王卿相,下至倡優歌伎,莫不競作「新聲」。由於宋朝詞作的成績最高,因此現在一般稱之為:宋詞。唐圭璋編著的《全宋詞》,共收錄了兩宋詞人1330餘家,詞作近2萬首。從這一數字來看,我們可以推想當時創作的盛況。
  • 劉少雄:建設美麗中國要走法治之路(上)
    歡迎收看本期《華人會客廳》,深度對話著名律師「漢川鐵嘴」劉少雄。本期嘉賓簡介: 劉少雄 仁人德賽律師事務所全國合伙人 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華南分會調解中心調解專家 中國刑法學研究會理事 武漢大學金融證券犯罪研究所副所長 武漢大學馬克昌法學基金會理事長 2011年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火炬手
  • 宋詞中最絕情的一首,句句扎心,最後一句讓人情何以堪
    這些年來,筆者也算是讀了頗多的詩詞,當然一方面是因為對於古典詩詞的喜愛,另一方面通過古詩詞去探尋千百年前詩人們的內心世界也是一件頗為有趣的事情。而筆者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這首詩,它的作者可謂是別開生面,堪稱宋詞中最絕情的一首,句句扎心,最後一句令人情何以堪。《卜算子》-(宋·謝希孟)雙槳浪花平,夾岸青山鎖。你自歸家我自歸,說著如何過?
  • 《宋詞》中最具智慧的一句詞,讀後讓人看透世間百味
    文/一隻孤獨的老鷹雜文系列宋朝時期湧現出了很多偉大的詞人,這些詞句放到今天對於我們也有很大的啟示意義,幫助我們更好的思考人生,正確地對待生活,時常拿來讀一讀,品一品或許會有新的理解,因為我們的閱歷和遭遇是不斷增長的,從小時候的牙牙學語背誦唐詩宋詞,到長大後逐步對這些詩詞有了進一步的體味,我想這就是詩詞的魅力所在吧。
  • 劉少雄:為詩歌插上音樂翅膀,飛上央視舞臺
    這人,就是閩西日報副刊部主任,中國音樂文學學會會員,龍巖市作家協會劉少雄。這些年來,劉少雄開始進軍音樂創作領域,在短短數年內創作了上百首歌詞。其中有十幾首被作曲家譜曲,有的被廣為傳唱。如《我愛水仙茶》:「仙山仙樹採仙芽/仙韻仙姿水仙茶/仙湯仙味啜一口/仙香醉了千萬家」 ;如《屋簷上的月光》:「春花秋月我回到夢裡的村莊/那個一輩子被我叫做故鄉的地方/走在屋簷下我想像不出那熟悉的模樣/爺爺的咳嗽奶奶的叮嚀在草叢裡生長/虛掩的窗口傳來童謠的輕唱/雙手接不住落在屋簷上的月光;
  • 非常唯美的一首宋詞,清新爽朗,於喧囂中獨守寂寞,無人可解!
    這時候,宋詞的地位雖然有所提高,但是依然不能與「唐詩」相提並論,仍舊是上不了臺面的「豔詞小調」。宋詞身上從「娘胎」裡帶來的豔麗之氣直到五代詞人馮延巳出現,才有了很大改觀。在馮延巳的作品中,已經漸漸在濃烈的豔麗之氣中有了清新爽朗的氣象。
  •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原本不是寫男女之情,寫什麼呢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原本不是寫男女之情,寫什麼呢愛情是生活的主題,古往今來,無論是先賢智者,還是販夫走卒,終究離不開「愛情」二字。因此,愛情又是文學的永恆主題。金庸的眾多作品中,寫「愛情」最為人熟知的就是《神鵰俠侶》了,其中為情所困的李莫愁常常會吟詠「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兩句詞,令人印象深刻,更是能勾起許多人青春美好的回憶。其實,這兩句詞並非金庸先生所創,原本也不是寫男女之情的。這兩句詞出自金、元之際著名文學家元好問的《摸魚兒·雁丘詞》一詞中,是寫兩隻大雁的生死之戀的,全詞如下: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 小三」愛上「正室」 臺本土劇《世間情》完結
    小三」愛上「正室」 臺本土劇《世間情》完結 2015-07-30 09:35:40   導報綜合臺媒報導 臺灣本土「八點檔」電視劇《世間情》28日晚間播出68分鐘完結篇,標誌著這部從2013年11月21日開播,長達437集的「長壽劇」正式完結。
  • 北宋晏幾道最深情的一首離別宋詞,可悲的是送者有意而別者無情
    他的父親尚且有過「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的哲理宋詞,到了晏幾道這裡,更多的只是「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的纏綿。晏幾道是一個多情種子,多愁善感的內心加之經歷後期門庭的中落,使得他的內心更為傷感。而這種傷感,尤其是他的深情,在他的宋詞當中得到非常完整的展現。
  • 【學生佳作】子猷何以不哭?——讀《人琴俱亡》有感
    ——讀《人琴俱亡》有感初二(14)班 劉思嘉 學了《人琴俱亡》,子敬、子猷兩兄弟給我帶來了強烈的震撼:子敬、子猷都病得很重,而子敬先死了,子猷忍受著病痛來看望弟弟的喪事,可是,「語時了不悲」,「便索輿來奔喪,都不哭」, 子猷何以不哭?
  • 詩詞行旅(9)丨宋詞與中華情
    「不學詩,無以言」,在浩如煙海的詩詞長河裡,寫滿了中國人的精神文化價值和千古愛恨情愁。宋詞中的親情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重視家庭、重視親情,宋詞對此多有表現。試觀《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其下闕云:「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 深圳街道書記劉少雄涉黑有多深?黑幫新義安有求必應,來者不拒!
    在貪慾作祟下,他逐漸喪失了黨性和原則,不僅不依法履行職責、打擊黑惡勢力,還與陳垚東等人長期交往、收受賄賂,縱容該黑社會性質組織在街道轄區內從事違法犯罪活動。甚至在沙二村發生群體性事件時,劉少雄並未通過正當途徑,而是藉助陳垚東黑社會性質組織主要頭目身份去平息事態。  有求必應,來者不拒,深陷貪慾泥潭難自拔    在某些人看來,劉少雄的「口碑」似乎相當不錯。
  • 晏殊寫的一首宋詞,句句動人道出傷秋之情,令人感嘆!
    晏殊寫的一首宋詞,句句動人道出傷秋之情,令人感嘆!論文學,詩詞發展,北宋宋徽宗時期發展的很快,這個時候孕育出來的詞人創作的佳作如《浣溪沙》,《蝶戀花》等至今都有人對詞悟捂的很快,但也有的擅長把生活的休閒,人性的純良,簡單的一面寫出來,當每個季節來臨時,他會發散情懷思維寫出年華之上,比如我們上學時期了解的晏殊,他的詞裡就有一種淡淡的哀傷,今天來了解下《清平樂·金風細細》,這首詞多處在描寫詞人見到秋天景物,懷著一種悲傷的情緒去表達秋之傷,世間的人沒一個陪你到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