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行旅(9)丨宋詞與中華情

2020-12-25 瀟湘晨報

中國是詩歌的國度。「不學詩,無以言」,在浩如煙海的詩詞長河裡,寫滿了中國人的精神文化價值和千古愛恨情愁。

宋詞中的親情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重視家庭、重視親情,宋詞對此多有表現。試觀《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其下闕云:「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該詞作於蘇軾密州知州任上,時值中秋佳節,皓月當空,詞人與胞弟蘇轍卻無緣得見,只能通過飲酒填詞抒發思念之情。「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以極平淡之語,道出千古共通之理,餘韻悠長。末句「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則突破時間局限與空間阻隔,讓一輪皓月把「各在天一涯」的親人連結起來。此時,它已不再是簡單指代特定個體間的情愫,而是月映萬川,化作對天下離人的共同祝願。

如果說前一詞作是講血濃於水的思念,那麼,辛棄疾的《清平樂·村居》則主要著眼於親人相處的日常。「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短短數語,一個溫馨的五口之家躍然紙上,老夫婦閱盡世事而感情彌篤,你一言我一語地交談著,大兒子在溪邊田地勞作,二兒子編織新的雞籠,最小的孩子臥在小溪邊上剝蓮蓬吃。安寧的田園,和諧的家庭,平靜的畫面,這正是最普遍卻也最珍貴的天倫樂趣與人間滋味。

宋詞中的友情

友情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情感。自許「奉旨填詞柳三變」的柳永為人狂簡,「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但每逢夜深人靜,他也會輕吟「帝裡風光好,當年少日,暮宴朝歡。況有狂朋怪侶,遇當歌對酒競留連」,感慨「別來迅景如梭,舊遊似夢,煙水程何限。念名利,憔悴長縈絆。追往事、空慘愁顏」。看來,往昔與朋友共度的時光是柳永心中不多的美好回憶之一。

「太平宰相」晏殊詞作雍容,多寫閒雅情調與曠達懷抱,然一涉友人遠行,則雲「畫閣魂消,高樓目斷。斜陽只送平波遠。無窮無儘是離愁,天涯地角尋思遍」。詞人毫不掩飾友人離去後的悵惘與孤獨,他那無盡的思念超越了時空的界限,誓將陪伴好友行遍天涯海角。

蘇軾一生多苦難而少歡愉,困頓之中,他愈加感受到友情的珍貴。觀其《臨江仙·送錢穆父》:「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尊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蘇軾與錢穆父友誼甚篤,二人俱因貶謫四處播遷。詞人上闋稱讚朋友堅持道義與操守,像無波瀾的古井與有氣節的秋竹一般,這樣的推許又何嘗不是夫子自道。下闋寫二人乍聚還散,作者月夜送別友人,但他不作尋常離別語,而是拈出「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的夐絕宇宙意識,並雲「我亦是行人」,以此消解惜別的傷感,使友人能對遠行安之若素,同時也給詞作帶來含蘊無窮、情思未盡的美感。

宋詞中的愛情

宋詞是「愛情文學」的百花園。「愛道畫眉深淺、入時無?弄筆偎人久,描花試手初。」詞人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新婦的音容笑貌,這是詩詞裡難得一見的婚後生活畫面;「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這是望眼欲穿的期盼;「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這是刻骨銘心的思念;「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是此生不換的堅守;「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這是勢要衝破現實阻撓的熾熱……

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更是向世人展示了何謂矢志不渝的夢魂相守:「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這首《江城子》千百年來廣為流傳,是因為它概括出某種人類共通的情感體驗,即刻骨銘心的相思、痛摧肝腸的離別與生死不渝的忠貞。這種「平靜的回憶」介入,使詞人的情感得以構造與重塑,從而達到自我與社會的統一,從「小我」的情感走向人類「大我」。

宋詞中的家國情

宋詞中的家國情更是令人動容。安土重遷,古今所同,羈旅倦客晏幾道聽杜鵑啼鳴,恍惚間覺「聲聲只道不如歸」,惟惜「天涯豈是無歸意,爭奈歸期未可期」。人行千裡,不忘根本,周邦彥處人生上升期,意氣風發,猶雲「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眷懷鄉土之外,還有對祖國自然與人文景觀的由衷讚嘆。

試觀潘閬《酒泉子》云:「長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溼。別來幾向夢中看。夢覺尚心寒。」錢塘江大潮的盛況如在目前。

復觀柳永《望海潮》云:「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裡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詞人以鳥瞰式的全景構圖法,為我們徐徐展開一幅北宋王朝上升期的宏偉歷史畫卷。或虛指,或實寫,然無不字句鏗鏘、縱橫捭闔,這幅國泰民安的盛世畫卷從此成為國人心中永遠的美好印象,激勵著一代代中華兒女為國家的繁榮、民族的昌盛砥礪奮進。

相關系列連結:

詩詞行旅(1)丨我們為什麼還要讀古詩

詩詞行旅(2)丨詩意長江:獨領風騷三千年

詩詞行旅(3)丨黃河之「詩」天上來

詩詞行旅(4)丨詩詞裡的醉生夢死與家國情懷

詩詞行旅(5)丨為什麼說「盛世讀王維」

詩詞行旅(6)丨視杜甫為知己

詩詞行旅(7)丨帝裡詩坊:白居易筆下的洛陽城

詩詞行旅(8)丨夜雨河聲,譚嗣同詩意寫蘭州

【來源:七一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詩詞行旅(15)丨宋詞,線裝的美酒
    如果有人說宋詞是線裝的美酒,我就會說至今香醇滿喉;如果有人說宋詞點亮了滿天的星鬥,我就會說是她嫵媚了文字的宇宙;如果有人說宋詞是千年的花後,我就會說她始終棲息在玫瑰的枝頭,至今餘香滿手;如果有人說宋詞是千年的凝眸,我就會說它始終隱藏在燈火闌珊後,依然溫暖心頭。
  • 詩詞行旅(14)丨唐詩的美麗
    意境,是人類情感通達的境界,或借景抒情,或以情寄景,實現情由景出、景因情化,讓人與自然相輔相成,渾然一體。駱賓王《於易水送人一絕》:「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他要表達什麼,不言自明,僅僅二十個字,其中一個「沒」,一個「寒」,把詩人所有的思想情緒表達得幾近完美,讀來溢滿悽愴之色。
  • 詩詞行旅(16)丨最是詩中家國情
    處在新舊社會轉型時期的那一代人,兒時啟蒙多為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必是從小浸淫在杜甫、陸遊、辛棄疾等人的詩詞中,讀著、聽著文天祥、嶽飛等英雄的故事長大,因此,當國家和民族遭遇災難時,他們像祖先們一樣,如同那些詩文中所抒發的,大義凜然地寫下慷慨訣別的《與妻書》,立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壯志豪言……時光流轉,家國情懷不僅是永恆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也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固有的文化基因
  • 共度明月夜,同話中華情!這場直播太值得再看一遍
    >第一篇章:泱泱中華雲遊故宮六百年的紫禁城,五千年的中華史。>彩雲追月鋼琴澎湃,琵琶悠揚,旅德鋼琴家萬捷旎和琵琶青年演奏家付饒共同演奏《彩雲追月》,帶你走進心中的月宮仙境。雖然海峽兩岸和港澳青年難以線下相聚,但中華兒女團圓的心願是任何困難都無法阻擋的。海峽兩岸暨港澳青年永遠是骨肉相連、血濃於水的一家人。衷心祝願所有中華兒女喜悅安康、團圓幸福!
  • 中學老師翻譯《宋詞一百首》搭上「一帶一路」傳播中華傳統文化
    目錄一位年過半百的初中英語教師,利用課餘時間,編譯出版了《漢英對照·宋詞一百首》一書,他說:「國學必須在』一帶一路『中發揮作用,我想儘自己的綿薄之力。」在課餘,他經常把學生喜聞樂見的唐詩宋詞名篇翻譯為英語詩歌,以此激發學生學習英語、中華古詩詞的興趣,深受學生喜愛。
  • 如何看待唐詩宋詞對中華文學的影響,以及對世界有什麼影響?
    影響中華文學唐詩宋詞是中華文學史上兩顆璀璨的明星。題主副標題自己都說了,再看回答,一般都是給予了高度正面的評價。這是理所當然的,作為一個中國人,深深地為中華文化的頂峰,文學皇冠上的明珠——詩——感到驕傲和自豪。
  • 誦讀經典詩文 傳承中華文化——駐馬店市第十小學成功舉辦經典誦讀...
    月9日上午成功舉辦了經典誦讀展演活動。本次經典誦讀活動以「誦讀經典詩文,傳承中華文化」為主題,全校27個班緊緊圍繞主題內容精心準備,反覆操練,為大家提供了一場精彩的文化盛宴。舞臺上,學生們精神飽滿,自然大方,淋漓盡致地展現了自己準備的內容,讓在場的每一位教師和學生都得到了一次美妙的心靈之旅。
  • 裴高才:娓娓木蘭曲,殷殷中華情——憶著名教育家餘傳韜先生
    餘傳韜向兩岸學校捐贈的《古唐宋詩選》   娓娓木蘭曲,殷殷中華情餘傳韜為裴高才著《胡秋原:從抗戰巨筆到兩岸「破冰人」》題詞連結:    兩岸詩同文,三楚吟神韻              首屆唐宋詩詞研習班始於2003年9月
  • 香江茶人茶事:茶香傳遞中華情
    新華社香港7月2日電(記者李濱彬)香港是中西文化融合的城市,在這裡,中國茶文化被注入了更多想像力,通過一片葉子的魔力傳遞著濃濃中華情。  6月下旬的一個下午,聖愛德華天主教小學第十二旅香江茶道制服團隊團務報告在香港九龍土瓜灣的中國國際茶藝會舉行。23名小學生穿著黃色的茶道制服和家長一起,認真地聽著老師的講解。
  • 臺大學者劉少雄| 不讀宋詞,何以解世間「情」味?(附音頻)
    《淵明扶醉圖》南宋 錢選繪極盡描摹之能,卻不耽溺其中,提高我們抒情表達的能力,沒有比宋詞更適合的了。宋詞對現代的回應是無遠弗屆的,只是時空的塵埃遮掩了宋詞的光彩,很多時候我們習而不察。 如何走進宋詞的世界,品味每一首詞當中不同的美感,隨時提出當下最需要的那一首詞呢?臺大終身傑出教師,劉少雄教授說很簡單——像看電影一樣讀宋詞。 臺大的詞學研究,從鄭騫、葉嘉瑩,到吳宏一,是臺灣詞學界最堅強的一脈。
  • 給孩子做國學啟蒙,只知道三字經唐詩宋詞?中華最美童謠了解一下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的歷史文化中,國學經典,蘊藏著古人的智慧精髓。現如今,很多家長對於學習國學的意識提高了,甚至在孕期就開始了國學胎教,一出生就開始給孩子誦讀唐詩宋詞,在會說話之後就開始教孩子背誦了。
  • 唐詩宋詞元曲丨中國文化最美的一面!
    唐詩宋詞元曲是我國的文化瑰寶,其中很多句子讓我們拍案叫絕,流傳千古。
  • 「京味文化」之旅臺中拉開序幕 傳遞兩岸濃濃中華情
    第十屆京味文化之旅活動新聞交流會及首場兩岸書畫家筆會相關負責人、表演藝術者及書畫家合影留念。第十屆京味文化之旅活動新聞交流會及首場兩岸書畫家筆會7日在臺中市政廳舉行,現場氣氛熱鬧活躍,不少來自臺中的「粉絲」們早早趕到,為的就是一睹名家們的風採。  這場由北京市文聯、北京市臺辦、北京市新聞辦主辦的「第十四屆京味文化之旅」交流活動於4月6日至17日在臺灣展開。而7日上午的首場活動無疑標誌著這趟傳遞著兩岸濃濃中華情的文化交流活動正式拉開序幕。
  • 美得令人心醉的宋詞起名,讓名字帶有中華文學之美!
    宋詞是中國文學皇冠上一顆光輝燦爛的明珠,不僅有長短不同的詩句,而且還有奼紫嫣紅、千姿百態的神韻,堪稱是中華文化的一大特色,所以,從宋詞中起名,既能讓名字有較高的文化內涵,又能讓名字更加的芬芳絢麗。因此,接下來起名網就跟大家分享一些出自宋詞中的好聽名字,我相信你一定會喜歡的!
  • 300個精選唐詩宋詞中的女孩名字:玲瓏剔透,便勝卻人間無數
    唐詩、宋詞是我們中華文學寶庫中的瑰寶,我們從小就熟讀唐詩宋詞,不斷學習唐詩、宋詞背後的典故與歷史。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唐詩、宋詞裡用詞巧妙、意境優美、哲理豐富的名句讓我們讚嘆不已。取名的方法有很多,而用唐詩、宋詞取名是一種獨具一格的起名方法,這樣的名字往往更文雅、更靈動。江南易林精選了300個出自唐詩、宋詞中的女孩名字,將女孩的玲瓏剔透、秀美可人都寓於其中。
  • 十首宋詞,美到窒息
    宋詞與唐詩稱為「雙絕」,宋詞長短不一,韻律和諧,讀起來都是美的享受。隱娘挑了十首宋詞,語言絕美,意韻悠長。美得窒息。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隱娘說:這是周邦彥非常知名的一首詞,作者寫思鄉之情。卻從荷花入手,寫荷花情態,逼真美麗,「葉上初陽幹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將荷花的情態描寫得別致清雅,歷來是寫荷名句。
  • 新聞發布會丨逛燈會、泡溫泉、品清茶……2020中華山水茶道文化節...
    中華山水茶道文化節是巴南區的大型文旅品牌節會活動,已成功舉辦五屆,在提升旅遊消費、帶動產業發展發揮了較好的帶動作用。今年將如何舉辦?有何特色活動呢?今(21)日,重慶市政府新聞辦召開2020中華山水茶道文化節新聞發布會,介紹了有關情況。
  • 宋詞中最霸道的情詞,不輸「天若有情亦老」,其中10個字千古名句
    宋詞的悽美哀怨是出了名的,但頗有意思的是,在後世評選出的宋詞十大金曲裡,前5名就有3首是豪放詞,依次為: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嶽飛《滿江紅.寫懷》、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這至少說明,宋詞若是能寫出大氣勢,是很容易出經典的,只是這確實有難度。
  • 宋詞漫談丨晏殊的《漁家傲》精煉老到,今人得其貌,卻難得其骨
    一次泛舟同遊,唱曲奏樂,兩情協好;一次瓊苑相會,咫尺相對,情思難言。當然,通過曹評傘上鏤詞這一細節,更能表現足見他對徽柔的心意之誠。這個設計也體現了作者情節構思之巧妙。當然,從這首詞的風格上看,也可以看出與宋詞有著細微的差別。
  • 宋詞中最經典的一首荷花詞,被後世譽為寫荷花的絕唱!
    今天狗子向大家介紹的便是一首吟詠荷花的宋詞,這首詞堪稱宋詞中最經典的荷花詞,就連王國維都讚嘆不已:蘇幕遮北宋·周邦彥燎沉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簷語。葉上初陽幹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周邦彥可以說是兩宋最負盛名的詞人,後世詞論家對他的評價極高,讚譽之語如「詞家正宗」、「負一代詞名」、「詞家之冠」、「詞中老杜」等等不勝枚舉。周邦彥的詞以雕琢取勝,其詞用語如鏤金刻玉,清麗典雅,將宋詞的語言藝術發揮到了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