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包裝都有哪些常見的添加劑?看到這些字眼,最好不要買

2020-12-20 味谷的廚房

食品添加劑是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質,以及為防腐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眾所周知,食品配料表裡除了必要的食材和調味料外,還有各種名字拗口的食品添加劑,它們有的在包裝上被明確標出,有的則是籠統地被「XX劑」取代。這些添加劑各自有何用途?對人體健康怎樣?小編特地搜集了一些資料分享給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食品級碳酸鉀」、「重合磷酸鹽」、「碳酸鈉」--常見於泡麵

這三項化學成分都是「面質改良劑」,在麵粉中的作用主要是提高麵團的彈性及延伸性,讓麵條吃起來更松或更有彈性,改善口感,此外還起到著色作用,改善產品品質,是製作麵條的重要輔料。碳酸鉀、碳酸鈉、重合磷酸鹽都是常見添加於食品的鹽類,基本上都沒有立即性的毒性。但如果說到對身體好不好,那肯定是沒有什麼好處的。

2.「肉精粉」--常見於泡麵

嗯,小編可以跟你保證,肉精粉裡面什麼都有可能有,就是沒有肉,多是香精調配而成的,用來增加肉的香氣的,讓你聞起來比較香。用於肉製品、調味品、湯料、膨化食品的加工及製作。所謂肉精粉,比較貼近的描述應該是「肉味調味劑」:讓食物有肉的味道。每一家的配方會不大一樣,不過肯定都是人工調味劑。因為每間食品廠商使用的合成調味料不同,我們不能從「肉精」這個名詞中得知到底是由什麼物質組成,但可以肯定的是,通常都是高鈉的,吃多了對腎臟不好。

3.「L-抗壞血酸鈉」、「異抗壞血酸鈉」--常見於飲料

這兩個都是抗氧化劑。與防腐劑類似,可保持食品的色澤,自然風味,延長保質期。其中L-抗壞血酸鈉,就是維他命C;而異抗壞血鈉,則是維他命C的一種異構物,抗氧化力更強。這兩個成分,雖說名字看起來很可怕,但基本上都是很安全的,不用擔心。

4.「羧甲基纖維素鈉」--常見於乳類飲料、拿鐵、巧克力飲料等

這是一種經過人工修飾的纖維素,經常被當成增稠劑來使用,可以增加飲料的黏度,喝起來比較有口感,並且營造一種濃鬱、用料紮實的錯覺。能降低食品的脫水收縮作用,延長食品貨架期。跟抗壞血酸鈉一樣,雖然名字可怕,但羧甲基纖維素鈉的毒性非常小,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是比較安全的。

5.色素

食用色素又稱食用著色劑,是使食品著色,從而改善食品色調和色澤的可食用物質。色素幾乎是隨處可見的添加物,食用色素也同食用香精一樣,分為天然和人工合成兩種。但不論是哪一種,目的都一樣:染色。天然食用色素是直接從動植物組織中提取的色素,一般來說對人體是無害的,如紅曲、叫綠素、薑黃素、胡蘿蔔素、莧菜糖色等。人工合成食用色素,是用煤焦油中分離出來的苯胺染料為原料製成的,如合成莧菜紅、胭脂紅檸檬黃等等。這些人工合成的色素可能誘發中毒、腹瀉,故人工合成色素不能多用或儘量不用。

6.「XX濃縮液」、「天然XX萃取」--常見於果汁、茶飲料

果汁濃縮液就是用水果濃縮汁和水為配料製成的果汁。市場上自稱為100%純果汁的飲品就是此類果汁,配料表裡大多是純淨水+水果濃縮汁。濃縮汁是把水果原汁高溫加熱蒸發掉一定比例的天然水分製成的,便於保存和運輸,一般濃度較高。坦白說,這些成分應該都是從水果萃取來,不至於有大問題。但需要深究的有兩件事:有沒有加防腐劑?原料等級是新鮮的,還是過期、快腐壞的?小編建議:想喝果汁,就去現榨。這些瓶裝的飲料,除非不得已,不建議喝!;就算喝,也要心裡明白:這不是真的果汁!

7.「氯化鉀」、「氯化鎂」、「碳酸氫鈉」、「乳酸鈣」--常見於飲料

這些是常見添加於飲料裡的鹽類,作用是調整酸鹼度與離子強度。有的飲料如含蛋白質的飲料需要在特定的pH 範圍內才能保持穩定,故需要碳酸氫鈉等酸鹼調節劑來調節pH,另外,碳酸氫鈉在飲料中可以改善口感,能增強順滑感,還能增強甜味。雖然名字看起來很「化學」,但他們都算是很安全的添加物。

8.「砂糖」、「果糖」、「麥芽糖」

這些都是糖,比較安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過多地攝取糖分,對健康很不利!可怕的肥胖、糖尿病,都是一口一口喝出來的!

9.簡單標明「香料」、「調味劑」、「乳化劑」、「天然香料」

老實說,當成分表這樣寫的時候是很不負責任的:只寫出作用,卻不講清楚它們到底是什麼。為什麼他不寫明到底是那種香料呢?為什麼不說出具體的香料的名字呢?是不是有很多是有害人體健康的他不方便說呢?

會用這種寫法的原因有二:一是項目太多了,寫出來很複雜;二是成分的名字,一看就知道是人工合成的,怕嚇壞消費者,乾脆不寫。簡單地說,當廠商這樣打馬虎眼的時候,反而需要懷疑健康性。如果食品包裝成分表這樣寫的話,最好別買來吃了。

相關焦點

  • 你真的誤解了這些食品添加劑
    根據我國食品衛生法的規定,食品添加劑是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質,以及為防腐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 。目前我國食品添加劑有23個類別,2000多個品種。不要看到這些數量就被嚇到,因為許多食品添加劑對我們的身體沒有什麼影響,甚至有些食品添加劑是對健康非常有益的!那麼常見的對我們身體有益的食品添加劑有哪些呢?今天小編帶你盤點一下,哪些添加劑被我們誤解了!
  • 小孩該遠離垃圾食品有哪些(含大量食品添加劑)
    日常生活中,我們接觸的食物多種多樣,為了改善食物的口感、味道和視覺,讓食物的味道符合我們的味蕾,食品加工過程中經常加入大量的著色劑,增稠劑,甜味劑,香精,防腐劑等食品添加劑。雖然這些食品添加劑對我們的健康不產生直接影響,但長時間累計的效應也不容忽視,有的甚至還有致癌的潛在風險。
  • 常見的「垃圾食品」有哪些?很多人天天吃,都吃不膩
    說到飲食,是大家關注的,藉助於科學合理飲食,能夠促進健康,一旦吃得不科學、不合理,身體也會面臨大問題,尤其是當前,一些不太好的食物出現,堪稱「垃圾食品」並不誇張,對於這樣的食物,很多人會發現味道要比一般的食物味道更加鮮美,甚至不少人天天吃,都沒有吃膩,那麼這樣的垃圾食品有哪些呢?
  • 進口食品包裝、標籤、配料、名稱、添加劑的標準大全
    人們在購買包裝食品時會看到外包裝上印有各種文字或圖形,可是有多少人真正關注過這些內容,又有多少人知道食品標籤的定義?食品標籤的定義在我國GB 7718-2011中有明確規定:食品標籤是指食品包裝上的文字、圖形、符號等一切說明物。
  • 【食品包裝】食品包裝盒的常用材質有哪些 食品包裝袋材質有哪些
    【食品包裝】食品包裝袋材質有哪些 食品包裝盒的常用材質有哪些 食品包裝設計要求儘量地降低包裝成本,而且要保證包裝的美觀和大方。作為包裝裝潢設計人員,必須熟悉和掌握各種包裝材料的資源、性能、價格以及加工工藝條件等。包裝材料種類繁多,各有不同特性。
  • 食品添加劑使用常見問題的實證分析
    對食品生產過程中食品添加劑適用情況的監控(即過程監管,如食品生產過程中食品添加劑的投料記錄等)是判斷食品中食品添加劑的適用是否符合標準的最好手段。」從這個答覆,我們大致可以了解本底的概念。其實質是食品中天然存在的,而不是添加的。至於天然存在的問題,具體有以下幾種可能:(1)原料本身的天然存在;(2)環境、輔料、包裝材料的遷移;(3)動植物生長過程中代謝產生、食品生產加工過程中微生物代謝生成。
  • 這些醫生從不吃的零食,很多人還天天買!
    首先是看配料表裡面有沒有反式脂肪或者transfat等字眼,另外配料表中含有人造奶油或者氫化植物油的零食也儘量不要買。經輻照處理的:常見的零食有蜜餞、水果乾和方便麵的蔬菜包等。在食品加工中,輻照處理屬於滅菌措施,以防止食物腐壞滋生細菌。這個措施對大人來說其實沒什麼,但對孩子來說會造成營養流失,不能滿足孩子的營養需求,所以不建議孩子吃。
  • 買牛肉卷時,只要包裝上有這行字,再便宜也不要購買,白給都不要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對於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重視,市場上的牛肉卷、牛肉片種類繁多,五花八門,讓好多愛吃涮牛肉的朋友們不好分別,掛著羊頭賣狗肉的商家越來越多,產品質量及真假參差不齊,就連超市的產品也不能有百分之百的保證,下面就來看看買牛肉卷時,只要包裝上有這行字,再便宜也不要購買,白給都不要
  • 兒童食品值不值得買?標稱「兒童」可能只是換了包裝和名稱
    這些兒童月餅除了被冠以「不含蔗糖」之外,大部分還是以各色充滿童趣的包裝為主要賣點。而作為典型的高糖分、高脂肪、高熱量的「三高」食品代表的月餅,事實上並不適合兒童食用,那麼這些所謂的兒童月餅是否避開了這些「坑」?市面上層出不窮的「兒童食品」到底值不值得買?記者就此展開了調查。換個馬甲就叫兒童月餅?
  • 漢堡博物館,食品添加劑的萬花筒
    【環球時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你是否知道E218、E202、E406這些帶E的數字代表著什麼?它們都是食品添加劑的代號。僅歐盟就有300多種法律準許的食品添加劑。添加劑用多了,就會讓食品變成「毒藥」。「添加劑屬於博物館,不屬於食品。」
  • 中國人吃的食品添加劑太多?關於食品添加劑,我們有太多誤解!
    據統計,我國目前有2000多種食品添加劑,按照不同功能,我國的《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將它們分為23個類別,其中包含常見的香料、防腐劑、膨鬆劑、著色劑、抗氧化劑、水分保持劑等。 事實上,要想知道購買的食品中使用了哪些添加劑是非常簡單的,只需要找到食品中標籤上的配料表即可,如果該食品中的添加劑是按照《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的規定來使用的話,則不會給身體健康造成不利影響。
  • 中國人吃的食品添加劑太多?食品添加劑的真相,你應該知道
    老王平時最愛去菜市場旁邊的「走鬼檔」買東西,今天是「現榨花生油」,昨天又是「農家粗糧粉」,每次聽到「綠色」、「零添加」的吆喝,老王就走不動路,不自覺便買了一大袋回家。 女兒有時勸他別盡信那些攤販,他還不以為意:「我買這些,可比你網購什麼零食飲料好多了!」
  • 家裡有小孩的,買食品一定要知道包裝上這些信息
    人常說:「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食品的安全性越來越受人們的關注。但是很多人對著超市裡面琳琅滿目的食品和五顏六色的包裝的時候,無法進行有效的甄別,仔細閱讀完全文,你將不再迷茫的亂選一通。首先,要看清食品的保質期。就是食品的安全使用有效期。
  • 買火腿腸時,不管啥品牌,只要包裝有「這些字」,都是低等假肉腸
    火腿腸是日常吃的一種肉類加工食品,它口感非常好,像和泡麵搭配的泡麵拍檔或者烤著吃炸著吃都非常好吃。在超市買火腿腸的時候總是琳琅滿目的火腿腸讓人無從下手,不知道如何挑選,而且很多火腿腸的價格也相差很大,有的高達20多元一袋,有的才幾塊錢,其實裡面包含了很多假肉腸,他們的含肉量非常之低,在超市買火腿腸時,不管啥品牌,只要包裝有「這些字」,都是低等假肉腸。
  • 這些家長最熟悉的「寶寶專用」食品,傷娃最深!別買
    自從有了娃,是不是連逛超市都「變了味道」?曾經,盯著可樂、薯片各種零食不放,現在專門尋覓一些娃能吃的!其中「兒童專用食品」就加入了爸媽們的購物清單。但是,傍上「兒童」二字就價格翻倍的食品,真的對娃好嗎?到底是營銷套路還是兒童必需品呢?
  • 添加劑對身體有哪些危害 零添加真的安全嗎
    現在我們吃的很食物裡面都有添加劑,我們熟悉的食品添加劑有三聚氰胺、防腐劑等等。這些食品添加劑可以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保鮮等。現在食品上標有「零添加」,那這些食物真的就不含添加劑嗎?添加劑對身體有哪些危害?
  • 5類小食品含添加劑最多,膨化食品上榜,了解添加劑安全範圍太關鍵了!
    包裝漂亮、口感好的零食都是孩子們的最愛,但其實這些顏色和味道大多是食品在生產、加工過程中加入的一些化學物質產生的,這些化學物質就稱之為食品添加劑。食品添加劑無處不在食品添加劑是指加入一些食品中的化學合成或天然物質,起到改善食品品質,豐富食物的色、香、味,延長食品保存期的作用。
  • 細說「食品添加劑」的那些事
    還有一部分人,包括我,只要含添加劑的,都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儘量選擇配料中添加劑少的,或者安安靜靜的回家吃我的農副產品,因為更本買不上不含添加劑的加工品,但是農副產品也不一定是不含添加劑的吧?吃喝,我們要「講究」,吃喝不耽誤的同時,還是要儘量選擇添加劑少的,或者降低此類食物的消費頻次。給自己更多的保護,一定要認真看配料表,生產許可,有生產許可的產品,每一批次的產品都是要經過食品衛生部門檢驗檢疫的,會更安全。
  • 這些食物超市怎麼樣,不管怎樣光鮮亮麗,好不要買,第三
    我以前買過一次,但當我回家打開包裝時,我發現水果已經變了,但是當我買的時候,我聞不到任何異味,因為他是用保鮮膜包裝的。【建議】如果你想在超市買這種水果拼盤,你最好現在就讓工作人員說出來,然後再叫再買。這樣做的好處是:一是可以知道水果是爛瓜還是爛果;二是可以看工作人員切的水果,至少他是相對新鮮,所以我們可以放心購買。
  • 食品添加劑會導致癌症嗎?添加劑都安全嗎?帶你了解食品添加劑的...
    為了改善食物的色澤、口感,讓食品便於儲存,不會馬上腐爛,常給食品添加一些化學物質或防腐劑、添加劑等。但在種類繁多的食品添加劑中突出的一個問題就是,食品添加劑如使用不當,不僅會導致很多一般的健康問題,很可能會導致癌症。多年前,網上曾經有一則微博被瘋狂轉發。「購買食品時,若發現有以下10種食品添加劑,最好慎重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