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遭遇學生打架:一拳四萬二——打架事件的處理方法和流程

2020-08-27 無畏無爭的平凡人

聲明:1.關注,持續更新。

2.本文已開啟原創保護,任何形式的抄襲、搬運、截取等等都是侵權行為。

3.文中圖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告知刪除。


人生多坎坷,勸君多謹慎,小事起衝突,一拳四萬二——打架事件的處理


首先說明:本文指的打架是普通學生之間因為某些偶然因素,衝動之下發生的打架事件,不是有預謀的、惡性的「校園欺凌」或「校園暴力」的範疇。

中學生在校園內打架,是很多班主任都經歷過的事件。如果學生沒有嚴重受傷的話,處理起來相對比較容易。但是,如果學生打架,引起傷害,打架雙方的家庭參與進來,遇到難纏的家長,處理起來非常棘手。

在工作20年中,多次處理學生的打架事件,有的容易,有的棘手。現選擇處理過的一起打架案例,探討其中用了什麼方法和流程。

一拳四萬二:打架事件(案例)的全部細節與處理流程。

李某(男)與王某(男)在高一入學進入所教的班級,經常結伴去食堂吃飯,關係較好,雙方家庭經濟狀況都比較差,相對而言,王某家在山區,家庭經濟情況更差,有兄妹三人,母親身體不好,勉強能夠務農,父親外出打零工維持全家生計,而李某父母都在這個小縣城,靠打零工的收入養家餬口。

打架事情經過如下(打架雙方各自單獨書寫打架過程,對比所有細節,都無爭議):

某年11月某天,李某和王某中午放學一起去食堂吃飯,各自打完飯後,像往常一樣坐在一起吃飯。飯間,王某去李某的餐盤中夾菜吃,李某默認了,吃的中間王某用自己的筷子把一塊肉夾到了李某碗裡,李某認為這塊肉沾有王某筷子上的口水,不想吃,就把那塊肉扔了,王某看到李某扔了自己好心夾的肉,生氣了,於是就用自己的筷子在李某的菜裡攪拌。李某認為王某在故意噁心自己,於是就不假思索地向王某的臉上打了一拳,打了之後,看到被王某的筷子攪過的飯菜,就不想吃了,於是就回寢室。王某在食堂大庭廣眾之下被打後,自感沒有面子,但是沒有立即還手。當李某正在回寢室上樓梯的時候,王某追上來對李某說:「李某,你想咋累(當地方言,意思是,你到底想幹什麼)!」李某看到王某紅著眼,明顯就是挑事,於是李某什麼也沒說就和王某互相打了起來,李某一直朝王某的肚子上打,而王某拼命打李某的頭,李某認為王某穿著厚厚的棉衣, 沒有打疼他,於是就往面部打了一拳,這一拳好像很重,王某一下倒在了地上,李某摔下倒地難受的王某,然後就回了寢室。

事後,雙方都沒有立即告訴我這起打架事件。王某下巴疼痛難忍,其親戚帶他到醫院看病(父母離學校較遠,且山區交通不便),經過醫生檢查,王某下巴骨折,基本不能咀嚼東西,需要住院動手術,手術費用至少3萬以上。王某的親戚看到事情嚴重,才到辦公室找我,說出了實情。

我立即安排李某和王某,各自分開,詳細書寫打架的全部過程,並且雙方都看了對方寫的過程,經過雙方當面對質,對打架過程的細節都沒有異議,各自籤字畫押,作為以後劃分責任的依據。

然後,立即安排受傷的王某,在親戚的陪同下住院治療。

李某家長得知此事後,非常震驚和生氣。但是,事已至此只能面對。

在我的建議下,李某家長到醫院看望受傷的王某,送去2000元醫療費應急,雙方家長第一次見面,王某的父母和一幫親戚,對李某的家長非常不客氣,雙方不歡而散。

幾天後,王某家長聯繫我,詢問怎麼解決。我倍感亞歷山大,畢竟學生是我的,雖然打架不是我的直接原因,但是我也有教育不到位的責任,只好硬著頭皮做中間人,撮合兩個家庭進行談判和解。

雙方家長在的主持下,在醫院大廳進行了第一次面對面調解。

王某家長覺得孩子被打,動手術會讓孩子受很多疼痛,手術會在下巴兩側留下傷疤,影響將來的工作、結婚等很多方面,開始就提出15萬的賠償要求。

李某家長覺得打架是雙方的責任,況且事情的起因是因為王某去李某的盤子夾菜才引發的,王某有直接責任,雙方互打對方,自己的孩子也是挨打了,只不過沒有明顯受傷而已,15萬的賠償要求太過分,自己的家庭經濟狀況,根本不可能滿足賠償要求,李某的家長只願意賠償一部分。

雙方家長都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考慮問題,第一次調解誰都不想退讓,兩個小時的調解不歡而散。

我知道這樣的調解不可能一次調解成功。調解成功的前提是讓雙方都做出讓步,尤其是王某的家長要做出讓步,因為提出的15萬賠償要求,對於李某的家庭來說,不吃不喝5年也很難完成,李某的家長最多同意拿出2萬元。

為了讓雙方的讓步有合理依據,我私下諮詢了王某的主治醫生,王某的全部住院費手術不超過3.5萬,加上後期營養,4萬元是一個合理的賠償。

由於王某家庭經濟狀況更差,而醫院的醫療費每天都在上漲,暫時都是由親戚墊付,所以,早些做出退讓,儘快達成賠償協議,拿到賠償款,儘快給孩子動手術,對王某的家長來說應該是明智之舉,況且,醫療費用及後期修復傷疤等費用根本不需要15萬。所以,我有意擱置幾天讓雙方家長都冷靜的想想。

幾天後,王某的家長主動提出讓我幫忙再次調解,和我預想的一樣,雙方都做出了讓步,李某的家長願意增加賠償款,王某的家長也將賠償款降到了10萬左右。但是,第二次調解仍然失敗了,因為10萬元對李某的家長來說也是一個不可能接受的數字。

調解再次擱淺了兩天,這次我主動出擊,找王某的家長,從事情的起因,到責任的劃分,到賠償數額,到李某的家庭經濟狀況,再到王某的治療費用等等,多個方面講清其中的利害關係,王某的家長也同意繼續調解,但是李某的家長不願面對王某的一幫親戚(王某的親戚們態度很強硬,對調解有很大的阻力),以免雙方情緒激動,發生不必要的衝突。

於是我安排李某的家長在醫院走廊的盡頭,王某的家長和親戚在病房內,雙方家長互不見面,我遊走於病房和走廊之間進行第三次調解。此次調解進行了將近3個小時,但是第三次調解還是沒有成功,王某的家長再次降低的賠償要求,而李某的家長仍然接受不了。

又過了兩天,李某的家長聯繫我說,讓我再調解最後一次,如果還不能達成協議,就只能走法律程序,讓法院來判決,該賠償多少,沒有怨言。

於是,我又再次出面,和上次一樣的調解方式,家長互不見面,又經過走廊和病房之間的幾個小時的遊走,我告訴了雙方各自的底線,最終雙方都做再次出了讓步,達成了賠償協議——李某家長向王某一次性賠償4.2萬,雙方家長握手言和,李某的家長也在很短時間內湊足了賠償款,沒有耽誤王某的手術和治療。雙方家長對我在調解過程中做出的努力,都表達了感謝。而我,也如釋重負。

調解事情結束後,王某在醫院治療接近三周,期間王某經受了身體上的痛苦,也對自己的行為進行了深刻的反思。而李某因打架致人受傷,被德育處給予了紀律處分,也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心理壓力很大,經我幾次疏導之後,才放下了壓力,恢復到了正常狀態。

打架之後的後續教育

在經過李某王某同意後,我就此次打架事件,召開了一次班會,講話內容簡單摘錄如下:

人生多坎坷,勸君多謹慎

1.中國民法通則規定:18周歲以上有公民權的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也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18歲前是可以犯錯誤的年齡,你犯了任何錯誤,從法律上來說,不用承擔全部責任,而你的監護人——父母必須為你所做的一切承擔責任。你將會與你有關的人帶來傷害和痛苦。這些傷害和痛苦,可能永遠也無法彌補。

2.18歲以後是不可以輕易犯錯的年齡。一失足成千古恨。你犯錯了必須獨自承擔法律責任(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但有時候你一個人承擔不了,那麼你的家庭、父母、親人就必須與你一起承擔責任(民事責任)!

3.學會與人相處,這是人生的必修課。一個人生活在群體中,就必須學會一些相處的法則。人與人相處之道如刺蝟取暖,既不能太遠,否則不能相互溫暖,會被寒冷的冬天凍死,但又不能太近,否則身上的刺會傷害對方,這是任何一隻刺蝟都明白的相處之道。

同學之間三年相處,希望大家謹記幾個詞:

第一,友善。善不可欺。無論這個人的習慣、性格、脾氣、為人態度等,你是否喜歡,你都必須接受,因為你在某些人的眼裡可能也是如此不被喜歡。

第二,退讓。退一步海闊天空。任何矛盾都是由雙方引起的,只要任何一方退讓,矛盾就無法成立,更不可能激化。此事件中,王某不該用自己的筷子在李某的餐盤裡攪動,王某有錯,李某不該動手,李某有錯,王某挨打後不應該追上去打人,處理問題方式錯誤,李某不應該繼續與王某廝打,更不應該打面部,二人中只要有一人退讓,則此事就不可能發生。

第三,理解。站在別人的立場上看問題就是理解別人做的任何事情都有態度、情感、觀念的原因,換位思考,你就能體會別人內心的隱痛和苦衷。

第四,寬容寬容是一種至高無上的美德。別人已經知錯時,你的寬容會讓他記住一輩子。得饒人處且饒人。任何錯誤都是有原因的,既然已經知道錯了,為什麼不給他改正錯誤的機會呢,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有則改之,善莫大焉。

此次打架事件對我也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多次去醫院進行調解,耽誤工作,影響了心情,我也很是氣憤,完全可以交由學校處理,我也沒有義務進行調解,但是當我面對雙方的家長時,我心軟了,我只能原諒他們的衝動和幼稚,給他們改正錯誤的機會。

4.衝動是魔鬼。古語云:忍一時之氣,免百日之憂。我能理解你們的衝動,但你們必須明白,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豐富,理智越來越多,衝動越來越少,你們就越來越成熟。有句話這樣說:一個人是否成熟,不是看他想做什麼就敢做什麼,而是看他知道不能做的事就一定不做。任何事情都有合理的解決方法和途徑,意氣用事是一種嚴重錯誤和不成熟的表現。

5.凡事要想後果。這不是優柔寡斷,而是成熟。做任何事情前,要想到最好的結果和最壞的結果,然後再決定是否去做。這件事中雙方在事前都沒有想到結果這麼嚴重,只是衝動而為,結果是學校聲譽受損,老師受到牽連,影響工作。同時,我們的班級受到影響,兩個家庭受到影響,家人擔驚受怕,寢食難安,還要為償還債務奔波勞累,而當事人一方「割肉」,一方「賠款」,雙方都有損失,何必呢?

6.堅持不是固執。對的事要堅持,絕不回頭,而錯的事要及時回頭,不要固執,寧折不彎不是明智的做法,外圓內方才是聰明的選擇。

7.吸取教訓。跌倒了要爬起來,但不要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兩次。

8.擺正心態。誰都會犯錯誤。所以,局外人要擺正心態,不要對當事人有偏見。當事人要擺正心態,知錯就改就是尊嚴,不要覺得比別人低一等,即使是即將被槍斃的死刑犯也有尊嚴。但是,夾著尾巴低調做人才是有尊嚴。

9.友誼萬歲。十六七歲正是叛逆的年齡,人與人之間產生矛盾是不可避免的。時間是個神奇的東西,再過十年、二十年,當你們經歷了很多事情以後,回頭看這件事情,都會覺得真是荒唐、滑稽、可笑——當年的我怎麼會犯這種幼稚的錯誤,而永留心中的是那難忘的記憶和無盡的懊悔,還有不斷加深的同學情誼。因為我們把人生最難受、最拼搏、最堅持的時光留給了高中,留在了這個班級。我希望十年之後的聚會,不要有任何人缺席,那時的你們大學已經畢業了,已經成熟了,已經有了自己的工作、家庭,如果你們能帶著你的全家與我們相聚,那是一種怎樣的溫馨和幸福,對我來說,是一種怎樣的驕傲和自豪。

社會只要存在,人與人之間的恩恩怨怨就不會停止。無論誰都不敢保證,從出生那天起,就不與人、社會發生糾葛,獨來獨往。那些所謂的愛恨情仇,都是在人與人的交往和糾葛之後才演繹出來的。再加上環境的急驟變化,人與人之間的各種形態更是複雜:阿諛奉承者在朋友有困難的時候可以落井下石;錦上添花者可以在朋友的傷口上撒鹽;花言巧語者可以為某種目的而污衊陷害;同心同德者可能會反目成仇;目空一切的人看上去很聰明,實際上卻很愚蠢;魯莽的人表面上很勇敢其實只是莽夫而已。

人的一生就是不斷地過坎,過了一道又一道,誰也不可能一帆風順,但是每一步都要謹慎小心地走好,即使遇到坎坷,也可以從容通過,不至於摔倒摔傷。

人生多坎坷,勸君須謹慎,走好每一步,幸福人生路。

反過來說,人生曲折才精彩,不要懼怕曲折,勇敢面對你的人生才會精彩。

因此,對李、王二人來說,這次打打架事件對他們來說是一次教訓,更是人生的財富。每個人都應該給自己的父母打一張「人生借條」,尤其是李、王二人:

總結一下:對常見的學生打架的處理方法和過程

第一步,及時制止打架事件。

班長或班幹部要及時通知班主任到場,制止打架事件的延續和惡化。有受傷情況時,要立即評估受傷情況,如有需要,立即幫助學生就醫。

第二步,及時收集事件的證據。找到打架的當事人,寫清事情的詳細經過,雙方互相核對,保證細節一樣,為後續解決問題留下證據。

第三步,對打架雙方進行調解。

其實就是談話的藝術。這是班主任智慧的集中體現。

第四步,做好事情的善後事宜。包括對公布打架雙方的處理、處罰結果,雙方感情的儘量修復,以及對全部學生的教育,並和雙方家長進行了有效溝通。

我根據打架事件的危害、傷害程度,對學生打架進行了簡單的劃分:

第一類,輕微型——雙方動手或有一方動手,但是只是象徵性的推搡,並沒有造成任何的傷害。這類打架事件儘量不要讓家長介入,並教育學生也不要讓家長知道,防止不明事理的家長將事件擴大化。

第二類,中度——雙方動手,且至少有一方受到一定的傷害,但並未達到法律規定的輕傷級別,必須到醫院進行必要的檢查、治療。

第三類,嚴重性——雙方動手,且至少有一方都受到嚴重傷害,至少達到或接近法律規定的輕傷及其以上級別的傷害。

第二類和第三類因涉及賠償等經濟問題,必須要雙方家長到場,知曉事件的詳細經過,然後進行協調處理,劃分責任,並且必須給予其中一方或雙方紀律處分,讓學生知道衝動和違法的代價,這是對他們最好的教育。

班主任處理打架事件,在具體環節上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關於責任的劃分問題。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但凡打架事件雙方都有責任,只不過責任輕重不同而已。

在責任的劃分上一定要關注兩個關鍵問題:誰是事件的引發和挑起者,誰是事件的加劇、惡化者。通常一方是事件的引發者,此案例中王某是事件的引發者,他不應該肆無忌憚的到李某的餐盤中夾取食物。而另一方通常是事件的加劇者,此案例中李某沒有採取合理、合法的處理方式,而是採用暴力方式解決問題,李某就是事件的加劇者。經過這樣的調查之後,就可以讓雙方認識到自己在事件中的責任,減弱他們的牴觸心理和委屈的情緒,為接受班主任的調解創造條件。

第二,剛才提到的三類打架事件,無論哪一類發生,都應該在班裡召開相應的班會,對全班學生進行教育,儘量減少此類事件發生的頻率,亡羊補牢,猶未晚矣。

第三,教會學生如何抑制自己的衝動?衝動是魔鬼,衝動是衝突最重要原因之一。我們不能只告訴學生遇事要冷靜,不要衝動,但是,很多班主任沒有教過學生相關的方法。比如,可以告訴學生「三思而動手」: 一思「你能承擔後果嗎」,二思「動手值不值,重要不重要,會不會惡化」,三思「你會給自己和家人帶來哪些傷害」。讓全班同學牢記這「三思」,遇事哪怕用3秒鐘想一下,就有可能避免衝突,即使這一次沒有避免衝動,但是克制衝動的次數多了就可能會在下一次衝動時發揮作用。

第四,事出有因——處理學生的打架事件一定要提前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性格、脾氣、近期表現等等,越詳細越好,從中尋找衝動的內在原因。

但願所有學生都能夠善良、和睦相處,少給班主任、學校、家庭找麻煩!

相關焦點

  • 新手班主任的困惑,學生「打架」不知怎麼處理?學會這5種方法
    做班主任二十多年來處理和發現班上學生發生打架的,主要有以下幾種情形:【01】班上男生與男生發生矛盾而相互打架。【02】班上女生與女生發生矛盾而打架。學生發生矛盾打架後,班主任理所當然去處理,這也是班主任的職責所在。學生發生學生發生打架事件的共同原因有這些。【01】都是因小事情發生口角,比如爭搶零食等。
  • 一年級的兩個學生打架,作為班主任,要如何處理這件事?
    收到某平臺邀請回答一個班主任提出的問題。這個班主任在詳情中描述,她是一名剛畢業不久的學生,現在是廣東某小學一年級的班主任。剛開學不久,遇到兩個學生打架,她一時間不知道怎麼處理,擔心處理不好,讓孩子們委屈,也會引來家長不滿。
  • 學生為什麼會打架?打架後該怎麼辦?老師:預防措施+5步解決程序
    對於學生打架的問題,我認為班主任應該分成兩個階段來看:打架前和打架後。前面也說過了,千防萬防總有防不勝防,我們老師必須要掌握好學生打架事件的一般處理流程,這樣才不至於在打架事件發生之後我們出現慌張無措的問題!這裡,我要先講一下處理學生打架事件的幾個基本原則。只有了解了這些原則,我們才能接著談處理的過程。原則1:儘量將事件定性為學生間的內部矛盾。
  • 魏書生教育打架的學生,學生心服口服,他是怎麼做到的?
    學校安全工作中,班主任最怕發生什麼安全事故?其實班主任最怕的還是學生之間相互打架。學生打架事件都多可怕?講一個去年發生的校園安全事故案例。可見,學生安全事故可不是鬧著玩的。所以,班主任們最怕學生打架,而且打架過後也不知道怎麼教育,而是一味的責罵和通知家長領回家,這樣的教育簡單而粗暴,效果應該不怎麼好。魏書生當校長的時候,也有處理過學生打架的事情。在一次自習課的時候,他的班級裡有兩位同學吵架,吵得十分難聽。
  • 學生校外打架班主任和校長被停職,「教育碰瓷」最後受傷的是誰?
    經過調查核實,確定了視頻中的校外欺凌事件發生在貴州龍裡縣城小吃街附近的河岸邊,視頻中的主角都是未成年的女學生,事情發生的起因是龍裡縣某中學學生朱某某(13歲)因瑣事和某小學學生蔡某某(12歲)發生矛盾,朱某某便邀請某小學學生羅某某(12歲)在縣城小吃街附近河岸邊毆打蔡某某,該事件被圍觀人員錄成視頻並上傳到網上。
  • 小學生在學校打架,聰明的老師這樣和家長溝通,完美解決家校矛盾
    1、 沒有實質性傷害的打架,老師應該大事化了大部分小學生打架,尤其是男孩子,原因都是微不足道,甚至是匪夷所思的。班級裡有班幹部,平時班會我也會和學生強調團結有愛,一旦發現班級裡有打架的行為,班幹部和同學們該如何制止?這些應對打架的方式方法已經讓孩子牢記於心。
  • 結構化:上課的時候有同學打架,你該怎麼處理?
    上課的時候有同學打架,你該怎麼處理?【參考答案】(分析情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任何突發事件都有可能發生,學生突然打起來的現象也偶爾發生,但無論什麼原因,上課打架都是不對的。(確定任務、解決問題)遇到這種事情,我要保持冷靜、自制力和理智,不能帶著惱怒、委屈、急躁的情緒去處理問題。
  • 河北廣平通報女生打架事件:對參與學生嚴肅批評教育
    中新網4月15日電 針對網傳的河北省廣平縣女生打架視頻,廣平縣委宣傳部15日在微信公眾號通報稱,廣平縣教育體育局立即安排心理輔導老師對被打學生進行心理疏導,並對參與打架學生進行嚴肅批評教育。通報介紹,4月15日早晨,廣平縣平固店鎮某處女生打架視頻在微信群傳播。了解相關情況後,廣平縣迅速成立專項調查小組,第一時間對相關情況進行核實調查。經初步調查,事件發生在4月6日(清明假期)下午廣平縣平固店鎮靖莊村西一處小樹林中,涉及7名12至14歲女孩,分別為五、六年級學生,因彼此間親疏玩耍而爭執打架。
  • 班主任寶典班主任寫 50個故事教你處理突發事件
    班主任寶典班主任寫 50個故事教你處理突發事件 2008年08月21日 21:35 來源:錢江晚報
  • 學生打架,家長在群裡指揮老師處理,老師反問一個問題他無話可說
    兩個學生打架,家長在群裡指揮我如何如何處理,我反問他一個問題,他無話可說!上個星期五中午兩個男孩子因為打飯排隊的問題鬧得不愉快,回到宿舍區後仍然爭論不休互不相讓,最後就打起來了。當時沒有任何人報告管理員和我,直到下午上課我看到學生A的上嘴唇破了、腫了,才起了疑心。我問他怎麼回事,他卻說沒事,說是中午嗑到飯盒上了,嗑破了。
  • 有關校園霸凌的記憶(高中篇):遭遇垃圾人,前半生最後一次打架
    不過有一點我覺得比我經歷的小學和初中時代好,就是高中的「刺頭」們心理好像都算正常。我沒聽說過哪個「刺頭」做過類似於侵佔別人座位空間、欺負女生的齷齪事(這種事我在小學和初中經常見),他們好像就是愛打架(一言不合就動手)、愛錢(勒索富裕學生)。就當時的我而言,最自卑的仍然是自己的「單挑能力」。而且,我當時還錯誤地認為這種能力不是後天訓練可以彌補的,這更加深了我的無奈感。
  • 小孩打架,家長動手被拘留!
    就會引來大麻煩安遠一男子因幫兒子「討公道」扇了他人一巴掌被行政拘留衝動的代價讓這位父親追悔莫及        近日,安遠某學校三年級學生班主任得知這一情況後,將兩名學生叫到教師辦公室並通知雙方家長到學校協商處理。
  • 學生校外打架,老師卻被停職:教師不能再做背鍋俠
    學生校外打架,老師停職受罰前幾天有一則視頻,激起了網友們極大的憤怒:一位白衣女孩多次扇花衣女孩耳光並進行毆打。事情起因是這樣的:貴州龍裡縣某中學學生朱某某因瑣事和某小學學生蔡某某發生矛盾。學生在小吃街約架,跟校長和班主任有多大關係?處分他們的理由是什麼?是責怪他們沒有24小時把學生拴在腰帶上?還是懷疑他們唆使學生約架?現在只要學生發生狀況,不論跟學校和老師有沒有關係,就要怪學校、鬧學校,這似乎快成慣例了。可是如果什麼事都讓老師來背鍋,那老師還有什麼尊嚴,以後在學校老師還敢去教育學生嗎?
  • 小學生打架鬥毆難處理嗎?不!見招拆招最重要
    二、教育者的態度嚴重的傷害事故的發生是需要預防的,對小學生而言,家長和老師的言傳身教格外重要。作為家長,必須在平時的教育中,滲透自我保護意識以及不去主動傷害他人的意識。正確引導孩子不受影視作品中打鬥場景的影響,告知孩子打架的危害。
  • 黑龍江望奎縣學生打架,致16歲學生死亡 12人已歸案
    現在社會上面的一些打架鬥毆事件仍然頻頻發生,這些打架的人員已經從小混混逐漸演變成了學校裡面的學生,學生當中所發生的這些事件是層出不窮的。校園暴力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如果再不把這個問題繼續遏制住,可能會有更多的孩子們遭受校園暴力的侵害。據新聞網報導,10月23號發生了一起打架鬥毆事件,此次事件是在黑龍江望奎縣。
  • 學生打架受傷,家長要告學校、告老師,怎麼辦?分享6步處理法
    對方家長處理態度還算積極,當天就去看望了受傷的孩子,還表示願意支付一定的醫療費用。前期雙方態度都挺好的,表示以孩子的傷情為重,先看病,再談錢。但等醫療費出來後,門診加住院費,足足有兩三萬,這個時候,雙方家長的態度就發生了變化。受傷孩子的家長起初不願意走醫保,因為醫院的意思,如果寫學生打架,醫保不能報銷;除非寫「學生意外受傷」。
  • 讓學生學會「打架」
    老師解說到我們的規矩是孩子們打完架了,要給老師匯報打架的前因後果,說一說自己的軀體感受,唯獨自己的孩子不屑一侃,所以被罰。這些顯然不像中國的老師,教育學生在出現矛盾和衝突時,報告老師,凡事由老師定奪,孩子連解決問題的機會都沒有了。遇到這些問題怎麼辦?孩子怎麼也不明白。
  • 全國冰球錦標賽現「打架事件」 專家建議中國冰協加強管理
    當時在現場的新華社記者看到,整個「打架」的過程持續了半分多鐘。根據本次賽事的裁判監督張志的文字描述:「剛從加拿大回國的北京18歲小球員李明詵昊(從小在加拿大打球,接受的是北美冰球文化)在一次合理衝撞中倒地,起身後他先主動用拳擊打齊齊哈爾球員胡天宇,胡天宇用拳反擊。齊齊哈爾隊長張鋮為捍衛本隊榮譽,參與『打架』。
  • 學生校外打架卻處分老師!按住教師的頭顱,也就按住了教育的尊嚴
    5月20日有網傳視頻:一白衣女孩多次扇花衣女孩耳光並毆打。事情起因是這樣的:貴州龍裡縣某中學學生朱某某因瑣事和某小學學生蔡某某發生矛盾。隨後,朱某某便邀羅某某在縣城小吃街附近見面,並帶著其他同學對蔡某某進行毆打。該視頻於6月9日在網絡熱傳,並被相關部門予以發現和重視,隨著予以調查和核實,並在6月11日時發布事件處理結果。
  • 教育故事|如何幫助打架又頂撞老師的學生成長?
    開學沒幾天,就參與到打架鬥毆中:夥同班級學生毆打學生班級學生。事件發生後,我們就第一時間跟進情況。當我跟他開始聊的時候,就發現,他對於打架事件並沒有特別的不齒之處,說在以前這樣的事情,很正常。而且沒來學校之前,就是聽到職中是隨意的,打架不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