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重力場再現重力實驗 實力演示科學不容空想

2020-12-20 荔枝網新聞

  騰訊娛樂訊 央視綜合頻道周日黃金檔熱播科普綜藝《加油!向未來》,在上周日第四期節目播出之後,除了暖萌導盲犬引發了眾多網友共鳴,「顛覆」經驗判斷的「鐵球和羽毛」實驗更是反響熱烈。伽利略比薩斜塔實驗眾所周知,但科研科普專家曹則賢卻在節目中指出這一被慣性認為是科學事實的故事只是一個傳說;而看似天不著邊際的「瞬間移動」,卻是有科學原理支撐的合理假設。未來如果真空隧道建成,從廈門到臺北所用時間竟不足一分鐘。網友紛紛感慨:「科學這題一不小心就超綱,以後再也不敢輕易憑經驗判斷下結論。」

  比薩斜塔實驗有待商榷 一分鐘廈門到臺北卻有望成真

  伽利略當眾證明兩個鐵球同時著地,因不懼權威勇敢探索的科學精神而在受歷史故事中頗受好評。一直以來,似乎在大多數人的認知中,從未懷疑過這個故事的真實存在性。《加油!向未來》科研科普專家曹則賢在當期節目中,可謂「一語驚醒夢中人」。他指出這個著名的實驗只是一個口口相傳的科學故事,而非科學事實。並且,即便伽利略真的在比薩斜塔做過這個重力實驗,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現象也不足以成為嚴格的科學實驗。一方面比薩斜塔自身高度有限,鐵球落地時長不足以構成有效判斷,另一方面肉眼也無法在較短的時間裡精確分辨釋放和落地是否同時。節目播出之後,「可能讀了個假書」成為諸多觀眾的內心獨白。

  節目組精心打造的真空重力場,無疑讓鐵球和羽毛實驗成為當期的「顛覆常識」最佳。在比科學軼事並非科學事實被科普之後,看似天馬行空的「瞬間移動」竟然與真空和重力有著緊密的科學聯繫。節目實驗證明,真空中的羽毛能夠比空氣中的鐵球更快速的落地。這也是真空隧道得以成為一個合理科學猜想的依據之一。科學家們也在設想,未來如果可在鋪設一條海底真空隧道,不到一分鐘就可以實現從廈門到達臺北。一直在玄幻、武俠劇中出現的「瞬間移動」不再是空想,如果建成隧道高鐵真的實現,時速四千到兩萬公裡,將會成為現實世界裡的「瞬間移動」。

  科學拒絕想當然 致敬魅力科研工作者

  生活處處有科學,但普通人更多能感知到的是現象而非邏輯縝密的原理。比薩斜塔實驗在口口相傳的過程中,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成為許多人接受的既定事實;而曹則賢在節目中論據十足的一番分析,讓屏幕前的許多觀眾發出「我怎麼沒有思考過這個層面」的感慨。同時,瞬間移動這樣聽起來充滿玄幻色彩的想像,在很多人眼中又被誤解為不切實際的想像。雖然「世界上最好的實驗室,扛在你的肩膀上」,但科學拒絕一切「想當然」的猜想。這也是《加油!向未來》為什麼費盡心思,一定要通過直觀的實驗為觀眾呈現深奧原理的原因。不僅要讓觀眾眼見為實,還要讓科研科普專家現身說法,用科學思維擺論點、有論據地去解讀科學現象。

  節目中撒貝寧直言科研工作者太有職業魅力,「當我們在思考吃什麼、穿什麼的時候,他們在構想人類和宇宙之間的關係,在解讀千百年來我們疑惑的東西……他們是人類思想的前沿」。小撒一番動情言論,不僅得到了現場觀眾的掌聲認可,節目播出之後,網友們也爭相點讚科研工作者。從日常出行的飛機、高鐵,到代言大國科技的殲-10、「蛟龍」號,無不是科學家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之後多年探索的結果。正如「撒貝尼」兄弟所言,他們是「一群了不起的人」!更多精彩科學探索,敬請關注每周日晚央視綜合頻道黃金檔《加油!向未來》。

相關焦點

  • 關於「9.8」的寓意指認 ——針對「重力加速度」和「重力場強度」的一次師生對話
    老師昨天課上用「重力場」和「靜電場」做比較時,把「重力加速度」說成是「重力場強度」而類比於「電場強度」……W:等等!昨天上課開小差了。老師說過「重力加速度是重力場強度」了嗎?>重力場強度:g= Gi/mi = 9,8 N/kg  (2)同樣是「重力除以質量」,老師您在(1)式中標定為「重力加速度」,而在(2)式中標定的則是重力場強度。
  • 清華科學衛星:我國首顆用於重力與大氣科學測量的衛星
    8月6日12時01分,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的重力與大氣科學衛星在酒泉航天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這是我國首顆專門用於重力與大氣科學測量的衛星,其主要目標是進行低軌大氣密度和重力場聯合探測。
  • 地球重力場的奧秘 | 科普說
    作為地球科學的一個分支,測繪學要研究、測定和推算地面及其外層空間點的集合位置、確定地球形狀和地球重力場,獲取地球表面自然形態和人工設施的幾何分布以及與其屬性有關的信息,編制全球或者局部地區各種比例尺的普通地圖和專題地圖,建立各種地理信息系統,為經濟發展和國防建設以及地學研究服務。
  • 航天航空學院重力與大氣科學衛星成功發射
    發射成功後王兆魁老師團隊人員和參觀發射教師同學合影重力與大氣科學衛星的主要目標是進行低軌大氣密度和長波重力場聯合探測。該衛星採用球形結構和雙頻GNSS接收機作為任務載荷,可實現釐米級精密定軌、高精度大氣密度探測和重力場有效階數恢復,是我國首個專用於重力與大氣科學測量的衛星,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和技術價值。團隊負責人王兆魁用「科學探索工具、技術驗證平臺」來描述該衛星。
  • 反重力和反引力場是不同的概念
    大家可以看到,重力和重力場量綱不一樣,不能用同樣的物理單位來表示。重力和反重力的量綱應該是一樣的,可以用同樣的物理單位來表示,只是方向相反而已。地球表面產生的重力場,大部分是地球萬有引力產生的,小部分是地球自轉形成的。
  • 浙大將牽頭建設「超重力離心模擬與實驗...
    攝影:本報通訊員盧紹慶小知識:地球上的萬物都受到重力的作用,物體在地球上所受的重力場為常重力場,重力加速度g約為9.8米/平方秒,超過這個數值,我們稱之為超重力場,例如土星上自由落體的加速度值是地球的1.16倍,就稱為1.16g,屬於超重力場。
  • 重力衛星揭露華北地下水虧損曲線
    23日,兩顆美國「重力恢復與氣候實驗後續」衛星(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 Follow-On,以下簡稱 GRACE-FO)在范登堡空軍基地由獵鷹9號火箭發射升空。
  • 一本正經「空想科學」(1)
    科幻的英文為「Science Fiction」,是「科學」與「虛構」兩個詞的組合。在 日 本,「Science Fiction」曾被譯為「空想科學」,由於這個翻譯不準確且會引發歧義,於是在 20 世紀 70 年代之後,日本逐漸採用英文縮寫「SF」來指代科幻作品。
  • 將反重力磁鐵放到真空中,根本停不下來!這才是真正的永動機!
    一般來說,永動機無法鑄造出來的原因是因為重力和摩擦力無法消除,那如果在真空環境中製造一個無重力的狀態來,永動機是不是可以就實現了呢?一外國男子準備了一根反重力杆,然後放進去一顆小的磁鐵顆粒。由於反重力幹對磁鐵的排斥,小顆粒一直在懸浮著旋轉男子把他們放到了真空箱中。隨著空氣的逐漸抽出,小顆粒行動逐漸慢了,待箱子裡面絕對的真空時小顆粒基本上就不動了。
  • 華科測出世界最精確的重力常數值
    楚天都市報8月30日訊(記者樂毅 通訊員 王瀟瀟 高翔)華中科技大學羅俊團隊測出目前最精確的重力常數G值。這一成果今日發表在國際權威科學雜誌《Nature》上。初中物理課本就有重力常數G的介紹,要計算物體間的引力,則需知道常數G的大小。
  • 為什麼太空中沒有人造重力?那要如何才能產生人造重力?
    【博科園-科學科普】如果把一個人放在太空中,遠離地球表面的重力束縛,那麼他將體驗失重的狀態。儘管宇宙中的所有物質都在引力作用下「拉」著它們,同樣也會拉著飛船,所以人會漂浮著。在外層空間,即使宇宙中的所有質量都像正常一樣被吸引,在地球上沒有「向上」或「向下」,因為宇宙飛船和船上的每個人都以同樣的速度加速。
  • 重力的物理學意義是什麼?兩大陣營對重力定義的爭論
    接觸陣營保留了重力的日常意義,並將其量化,始終與重力非物理的定性概念保持一致。MG陣營對重力的定義只符合一種特殊情況下非物理重力的概念。 下面將依次描述這些定義。
  • 重力的速度是多少?光速嗎?事實比你想像的更複雜!
    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一個問題,重力的傳播速度是瞬時的,還是有一個速度限制?可能你心裡已經有答案了,畢竟作為一個喜歡科學的人,這個問題簡直小兒科!這告訴我們,由物質和能量引起的時空扭曲,以及這種扭曲的變化應該以C傳播,重力的速度應該等於真空中的光速。根據這些看法,我就能想到了一個問題。如果引力波不是瞬時的,地球靜止和運動會不會造成它感受重力的方式不同?
  • 彎曲時空,重力,它們的關係是什麼?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愛因斯坦說世界上不存在萬有引力。質量超過一段距離並不吸引質量。相反,它是在彎曲時空。如果沒有力,該如何解釋重力產生的加速度?物體只有在受到力的作用時才會加速;否則它們應該保持恆定的速度。
  • 這就是愛因斯坦知道重力必須彎曲光的原因
    來自地球的重力以同樣的加速度拉下一切——9.8米/秒—在我們星球的表面。如果電梯靜止在地面上,地球的引力仍然會導致裡面的每個物體在9.8米/秒的加速度下向下運動:同樣的結果就好像電梯正以這個速度向上加速。對於電梯裡無法看到外面世界的人,也無法知道他們是靜止的,而是在重力場中,還是由於外部推力而加速,這些場景的感受是相同的。
  • 液體分裝機的重力真空分裝法你知道多少?
    分裝方法可分為重力分裝、壓力分裝和真空分裝三種。按計量方式,分裝方法可分為定液位分裝法和容積分裝法。我們今天一起來看一下重力真空分裝法。該方法要求在分裝時將容器密封,然後向容器內分裝液體物料,達到預定的液位.取低真空,主要是消除純真空分裝法所具有的溢流和回流現象,並可以避免給有裂紋的瓶或有缺口的瓶分裝,也可以防止液體的滴漏.它尤其適用於分裝有 毒的液體物料(如農藥等).
  • 高解析度世界重力地圖:各地差異驚人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在於,地球是一個近乎完美的球體,各地區的重力存在差異,其中赤道地區的重力較小,高緯度地區重力較大。根據一幅新繪製的高解析度世界重力地圖,地球各地的重力差異幅度遠遠超過最初預計。世界重力地圖展示的重力場涵蓋近30億個地點,覆蓋地球80%的大陸塊。
  • 【長徵日學一技】— 玩轉科學實驗(一二年級)
    我們特意為全校不同學段的同學選擇了一些動手動腦的小實驗,快和你的爸爸媽媽一起來玩吧,希望能給你們帶來快樂充實的親子時光。接下來就請大家跟我們一起走進科學的世界,體驗科學的魅力吧!(友情提示:實驗過程中請大家注意安全,有需要可以找家長幫忙喲!)
  • 【中青在線】歐洲拋物線飛行機會向中國人開放 可體驗火星模擬重力
    這不再是一種空想。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今天從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以下稱中科院空間應用中心)獲悉,該中心引進了法國宇航中心下屬新空間公司的拋物線飛行服務,此服務即可滿足普通民眾和科學實驗人員享受這一服務。
  • 牛頓和愛因斯坦是如何看重力?重力是一種幻覺嗎?
    牛頓說,一個蘋果之所以會掉下來,是因為重力使它向地面加速,但是如果是地面加速與蘋果相遇呢?假設我掉了一個蘋果。根據艾薩克牛頓的說法,地面可以被認為是靜止的,地球對蘋果施加一個重力,這個力使蘋果向下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