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性溫,素有有山羊肉、綿羊肉、野羊肉之分,古時稱羊肉為羖肉、羝肉、羯肉。《本草綱目》記載:「羊肉能暖中補虛,補中益氣,開胃健身,益腎氣,養膽明目,治虛勞寒冷,五勞七傷」。
羊肉既能御風寒,又可補身體,最適宜於冬季食用,故被稱為冬令補品,深受人們歡迎。而吃羊肉的習慣,在長城以北和西部地區有著久遠的歷史。
羊肉的吃法有很多種,蒸、煮、煎、烤皆有。美食紀錄片《人生一串》中曾提到新疆阿布都烤全羊,整隻羊處理乾淨後抹上老闆家秘制醬料,掛在饢坑中烤至金黃酥脆,光是看到就會讓人口水直流。
而在《風味人間》中,山地放養的阿勒泰大尾羊,只需要經過簡單的清水烹煮,就是風味極佳的人間美味。而在江西省井岡山市,這個南方的偏僻小城裡,我們卻意外發現了羊肉另一種讓人百吃不厭的做法——手撕羊肉。
用山泉洗淨後,羊肉在村民特有的大鐵鍋裡耐心燉煮3到4個小時,隨後趁熱用手撕成大小合適的肉段,之後加入幹紅辣椒等香料大火爆炒,加入適量清水燜煮5分鐘後即可出鍋享用。
這是井岡山地區的獨特風味,無論是配飯還是下酒,都是不可多得選擇。想學怎麼做嗎?詳細的圖文教程,手把手教你做。
【食材】
羊肉、蒜苗、花椒、桂皮、八角、幹紅辣椒。
【做法】
1. 羊肉切成大塊後,清洗乾淨表面的血漬和灰塵。
肉類食物如果不洗淨,做出來的菜就會帶有腥臭味和鐵鏽味。肉類還未下鍋就要清洗乾淨,首先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用到淘米水來清洗。平時洗過米的水來清洗,只需要第二次的淘米水,直接將羊肉泡在裡面,十分鐘左右,就會看到水面浮起很多的髒東西,再用清水一衝就可以了。
除了用淘米水,還可以用上麵粉,清水衝洗去表面的油汙後,在羊肉表面裹上一層麵粉,揉搓3分鐘後,再洗淨即可。另外還可以放適量的食用鹽,用法跟麵粉一樣。
2. 起鍋燒水,羊肉切大塊下鍋焯水,煮開後撈出洗去浮末。
羊肉下鍋,注意要一定要冷水下鍋。羊肉裡面的血水較多,所以焯水時一定要冷水下鍋,這樣肉裡面的血水就會慢慢析出。因為手撕羊肉最終要用手撕,所以羊肉下鍋並不用切小塊。
3. 加入桂皮、八角、大蒜、花椒、生薑,羊肉下鍋燉煮。
加入適量的香料,在燉煮的過程中可以更好的去除羶味。香料一定不能放太多,過多的香料不僅不會把異味去除,還會蓋住原來的鮮香。其中有種特殊香料就不會有這種煩惱,它就是甘蔗。
因為甘蔗中纖維很多,所以有很強的吸附能力,很容易就把羶味吸走。放上甘蔗做出來的湯不僅沒有羶味,而且還帶有淡淡的甜香,特別好喝。
如果大家覺得買不到甘蔗的話,就一次性多買點,然後榨成甘蔗汁,把汁喝掉,把甘蔗渣留下來,這樣就很容易保存了,在以後燉肉的時候,就用紗布把甘蔗渣包起來。記住一定要包起來,否則湯裡都是甘蔗渣,沒法喝。
4. 羊肉燉煮3小時候,出鍋後洗淨浮末,趁熱手撕成條狀。
手撕羊肉要用手細細撕碎,所以需要煮得很爛,這樣羊肉才會更加鬆軟可口。帶皮的羊肉,可以用刀切,保持羊皮Q彈的口感。
羊肉在撕碎的時候,保持大概2到3釐米的長度即可,從羊骨上將肉剃下
,用拇指將羊肉搓開即可,這樣羊肉在翻炒的時候會更加入味。
5. 熱鍋燒油,加入適量的生抽老抽,幹紅辣椒、蒜和生薑,下鍋翻炒大約3分鐘。
足量的幹紅辣椒,是這道江西手撕羊肉的靈魂香料。幹紅辣椒不僅能提香去腥,還能讓這道菜變得更加火辣爽口。
6. 加清水燜煮約5分鐘,撒上一把蒜苗後,即可盛出享用。
羊肉在之前3小時的燉煮中已經熟了,這個步驟只是為了讓羊肉更好的入味,所以時間不必過長。
手撕羊肉起源於西藏,是藏族人的傳統美食。羊肉是我國北方人民常食用的一種肉類,手撕羊肉這道佳餚以營養價值高,肉味鮮美,肉質疏鬆,受到了全國各地人們的喜愛。
江西井岡山的這道手撕羊肉,羊肉的清鮮與辣椒的濃烈刺激融合為一,羊肉的酥香爽口與羊皮的Q彈厚實相映成趣。無論是家常配飯,還是待客小酌,這道菜都能讓人們停不下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