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湯圓的「孿生兄弟」,入口香甜軟糯有嚼勁,小時候常吃!
馬上就要到元宵節了,也就意味著年就要過完了,而在元宵節這一天,北方人會吃元宵,而多數南方人則是吃的湯圓。而且相較於元宵而言,湯圓不局限於只是元宵吃,平常也會經常吃湯圓。上次外出的時候還吃到了湯圓做的早餐,並且還在那裡找到了湯圓的孿生兄弟。它和湯圓簡直就長得一般無二,就連做法也湯圓有著相似之處,我第一次見到它的時候就錯把它當做湯圓吃了,但是沒想到味道卻是意外的好吃。
這個湯圓的孿生兄弟,它有一個特別的名字,叫糖不甩,它是清朝開始流行起來的,尤其是在廣東那一塊吃的人比較的多,所以應該是廣東朋友小時候常吃的。它是由糯米粉和紅糖等製作而成的,它做出來後也是圓圓的非常可愛,吃起來也是同樣的一樣的Q彈,口感特別的招人喜歡。除開這些外,一般的糖不甩還會在上面放上一些自己煎的雞蛋,然後切成絲,放在上面擺盤。當然也可以放上一些自己喜歡的花生、核桃等東西。
我是在那一次嘗過後,就直接被圈粉了,它完全替代了湯圓的地位。而且它做起來簡單,用麵粉搓成團,然後鍋裡煮一下就可以吃了。也正是因為做起來簡單,我家時不時的會用它做為早餐或者下午茶吃,不僅非常的香甜,而且一點也不膩。而且一家老小也都是可以吃的,並且大家也愛吃的。那接下來我就將我製作糖不甩的一些心得給大家共享下,想要吃的可以跟著一同做。
糖不甩:
用料:糯米粉、花生、雞蛋、紅糖、白糖。
料理流程:
第一步:首先將花生米用清水洗乾淨擦掉水之後,將它倒入鍋中,炒熟放冷後備用。接著在碗中打上一個雞蛋,並且打散後開始煎蛋皮。將蛋液倒入鍋中,並且攤成蛋皮,在熟了之後剷出,然後在冷一點後,切成絲備用。
第二步:接著拿出100g的糯米粉倒入碗中,同時在碗中慢慢的加上清水,直到沒有乾粉並且成團後,開始上手,將它揉成光滑的麵團。然後將剛才炒好的花生米拿出,並且取出擀麵杖,將花生米擀碎備用。
第三步:將麵團分成好幾份,並且將它們挨個搓成小糰子。然後在鍋中燒上一鍋水,煮滾之後就倒入小糰子開始煮,煮到它都浮起來後,就可以放入涼水中過一次水。接著在奶鍋中,放入20g紅糖以及20g的白糖,最後加上40g的清水,開始熬,等到熬開之後,將煮好的糰子倒入,同時姜也放入。最後在湯汁粘稠後就可以撈出,並且撒上花生碎和蛋皮就可以吃了。
糖不甩經過這簡單的3步,就做好了,想要加其他的配料也可以自己發揮。小編覺得糖不甩雖然長得和湯圓像,看著像是湯圓的「孿生兄弟」一樣,但是在味道和做法上還是有區別的,它的口感是入口香甜軟糯有嚼勁的,更加的好吃一些,是很多小時候常吃的一種美食。另外,小編認為在過涼水的時候,最後過的是涼白開,這樣衛生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