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攻下河西四郡,讓中國受益至今,漢武帝為其取了霸氣名字

2021-01-10 白劇本

要說自古以來,有哪些將領的名字,讓人覺得如雷貫耳,霍去病無疑榜上有名。年僅17歲,霍去病就敢帶兵出徵匈奴,僅帶著800精兵,深入敵營,斬殺匈奴2028人。

初出茅廬的霍去病,勢不可擋,僅僅兩年的時間,就從「驃姚校尉」,升到了「驃騎將軍」的位置。

據《智囊全集》:在公元前121年,他才19歲,卻肩負重擔,挑起大梁,參與了歷史上著名的戰爭——河西之戰。

這一戰,意義重大。這是西漢第一次攻打河西地區,也是霍去病首次挑大梁,獨自率兵出徵。

霍去病帶著一萬人馬,穿過了烏戾山,度過了黃河,浩浩蕩蕩地向河西進軍。

當時的河西地區,聚集了很多匈奴王,這些人各自為王,雖如散沙一般,不足為懼,但架不住小王數量多,真要打起來,也是要費一番力氣。

霍去病確實不一般,在這種情況下,他也僅用了6天,就接連擊敗了5位匈奴王,威名顯赫,震懾河西地區。

在諸多匈奴王中,有兩位實力較強的人,分別是渾邪王、休屠王。這兩人是匈奴單于派過去控制河西地區的人,分別把持著酒泉附近、武威附近,實力較強,勢力較大。

漠南之戰時,漢武帝發現了霍去病這位強將,覺得他有勇有謀的打法,讓人眼前一亮。因此,他開始重用霍去病,將這種帶著決定意義的戰爭,交到了霍去病的手上。

據《智囊全集》:以前,漢武帝派衛青出徵攻打匈奴,都是存了試探的想法,沒有下決一死戰的決心。但這次不一樣,漢武帝在霍去病身上看到了希望,他覺得這個年輕人敢闖敢拼,而且在軍事上有著過人的天分,為了他賭一把,也未嘗不可。

霍去病領命出徵,在河西之戰中,表現出色,確實沒讓人失望。他的打法和衛青大有不同,衛青更偏向整體作戰,而霍去病則比較刁鑽,擅長逐個擊破,用穿插分割的方式,將河西地區各大部落一一擊破。

霍去病是想要收復這些地方,並非想要消滅各大部落。因此,他下了死令,戰勝各部落後,不得燒殺擄掠。

霍去病的這一決定,讓他的河西之戰,變得順暢無比。因為,對於這樣一位仁慈的將領,各地百姓心悅誠服,沒有想要聯合起來反抗他的心。憑藉這,再憑藉霍去病的正確引導,他先後打敗了渾邪王、折蘭王、盧侯王等匈奴王。最後,連河西一霸——休屠王手下的祭天金人,都折在了漢軍手上。

據《智囊全集》記載看:「渾邪王與休屠王恐,謀降漢,漢使驃騎將軍往迎之。渾邪王殺休屠王,並將其眾降漢。凡四萬餘人,號十萬。」

由此可見,霍去病當時有多厲害,給這些匈奴王們,帶來了多大壓力。

霍去病在這戰中的表現,自然讓漢武帝高興無比。同年夏天,漢軍們稍作休息之後,漢武帝就又派霍去病帶兵,發動了第二次河西之戰。

這次,霍去病改變了戰術。他挑了一些精兵強將,帶著人深入敵營2000餘裡,採取「縱深大迂迴」的戰術,突襲休屠王與渾邪王的聯軍,打了兩大首領一個措手不及。這一戰,他用3千人馬,致使匈奴人3萬傷亡。

都說趁你病要你命,這渾邪王也是一個狠人,趁著這個機會,他殺掉了休屠王,擴大了勢力。但他也聰明,知道就算如此,自己也不是霍去病的對手,因此他帶著部落,向漢朝遞上了投降書,獻上了無數牛羊車馬。

河西之戰,漢朝贏得漂亮,致使匈奴元氣大傷,粉碎了匈奴逐鹿中原的美夢。漢武帝因此很高興,重賞霍去病,不僅贈下了大量金銀財寶,還讓霍去病等人在河西建立了「河西四郡」。

河西四郡的設立,也是具有重大意義的。這四個地方連成一線,掌握在漢人手裡,不僅推動了漢朝農業的發展,又對漢朝抵禦匈奴起到了重要幫助,而且,這幫助漢朝打開了絲綢之路,加強了漢朝和西域各國的聯繫,推動了漢朝的發展。

正因意義重大,讓中國至今都受利,所以河西四郡的名字,傳揚了2000多年,始終沒有變過,世人對這四個地方的名字進行了深入解讀,認可了這些地方對漢朝,對中國作出的貢獻。

敦煌:它位於西域和中原之間,是幫助中華兒女拓開眼界,與世界接軌的地方。「敦」具有著「大」的意思,「煌」具有著「盛」的意思。所以這個名字,是在宣揚漢朝的盛大,寓意著漢朝的輝煌未來,指日可待。

酒泉:之所以取這個名字,是因為霍去病當年的一個豪壯之舉。當初,霍去病帶兵行到此處,發現糧草不足,士兵們因此大為失落,士氣大跌。霍去病想要激勵他們,一點都沒吝嗇,拿出了御賜的好酒,倒入了泉水中,和士兵們一同暢飲。士兵們見他這麼接地氣,而且心念著士兵,對他的尊敬之情更重,心裡更加敬佩他,更願意跟他一起打仗,因此士氣大增。因為這一件事,「酒泉」這個名字就誕生了。

張掖:漢武帝曾說過「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拿下這裡,等同於斷了匈奴的右臂,打通了西域的道路。因而,這個地方意義重大,冠以張掖之名。

武威:宣揚漢軍武功高強,軍威盛大。

因為河西四郡很是重要,所以漢朝對這裡格外關注。朝廷多次派了罪犯過去開荒耕地,人數多達數十萬人。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下,河西地區繁榮昌盛,造福了後世子孫。

對於漢朝人來說,有了河西四郡,等於如虎添翼,漢朝更加昌盛了。但對於匈奴人來說,失去這4個重鎮,使得他們元氣大傷,是萬分的不幸。

「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這句話形容當時匈奴人的心態,確實再好不過。

故事改編自《智囊全集》,怎麼樣,歷史很有趣吧。其實,讀歷史就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沒錯,讀史可以明智,鑑古方能知今。成功人士普遍愛讀史,曾國藩不但自己讀,還要求孩子讀,光讀還不夠,還要做筆記,寫心得。

我很喜歡讀中國古代史,感覺越讀越厚重,越讀越有趣,越讀越啟智。所以,我強烈建議大家讀一讀這套《智囊全集》

《智囊全集》是什麼?這是「明代奇才」馮夢龍所著智慧總集,人稱「小資治通鑑」。全書收錄先秦至明代1238個謀略智慧故事(加上點評中的同類故事,共有3000多個)。將古人智慧以故事方式展現,有趣;然後解讀提煉出人生智慧,有料。

清代大才子紀曉嵐非常喜歡此書,無論到哪兒,此書都隨身必備。曾國藩也對此書頗為推崇,曾諄諄告誡諸位弟弟:「此書務讀三遍。」杜月笙也對《智囊》愛不釋手,他識字不多,讓別人讀給他聽,感慨道:「讀懂此書,才算讀透了社會。」

所以,我建議大家讀讀《智囊》文白對照,一看就懂。說心裡話,有時你感覺缺少機會,實際是缺少智慧,現在僅需69一套就可以帶回家閱讀

相關焦點

  • 霍去病攻下4座重鎮,漢武帝親自取了4個霸氣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回顧歷史,古往今來曾有多少名將誕生,他們在歷史的畫卷上留下濃重的一筆,有的人似乎天生為戰爭而生,如「兵仙」韓信、西楚霸王項羽,又或是冠軍侯霍去病。西楚霸王項羽堪稱是中國歷史上最強的武將之一,而霍去病則是歷史上最強和最完美的軍事天才,他17歲率領八百騎兵深入大漠,兩次功冠全軍,封冠軍侯。
  • 霍去病攻下4座城,取了4個霸氣名字,一直沿用至今,名字有些耳熟
    相信「霍去病」這個名字在大家腦海中印象一定很深刻吧,當年漢武帝念在霍去病打了很多勝仗有功,為了犒勞這位將軍,也為了讓他更加盡心盡力地為國家效力,於是為霍去病修建了一座豪華的府邸,當霍去病看到這座府邸的時候,卻沒有表示要感念皇恩,而是對漢武帝說了一句:「匈奴未滅,何以為家?」
  • 霍去病攻下4大要塞,漢武帝取了4個大氣名字,讓中國至今受益
    他在位期間任用賢能,衛青、東方朔和霍去病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在匈奴進犯時,劉徹曾派衛青、霍去病去抵禦匈奴,而霍去病在這個過程中,曾攻下4大要塞,漢武帝親自為它們取了4個非常大氣名字,直到今天,這4個地方依然對中國有著重要作用。兩次河西之戰取得4大重鎮眾所周知,中國在古代的時候,經常受到匈奴的騷擾。
  • 霍去病攻取河西走廊,漢武帝為四鎮起大氣名字,至今從中獲益!
    秦朝是我國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此時的秦始皇雖統一了六國,但其疆域也僅有約340萬平方公裡。古往今來,世人總愛將「秦皇漢武」放在一起作比,的確這兩位帝王都為中國的版圖擴張立下了功勞。在秦朝的基礎上,漢武帝又將中國的領土擴展到了更遠的地方。
  • 霍去病封狼居胥,以及河西之戰後漢武帝對河西走廊防禦體系的構建
    匈奴霸佔河西,虎視大漢王朝河西地區係指今甘肅的武威、張掖、酒泉、敦煌等地,因位於黃河以西,自古稱為河西,又因其為夾在祁連山(亦稱南山)與合黎山之間的狹長地帶,亦稱河西走廊,是中原地區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而河西地區原來是大月氏部族的領地,後冒頓單于打敗大月氏,迫其西徙,這裡為匈奴佔有。
  • 霍去病攻下四座塞外邊城,每座城命名都寓意深遠,有您家鄉嗎?
    終於,漢武帝忍無可忍,先後兩次派霍去病開展「河西之戰」。霍去病用兵如神,最擅長途奔襲、快速突襲和大迂迴、大穿插等用兵方式。元狩二年(前121)霍去病率領騎兵出隴西,經歷五個王國,深入匈奴腹地,轉戰六天,過焉支山千餘裡,與匈奴主力苦戰於皋蘭山,斬匈奴折蘭王和盧侯王,並俘獲渾邪王子及相國、都尉,俘斬匈奴兵八千九百餘。還俘獲休屠王祭天神像,可謂大獲全勝。
  • 中國城市名字最好聽的省份,難以再找出第二個,因為其名意義深遠
    公元1036年,西夏李元昊相繼攻取甘、瓜、沙、肅諸州,迅速控制了全部河西走廊和黃河東部部分地區。李元昊將比區域劃分為12個軍事防禦區,取甘州、肅州之名於甘州設立「甘肅軍司」,這是「甘肅」之名首次出現在歷史中。
  • 漢朝到底有多麼剛強霸氣,從取名字就可以看出了!
    由於漢朝剛強的社會風氣,漢人在取名字上也受其感染,充滿了尚武、霸氣的氣息。具有雄健、愛國主義氣息的名字從整個中國而言,漢朝的強盛武功只有唐朝能相比,我們漢人先民開疆拓土,將我們的生存空間整整擴充了一倍。而這些武功,也使當時人非常自豪,熱衷於取具有尚武、愛國主義特色的名字。
  • 漢武帝費盡心思打下的河西走廊現在在哪兒?它們的名字怎麼來的?
    這一次霍去病可以說把匈奴打成了驚弓之鳥,後來不僅渾邪王、休屠王部投降了漢朝,在匈奴民間還流傳了一首悲歌:「失我祁連山,使我牲畜不繁衍;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胭脂」後來漢武帝在河西走廊設置了四個郡進行管理,分別是武威、酒泉、張掖、敦煌
  • 河西四郡是如何變成河西五市的?
    那麼中原王朝如何統治河西?河西又是如何從原來四郡變成五市的呢?漢武帝元狩二年,漢武帝派霍去病率領精兵從隴西出發,進攻盤踞在河西走廊的匈奴渾邪王和休屠王。經過激烈的大戰,霍去病殲敵四萬餘人,並俘虜了大批匈奴貴族。此戰之後,匈奴勢力基本退出河西走廊,漢朝的勢力擴展到了河西。
  • 河西走廊之地,對中原意味著什麼,為何漢武帝不惜代價也要拿下
    在漢代以前,河西走廊已經有了經貿和宗教往來,後來漢武帝設立河西四郡,將河西走廊併入了華夏版圖。 公元前121年,漢武帝認命年僅十九歲的霍去病為驃騎將軍,率軍突襲被匈奴控制的河西走廊。而霍去病也不負眾望,一年內兩次出擊,先後擊垮了匈奴人的渾邪王、休屠王部,殲敵四萬餘人。
  • 漢武帝向河西走廊大量移民,很快便武裝起一個名副其實的農民軍團
    涼州除河西四郡、北地郡和隴西郡外,還有安定郡(原北地郡南部地區)、天水郡(原隴西郡東北部地區)、金城郡(郡治在今永靖縣西北)等。漢代涼州是一個美麗富饒的地方。由於地理環境和風俗習慣的不同,以烏鞘嶺為界形成東西兩大地區。東部的天水、隴西等地田野肥沃,山地間普遍生長著茂密的樹林,居民都用木板建造房屋,使用鐵製農具和牛耕,加上重視施肥和灌溉,穀物收成很好,畜牧業也比較發達。
  • 漢朝歷史上的四位「冠軍侯」:除了霍去病,另外三人分別是誰呢?
    冠軍侯,是西漢曾經出現的列侯爵號,取「功冠全軍」之意,於元朔六年(前123年)分封名將霍去病。這個侯爵是漢武帝專門設立的,其地來自於南陽郡下屬的穰縣盧陽鄉及宛縣臨菑聚。在漢朝歷史上,共有四位「冠軍侯」,那麼,問題來了,除了霍去病,另外三人分別是誰呢?
  • 霍去病到底是怎麼死的,為何連司馬遷都不敢寫?或許與漢武帝有關
    17歲時就當上了票姚校尉,斬匈奴首兩千餘級,封「冠軍侯」;19歲指揮兩次河西之戰,殲滅匈奴近10萬人,成為匈奴人的噩夢,甚至影響西亞歷史進程,年僅21歲就身居大司馬高位。然而,這樣一位「戰神」級的頂級名將,卻在23歲就英年早逝,讓漢武帝痛心疾首,也給歷史留下了一個無盡的遺憾。
  • 「名將傳奇」一代戰神,飲馬翰海,封狼居胥,——西漢霍去病
    這時的霍去病應該只有三四歲,一下子從奴僕的後代成了官宦子弟,應該說生活發生了巨大的改變。與此同時,恐怕沒有人想到被改變命運的不僅僅是衛青和霍去病,還有多年來漢匈之間的攻守易形。說到匈奴就不能不說當時的漢武帝。漢武帝劉徹應該說是中國歷史上功略頗盛的帝王,而當時的漢王朝邊境卻不穩,時時遭受匈奴人的侵擾。
  • 河西走廊,伸向西北荒漠的溼島
    青藏高原的隆起阻礙了西南季風(來自印度洋的水汽)北上的步伐於是在廣袤的西北大地形成了大片的戈壁荒漠但幸運的是海拔足夠高的祁連山接納了東南季風的降水僅有的降水使得祁連山成為了伸向西北荒漠的一座溼島▲祁連山山脈示意圖 圖源《中國國家地理》2016年01期祁連山下的河西四郡
  • 漢武帝修萬裡長城,直接是奠定今天華夏的基礎
    四位漢初皇帝:高祖劉邦、漢惠帝、漢文帝、漢景帝,為了王朝的穩定,不得不對匈奴實行懷柔政策,用和親、進貢來換取邊境的穩定。在元狩二年,匈奴人再一次入侵河西,掠奪了無數的牲畜和財物。不過,這一時期的西漢已經和建國初期不可同日而語,漢武帝立即對匈奴進行了多次軍事打擊,終於把它擊潰。
  • 古代那些聽著就非常霸氣的名號,一個比一個霸氣!
    不管前者還是後者,這些名號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特別的霸氣!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古代那些聽起來就異常霸氣的名號。冠軍侯——霍去病、竇憲冠軍侯的來源是取「功冠全軍」之意,始設立於漢武帝時期,為爵位當中的列侯。霍去病相關劇照第一個獲得這個名號的是西漢名將霍去病。他本是漢武帝皇后衛子夫和大將軍衛青的外甥,自幼長於漢武帝身邊,深得漢武帝的寵信。
  • 西漢名將霍去病的戰場神話:兩次河西大捷為何讓他的聲譽直追衛青
    4年前,僅僅因為新建一個朔方郡,孝武帝便調集了十餘萬築衛士卒。他們的衣食住行全部仰賴於內地的轉漕運輸,花費不啻數十百萬,國庫為之一空。甚至連遠在中原腹地的山東都因此受累,民生騷動。 要想儘快結束戰爭,奠定對匈作戰的勝勢,孝武帝必須有所作為。
  • 霍去病封狼居胥,身後卻只有一子,血脈竟斷於漢武帝的一場封禪
    嬗少,字子侯,上愛之,幸其壯而將之。」霍去病是西漢歷史上不得不提的人物,他殲滅了匈奴主力為早期中華邊境安定打下了堅定的基礎。不過霍去病在24歲時卻過早離世,只留下了唯一的兒子霍嬗。漢武帝愛屋吉屋,雖然霍嬗年幼卻極為喜愛,為何會命喪封禪之路打破了漢武帝制定的大反攻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