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前的孩子,家長應該教什麼?3個方面的教育家長要重視

2020-11-02 小歆媽媽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俗話說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大多家長會有疑惑,孩子不到3歲,該怎麼教呢?是不是就要開始抓學習了?

3歲前的教育很重要,孩子教育的方向沒把握好,將會影響孩子的未來!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寶媽的教育以學習為重,結果卻「坑娃」

磊磊媽和老公奮鬥了近十年終於在首都扎了根,到了30歲她才生下磊磊。

大城市生活節奏快,遍地是人才,磊磊媽和老公一致認為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更是給孩子定下了「考北大」的明確目標。

磊磊還在媽媽肚子裡時就已經接受了各種「胎教」,從2歲開始上美術、早教、音樂、啟蒙英語、啟蒙閱讀等各種幼兒培訓班,前後加起來不少於10個,還沒上學就已經體驗到了上學的「艱辛」,磊磊也不得不一心撲在學習上。

磊磊3歲時,磊磊媽特地給他挑選了一家貴族幼兒園,結果磊磊剛入園不到一個星期,磊磊媽就收到了老師的「通報批評」:磊磊缺少生活自理能力,很難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並且磊,磊有早熟的傾向,性格偏暴躁,有時候情緒也很奇怪,不願意和其他孩子交流玩耍。

看到老師發的消息,磊磊媽根本不相信,她覺得自己的孩子非常優秀,上培訓班時總是被老師表揚,怎麼上個幼兒園就有問題呢?

於是,磊磊媽約了老師,當面「質問」。

老師了解了磊磊的教育經歷後,嘆氣道:「您可能把握錯了孩子教育的重點,磊磊2歲時,卻學了七八歲孩子才會學的東西,但是卻連最基本的自理能力和禮貌都沒有,孩子這麼小就要上這麼多課,他會開心嗎?而且超前學習也會給孩子帶來很多負面影響」

磊磊媽聽了老師的話後又是醒悟又是疑惑「難道自己的教育錯了嗎?自己的一片好心真的坑了娃嗎?」

孩子3歲前家長的教育方向有誤,會給孩子帶來這2個危害

1.容易讓孩子養成不良習慣

像磊磊媽這樣讓孩子「提前學習」的家長不在少數,把孩子教育的重心放在了學習上,而忽視了孩子習慣和能力的培養,這樣容易導致孩子既沒有基本的生活能力,也沒有好的習慣,上學後就處處碰壁了!

特別是一些上幼兒園的孩子,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的能力都沒有,即使學了再多的文化知識,在學校依然屬於高分低能的孩子。

這樣的孩子除了在交際上會存在一定的問題,如果沒有被其它孩子理解的情況下,也很容易被嘲笑或者是看低,孩子在學校過得不開心,對以後的學習反而是一種阻礙。

2.容易讓孩子喪失學習興趣

比起正常成長的孩子,那些一心向學而沒能得到基本技能訓練的孩子將來更容易失去學習興趣,因為他們在還沒上幼兒園或在上幼兒園時,就已經學了小學或更深層次的知識,隨便就能拿高分,課本的知識已經吸引不了他們,孩子又沒有太多探索的能力和欲望,就會失去學習興趣。

同時,這些孩子會在以後的學習中表現出極大的消極狀態,比如說上課的時候不專心,對待一些科目消極,或者是出現偏科的現象,這對孩子整體的學習來說不僅不會起到好的影響,反而會影響以後的整體平衡發展。

對於3歲前的孩子來說,培養什麼才是最重要的?這3方面家長應重視

1.能力培養

對於三歲前的寶寶,家長應側重培養他們的能力。

一是培養獨立生活自理能力,比如教會寶寶獨自吃飯、獨自穿脫衣服、獨自睡覺,多鼓勵寶寶勤動手,為上幼兒園做準備。

二是培養寶寶的學習和探索能力,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這個時候家長們就要注意給孩子創造探索的機會,不輕易幹預或否定寶寶,多和孩子對話交流,陪孩子一起做遊戲,提高孩子的觀察力和專注力。

孩子具備了這些能力,將來的學習和生活也能一帆風順。

2.習慣培養

三歲左右是培養孩子習慣的黃金時期,家長們要把握這個好機會。

一是培養孩子愛乾淨的習慣,教孩子刷牙,給孩子科普保持乾淨衛生的小知識,更要多監督孩子。

二是良好的作息習慣,早睡早起的好習慣就應該在這時候培養起來。

三是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家長們可以開始和寶寶一起進行親子閱讀,讓寶寶多接觸和習慣閱讀,能力比較強的寶寶也可以開始慢慢練字了。有了這些習慣,以後家長就能少很多煩惱!

3.親子關係培養

一個不愛自己的家、不懂得感恩的孩子,家長們會喜歡嗎?良好的親子關係能讓孩子更懂得感恩,更愛自己的家人。

0~3歲是親子關係建立的黃金時期,這時候寶寶和家長的關係最容易培養,此時親子關係應該成為孩子教育的核心內容。

這時候家長們對孩子要進行「愛的教育」,多花時間陪伴孩子,讓孩子感受到家人的溫暖和愛,滿足孩子的安全感需求,同時也可以多和寶寶進行親子遊戲、親子閱讀、親子旅遊等活動。

孩子雖然年紀小,但是家長的教育方向可要把握好,苗子培養好,孩子才能茁壯成長!

今日互動話題:你認為三歲之前的孩子該不該接受早教?你會教孩子一些什麼東西?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6歲前的孩子,家長到底應該教他們些什麼?
    作者:菠蘿老師早期教育不等同於早教機構,很多家長認為在孩子上小學之前的教育,只要送到早教機構就能滿足。但其實未必,很多東西在早教機構是學不到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早期教育也非常重要,尤其是3-6歲的孩子。
  • 怎樣教5歲孩子學英語?家長應該從孩子這四個方面入手
    隨著英語的不斷的普及,孩子學習英語的年齡越來越早。很多家長都會在孩子5歲的時候讓孩子學習英語,5歲的孩子正處於學習英語的最佳時期,這一點很多家長都能夠把握準確,但怎樣教5歲孩子學英語卻是一概不知,於是就亂投醫。作為家長,教5歲孩子學英語應該從孩子這四個方面入手。
  • 孩子會忘記3歲前的記憶?若你家的孩子「沒忘記」,家長要重視了
    孩子會遺忘3歲前的記憶,怎麼想都不會想起來。孩子會遺忘3歲前的記憶?其實眾所周知,孩子在3歲以前都是處於非常懵懂的狀態,甚至對世界的感知都不是十分的完整,所以3歲前的孩子並不能很好的將自己的感受到的東西,記在自己的腦海裡,而隨著時間的流逝,當孩子能夠對世界有很好的的感知的時候,一些更有趣的事情和記憶就會將3歲前的記憶覆蓋,所以一般情況下,孩子是記不住3歲前的事情的。
  • 教育從不嫌早,一歲前的孩子家長要這麼教
    關注我,帶你從不同角度看待家庭教育!不管是新手寶媽還是已經有帶娃經驗的寶媽,大部分人都會覺得,孩子在還沒有1歲的時候沒有必要教孩子東西,教了也不懂,浪費精力浪費時間。其實不然,孩子雖然小,但是仍然有一定的教育提升空間,甚至說潛力非常大。教育從來都不嫌早,只要家長掌握了1歲之前孩子的發育指標,使用正確的方法去教育孩子,孩子的成長絕對超乎你的想像!
  • 孩子3歲前,這些事決定了孩子的未來,家長要重視,不然就難管了
    導讀:孩子3歲前,這些事決定了孩子的未來,家長要重視,不然就難管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3歲前,這些事決定了孩子的未來,家長要重視,不然就難管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李玫瑾:3-6歲是孩子性格養成關鍵期,這4個方面家長要「使勁管」
    有些孩子總是擁有很多的壞習慣,家長也管不著孩子,任由孩子順著自己的天性去做人做事。3-6歲是孩子成長最關鍵的性格形成黃金期,他們會有自己的想法,但是沒有那麼堅持,還是會聽從父母的教育,父母讓孩子做什麼,有時候他們還是會去做的階段。所以父母如果想把孩子教好,一定要在這個階段多下教育的功夫。
  • 李玫瑾:3-6歲是孩子性格養成關鍵期,這4個方面家長要「使勁管」
    文丨熊爸(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其實,對孩子教育的本質應該去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一個人的行為其實表現著自己此刻的生活狀態。有些孩子總是擁有很多的壞習慣,家長也管不著孩子,任由孩子順著自己的天性去做人做事。
  • 作為家長應該如何教育三歲前的孩子?建議家長看完!
    孩子在三歲的時候,就猶如一張白紙,而家長就像一個畫家,至於最終孩子會成為一幅成功之作還是失敗之作,那就要看家長了。那麼,作為家長應該如何教育三歲前的孩子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品德培養孩子在三歲之前,他們就像一張白紙,還處於模仿他人的一個階段。在這一階段裡,如果家長表現出來的品德不好的話,那麼對孩子的影響自然也是不好的。所以,如果不想自己孩子將來的品德不端的話,家長在這階段就要做好優秀的帶頭作用了。2.
  • 研究發現:孩子5歲前能預測智商高低,三方面衡量水平家長要重視
    "文 | 開心果媽媽(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現在的父母,對孩子的學習都非常重視,甚至不少父母,會為孩子的智商感到焦慮。只是,家長需要知道的是,孩子的智商其實在寶媽孕期的時候,就已經開始開發了。而孩子在5歲前,家長就能夠預測寶寶智商的高低。
  • 研究發現:孩子5歲前能預測智商高低,三方面衡量水平家長要重視
    孩子5歲前能預測智商高低,三方面衡量水平家長要重視 預測是一方面,家長的幹預,也是一方面。有時候,哪怕一個孩子智商再高,若是從出生開始,就被關在一個陰暗的小屋裡,那麼天才也會隕落。 因此,關注三方面的衡量水平,家長加以重視,不僅能夠預測孩子的智商,說不定,還能給孩子提上幾分。 1、令人驚訝的專注力 通常情況下,小朋友是沒有什麼專注力的,只要周圍有那麼點風吹草動,就會被吸引了過去。
  • 孩子青春期的「14歲」現象,家長要重視,在這3方面需「使勁管」
    就拿孩子來說,一個孩子的成長會經歷3個叛逆期,一個是2-3歲,一個是16面對孩子的「叛逆」,很多家長會產生很大的心理壓力。儘管14歲左右的孩子會出現很多問題,但教育專家冉乃彥曾強調過:「14歲是危險期,更是最佳塑造期」。
  • 3歲前,家長如果沒有重視孩子這些事,娃將來既任性又難管
    導讀:3歲前,家長如果沒有重視孩子這些事,娃將來既任性又難管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3歲前,家長如果沒有重視孩子這些事,娃將來既任性又難管!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6歲前是性格形成的黃金時期,這3個方面要使勁管,家長要注意
    三至六歲是孩子行為養成的黃金時期,這時培養孩子養成的良好的行為習慣,將會讓其受益終身,家長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幫助孩子正確的成長發育。小文今年快6歲了,其父母就非常重視孩子行為習慣,對孩子的一些不良習慣都努力加以改正。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個階段的孩子很容易就可以養成一些良好的行為習慣。
  • 孩子3歲前缺失3樣東西,長大後容易養成壞習慣,父母要重視
    最明顯的就是孩子身上的一些壞習慣,其實都是由於三歲前父母的教育不當造成的。3歲前的孩子什麼都不懂,所以即便孩子沒規矩也任由孩子,這種想法是不對的。3歲前的孩子,很需要家長進行規矩意識的教導。比如告訴孩子什麼東西能碰,什麼東西不可碰,哪些事情是小孩子不可以做,小孩子做哪些事情在大人看來是很沒有禮貌的,小孩子做哪些事情能夠得到大人的誇獎等等。
  • 孩子長大前的3個關鍵期,家長必須重視,否則會遺憾終生
    從出生到現在,人的每一個階段都在人生中發揮著不同的作用,孩子也不例外。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幾個重要的關鍵期。如果家長把握好孩子這幾個重要的關鍵期,會為孩子以後的成長增添許多好處。因此,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這幾個關鍵期要引起家長足夠的重視。
  • 孩子說話晚,家長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試試從這3個方面入手
    但孩子到了3歲左右,還只是會說一些疊詞,不能把自己的想法用完整的一句話表達出來。很多時候家長就容易把會開口叫人和會說話畫上一個等號,如果孩子到3歲還是不能說一句完整的話,那家長的確需要去引起重視了。二、了解孩子語言發育規律看到以上誤區,就能知道其實很多家長都會過早或過晚關注孩子說話的問題,其實孩子說話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他們說話不是一天半天就突然學會的,是需要家長慢慢引導和培養才行。下面我們就看看孩子在不同的月齡,應該會說點什麼,掌握了孩子語言發育的規律,家長才能更從容地面對他們說話的問題。
  • 孩子長大前的3個關鍵期,家長必須重視,否則會遺憾終生!
    如果家長把握好孩子這幾個重要的關鍵期,會為孩子以後的成長增添許多好處。因此,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這幾個關鍵期要引起家長足夠的重視。孩子的「規矩感」要從小培養,2-3歲就是培養規矩的一個關鍵期。在孩子2-3歲的時候,就要給他們樹立規矩意識。
  • 李玫瑾:3-6歲是孩子性格養成黃金期,這3個方面家長要「使勁管」
    ,尤其是在6歲前。3-6歲是孩子性格養成「黃金期」3-6歲這個年齡段,正是孩子行為習慣培養最關鍵的時期,孩子85%-90%的性格、思維模式、行為方式都是在這個階段形成的。那麼當「水泥」凝固之後,也就是超過6歲,再想要孩子改正就難了。那麼如果孩子有這3個壞習慣,家長一定要不能慣著,要讓孩子及時糾正,讓孩子趁早樹立起規則意識,將好習慣入腦入心。
  • 這3個規矩,孩子6歲前家長應該立下。孩子會受益良多
    這3個規矩,孩子6歲前家長應該立下。孩子會受益良多俗話說:「無以規矩不成方圓」,很多孩子往往長大沒出息是從小沒立好規矩造成的。6歲前應給孩子立下這3個規矩,孩子以後會少走彎路和孩子一起從遊戲中體驗「規矩意識」遊戲是孩子不可抗拒的,那麼不妨用遊戲的方式讓孩子接受,讓孩子知道什麼是「規矩意識」。
  • 面對孩子3歲的叛逆期,6個關鍵性格養成尤為重要,家長要重視
    今日問題:孩子叛逆期,6個性格養成很關鍵俗話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很多家長都會發現一個問題,為什麼孩子的叛逆期總是一輪接著一輪,好像是上樓梯一樣,旋轉上升,尤其是在2歲和3歲,性格叛逆,行為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