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水長流
藝術之樹常青
美業精成,在於久勤
舊金山
十九世紀美國淘金夢的承載地
沉澱了太多的成敗與榮辱,興衰與浮沉
坐落於市中心的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
一如其城市傳奇般的歷史
藏納著文化與記憶
流散與凝聚,往昔與當下
偉大的博物館往往發軔於豐富的私藏
一九六六年
亞洲藝術博物館以芝加哥企業家布倫戴奇所贈七千多件文物為基礎正式成立
布倫戴奇捐贈大量藏品
希望亞洲藝術博物館能夠成為
文化交流、人與人之間彼此尊重、相互學習的橋梁
《The Four Dimensions of Avery Brundage》卷首插圖艾弗裡·布倫戴奇
高尚的情懷鑄就了耀眼的輝煌
今天的亞洲藝術博物館
已構建起宏富的收藏
一萬八千多件跨越六千年亞洲歷史的珍貴文物
為探索和理解亞洲的過去與未來
提供了最佳視窗
藍釉琺瑯彩雙管瓷瓶
阿彌陀佛和八大菩薩
冰冷的生命 日本
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創始人艾弗裡·布倫戴奇(右)與館長達祥西(Yvon d』Argence)(中),藏品保管主任羅傑·布索(Roger Broussal)( 左) 在查看青瓷執壺
約攝於公元1966/1967 年
藍地琺瑯彩卷草花卉紋膽式瓶
「隹王來正人方,隹王十祀又五」
憨態可掬、獨一無二的梁山銅器「小臣艅犀」尊
內底的銘文鉤沉出三千年前商王伐夷的古老往事
"小臣艅"尊 | 商代晚期
現存最早紀年確切的釋迦牟尼鎏金銅像
見證了
佛教由中亞傳入中國北方並開始漢化演進的歷史
坐佛像 後趙,公元338年
盛行於東南亞諸島的波狀雙刃短劍
因薩緹的注入而富有靈性和魔力
峇里島象牙劍柄上的兇煞圖像存在於未知的無形世界
卻在充滿惡靈的有形世界中
備受敬畏與尊重
可以其神力捍護主人
波狀雙刃短克力士劍(右側為鞘)
「影影綽綽如青玉,玲瓏剔透如水晶」
朝鮮半島燒制的高麗青瓷執壺
色澤獨特,圈足無渣痕
與同期中國採用的覆燒或支燒工藝迥然有別
蓮蓋青瓷執壺 朝鮮半島
莫臥爾賈漢吉爾皇帝珍藏「延壽」玉杯
巧妙地以溯古懷祖來表達身份認同
刻銘文玉杯
亞洲豐富多彩的藝術,令人嘆為觀止
亞洲藝術博物館
集藏了大批散佚的亞洲文物
通過獨特的策展理念
將亞洲納入全球範圍觀照
貫通古代與當代
從而拓寬、深化了歷史和美的真諦
時值亞洲藝術博物館喜迎建館五十華誕
《美成在久》適逢其盛
亦欣然希望其作為傳播亞洲藝術、教育、文化的中心
通過分享藝術與文化的感悟
踐行促進人類相互理解與文化認同的偉大使命
最打動人心的亞洲藝術
亦牽扯出亞洲人最複雜的情愫。
藏在何處,傳於何人
才能使亞洲藝術之美永葆生命力和感召力
想必是每個亞洲人需要冷靜深思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