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宏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認為:造福於人是人工智慧倫理共識

2020-12-11 科技前沿熱點

5月8日,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新基建加速智能經濟到來》。他在文中提到,人工智慧與人密切相關,我們必須時刻堅持人文關懷,將造福於人作為首要原則。作為人工智慧基礎設施平臺的提供者,必須堅持開放共贏,才能扮演好智能經濟賦能者角色。

不難看到,人工智慧讓更多普通人享受到技術帶來的便捷,有助於縮小數字鴻溝。比如,陝西漢中扶貧辦工作人員通過人工智慧的深度學習技術,能夠從20萬貧困家庭中準確識別出最急需幫助的2000個家庭。又如位於北京大柵欄社區的獨居老人,家裡裝上了電動窗簾滑軌、智能插座、智能燈等,通過與智能音箱互動,就可以開關電燈窗簾、調節空調溫度。隨著智能設備的普及,無論是老人還是兒童,未來都將能更為平等便捷地享受人工智慧帶來的美好生活。

原文如下:

【新論】"新基建"加速智能經濟的到來

李彥宏

在危機中捕捉和創造機遇,有力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發展的衝擊,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正在加速。這不僅能在中短期內創造大量投資機會、提升發展動能,而且能加速智能經濟的落地和智能社會的到來,提升人類應對類似不確定性風險的能力。同時,"新基建"還會降低創業的門檻,提升創新的速度,助推生產效率變得更高更有彈性,給人們帶來更加豐富的生活。

實際上,在戰疫過程中,新型基礎設施的代表性技術表現亮眼。實踐證明,過去數年中國科學技術特別是網際網路技術的長足發展,為經濟社會積累了巨大的應變彈性。比如人工智慧領域,智能算法使新冠病毒RNA分析時間從55分鐘縮短到27秒,智能外呼平臺用語音機器人代替人工,多人體溫快速檢測解決方案在人流密集場所落地使用……疫情防控過程中的應用經驗與方案將會延續下去,產業數位化、數字產業化賦予的發展新機遇更不容錯過,需要每一家企業好好把握。

自工業革命以來,創新和效率一直是推動世界經濟發展、人類生活改善的重要動力。現在,全球正迎來新一輪的創新紅利期,以人工智慧為核心驅動的智能經濟,將成為經濟發展新引擎之一。在新的紅利期,人工智慧將從人機互動、基礎設施、行業應用三個層面對社會、經濟和生活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這些都將重塑人類的經濟結構和生產關係,迎來更具創造力、生命力的時代。

中國無疑是最有能力抓住這輪機會的國家之一。因為我們對技術有長期而持續的重視和投資,2019年,我國研發投入達2.2萬億元,超過OECD國家平均水平,位居全球第二;截至去年10月,我國人工智慧專利申請量累計已達44萬餘件,全球排名第一。同時,我國政府高度重視技術發展,積極創造良好的創新激勵空間,數據作為重要的生產要素也被寫進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進一步引導市場主體向更先進的生產力聚集。除此之外,我們擁有全球最大規模的製造業和應用市場、最多的研發人員,這些都將為人工智慧發展創造更多更好的應用場景,加速中國製造升級,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推動中國人民率先享受智能經濟和智慧社會的福利。

由於人工智慧降低了技術門檻、提升了治理效能,國內各地智慧城市建設加速推進。例如,長沙、保定、重慶等地利用"智能交通引擎"優化城市交通治理。與此同時,人工智慧也讓更多普通人可以享受到技術帶來的便捷,有助於縮小數字鴻溝。比如,陝西漢中扶貧辦工作人員通過人工智慧的深度學習技術,能夠從20萬貧困家庭中準確識別出最急需幫助的2000個家庭。又如位於北京大柵欄社區的獨居老人,家裡裝上了電動窗簾滑軌、智能插座、智能燈等,通過與智能音箱互動,就可以開關電燈窗簾、調節空調溫度。隨著智能設備的普及,無論是老人還是兒童,未來都將能更為平等便捷地享受人工智慧帶來的美好生活。

當然,人工智慧與人密切相關,應當就基本的倫理形成共識:我們必須時刻堅持人文關懷,將造福於人作為首要原則。作為人工智慧基礎設施平臺的提供者,必須堅持開放共贏,才能扮演好智能經濟賦能者角色。(作者為百度董事長兼CEO)

相關焦點

  • 習總書記和《人民日報》的那些事兒 發表署名文章75篇
    1984年12月7日第四版《中青年幹部要「尊老」》   習近平首次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   人民日報1984年12月7日第四版刊登習近平署名評論《中青年幹部要「尊老」》     習近平第一次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是在1984
  • 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評中美關係中的臺灣問題
    中新社北京七月二十三日電《人民日報》今天發表署名文章評析中美關係中的臺灣問題,認為美國政府應該執行一個中國政策,恪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和美方的有關承諾;這樣,臺灣問題才能得到妥善解決,中美關係才能得到切實改善和發展。
  • 科技倫理是科學造福人類的導航儀
    但是,僅有動力還不夠,還必須能識別方向,科技倫理就是指引科技造福人類的導航儀。科技倫理是理性的產物。最根本的理性是,要求科技創新和成果只能有益於或最大限度地有益於人、生物和環境,而不能損傷人、損害生物和破壞環境,即便不可避免地會不同程度地損人毀物——如藥物的副作用,也要把這種副作用減少到最低,甚至為零。在具體的倫理規則上,還應兩利相權取其大、兩害相衡擇其輕。
  • 臺灣關注人民日報談「九二共識」文章:大陸再下通牒
    就在《人民日報》這篇重磅文章發布前夕,臺灣當局侯任「駐日代表」謝長廷在接受日媒專訪時透露,蔡英文的就職演說不會提到「九二共識」,也不會談兩岸同屬一中。而美國國務院亞太副助理副國務卿董雲裳,3日在接受臺灣媒體採訪時聲稱,不認為北京和臺灣之間有所謂的僵局。
  • 科技部強調人工智慧倫理治理工作 曠視以能動性推進AI治理進程
    近日,科技部高新技術司司長秦勇就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我國在人工智慧倫理治理方面的部署。他表示,科技部正通過成立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治理專業委員會、發布新一代人工智慧治理八項原則等措施發展負責任的人工智慧,推進我國人工智慧健康發展。事實上,作為全球治理的重要議題,不僅政府有關部門在密切關注,曠視等人工智慧企業也早已開始了AI治理領域的探索,並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 人民日報人民時評:人工智慧,以法律和倫理為界
    通過對人工智慧相關法律、倫理和社會問題的深入探討,為智能社會劃出法律和倫理道德的邊界,讓人工智慧服務人類社會      得益於中國在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等領域的卓著進步,人工智慧在國內發展迅猛。
  • 外交部:美希望《人民日報》發表文章是假設局栽贓是真
    新華社北京9月10日電(記者許可)針對美國務卿蓬佩奧指責《人民日報》拒絕刊登美駐華大使布蘭斯塔德文章一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0日說,美方此舉顯然與新聞自由無關,完全是精心設計,故意碰瓷找茬。美方希望發表文章是假,設局栽贓是真。
  • 孫明春:人工智慧技術發展中的倫理規範與行業自律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孫明春:人工智慧技術發展中的倫理規範與行業自律丨明言ESG各國政府、國際組織、學術機構和企業界都積極參與相關倫理標準的討論和制定,確保人工智慧技術發展「以人為本」、技術向善。在學術界,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和Open AI公司等7家機構於2018年共同發布《人工智慧的惡意使用:預測、預防和緩解》,分析了人工智慧可能帶來的安全威脅並提出應對建議。在企業界,微軟、谷歌、IBM等科技企業制定了人工智慧開發的倫理原則,臉書也在2019年初聯合慕尼黑工業大學建立了AI倫理研究所。中國政府高度重視人工智慧產業發展中的倫理問題。
  • 人民日報署名文章:國際法不容美國對香港事務指手畫腳
    中新社北京11月24日電 《人民日報》11月25日將刊發署名「鐘聲」的評論文章《國際法不容美國對香港事務指手畫腳》。文章指,美國國會通過所謂「2019年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無視香港暴力犯罪分子造成的破壞,企圖以一國國內法幹涉他國內政,既無視人權,更遑論民主。這種蠻橫的霸權幹涉行徑,暴露了美國一些政客踐踏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粗暴幹涉他國內政的真面目。文章中表示,在美國一些政客眼裡,政治偏見比法理重要,政治圖謀比公理優先。
  • 美方向《人民日報》投稿?趙立堅:希望發表文章是假,設局栽贓中方是真
    美國希望發表文章是假,設局栽贓中方是真。有記者提問,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今天發表推特稱,中國共產黨抱怨美對華缺乏公平和對等,但中國大使可在任何美國媒體自由發表文章,而中國共產黨卻拒絕在《人民日報》發表布蘭斯塔德大使評論文章。剛剛,《人民日報》發言人就蓬佩奧的錯誤言論表示強烈抗議,中國外交部對此有何評論?
  • 李彥宏:AI化公司要有AI思維、能力和倫理
    2018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今日在上海舉辦,李彥宏、馬化騰、馬雲、雷軍等人都以人工智慧為題,發表講話,他們都說了啥呢?讓我們來看看吧~李彥宏:真正的「AI化公司」具備AI能力+AI思維+AI倫理20年前,我們怎麼定義現代化呢,我們覺得信息化就是現代化,當我們用 excel 代替了手寫,我們的企業做一個網站,我們就覺得是一個現代化的企業了。
  • 李彥宏談文化消費新機遇:是時候講好我們的「中國故事」了
    而「人工智慧就是靠機器來理解人的意圖」,當機器能夠理解人,它也就打破了人和萬物之間的隔膜,喚醒了萬物。而當人工智慧時代的趨勢已無可抵擋,及時轉變?李彥宏:百度的人工智慧技術都能用在哪裡?網易科技訊 9月1日消息,2016百度世界大會在中國大飯店舉行。
  • 習近平在韓國三大日報發表署名文章(全文)
    7月3日,在對韓國進行國事訪問之際,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韓國《朝鮮日報》、《中央日報》、《東亞日報》同時發表題為《風好正揚帆》的署名文章。文章如下:風好正揚帆——在韓國《朝鮮日報》、《中央日報》、《東亞日報》的署名文章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習近平韓國有句俗語:「三個銅板買房屋,千兩黃金買鄰居。」
  • 智源人工智慧倫理與安全中心主任曾毅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工智慧倫理特設國際專家組專家
    3 月 11 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宣布成立人工智慧倫理特設專家組並公布專家組成員,智源人工智慧倫理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 2018人工智慧進入商業化元年
    BAT之間已經形成共識。移動網際網路已成為史前文明,人工智慧這個未來戰場已然開啟。  「今天雖然是冬天種下這個種子,我相信很快會開花發芽結果。」12月21日,百度CEO李彥宏用這句話形容百度和華為剛剛發布的戰略合作。當天,百度和華為宣布雙方將在網際網路服務和內容生態、AI平臺和技術等方面展開深入合作。  上個月,百度和小米「牽手」,雙方在物聯網方面進行合作。
  • 360人工智慧研究院:保障數據安全亟需構建AI安全標準
    近日,360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鄧亞峰受邀參加首屆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合作與治理國際論壇,並就「數據與人工智慧安全」議題發表演講。  鄧亞峰指出,由於人工智慧是快速出現的新應用,AI應用生產和部署的各個環節均暴露出一系列安全風險。
  • ...李彥宏:建議加快打造具備國際領先水平的人工智慧新型基礎設施
    記者從百度方面獲悉,對於2020年的「兩會」,全國政協委員、百度董事長李彥宏提交了四份提案,涉及新基建、智能交通、支持繼續教育以及個人信息保護,其中三份提案與AI有關。在新基建方面,李彥宏提出構建人工智慧新型基礎設施,勾畫智能經濟發展藍圖的提案。隨著國家新基建政策的提出,以及多年來人工智慧與經濟發展的深度融合,智能經濟已經成為大勢所趨。李彥宏表示,國家應加快打造具備國際領先水平的人工智慧新型基礎設施,加強人工智慧基礎和應用人才培養,推進各行業積極應用自主可控的開源深度學習平臺。
  • 中國駐孟買總領事唐國才在印媒發表署名文章《多測新冠,勿試軍心》
    7月7日,中國駐孟買總領事唐國才在印度中西部知名英文媒體《自由新聞日報》發表題為《多測新冠,勿試軍心》的署名文章,全文如下:最近,中印加勒萬河谷事件導致媒體大規模炒作,一時間印度國內輿論聚焦於此,一些民族主義言論此起彼伏。中方雖有傷亡,但媒體和自媒體基本上較冷靜,未進行炒作。
  • 駐拉瓦格館長領事週遊斌在菲媒體發表署名文章慶祝國慶
    駐拉瓦格館長領事週遊斌在菲媒體發表署名文章慶祝國慶 2020-09-30 18: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