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星火朝鮮族鄉:昔日集體農莊 今日風情小鎮

2020-12-19 黑龍江日報

6月11日,「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大型主題採訪報導活動第一小分隊來到新中國第一集體農莊——佳木斯市樺川縣星火朝鮮族鄉,一同感受他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著力描繪小康生活的新畫卷。

一幢幢整齊的樓房,一條條乾淨整潔的街道,一張張幸福的笑臉,一片片綠油油的稻田,一幅朝鮮族風情的畫面映入眼帘。

星火村隸屬於佳木斯市樺川縣星火朝鮮族鄉,「是新中國第一集體農莊發源地,也是中國農業合作化經營的發源地……」。

鄉黨委書記南楠深情地介紹了「星火」光榮的創業史和滄桑巨變後說,努力把「星火」打造成黑龍江省東部地區朝鮮族民俗文化中心和鄉村旅遊特色小鎮,是我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民俗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現實選擇。

記者走進即將完工的「星火莊園一號民俗村寨」項目現場,高12米、長36米磚木結合的寨門十分搶眼。項目負責人黑龍江濱江梓瑞置業公司經理陳波告訴記者,這個朝鮮建築風格的鬥拱大門,象徵著朝鮮族人世代繁衍堅韌不拔的民族品格。項目區主體建築全部採用朝鮮族青瓦白牆「四面坡」式風格,從大門入口開始,民宿群及各景點渾然一體,遙相生輝,實現了建築形態、使用功能與朝鮮族特色風格的完美結合。

目前,遊客服務中心、民族飯店、33棟特色民宿、村史博物館、電影院、朝韓購物中心、文體活動中心和汙水處理站等設施已基本完成。146棟老民房正在進行「穿衣戴帽」式改造。6月28日將盛裝迎客。

南楠還告訴記者,7月中旬,佳木斯市十幾對援鄂醫務人員和公安幹警將在這裡舉辦集體婚禮。

特色村寨預計可實現年接待遊客21萬人次,年銷售收入可達4000萬元,年繳稅金300萬元,安置就業崗位180個。

記者:劉億服

編輯:蔣國紅

責編:楊曄

統籌:王巍

監製:王忠寶

相關焦點

  • 樺川星火朝鮮族鄉:新中國第一個集體農莊的農業現代化
    人民網哈爾濱8月4日電(焦洋)佳木斯樺川縣星火朝鮮族鄉是黑龍江省最大的純朝鮮族群眾聚集地,幅員面積33.6平方公裡,轄6個行政村,全鄉2065戶,4856人,全部為朝鮮族,是全縣唯一的朝鮮族鄉。全鄉農作物以水稻為主,共有3.3萬畝水田,是三江平原水稻種植髮源地,盛產的星火大米曾入選國宴,享有「白色珍珠」之美譽。
  • 樺川星火村從集體農莊變身風情小鎮
    蔣國紅攝黑龍江日報7月12日訊 一幢幢整齊的樓房、一條條乾淨整潔的街道、一張張幸福的笑臉、一片片綠油油的稻田,一幅朝鮮族風情的畫面映入眼帘。新中國第一個集體農莊——佳木斯市樺川縣星火朝鮮族鄉星火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描繪小康生活的新畫卷,「星火」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 「星火精神」燎原在「新中國第一集體農莊」佳木斯樺川縣
    星火高標準農田示範基地。 人民網哈爾濱8月17日電(楊海全、通訊員賈明良、毛憲奎)佳木斯樺川縣星火朝鮮族鄉是新中國成立後全國第一個集體農莊的誕生地,是中國農業合作化運動的發祥地。以星火文化創意產業園周圍20萬平方米為核心,包括15萬平方米的農業高標準示範區,規劃建設第一集體農莊展覽館、民族文化廣場、別墅產業區、民俗餐飲區、民俗展覽區、民俗體驗區、兒童娛樂區、韓國購物區、設計規劃了星火朝鮮族鄉的未來發展藍圖。 將藍圖變為現實,樺川縣從決策層到服務執行層腳步匆匆。
  • ​昔日「光腚屯」,今日元寶村丨大美中國·小康印記
    ​昔日「光腚屯」,今日元寶村丨大美中國·小康印記 2020-08-19 16: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國第一集體農莊》-旅遊過年好去處!
    朝鮮族民俗文化旅遊節 到《中國第一集體農莊》—佳木斯市樺川縣星火朝鮮族鄉的鄉親們一起過個年吧!星火集體農莊莊員 去往中國第一集體農莊的交通倒也方便,其所在地:樺川縣星火朝鮮族鄉距離佳木斯市約19公裡,距離佳木斯飛機場17公裡,往北距松花江3公裡,南邊靠著304
  • 穿越70年,新中國的第一個集體農莊現在什麼樣?
    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樺川縣星火朝鮮族鄉星火村,就是新中國第一個集體農莊。 樓房鱗次櫛比,街道乾淨整潔,花壇也打理得十分精緻,鋪著草坪的門球場綠意盎然,幾名身著傳統民族服飾的星火村村民正在悠閒地揮桿擊球……
  • 「十縣十鄉十村十企」樺川縣星火鄉:新中國第一個集體農莊煥發時代...
    東北網12月27日訊(記者 莊園)作為三江平原水稻種植的發源地之一,樺川縣星火朝鮮族鄉曾孕育了新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集體農莊。3.3萬畝的優質水田,年均2525小時的充足日照,全國平均水平6倍的土壤有機質含量,產出了享有「白色珍珠」美譽的星火大米。
  • 「新中國第一集體農莊」:7000萬打造特色民俗村寨引年輕人回鄉就業
    張興龍 攝中新網佳木斯6月14日電(姜輝)碧綠的稻田、整齊的樓房、乾淨的街道、幸福的笑臉……11日下午,「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大型主題採訪黑龍江報導組走進佳木斯市樺川縣星火朝鮮族鄉星火村。1951年2月19日,新中國第一個集體農莊在這裡正式誕生。
  • 新中國第一個集體農莊樺川縣星火鄉:全國文明村鎮大米曾入選國宴
    黑龍江佳木斯市樺川縣星火朝鮮族鄉是黑龍江省最大的純朝鮮族群眾聚集地,轄區內6個行政村全是朝鮮村,全鄉2065戶,4856人。7月31日,在微黃的稻穗掛著白色的稻花,滴翠的稻田與白雲相依的季節裡走近星火鄉,領略朝鮮傳統民俗,感受現代化農業風採。
  • 新中國第一個集體農莊:「現在過上了電影裡的日子」
    走進新中國第一個集體農莊、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樺川縣星火朝鮮族鄉星火村,只見樓房整齊,街道乾淨,花壇精緻,還有鋪著草坪的門球場。要不是村門口立著的高大牌坊和周邊星羅棋布的7495畝稻田,幾乎看不到農村的痕跡。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小小青石板,梁河九保大變化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小小青石板,梁河九保大變化 2020-09-02 17: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保護良好生態 鋪就幸福小康路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西藏努力將生態保護同民生改善相結合,形成共建良好生態、共享美好生活的良性循環長效機制。良好的生態正在成為西藏人民致富奔小康的金山銀山。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浮洲蝶變 小康夢圓
    原創 肖海寧 i自然全媒體編者按:科學規劃繪藍圖,教育扶貧謀長遠,強基固本促發展,產業幫扶壯經濟……對幫扶的浮洲村,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下足了「繡花」功夫,既輸血又造血,使浮洲村一步步蝶變為美麗村莊,村民相繼脫貧摘帽,向著致富奔小康的道路大步邁進。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寧河鎮小月河村:吹響豐收曲 走上幸福路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寧河鎮小月河村:吹響豐收曲 走上幸福路 2020-10-16 16:12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羅靜濤:援藏是一生的財富丨援藏心聲【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羅靜濤:援藏是一生的財富丨援藏心聲【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2020-07-22 14: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專欄丨(16)「紅」一方水土 「富」一方百姓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專欄丨(16)「紅」一方水土 「富」一方百姓 2020-12-10 10: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康家集鄉:濃濃藥香飄 藥農致富忙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康家集鄉:濃濃藥香飄 藥農致富忙 2020-11-05 11: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長島南長山街道孫家村向「綠水青山」要小康
    近年來,南長山街道孫家村依託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堅持「全域統籌、生態優先、產業融合」的綠色發展理念,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生態旅遊綜合體,在「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實踐中不斷邁出小康生活的鏗鏘步伐。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丹東河口村:鴨綠江邊萬畝桃園助力村民小康...
    中國日報7月21日電(記者 張小敏 鄭伊然 吳勇)日前,記者隨「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採訪團走進遼寧省丹東市寬甸滿族自治縣河口村,採訪當地依託良好的生態優勢助力村民奔小康情況。河口村與朝鮮隔江相望,是鴨綠江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核心景區,尤以數萬畝桃林蜚聲海內外。先後獲得中國十大最美鄉村、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等榮譽稱號。依託自身優勢,河口村積極發展萬畝桃園和農家樂,村民們的日子越來越紅火。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
  • 揚帆在萬畝稻海上的小康夢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6月的黑龍江,微風吹過建三江萬畝稻浪,大片的雲朵下綠意起伏,從高處可以看到幾片用黑稻穿插繪就的水稻畫,是五角星環繞的幾個大字——「三江情,七星夢」。七星農場是這個農業科技園的名字。這是希望的田野,這是當年的北大荒,今天的中國糧倉,是糧食安全名副其實的「壓艙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