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學課堂:聽不聽課隨你,別逃課就行

2020-12-25 新周刊

新學期伊始,清華大學延續其頂尖理工研究型大學的人設,推出作業查重服務,在全國高校炸出平地一聲雷,無數依賴複製粘貼完成作業的大學生已經瑟瑟發抖。

這個作業查重系統非常科學,用橫向(資料庫內)、縱向(每年對比)和校內互檢三個方式,全方位嚴防抄襲,爭取讓水課和水論文無所遁形。如果成功推廣到其他高校,估計靠百度掙學分的「好日子」即將宣告結束。

且慢,「你們不能抄作業」,聽起來怎麼那麼像小學老師的口吻?

曾有同學因為逃課,被要求抄寫3500遍「我錯了」。圖/萬家在線

來自大學老師的關懷:從考勤開始

大學師生之間打過最漫長又激烈的戰爭,是考勤的戰爭。扒開大學老師的考勤史一看,就是一部活脫脫的信息科技發展史。

在網際網路尚未發達的年代,就有老師開發了「對照入座」的考勤方式,每個人上課前要先從老師處拿走自己的照片當作籤到,原始又管用。

後來,吉林大學珠海學院一位計算機系的老師發明了領先全國的「藍牙點名」,要求學生用學號命名手機藍牙,缺席者一目了然,從此拉開高科技考勤的序幕。

大學老師考勤,各出奇招。圖/快報

有《南風》雜誌發表的文章指出,中國大一學生的出勤率是87.6%,大二為75.7%,大四的只有49.5%。嚴抓出勤率這種小學班主任專利,其實也是老師的無奈之舉。

動輒上百人的大課,能混個臉熟的學生可能還不到一半,期末出成績時,要如何客觀評價學生的表現?出勤率於是成為了老師簡單快捷的救命稻草。

時間往後拉幾年,湖南工業大學一名老師率先使用微博發照片籤到、江西師範大學一名老師實行二維碼籤到考勤和隨機問答、四川大學一名老師自主研發「刷臉機」考勤,跟風效仿者無數。隨著指紋打卡籤到、手機APP外加GPS定位籤到的普及,人到了卻忘帶手機導致「缺勤」的荒唐事,也時有發生。

刷臉籤到,看你還怎麼逃?

高校老師的花式點名,早已從教育版轉移到科技版。放飛天性睡懶覺、逃課出去浪,在期末成績裡都是要還的。

奇葩又誇張的考勤方式杜絕了漏網之魚的出現,但看起來未免有點太像小學門口那位戴著紅袖章、板著臉登記遲到同學班級名字的保安叔叔。

是大學老師,還是大學保姆?

考勤僅是起步,真正的考驗現在才到來。山東建築大學英語課的某位老師要求全班同學上交手機到講臺,放眼全國大概不會是孤例。

浙江傳媒學院有位老師,多次勸說學生上課不要玩手機無果,一怒之下摔了三名學生的手機。老師在與手機爭奪學生課堂注意力的較量中,也許永遠只能依靠暴力取勝。

下課了還沒完,有老師要求把課堂筆記拍照發到微信群上檢查,以免「學而不思」,人在教室心在浪。

幾年前,石家莊鐵道大學舉行了課堂筆記展示大賽,學霸和學渣瞬間涇渭分明;湖北大學有瑜伽課老師為了提高教學效果,要求同學們預習資料,上課隨機抽查背書;江西財經大學等高校,多年來保持期末將成績單寄送家中的體貼傳統,引發同學們對信件的圍追堵截;回到宿舍,黑龍江大學新傳學院的老師用微信拍照查寢的方式,確保同學們從課室到寢室一路平安……

大學老師的關懷,好像沒有終點。

老師們的關懷,似乎沒有終點。圖/《陽光燦爛的日子》

成年大學生離家獨立生活,轉眼又迎來了新的保護罩,催上課、催筆記、催作業、催背書、催睡覺、催反思、催進步……大學老師的業務範圍從講課擴展得如此寬泛,不斷刷新雞毛蒜皮的下限,搖身一變成為大學保姆,還不加收課外輔導費。

三百六十度無死角的關懷,涵蓋學習和生活,就像母親一樣無微不至。事無巨細的程度,讓人不禁疑惑大學生們到底是在讀小學還是讀初中。

「上課了,手機交出來。」

是這屆學生不行,還是這屆老師不行?

據說王俊凱在北影的高出勤率帶動了全班同學的學習積極性,老師表揚說「這是我帶過最好的一屆」。沒有王弟弟這種好榜樣加持的大學老師們,就只有絮絮叨叨做保姆的命了嗎?

低出勤率和低參與度,說白了就是對課程不感冒,學生本身學習態度不端正是其一,但老師和學校都難逃責任。

老師講課沉迷自吹自擂或陳腔濫調,乾貨不足五分鐘;唯恐不能樹立師威,一開始就用掛科和出勤率「恐嚇」學生,與學生為「敵」。居高臨下的課堂氣氛之中,同學們自然認為上課浪費時間,倒不如窩在宿舍打遊戲,收穫些純粹的快樂。

課太水,難免想瞌睡。圖/sohu

受尊敬的大學老師最大的魅力必然是內在的,也許是學術水平過硬,用實力徵服學生,也許是講課幽默,和學生平等交流,更多則是兩者兼長,有口皆碑。

河南大學的常萍老師,不出書不評職稱,專注教學,直到退休還只是普通講師,上課卻堂堂爆滿。浙江財經大學的劉曉芬老師,35年來只用八塊黑板教學,學生提前一兩天就得貼便利貼佔座。相信這些老師,是絕不會搬著板凳坐在教室門口「勤勤懇懇」地檢查作業的。

正如一位自稱「很騷」的大學老師(知乎@梁邊妖)所言,做大學老師最重要的是「尊重學生的動物性」,就是要捕捉學生的興趣所在。照本宣科的填鴨教學早已過時,吸引學生並不是諂媚,而是構建起雙方都能有所收穫的交流。

受尊敬的大學老師最大的魅力必然是內在的。圖/epochtimes

不過最根本的,還是高校的課程設置。必修課程太多,僵化的教學大綱限制學生的選擇,真正的興趣無處施展。

有足夠的自主選擇空間,學生才可能在喜歡的課程裡發揮潛力,從被迫學習變成主動學習。被激發起表達欲望之後,親手寫作肯定比全網搜索、複製粘貼出一篇毫無價值的假論文肯定更容易。大學老師苦口婆心的勸告和監督,就顯得多餘了。

標榜自主學習的大學淪為巨嬰託兒所,成為事事都管的保姆型老師,到底是對學生自理能力的不信任,還是對自身教學水平的懷疑?老師在千方百計「管好」學生之前,也許先該嘗試改變一下自己。

今日作者

阿錢

原文首發於《新周刊》旗下公眾號「有間大學」(youjian-university)

編輯 | 秋褲

排版 | 阿梓

相關焦點

  • 聽課,聽什麼?
    我們學校每一學期都組織大家聽課,有時是同教研組聽課,有時是全校的示範課,跨專業的去聽。今年學校來了幾個新同志,聽課後詢問,聽課要聽什麼?特別是不同專業時,覺得不知聽什麼內容。聽課,聽什麼呢?聽課時就要聽教師是怎樣聯繫學生已學的知識,是難點簡單化,利於學生理解、吸收。突破難點,突出重點的方法或途徑,往往是教師個人優勢的體現,能提供一些好的經驗和方法。聽課,看教師的「表演」。有種說法,「教師是演員。」我很贊同這種觀點。這句話體現出,教師在課堂上,情緒、肢體動作的豐富和變化。
  • 大學老師:徒弟們,是不是玩不起?
    忙著電子遊戲,忙著網絡社交,忙著刷微博,刷視頻,,,但是這種「忙」卻讓大學的公眾課老師苦不堪言。表面上看來,大學老師似乎清閒的很,不像輔導員那樣需要處理學生的各種瑣事,他們只需要準時上課,準時下課,不用提問學生。實則不然,真正了解之後才發現,原來大學老師才是最痛苦的。
  • 大學課堂!老師:不聽課可以,但逃課不可以
    我們常說,大學是相對自由的,大學是沒壓力的,那麼大學的那些方面能夠體現出這些呢?其中有一條那就是我們的大學課堂,足矣體現這一點。對於很多高校來說,大學課堂在很大意義上學生都是不聽課的,但是必須去上課這就是一種自由。說起大學課堂,不禁令我想起我老師經常和我恩所的一句話:不聽課可以,但是逃課不可以。那麼你是否也遇到過這樣的老師呢???
  • 會聽課的學生都在課堂上聽什麼?
    如果您的孩子不會聽課或者聽課效率不高,那麼學習就會事倍功半,或者徒勞無功,聽課效果不好,學習成績必然很難令人滿意。因此,對於孩子來說,課堂是十分寶貴的。就像士兵要知道怎麼拿槍打仗一樣,我們要知道怎麼聽課。
  • 新教師聽課,聽什麼?
    在教學中,要麼去聽課,要麼被聽課。新教師去聽課,目的主要是前三個;新教師被聽課,目的則主要是後兩個。聽,重點和難點的突破。一節課重難點能否突破直接關係著這節課是否成功。所以聽課時,要重點觀察授課者怎樣從知識縱橫中,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舉例說明,化難為易,突破難點,突出重點。3. 聽,板書和媒體的運用。學習授課者層次分明,脈絡清晰的板書,這能增強直觀效果,有利於引導學生由思維抽象到具體的過渡,也便於複習和課堂小結。
  • 推門聽課:以聽促教?不同老師的看法不一致
    何為「推門聽課」?簡單來說,就是學校領導不和老師打招呼,直接推門進入教室聽課。這一聽課形式,初衷是為了掌握教師的一線教學情況,不定時,不定期的,隨時進班聽課,檢驗教師的教學,備課情況,是促進教師專業素養提升、推進學校課堂教學整體水平提高的重要舉措。不過,在實施過程中不同人看法不一致。
  • 許多教師不知道公開課聽什麼,這是一份詳實的聽課「攻略」
    教師通過聽課可以發現自我不足,借鑑他人的教學思路與方法,吸收他人的教學經驗和技巧,快速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但在各種聽課活動中,許多教師確實存在不會聽,不知道聽課該聽什麼的困惑。一堂課下來,也留下了幾頁聽課記錄文字材料,卻沒有太大收穫,甚至連評課活動時都不知道該說些什麼。這樣的聽課活動,屬於無效的聽課活動,純粹是浪費時間。
  • 領導來聽課,學生不遵守課堂紀律,我是怎麼應對的
    上班一周左右,學校領導就是村小教導主任來班級聽課。當時我教四年級,第一節是數學課,我講得是一道應用題。雖然我是剛上班不久,但是課堂教學的幾大環節我瞭然於胸。複習過後,我剛把應用題寫在黑板上,正準備分析題意:同學們,誰能說一下這道題的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
  • 為什麼有的大學生上課不聽課,寧願空餘時間自學?
    所以會有很多大學生會在課堂上玩手機,至於什麼課,無所謂了,先爽了再說。另外還存在一個帶一個的現象,有的同學叫你一起打遊戲,你可能不好意思推脫,加上老師上課無聊,也就加入其中了。常常會在心裡安慰自己:老師講得太爛了,下課之後我再自學吧。三、課程考試簡單很多大學的課很水,這也就讓考試也變水了。
  • 如何指導學生聽課並了解聽課效果
    聽課效果而非講課效果?可見,課堂的核心是學生,一切為了學生,一切圍繞學生,課堂更應該是關注聽課,同時關注並檢測學生的聽課效果。1指導學生聽課的前提前提是課要出彩。自己的課準備得不好,自己都對課不滿意,怎麼有底氣去要求學生專注聽課,認真思考?
  • 初二同學物理課堂怎麼做,聽課效果最好?
    初二的同學們已經開始學習物理,而學習物理最重要的時間就是課堂。通過老師的講解,同學們可以把握物理的公式定理,自然規律等等。可以說把握好課上45分鐘,那麼會給你節省至少1-2個小時的複習時間。並且你課堂知識點掌握的好,對課後複習、習題演練,以及後面章節相關知識點的理解等等都有非常好的幫助。那麼提高課堂學習效果有什麼方法嗎?
  • 老師,你會聽課嗎?聽聲音、看表現、記過程……最強的聽課基本功就在這裡哦(趕緊收藏)
    記過程就是聽課教師所要完成的聽課筆記。嚴格意義上的聽課筆記絕非是執教藍本的翻版,而應該是寓看、聽、寫、思於一體的研究文本,是執教者與聽課者雙方智慧的結晶。聽課筆記怎樣記?原則上應記載教學實錄與教學評點兩方面。教學實錄這通常是課堂教學的寫真,是記錄的「主件」。
  • 大學老師:同學,來上課嗎?課堂氛圍很濃的那種
    3.老師讓班裡的學生進行課堂小組討論,然而有些討論的小組表面上在討論,實際上卻在聊天,天南地北,侃侃而談。   4.遲到早退,中途隨進隨出,對老師視若無睹。
  • 教育專家學者們,為什麼強調課堂認真聽課的重要性呢?
    我先說一個事實吧,我們每個人都會有認真聽課個不認真聽課的時候。認真聽課後,我們即使沒有做太多的練習,但當我們遇到這些題目時,無論它有多難,我們總會有一兩個思路在腦海裡。因為當你自學去看課本時,這等於課本直接告訴你一個答案,這個答案不需要任何的思考,他是淺而易得的,所以其實我們掌握的十分敷淺。而認真上課的話,我們會聽到老師講述的知識的來源,還有知識的背景,知識的運用方法等等,幾節課後,就可以解決你認識到的問題還有你尚未認知到的問題。因此,認真聽課的重要性無可厚非。
  • 課堂不專註上課就走神,武漢大學學霸分享克服上課走神的小妙招
    今天一起來聽一聽武漢大學學霸教大家怎麼課堂專注聽講。上課走神怎麼辦這種學習方法是武漢大學馬鴻旭總結出來的,他是武漢大學水利水電學院遙感衛星應用研究生,中國水利學會年會唯一學生發言人,受到過潘基文的接見。
  • 「百樹雲課堂」如何讓學生成為聽課高手?
    你的孩子會聽課嗎?很多家長會困惑地問:「我的孩子學習挺努力的,可是,為什麼成績就是上不去呢?」我不禁反問:「你的孩子會聽課嗎?」他們開始笑,在他們看來,這根本不是問題,孩子的腦子笨才是關鍵。寧可筆記記不全,也要先聽老師講課的內容。2. 課本上講述很詳細的內容,不再做詳細的筆記。3. 不抄老師的板書,而是重點記老師的分析思路與解題方法。
  • 你的孩子會聽課嗎?如何讓孩子成為聽課高手?
    所以,課堂上的45分鐘如何利用,大有學問。讓孩子成為聽課高手 有些孩子說:「預習重要是重要,可作業都做不完,時間那麼緊,哪有時間預習?」確實,現在的孩子學習夠緊張了。但成績好的學生與成績中等的學生一個顯著的區別就是前者做作業快,效率高。在相同的學習時間裡,他們可以留出10-30分鐘的時間預習。
  • 玩手機代替做筆記 大學課堂手機族引爭議
    「無論是在走廊、食堂還是在課堂上,遠遠望去都能看到同學們拿著手機在玩。其實我也是『低頭族』裡的一員,特別是在課堂上,有時實在不想聽課,我就會把手機拿出來玩」,江西財大市場營銷專業的宋同學告訴記者,在課堂玩手機,這已經是大學裡一個常見的場景。班上大部分的同學都會帶手機,而且很多人都在用,看小說、玩遊戲、刷微博等。
  • 「敢考狀元」孩子上課不認真聽怎麼辦?如何引導孩子高效聽課
    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渠道,也是老師傳授重要知識點的時間,課堂上的聽課效率直接影響著我們的學習效果。一個不認真聽課的孩子上課抓不到重點,也不能理解和掌握知識點,課後作業又不會做,知識點也不能及時的鞏固和消化,同時課後又需要花大量的時間來補救,效果還不好。接下來新的課又聽不懂,這樣形成一個非常惡劣的惡性循環。如果孩子能學會提高聽課效率的三個秘訣,掌握這些方法並堅持養成高效聽課的習慣,學習就能事半功倍。那麼我們該如何來幫助孩子實現更加高效的聽課?
  • 課堂是學習的主陣地,所以聽課很重要,如何提高聽課效率呢?
    他們大都提到孩子聽課效率不高的問題,讓我談一些方法。如果學習期間學生一直處於疲憊和鬆懈狀態,聽好課、有效率是無從談起的。一上課便無精打採,頭腦昏沉,甚至犯困,聽、記、思、練都會大打折扣。為此,必須安排合理、科學的作息計劃,保證充足、甚少是必要的睡眠休息時間,以保證精力充沛;必須保持健康的身體和積極愉悅的心態,以保證良好的競技狀態。家長切忌不合實際地增加額外學習任務,切忌給孩子造成思想上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