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愛聽故事不愛看繪本?背後的原因,太扎心

2020-09-04 日有所學伴成長

有一次,與同事閒聊的時候,聊到兒子這幾天迷上了凱叔的《神奇圖書館》,小傢伙早上6點半就起床,打開牛聽聽,坐在椅上,就算聽一整天都不嫌多的樣子。

同事聽了,露出驚訝的表情,還誇張地說「這麼愛聽故事,真是學霸!我們家的從來不聽故事,就愛看電視、玩遊戲!」我疑惑地問道:「小孩子都挺愛聽故事的,平時給孩子講故事了嗎?給孩子買繪本了嗎?」同事又是一臉驚訝地回道:「啊?沒有啊!繪本是什麼?」

聽了同事的回答,我頓時啞口無言。

想要孩子愛學習,卻從來沒有為孩子提供必要的條件,孩子身邊只有電視、手機,好奇心本來就很重的孩子,怎麼可能不被那些電子產品迷上?

如果希望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不對電子產品著迷,作為父母的我們,做到二不一堅持就可以。

不要忽視孩子的閱讀需要

有些家長以為,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在家裡吃好玩好也就行了,等孩子上學了,自然有老師教。我的那位同事就是抱著那樣的想法,沒有給孩子買過繪本,也沒有給孩子講過故事。工作比較忙是一個原因,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她根本沒有意識到,孩子有閱讀方面的需要。孩子精力旺盛,當他沒有閱讀的條件時,那他的注意力就更容易會被其他的事物吸引,比如,電視、遊戲。

當聽說我家小子愛聽故事這件事後,同事立刻意識到,是自己的原因。後來,她還問我買什麼樣的繪本比較適合。

沒有不愛閱讀的孩子,只有不重視閱讀的父母。如果以前忽視了孩子的閱讀需要,那麼,就從此刻開始,重視起來,閱讀這件事,什麼時候都不晚!



不要把孩子交給手機

另外一位同事,說孩子挺喜歡刷抖音,孩子學抖音上面的歌,學得很快。她其實知道,孩子痴迷抖音不太好,但她又下不了決心,卸載抖音軟體都做不到。原因有兩個:第一,她自己挺喜歡刷抖音,閒暇時間沒有抖音好像太無聊了;第二,孩子刷抖音的時候,不會纏著她,自己相對來說要輕鬆不少。

是啊!工作忙了一天,回到家,誰不希望能好好地休息休息?孩子有時候就像個事精,一會要這樣,一會那樣,給他一個手機,TA愛怎麼玩就怎麼玩,不要太輕鬆!可是,事情要真是那麼簡單就好了!孩子小時候沒有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等他長大了再去幹涉的話,為時已晚。

已上三年級的男生明明(鄰居家的孩子),小時候也挺喜歡聽故事的,可是,爸爸很喜歡玩電子遊戲,孩子每次找爸爸玩的時候,爸爸乾脆把孩子拽過去,教他怎麼打BOSS。就這樣,在爸爸的薰陶下,孩子故事也不聽了,一有機會就玩遊戲,吃雞遊戲盛行的時候,還要求媽媽給他買一套實物裝備!

隨著學習難度的不斷深入,孩子學業也顯露疲態,但是,他那個愛玩遊戲的習慣,卻怎麼也甩不掉,明明的媽媽,每天都為這件事愁。

曾在網上看過這樣一句話:「毀掉一個孩子,給他一個手機就行」。所以,親愛的家長們,請不要圖一時的省心,就把孩子推給手機,給孩子手機容易,把沉浸在手機世界裡的孩子拉回來,卻很難。



再忙再累,請堅持親子共讀

前天跟很久沒聯繫的初中老師聊到親子閱讀這方面,她用切身體會向我講了親子閱讀的好處:老師的女兒靜靜,從小就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去幼兒園之後,幼兒園老師很喜歡。因此,平時的互動,總是更多地關注到靜靜,對靜靜來說,得到老師的認可和肯定,增加了她的自信,也讓她嘗到了閱讀帶給她的甜頭,她的閱讀之路,也會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最後,老師說,就像靜靜一樣,小時候擁有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她在學校的時候有了更多展現自我的機會,慢慢地就形成了良性循環,為以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老師的二寶現在也已兩歲多了,為了有更多的時間陪孩子讀繪本,老師換了個離家近些的學校,在她看來,好好地培養孩子,更重要。

老師的工作,其實並不輕鬆,每天要備課、講課、批改作業,回到家後,肯定也很疲憊。可是,老師並沒有因為累而給自己找藉口,工作再累,她也始終堅持每天為孩子讀繪本、講故事。

深諳教育之道的她懂得,孩子的早期教育做得好,孩子長大後,才能更省心


總而言之,想要孩子喜歡閱讀,我們需要做的其實很簡單:重視閱讀習慣的培養、少給孩子手機、堅持親子共讀!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孩子愛聽睡前繪本故事,同一本書讀1000遍也不厭倦,怎麼辦
    而作為寶爸而言,他是希望寶寶聽完故事趕快睡覺,所以讀到第三遍後就有些不耐煩了。但寶寶卻不是這麼想的,他想要的是聽一遍再聽一遍……,且每一遍的讀法和音調都要和讀第一遍時一模一樣。這個難度是很高的,成年一定不會去計較第一遍和第10遍的區別,但孩子卻記得每一個字音的同與不同。
  • 為什麼孩子愛聽睡前故事,同一本書讀1000遍也不厭倦,怎麼辦
    而作為寶爸而言,他是希望寶寶聽完故事趕快睡覺,所以讀到第三遍後就有些不耐煩了。但寶寶卻不是這麼想的,他想要的是聽一遍再聽一遍……,且每一遍的讀法和音調都要和讀第一遍時一模一樣。這個難度是很高的,成年一定不會去計較第一遍和第10遍的區別,但孩子卻記得每一個字音的同與不同。
  • 一年級就步入寄宿生活,孩子睡覺不敢蓋被子,背後原因太扎心
    一年級就步入寄宿生活,孩子晚上睡覺不敢蓋被子,背後原因太扎心自從上了寄宿學校,莉莉在悄然間變了一種性格:慢慢變得內向不愛說話、在家也不像之前愛對著媽媽撒嬌、缺乏安全感……。寄宿的孩子都很乖,因為從小離開父母,如果沒有老師愛,他們的心理髮育很難做到「健全」多數在學校寄宿的孩子都很乖,因為他們很小就離開爸爸媽媽,他們害怕自己做的不好,連再次見爸爸媽媽的機會都沒有。
  • 孩子愛聽故事,卻不愛看書,「閱讀障礙」該科學對待
    等孩子長大一些,我想增加孩子的閱讀量,於是買了各種故事書或者圖畫冊供他閱讀。但是,我發現孩子根本不能靜下心來閱讀,他沒坐一分鐘就跑去玩玩具,怎麼勸他,他都不想看書。我給他定的閱讀目標,他根本完成不了。01、造成孩子不愛閱讀的原因
  • 如何給孩子念繪本故事?
    對於剛起步聽故事的孩子,要先引起孩子的興趣,超過孩子認知範圍的,可以暫時跳過,優先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延長聽故事的時間,以培養興趣為主。想讓孩子愛聽故事,在念的時候,也要有抑揚頓挫,有感情,不時的還要加上一些音效,比如動物發出的聲音或是吃東西的聲音等等,這樣都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慢慢喜歡上聽故事。
  • 繪本一大堆,孩子不愛看,如何讓孩子愛上繪本,提升六大能力?
    有時候爸爸媽媽每天要上班,日常對孩子的陪伴比較少,如果晚上能給孩子講點繪本,溫暖的燈光下,爸爸媽媽輕柔的講故事,這會滿足孩子對愛的需求,孩子既能從故事中學到知識,又能感受到父母的愛,一舉兩得,簡便易於操作。一個內心充滿愛的孩子,是有足夠的能量去面對各種困難。6.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 乙醇汽油很便宜,但車主為何不愛用?老司機:背後原因很「扎心」
    前言:乙醇汽油很便宜,但車主為何不愛用?老司機:背後原因很「扎心」隨著這幾年汽車工業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汽車製造技術以及新能源產品不斷湧現,尤其是近幾年來汽車燃油技術的革新,催生了一大批新型環保的優質能源。
  • 為什麼孩子不懂得關心你?不愛你?分析原因後扎心了
    我想會有很多的家長說:孩子不懂得關心自己,不懂得理解自己,孩子根本不愛自己。這相比父母對孩子的愛,相差甚遠,父母難免會傷心難過。我朋友看到孩子的表現很傷心,平時對孩子無微不至的照顧換來的卻是孩子的感情淡漠,她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孩子為什麼不懂的關心媽媽?為什麼不愛媽媽?為什麼孩子不懂得關心父母?不愛父母?分析原因後,扎心了。
  • 為什麼你家孩子不愛讀書?原因在這裡
    公眾號每次團購繪本,就有媽媽擔心自己的口音,普通話不標準,讀起來不好聽,其實,對孩子而言,父母的聲音也許不是最好聽的聲音,卻是最溫暖的聲音。松居直老師曾經提起這樣一則故事:一個5歲的女孩,她的媽媽經常給她念書、講故事。
  • 育兒:媽媽愛講故事,孩子愛聽故事,懂得講好故事的家庭受益匪淺
    媽媽愛講故事,孩子愛聽故事,懂得講好故事的家庭受益匪淺帥子今年十歲,養了一隻寵物龜。取名:憨憨。每天替憨憨換水、餵食,陪玩,陪聊,儼然把憨憨(龜)當成「兒子」養。帥子媽媽開玩笑說,「憨憨爸爸」真是一個有責任心的人。
  • 孩子不愛學習,背後的幾個原因
    在陪伴孩子學習過程中,經常困擾父母的一件事就是:我的孩子不愛學習。那我想問問大家,孩子的本性真的是不愛學習的嗎?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孩子小時候是不是會對新鮮的事物充滿著興趣,時不時的會問為什麼呀?孩子是不是在沒有上小學的時候,能夠自己一口氣把一本繪本故事書全部都看完?但是孩子為什麼上了小學就不愛學習了呢?
  • 孩子不愛看書,是因為你的書架缺少這類繪本
    其實孩子並非天生不愛看書,只是你給孩子看書的姿勢不對,以下幾類書籍都能迅速抓住孩子眼球:韻律感極強的童謠繪本很多人建議1歲左右的孩子可以從看兒歌繪本、韻律繪本開始啟蒙,實際上同樣適合大齡寶寶,每個孩子都喜歡有節奏感的音樂或者童謠。孩子很容易投入其中歡唱起來。
  • 兒童繪本市場火熱 瘋狂背後家長焦慮
    繪本為什麼如此受家長熱捧?面對市場五花八門的繪本,家長如何選擇?有些幼兒不愛看繪本,是否預示將來也不愛讀書?就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一些家長、繪本館和幼教專家。聽聽大家的看法,是否能緩解「瘋狂繪本」背後的焦慮?
  • 繪本《爸爸的鬍子想我嗎》:會扎人的鬍子,是爸爸獨有的愛
    這些稚氣的一問一答伴隨著小麗塔長大、畢業、嫁人、生兒育女……這些溫馨的一問一答也帶我們走進了童年裡關於爸爸的回憶,想念爸爸用鬍子扎我們臉頰時候的情景。這是臺灣繪本《爸爸的鬍子想我嗎》裡的感人故事,詩意的語言、浪漫的畫面,帶我們走進了「看著女兒長大」的電影裡。我以解析繪本的角度出發,探索繪本背後的作者故事,以及繪本裡展現的父愛表達方式。
  • 孩子不愛讀繪本?其實是你不會挑繪本,不會用繪本
    親子群裡,聊到閱讀問題,媽媽們頓時報怨開了:「繪本買得不少,孩子看得卻沒幾本。」「我家的看兩頁就扔到一邊去了。」「我家娃更絕,只對手機感興趣,繪本根本就不看……」孩子為什麼不愛看繪本呢?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父母不會挑繪本,不會用繪本。
  • 為什麼孩子越長大越不愛去外婆家?並非不孝順,原因既現實又扎心
    但隨著年齡的逐漸增長,孩子們從小時候天天鬧著要去外婆家,到後來的沒啥事不會去,這其中的轉變其實有著許多原因。為什麼孩子越長大越不愛去外婆家?王女士每次回娘家,孩子都鬧著跟媽媽去外婆家,所以每個月女士都會帶著孩子回去吃一次飯。而且每年孩子最期盼的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是過年,第二件事就是過年時可以去外婆家吃團圓飯。
  • 一位媽媽看幽默的繪本故事看哭了,背後的原因原來是
    原因其實真的很清楚,都是因為在乎和愛。一次次地提及,是我兒時那些卡住了的索取,一次次跳出來,只是希望能夠親耳聽到那些渴望的親暱。雖然我知道,他們愛我,雖然我知道,他們以無私的支持在愛我……只是童年那點小心思,卻總是跳出來。
  • 夢寐以求的女兒降臨,可媽媽卻一點也不開心,背後原因竟如此扎心
    我也不例外,沒孩子之前看到朋友生的女兒就羨慕的不行。後來順產出寶寶醫生讓我看孩子性別時,我看到是我夢寐以求的女兒,但卻沒有一絲開心的感覺。這裡無關重男輕女,我想背後的原因只有做了媽媽的人才能懂,雖扎心卻也現實。社會對女性的要求變高曾看到有媽媽在抖音上抱怨,每天自己一手抱娃一手炒菜,還要抱著孩子上廁所。
  • 奶奶說:「你一回來,孩子就不乖了」,背後原因太扎心
    很少會哭鬧……我們前腳剛踏進家門,女兒乖乖的畫風立馬變了:吃個飯不餵不吃、老是粘著我們、一個不如意就發脾氣……奶奶看著孫女的樣子,一個勁的埋怨外加吃醋的說:「你一回來,她就不乖了」、「到底還是爸爸媽媽好」、「你們這是太慣她了」……怎么爸爸媽媽一回來,孩子就不乖了呢?
  • 【人腦】為啥我說話孩子不愛聽?
    」當老師很多年,這樣的抱怨不知道聽了多少。 這段抱怨中,有這麼幾個重點詞——長大了、不愛聽、頂用。現在孩子營養好、見識多,青春期來的要比原來早一些。但是,由於小學的孩子個頭還沒長起來,所以還沒膽子像初中青春期小孩一樣,和家長撕破臉大吵大鬧。在小學五六年級的階段,不少孩子的表現就是「不愛聽家長說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