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郝潤華(西北大學文學院教授)
詩歌具有教化作用,古已有之。孔子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可見,詩教的內涵豐富而又具體。中華文化自來重視人的道德養成,對於接受知識教育的當代青少年來說,道德教育同樣重要。我們與其板起面孔對他們進行嚴肅的道理說教,不如以寓教於樂為原則,尋求一種更感性、更活潑、更優美的道德教育方式。而詩歌正是這樣一種能夠給人帶來愉悅享受與心靈觸動的,也易於被人接受的教育樣式。
《中國古詩中的道德箴言》 莫礪鋒 編著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中國古典詩歌不僅具有形象化特徵,而且其中蘊含有豐富的人生價值觀與道德觀,比起其他語體,其潛移默化教育影響的功效是極為顯著的,有時甚至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這些富有旋律的、唯美的詩歌留在人們心間的時候,人類的情感與價值觀,就在不知不覺之間漸漸養成。著名學者莫礪鋒先生編著的《中國古詩中的道德箴言》一書,就是這樣一部通過詩歌中的名言警句傳達道德教育意義的有趣讀物。
該書從浩如煙海的古代詩歌文本中精選出特別富於道德意義的名句一百三十餘則,按內容將它們分成「修身」「立志」「家國」「愛民」「德行」「為官」「交友」七大類,為每條正文提煉出道德關鍵詞,如「淡泊」「自省」「勸學」「奮發」「曠達」「立志」「勤奮」「友善」「勤儉」「愛國」「親民」等,引導讀者簡捷地從古代詩歌的寶庫中獲得所需要的富有道德意義的格言,並逐一進行鑑賞解讀,幫助讀者準確理解這些格言的道德意蘊。
在中國歷史上,曾湧現出無數的志士仁人,這些志士仁人往往本身就是傑出的詩人,他們用優美的詩句表達了內心對人生道德境界的追求,詩歌成為他們留給後人的最寶貴的文化遺產。該書所解讀的正是古人留給我們的既富有藝術性又充溢著道德智慧的名句。這些詩歌箴言,內涵豐富,思想深刻,總體包括進德修身、努力進取、愛國愛民、友善重情、剛強堅毅、謙遜淡泊、潔身自好、勤儉節約、善善惡惡等道德範疇。如:「勿厭守窮轍,慎為名所牽」「居僻貧無慮,名高退更堅」,教人看輕得失,淡泊名利,寧靜致遠;「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奉勸青年珍惜時光、勤奮學習;「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堅金礪所利,玉琢器乃成」,少年要志存高遠,努力奮進,要經受磨礪;「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失既不足憂,得亦不為喜」,教你如何成為一個處世達觀的人;「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苟利國家生死以,豈以禍福避趨之」,每個人都要有深厚的愛國、報國情懷;「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要樹立堅定的人生信念與操守,要有勇氣、骨氣、正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要富有仁愛之心、友愛之心與同情之心。當後代的讀者誦讀這些家喻戶曉的古代詩歌名篇時,他們在獲得審美愉悅感的同時,也在道德上接受了薰陶。這種薰陶不是抽象的道德說教,它是伴隨著優美的意境和動人的形象而悄悄地進入你的內心的,它像『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春雨一樣無聲地滋潤著你的心田,幫助你把自己的精神境界向著崇高的目標升華。
細讀該書,發現有幾個優點:詩句選取準確,內容詳略得當,從關鍵詞入手很快就能找到讀者需要的詩作。語言生動平實,娓娓道來,循循善誘,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將深奧的典故與知識巧妙地融入詩歌內容的品讀中,讀起來不僅不感到枯燥乏味,甚至引人入勝,令人思考。此書雅俗共賞,面對的讀者群十分廣泛,不僅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必讀書,其中內容也同樣適合成人閱讀品賞。閱讀該書,讀者一定能夠從這些詩歌中感受到古人的道德智慧,體認中華道德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也能領略到古典詩歌的質感與魅力。古典詩詞箴言裡蘊含的真善美,期待我們的邂逅。
《光明日報》( 2021年01月14日 11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