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版CRS落地:買香港保險要交稅了?真相在這裡

2020-12-22 每日經濟新聞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導語:

近年來,不少內地人士熱衷於赴港買保險,在CRS(國際稅務術語:共同申報準則)實施下申報具有現金價值的保單,內地稅務局會對香港保單收稅嗎?

2018年9月1日,我國進行第一次CRS金融信息交換。CRS實施下,只要是在境外有金融資產存放的國家或地區,也會將持有人所持有的金融資產情況披露給內地稅務局。所指的金融資產包括:存款帳戶、託管帳戶、現金價值保單、年金合同、證券帳戶、期貨帳戶、持有金融機構的股權、債權權益等。

這意味著,由於同屬於CRS籤約地區,香港的保險公司也要將境內人士具有現金價值保單資產的信息報給內地稅務局,不僅僅是新買的保單需要披露,對於已經購買的存量保單同樣也要披露。那麼,買香港保單要在內地交稅了嗎?

國家稅務總局科研所特聘研究員楊默如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所謂保單現金價值,是指帶有儲蓄或投資性質的保單所具有的價值,即當保險合同解約時保單持有人能夠得到的價值返還。只有具備現金價值,甚至保險產品的設計可以相當於小型信託計劃,才可能被當作避稅或稅務籌劃的工具。」

不過,她還指出,稅務總局對保單分紅是否繳納個稅,尚無專門規定。目前領取香港保單分紅可以不繳個人所得稅,至於未來還不確定。

現金價值保單通報內地稅務局

簡單來說,CRS是各國和地區之間交換的稅務信息,核查納稅居民是否依法履行了納稅義務。以往因為監管缺失和法律漏洞,你可能沒有交,甚至沒意識到自己要交,但不代表你不該交。

2014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我國在G20財政部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承諾將實施「標準」,首次對外交換信息的時間為2018年9月。2017年5月9日,正式發布的《非居民金融帳戶涉稅信息盡職調查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規定,2017年7月1日起,金融機構開始對新開立的個人和機構帳戶開展盡職調查。

根據時間表,在2017年12月31日以前,金融機構需要收集帳戶加總餘額超過100萬美元以上的非居民的帳戶的信息,於2018年9月進行交換。而帳戶餘額低於100萬美元的,將在2018年12月31之前收集完信息,於2019年進行交換,並且之後每年收集交換一次。

CRS實施的最大的目的就是—加緊對居民海外帳戶的信息的收集,讓財富透明化,並且要合法合規。這也意味著中國加入到全球徵稅的行列,目前加入到CRS的主體不乏百慕達、英屬維京群島、開曼群島等避稅天堂,這讓貪官和一些明星藝人聞風喪膽。

近年來,很多內地高淨值人士為應對人民幣貶值,通過各種途徑配置美元資產。在此種情況下,很多人都選擇了購買境外保險,比如香港保單。隨著CRS實施,這些香港保單具有現金價值資產的信息,將被通報給內地稅務局。

舉個例子,如果你中國的納稅居民,在香港某保險機構有儲蓄型保單。那麼,香港的該保險機構就會把你的保單現金價值通報香港稅務局,香港稅務局再將你的保單現金價值通報內地稅務局。

根據上述《管理辦法》,「金融機構應當匯總報送境內分支機構的非居民帳戶信息,並註明報送信息的金融機構名稱、地址以及納稅人識別號。」帳戶信息包括:具有現金價值的保險合同或者年金合同的現金價值或者退保價值。

不少購買港險或者有購買計劃的人就擔心,通報了這些資產信息要被徵稅了嗎?

「保單分紅」存爭議:屬賠款還是資本利得?

國家稅務總局科研所特聘研究員、第六屆中國國際稅收研究會理事楊默如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具有現金價值的保單,屬於CRS涉稅信息互換下的金融帳戶之一。」

「所謂保單現金價值,是指帶有儲蓄或投資性質的保單所具有的價值,即當保險合同解約時保單持有人能夠得到的價值返還。只有具備現金價值,甚至保險產品的設計可以相當於小型信託計劃,才可能被當作避稅或稅務籌劃的工具。因此如果保單沒有現金價值,就不需要申報披露。」

以香港保單為例,境內通常購買的產品包括儲蓄型重疾保障、儲蓄型終身壽險、高端醫療、投資相連保單等。其中,消費型的醫療險就不在報送範圍之內。

根據香港稅務局2016年6月30日生效的《2016年稅務(修訂)(第3號)條例》,從2016年12月1日起,內地新投保客戶必須採用新版表格和新的開戶程序。對於2017年1月1日前已生效的保單,客戶需要到相應保險機構完成自我證明。

楊默如認為,CRS實施後,香港的保險公司為了履行CRS盡職調查工作,要求投保人投保時填寫一張自我證明,包括自身稅務居住地和稅務編號。除此之外,正常購買香港保險不受影響。內地自2018年9月起首次與香港進行金融帳戶涉稅信息交換,但這不意味著要交稅。根據我國個人所得稅法律規定,保險賠款免徵個人所得稅。

根據2018年8月31日最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滿一百八十三天的個人,從中國境內外取得的所得,應依法繳納個稅。內地居民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本身就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而保險賠款屬於法律規定的免稅範圍。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的重疾險普遍具有分紅性質,按規定也在報送範圍之內,此類保單報送之後要不要收稅?若收稅,對保單實際收益影響如何呢?

對此,楊默如指出:「稅務總局對保單分紅是否繳納個稅,尚無專門規定。就保單分紅屬於保險理賠抑或資本利得,一直存在爭議。目前領取香港保單分紅可以不繳個人所得稅,至於未來還不確定。」

事實上,就全球而言,歐美各國對投資收益就有更廣泛的徵稅權,保險賠款在美國就仍需納稅。在其看來,儘管目前仍基本處於免稅地帶,但未來在內地的稅制和徵管中,是否會對保單分紅徵稅、CRS是否真正影響保險收益率,則仍然存在未知數。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中國版CRS落地:海外信託、保險、證券全置於監管之下
    蝸牛保險醫院聯合創始人石玉聯,感覺海外保險的變化像電影情節一樣。內地富人曾蜂擁到香港買保險,後來刷銀聯卡買保單被禁止,許多客戶轉而用萬事達信用卡,但沒過多久,這條路也被堵死。即將實施的中國版的CRS(金融帳戶涉稅信息自動交換標準通用報告準則),正讓很多事情發生微妙變化。
  • 香港黃金一兩等於多少克 香港買黃金要交稅嗎?
    香港黃金一兩等於多少克?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弄清楚克數重量與當日匯率。比如內地顧客頻繁光顧香港,卻仍有很多人不了解香港澳門的「兩」與內地的「兩」完全不是一回事。黃金怎麼買 而香港的金首飾店偏偏都以「兩」來標註價格。很多內地遊客就這樣迷失在了「兩」的海洋中,以為撿到了大便宜。
  • 很快,買商業養老保險可以延遲交稅!又能省錢了!
    買商業養老保險,讓國家給你減稅所謂「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是指個人收入中用於購買商業補充養老保險時,其應繳個人所得稅可延期至提取保險金時再繳稅。所以,旺財要敲敲黑板,這項措施不但為你大大減輕了當下的納稅負擔,而且本質上是國家給予購買養老保險產品個人的稅收政策優惠,是鼓勵你自己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畢竟,旺財已經說過很多次了,國家養老金靠不住,還是要自己早做打算。其實,保險業內提出實施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試點已有十年,其中讓老齡化嚴重的上海作為首個試點率先實施的呼聲最高。我們就看試點方案能不能年內出臺了。
  • 買房子要交稅嗎 買房子交稅怎麼算的
    #生活常識#買房是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件事,但是還有很多人對於買房還不是很深入了解,要知道買房不僅要提前準備要首付款,而且還要準備一些要繳納的房產稅費,那麼買房子要交稅嗎?買房子交稅怎麼算的?接下來我們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吧!一、買房子要交稅嗎1、買房肯定要交稅。詳細狀態分為買新房與二手房,買入二手房交稅會比較多。買新房房稅項,契稅,公修基金和印花稅等。
  • 中國版CRS落地 金融機構將面臨哪些挑戰?
    中國版CRS最終落地,意味著從2017年7月1日起,將會對中國境內的非居民和金融機構產生巨大影響。一方面中國境內非居民的金融帳戶涉稅信息將面臨盡職調查,另一方面,金融機構也將在未來兩年內面臨執行盡職調查的巨大挑戰。
  • 去香港買的保險,終於不用擔心續保問題了
    保險小記——第6篇5月18日,深圳人民銀行發了一個材料,上面提到保險的地方只有寥寥幾句話,但卻解放了一大批人——以前去香港買的保險,再不用擔心理賠款難到帳、續保不方便等問題了。其實,在這份《意見》制定過程中,有一部分工作已經推進並落地了。18日,深圳人民銀行發布了一則材料,介紹了多項措施的落地情況。其中就包括,方便灣區內的銀行為已購買港澳地區保險產品的內地居民提供理賠、續保、退保等跨境資金匯兌服務。
  • 買狗貴,養狗要查戶口,交錢交稅買保險
    在德國,買狗比領養貴了十幾倍根據柏林的規定,寵物店裡面不能賣狗,主人想買狗只能到育犬中心購買。但是育犬中心的狗狗價格極高,搞到勸退,所以很多主人會選擇去領養一隻狗狗。明顯德國就是提倡領養代替購買的,在寵物店和收容所,都能領養到狗狗。
  • 買別墅,送奔馳,奔馳要交稅嗎?
    但是如果有人告訴你,來我們這裡買個別墅,我們送業主一輛奔馳,副駕駛上還有腿長1米8的小姐姐,是不是聽上去更心動了?但是別急,這裡還有一個小問題,那就是,開發商送你的奔馳,要不要交稅呢?這時候,咱倆談成了一筆生意,這個不是關於小姐姐的,我送你幾瓶紅酒,你喝著不錯,哎呀小趙,以後我們單位的福利和紅酒,都從你這裡採購啦!今晚的小姐姐也很好看呀,下次還讓她來呀!那麼,我這些紅酒是用於應酬呢還是用於銷售呢?很合理的說,是用於銷售的。
  • 工資多少需要交稅 快來看看你要交多少稅?
    工資多少需要交稅從2012年開始個人所得稅起徵點調整為3500元。
  • 開香港帳戶越來越難,這裡有個解決辦法!
    開香港帳戶越來越難,這裡有個解決辦法!特別是今年,香港將接受國際反洗錢評估,包括銀行在內的各界都高度重視。第二,2017年1月1日起,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正式開始執行共同稅務匯報系統CRS框架下的新戶開戶程序,並於2018年與其他國家和地區進行第一次信息交換,國際稅務合作進一步加強。第三,在如美聯儲加息等背景下,香港作為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成為資本外流的首選地。
  • 你的工資怎麼交稅看這篇就夠了
    交稅大法第一步:生計費,國家認為一個人要養活自己,一個月需要5000元。每月扣除5000元不用交稅。小明一個月工資9000元,首先將5000元剔除,那剩下4000元需要交稅。交稅大法第二步:專項扣除,指個人繳納的「三險一金」,三險指養老保險、醫療保險以及失業保險,「一金」指公積金。公司一般會為員工買五險一金,五險中的三險是個人和公司共同承擔的,公積金也是個人和公司各承擔一部分。小夥伴們只需要拿著工資條對下,自己每個月到底出了多少錢繳納三險一金。
  • 理財收益要交稅了?對誰收?收多少?
    不過礙於有些朋友可能理解有誤,所以今天就來簡單說說「理財收益要交稅」這件事兒。   首先,交稅這事兒是真的。   經典的財稅56號文給各位貼出來了,想看全文的話,可以到國家稅務總局官網→稅收政策→最新文件→翻到第四頁→找到「關於資管產品增值稅有關問題的通知」查閱。
  • 年薪20萬,全年交稅500塊!香港個稅了解一下?
    原標題:年薪20萬,全年交稅500塊!香港個稅了解一下? 要聞 年薪20萬,全年交稅500塊!香港個稅了解一下?2018年6月21日 08:14:51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香港傳真」,作者為「PressHK」。
  • 我買的保險,可以抵稅麼?
    一最近很多人都在問,我買的保險能抵稅嗎?快來教教我呀!Enenen…首先,很遺憾的告訴大家,不是所有保險都能抵稅。更遺憾的是,絕大多數商業保險,都不能抵稅, 當下只有三類產品可以抵稅。從2016年開始,就有30多家保險公司開展稅優險業務,但一直不溫不火。原因很簡單,這款保險屬於國家福利,保險公司不賺啥錢。業務雖然在做,但不願意花力氣推廣。稅優健康險之所以叫「稅優」,是因為買保險的錢,可以用來抵扣個稅。
  • 香港/內地保險「選擇障礙症」都看過來
    開香港銀行帳戶,買香港保險,打9價HPV—這就是現在的「赴港三件套」。開香港帳戶有什麼用?這裡說的香港帳戶,其實約等於海外帳戶。只不過,對於內地人來說,香港帳戶是最容易開的海外帳戶。所以中國是個外匯管制的國家,每人每年只有五萬美元的外匯額度。而中國香港則相反,它選擇了資本自由流動,匯率穩定,但放棄了獨立的貨幣政策(跟隨美國的貨幣政策)。所以,香港是金融自由港,資金到了香港,理論上可以在全世界範圍內活動而不受限制。
  • 一般移民中介不懂也不會告訴你的 CRS 真相
    一、不放棄中國國籍,您仍然可能是中國的稅務居民。這意味著,您無論國籍如何,還是要給您真實居住的國家交稅,而且是全球所有收入交稅。就算您在居住國沒有收入,在中國的收入,也是要視情況申報納稅的哦。您選擇的移民機構,能看透身份的本質嗎?能如實跟您講稅務問題嗎?
  • 買香港保險網上通道被封 政策收緊你也不用緊張
    一些香港保險公司常用的網上支付渠道「廣州銀聯跨境支付」渠道也被限制。  不論你買沒買,只要略有關注保險的人,想必都已經聽說過內地人瘋買香港保險的消息。香港保險到底比內地的保險產品好在哪?  保費低 內地便宜15%-30%  內地人去香港買得最多的通常是重疾和分紅兩類,其中,重疾險的性價比最高,超過一半內地客都選擇它。
  • 香港保險,值得買嗎
    香港保險,是一個對大多數人來說,既熟悉又陌生的詞,熟悉是因為經常能在媒體和朋友間提及,陌生是因為自己也說不出香港保險和內地保險有什麼區別。這篇文章,我會簡單介紹下香港保險,相信您會對香港保險有個基本認識。
  • 理財|香港保險還值得買嗎?
    在考慮大陸還是香港保險之前,我們要考慮保險之外的一些因素。首先,是被保險人是否吸菸。香港的重疾險也好、壽險也好,都是區分吸菸體和非吸菸體的。一旦吸菸,定期壽險加費100%,重疾險、終身壽險加費15%左右,保費超過大陸。其次,資金的出境和入境。
  • 美國買大眾和中國買大眾有什麼不同
    一:可以通過網絡查找真實車源第一步當然還是選車,南加州風和日麗的氣候作祟,朋友這次下定決心要滿足在國內忍耐多年都沒有實現的願望,給自己買一臺敞篷車。女孩子一個人用車不貪大求全,夠用就行,最後敲定敞篷甲殼蟲並且沒有備選方案,車型選定了問題一下就變得單純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