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讓人淚崩的畫面,道出「姥姥帶娃」背後的真相

2020-08-16 悅蒙氏育兒

決定寫這個話題的時候,內心糾結了很久,從我的成長到孩子的成長,從「媽媽」到「姥姥」角色轉變,她能做的恐怕都不止寫一本書了……

女人,沒生孩子之前不知父母恩,生了孩子才能真真切切體會自己媽媽的不易。

印象中最深的,就是當我生完孩子從手術室出來那一刻,看到的第一個人就是媽媽在等我。看著虛弱的我,她的眼神裡寫滿了心疼……

月子裡的各種營養湯和月子餐更是親力親為,生怕哪頓沒吃好,身體就恢復不好。

有了娃之後,生活中更是各種無微不至的照顧,從照顧我一個人變成了照顧我和孩子兩個人,到現在一家老小一幫人。

沒有抱怨,沒有「工資」,沒有疲憊,仿佛這些都是她該做的一樣。

每天等我回家吃飯,總是做我愛吃的飯菜,我忙著餵孩子吃飯,媽媽不停地往我嘴裡餵飯,其實我知道,她是怕我吃涼了。

媽媽不善於表達,但是行動上卻處處疼愛女兒。

在「姥姥」的角色中,她到底為了什麼?

1.有一種愛叫「誰也不為,就為我姑娘」

絕大多數「姥姥」帶孩子共同的目標就是為女兒分擔,甚至怕女兒太累。

即使我們已經做了媽媽,也永遠是媽媽眼中的孩子,只要她在身邊,就會竭盡全力守護我們。

之前曾看到一個調查:我國現有隨遷老人近1800萬,其中專程來照顧孫輩的高達43%。大數據顯示,姥姥逐漸成為帶娃的「主力軍」。

曾經在小區和一個「姥姥」閒聊的時候,「姥姥」說到自己為女兒扔下老家的悠閒生活,滿眼裡都是對女兒的愛。

「姥姥」其實已經老了,頭髮花白,腰酸腿疼,早已不是那個矯健能幹的人,但卻依然為女兒的家起早貪黑,任勞任怨

能讓女兒多睡一會兒,絕對會夜裡自己獨守孩子。

2.有一種女兒的心聲「有媽在,我可以放心的工作」

一般對於休完產假的新手媽媽,最不願意這個時候回歸職場。自己好不容易樹立起來的育兒理念,仿佛把孩子交給誰都不放心。

但是,唯一最放心的還是自己的媽媽。

於是,「姥姥」開始上崗,兩代人的育兒觀念開始發生衝突,「姥姥」有時也憋屈,自己養了一輩子的孩子,怎麼就行不通了呢?

生活中有多少女兒,一邊嫌棄,一邊心安理得把娃扔給媽。

當我們在職場叱吒風雲的時候,「姥姥」未嘗不是負重前行。

每天早六晚十,除了生活的照料還要按照女兒的方式學習各種兒童遊戲、兒歌之類的,最重要的還擔憂女婿的想法,孩子日常是否磕碰……

仔細想想,要不是有媽在,我們真的能做到瀟灑工作嗎?

有媽在,我們真的很放心。

3.有一種疼愛叫「隔代親」

姥姥,媽媽的媽媽。無論對子女的教養多麼嚴苛,到了隔代輩,什麼原則啊,什麼武力啊,統統走開。

在我們身邊,有多少人是姥姥帶大的,又有多少人的童年回憶裡,有姥姥揮之不去的身影……

姥姥的愛綿遠流長,流過子女一輩,又福澤子孫一輩。

媽媽這一輩子,沒孩子的時候為父母活,有了孩子為子女活。我們好不容易長大了,現在又要接手下一輩,默默守護著女兒的幸福。

當然,「姥姥」帶娃更便於和女兒的交流,即使女兒說了什麼重話也不計較。

可能會有媽媽覺得,婆婆帶娃不如媽媽帶得好,或者覺得婆媳關係比較難相處。

換位思考一下,帶娃這件事情本身就是非常辛苦的。老人願意犧牲自己的晚年生活來幫我們,真的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在養娃路上,我曾抱怨過,生氣過,但最終,還是離不開婆婆。畢竟,她也在為我們的小家默默付出,都是為了孩子們更好。

所以無論是姥姥還是奶奶,我們能做的就是感恩和珍惜,多一些包容和理解。總之 ,不管是奶奶還是姥姥,她們都是最疼外孫的,也是最愛我們的媽媽!

相關焦點

  • 「媽媽,我不想去姥姥家」孩子的遭遇,揭示了姥姥帶娃的3個真相
    而姥姥住得近,距離自己家有5個紅綠燈。於是,放學後接孩子的重任落在了姥姥身上。晨晨舅舅家裡有個兩歲半的小表弟,姥姥每天都會帶著孫子去接外孫。剛開始,姥姥把晨晨接到自己家裡,然後媽媽下班後再去姥姥家接他回家。就這樣維持了三個月,直到有一天,晨晨眼裡含著淚對媽媽說了這樣一番話,讓媽媽重新思考晨晨的安置問題。
  • 「千萬別幫閨女帶娃」老人掏心窩的話,暗含多少姥姥們的辛酸淚
    文|秘籍君如今都流行姥姥帶娃了,姥姥帶娃一方面可以心疼閨女,一方面可以避免婆媳矛盾。所以,很多寶媽生完孩子,都是直接選擇讓姥姥來帶娃。這樣雖然好處多,但越來越多姥姥卻表示不願意給閨女帶娃了。小區張大媽幫閨女帶娃兩年,現在外孫上了幼兒園,她二話不說就回自己家了。閨女給她打了好幾次電話,希望她繼續幫忙帶,就早晚接送一下孩子,但她卻死活不去。
  • 奶奶帶娃和姥姥帶娃有啥不同?寶媽的一番話揭露了真相:扎心了
    文/奶球媽咪(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如今網上出了個段子,他們將奶奶帶娃和姥姥帶娃以及媽媽帶娃劃分成了三種不同的狀態,並一一做分析,看後有很多網友都啼笑皆非。其實雖然這是一個段子,但背後折射出來的現實依據卻是很值得大家深思的,對這兩種情景的解讀也會讓我們發現很多不一樣的東西,而結論也是非常值得大家玩味的。奶奶帶娃和姥姥帶娃有啥不同?這位寶媽的一番話揭露了真相:扎心了!
  • 為啥幫女兒帶娃是「一場空」?奶奶和姥姥帶娃的區別,真相很戳心
    「文/豆寶奶奶育兒經,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對於年輕的雙職工家庭來說,帶娃這件事多少還得靠老人們幫忙。在早前奶奶幫忙帶娃是主流,而在近幾年,姥姥幫忙帶娃的情況變得更為多見了,不過,雖然看起來姥姥帶娃有很多的好處,比如說迴避了尷尬的婆媳矛盾,但是作為過來人的「姥姥」們卻坦言:「幫女兒帶娃是一場空。」
  • 姥姥道出帶娃本質:「外孫不懂事我來帶,懂事了再讓奶奶帶」
    在過去的時代,老人帶娃一般都是奶奶出手,但到了如今姥姥也加入了帶娃隊伍。:&34;       聽姥姥的講述確實讓人有些心酸,畢竟是犧牲自己寶貴晚年時間來幫女兒帶娃,但這就是帶娃的本質,希望女兒女婿好,也希望親家好。
  • 為何姥姥成帶娃主力軍,奶奶都去哪兒了?真相讓人感動
    曾經奶奶帶孫子成了家家戶戶默認的事情,可如今姥姥卻成了帶娃的主力軍,並且這個數據還在增大。就連豪門家庭何猷君和奚夢瑤,兩人參加綜藝的時候和奚夢瑤的媽媽通電話,兒子就在姥姥家待著。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願意把孩子交給姥姥,不願意交給奶奶呢?
  • 為啥中國都是姥姥幫忙帶娃,爺爺奶奶去哪了?背後原因很真實
    >通過仔細觀察每個家庭的情況就可以發現了,這背後的原因很真實。自從媛媛生了兒子後,由於要忙著去工作,因此孩子的姥姥就主動幫忙照顧孩子,一直到孩子3歲,孩子的奶奶卻突然要求要帶娃,還說自己有時間照顧孫子,就不用姥姥照顧。
  • 奶奶帶娃是傳統,姥姥帶娃成主流,90後寶媽說出背後原因?
    帶一個孩子有多累,相信每個媽媽都深有體會。媽媽既要工作又要帶娃,根本忙不過來。作為母親,為了女兒少吃苦,姥姥就選擇了自己多承擔一些。所以說,姥姥幫忙帶孩子不是因為她有多閒,而是她知道如果放手不管,最累的人是她的女兒。獨生女的家庭,孩子只有一個,老人心疼自己的女兒,不願意自己的女兒辛苦,所以就主動要求幫忙帶娃。
  • 越來越多的家庭都是姥姥帶娃,爺爺奶奶去哪了?背後的原因太真實
    以前都是爺爺奶奶帶娃,可是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讓姥姥帶娃呢?小丹聽完心裡很不高興,當初自己身體那麼虛弱,婆婆都沒想過請幾天假幫忙照顧孩子,現在孩子都這麼大了卻說要幫忙帶孩子。越來越多的家庭都是姥姥帶娃,爺爺奶奶去哪了?其實爺爺奶奶和姥姥一樣都是屬於時間比較多的人,都可以幫忙帶孩子,主要現在的年輕人更願意讓姥姥帶娃。
  • 「不要輕易給女兒帶娃」,自願帶娃的姥姥,為啥如今多半都後悔了
    、更容易被女兒埋怨老人帶娃靠經驗,年輕人帶娃靠知識,兩代人之間存在育兒觀念的分歧,這是不爭的事實,目前,也沒人有能力將其改變。和子女長時間住在一起,一些育兒和生活摩擦,會使得原本很堅固的親情,多少出現一些裂痕。而姥姥帶娃也承擔著一定的教育責任,自然會對外孫的錯誤行為進行規範,這樣一來,在孩子那裡就落下了嚴厲的印象。但爺爺奶奶只是偶爾來一次,自然會更加溺愛孩子,這種對待方式的差異,導致孩子會對爺爺奶奶更加親近,而將其養大的奶奶反倒被冷落得,吃力不討好。
  • 「姥姥帶娃成主力」這說法掩蓋了多少事實?無數奶奶暗自哭泣
    實際上,「姥姥帶娃成主力」這說法掩蓋了多少事實?無數奶奶暗自哭泣。就比如我鄰居大媽,作為奶奶,一直想要帶孫子,但是辛辛苦苦帶了三年,兒媳一句「教了孩子一身壞習慣」,就全盤否定了她的付出,然後還把孩子交給姥姥接送,說姥姥更會帶孩子。鄰居大媽有苦難言,只能暗自落淚。
  • 「你後悔幫女兒帶娃嗎?」姥姥的真實回答是......
    「可能,我是真的老了,不中用了,幫不上女兒什麼忙了……」一句話「我可能是老了」,道出了媽媽心裡多少不可言說的委屈有一項調查顯示:有接近一半的孩子,都由姥姥帶著。在我身邊,很多人都是由姥姥帶大的。後臺有位朋友留言,女兒剛生完孩子,雖然有婆婆帶,但她心疼女兒,還是不遠千裡趕過來照顧。
  • 「如果不是我媽,我哪裡敢生孩子」,有一種愛叫姥姥帶娃
    聽完這番話,不經讓人淚目,在媽媽眼裡,無論長多大,都是孩子,有女兒的媽媽永遠都是會心甘情願地幫自己的女兒帶孩子,而且永遠不會說自己是最辛苦的,只會心疼自己的女兒。CCTV之前拍過一部紀錄片《姥姥》,真實記錄了河南鄭州一個普通小區裡的一群「隨遷姥姥」們的真實日常。
  • 越來越多的姥姥開始帶娃,奶奶怎麼不帶了,現實讓人無奈
    木蓮媽媽歡迎評論分享,抄襲必究現代社會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姥姥開始帶孩子,而奶奶帶孩子的家庭則漸漸減少,這也讓人非常納悶,按理說奶奶也會非常疼愛孩子,怎麼會拒絕和孩子親密接觸的機會呢。了解了背後的故事,才讓人發現真相竟是如此的無奈。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讓姥姥帶娃,不讓奶奶帶娃?原因很現實
    為了避免這種矛盾,讓姥姥帶娃其實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奶奶帶娃和姥姥帶娃,這3點區別很重要姥姥帶娃,避免婆媳矛盾婆媳關係便一直是許多家庭的難題,尤其是在孩子出生之後,之前"親媽""親女兒"的和諧畫面消失了,婆婆變成了"出力不討好"的角色,兒媳婦變成了刁蠻任性不講理的
  • 為啥奶奶帶娃越來越被嫌棄,姥姥帶娃卻成主力軍?原因令人深思
    「我才不會讓婆婆幫我帶孩子,到時候我帶著孩子回娘家,讓我媽照顧。」準媽媽小李已經懷孕6個多月,最近我們倆說到以後帶娃的事情。我很羨慕的說,你家公婆剛剛退休,正好有大把的時間幫助帶孩子,你以後可享福了。小李直接反駁道,就算婆婆閒著,我也不會讓帶孩子,我發現了,我們倆各方面都不合,以後一起帶娃,還不知道會鬧成啥樣了,還不如從一開始就杜絕這個隱患。
  • 姥姥帶娃成主力軍!經歷過的姥姥們卻說,無論如何也別幫女兒帶娃
    小區裡、公園裡和學校門口隨處可見帶娃的老人,而這之中,又以孩子姥姥帶娃的居多。甚至現在還有了「媽媽生,姥姥帶,奶奶定期來觀賞」這樣一句話。確實,現在姥姥帶娃已經成為了主流,但有的姥姥其實心裡也很累。儘管大女兒還有生二胎的想法,但這次李奶奶表示,自己再也不帶娃了,有多苦只有自己才知道,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如果可以,家長自己帶娃無疑是最合適的,但現在大家都知道,生活和工作這麼忙,不求助老人實在是很困難。而其中姥姥又格外被寶媽們信任,現在已經成為了帶娃的主力軍。其實姥姥帶娃也有利有弊,寶媽們還需謹慎選擇。
  • 「你後悔幫女兒帶娃嗎?」姥姥的真實回答讓女兒崩潰
    「可能,我是真的老了,不中用了,幫不上女兒什麼忙了……」一句話「我可能是老了」,道出了媽媽心裡多少不可言說的委屈。有一項調查顯示:有接近一半的孩子,都由姥姥帶著。在我身邊,很多人都是由姥姥帶大的,守著我們成長的不僅有媽媽,還有媽媽的媽媽。
  • 奶奶帶娃是義務,姥姥帶娃給紅包?寶媽說出原因令人無法反駁
    但是隨之而來的又有一個問題,老人,爺爺奶奶是老人,姥姥姥爺也是老人,那麼孩子是給哪一方老人帶呢?奶奶帶娃是義務,姥姥帶娃要感恩?這不快周末了,和同事閒聊到了周末怎麼安排,她說準備去買點禮品和幾件衣服,去看看孩子外婆。
  • 動漫盤點:5個最催淚的二次元畫面,看完4個忍住不哭,最後淚崩了
    每位漫迷都有心底最柔軟的部分,許多喜歡動漫的人更是容易被觸動,所以漫迷們在看許多動漫的時候會發現許多動漫畫面和場景容易產生情感共鳴。這時候漫迷往往會有落淚的衝動,所以許多動漫也是非常催淚了,今天小物就想為漫迷做一次動漫盤點,5個最催淚的二次元畫面,看完4個忍住不哭,最後淚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