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罵教育效果不大,正面管教更可行

2021-01-08 新快報

■廖木興/圖

教育部明確教師懲戒權,廣東有老師認為

古語有云 「嚴師出高徒」,但隨著時代變化,學生和家長自我保護意識不斷增強,教師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一度受到重罰,如今年8月,山東日照某班主任因用課本抽打了兩名逃課的學生,被停職一個月且被納入信用「黑名單」。

11月22日,司法部、教育部發布《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規則(徵求意見稿)》(下稱《規則》)指出,教育懲戒是教師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職權,可根據學生違規違紀的情節輕重採用不同懲戒手段。同時,徵求意見稿也為教師行為列出了「禁止清單」。

新快報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多數家長都認可老師的懲戒權,認為對待問題學生,適當懲戒是必須的。心理專家則強調,要實現懲戒有度,老師和學生、家長之間就必須建立信任,這對老師自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新快報記者 陳思陶

A

明確教師懲戒權

廣東走在全國前列

教師懲戒權一直備受關注,今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簡稱《意見》),首次明確提出教師懲戒權,並要求制定實施細則。

其實,在《意見》發布前3個月,廣東省已公布《廣東省學校安全條例(草案)》(簡稱《條例》),提出中小學教師可採取一定的教育懲罰措施,在全國率先用立法賦予老師教育懲戒權,但未對使用懲戒的情況、措施等作出詳細規定。

今年9月,廣東省人大常委會首次審議《條例》,對教育懲戒權作出具體規定,符合懲戒條件的情況下,教師可以採取責令站立、慢跑等與其年齡和身心健康相適應的教育措施。但 「罰站罰跑」的規定是否屬於體罰和變相體罰受到爭議,隨後在11月15日發布的《廣東省學校安全條例(草案修改稿徵求意見稿)》中,刪除了「罰站罰跑」條款,修改為「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採取與其年齡和身心健康相適應的教育懲戒措施」。

廣州市花都區一民辦學校年級組長皮老師表示,從《條例》變化可以看出,教育懲戒權是備受關注又備受爭議的議題,多數人接受教育應該有懲戒權,但對於懲戒權的使用及教師、學生安全和尊嚴的保護有所顧忌,這就需要進一步細化規則條款,明確實施懲戒的條件、方式。

皮老師說,在最新發布的《規則》中,進一步將教育懲戒分為一般懲戒、較重懲戒、嚴重懲戒、強制措施四個層級,也提到了罰站、面壁、適當增加運動要求等懲戒方式,可見「罰站罰跑」類懲戒有一定合理性,對於教師把握實施懲戒的度有一定幫助;但是《規則》裡一些規定仍然比較含糊,比如對學生有哪些具體違規行為可以實施相應級別懲戒並沒有明確界定,實際執行中還是要依靠教師自行判斷,沒有細則保障可能會影響懲戒權的實施。

B

懲戒並非目的,正面管教更能教育好學生

對於懲戒權的確認,多位老師表示,懲戒不是目的,糾正學生錯誤的行為或傾向才是核心,懲戒外還有多種方式可以實現。

廣外教育集團某分校的班主任羅老師表示,班裡有學生此前就讀的學校採用高壓管理,班級紀律和學生人際問題曾氣走數位班主任。他剛接手班主任工作時,有家長表示信任老師,也對他說過,「孩子不聽話你就打」。但羅老師認為, 「打罵式的教育對現在的學生效果短暫,正面管教才是更有效的方式。」

羅老師沒有用棍棒,而是用學生愛面子的心理樹立權威和信任。「學生看到我每天時髦靚麗,開開心心,覺得十分給他們長臉;他們自然而然想要表現更好,也給我長臉。」隨後,羅老師重新制定了班規,讓每個學生輪流成為紀律、衛生等班務的管理者、監督者。「負責管理的學生一開始都會抱怨其他同學不配合、難以管理,但這正是他們將心比心、換位思考的時候,他們體會到了管理班務的難處,也知道了配合班級管理的好處,班裡的人際關係更和諧了。」在懲戒措施上,羅老師也採用特別的方式,比如讓違規學生表演節目等。隨著正面管教的實施,班裡形成了積極向上的氛圍,學生的精神面貌和學習意願不斷提升。

祈福英語實驗學校的韓老師表示,傳統的教育中傾向實施打壓、懲戒等挫折教育,可能會取得一定效果,但容易故態復萌,她主張的是賞識教育,採用溫柔感化和激勵引導並進的方式。初中階段的學生對於嚴肅的批評甚至責罰往往接受不了,用靈活委婉的方式教育、鼓勵,耐心對待他們,並提供解決問題的指導,既保護學生的自尊、自信,也促進師生情感交流;此外,對於學生好的表現及時給予表揚,即使僅僅獎勵一包薯片,學生也會感到開心,覺得受到了認可,從而強化學生的正向發展。

C

家長認可老師的懲戒權,但老師應以身作則

「現在一些老師不太敢管問題學生,這不僅不利於問題學生的成長,也會影響到其他學生。」二年級學生家長梓繁媽媽對於落實教師的教育懲戒權十分贊同。「之前我孩子班裡有個學生,喜歡無故拍打、推倒其他同學,擾亂課堂紀律,老師多次溫和教育也沒有效果,這個學生的家長也百般推脫。」因此她認為,對於個別不受管教的學生,也許發揮懲戒權才能夠更有效地達到教育目的,懲戒權的明確消除了老師的顧慮。

六年級學生家長釗爸也認為,由於家長投訴、老師缺乏保障,老師們對問題學生可能不敢管或者難以管到底。但他也疑慮,老師可能過度懲戒,從而影響到學生的心理健康。

對此,二級心理諮詢師徐麗娟表示,不同的學生對待懲戒的「耐受力」不同,有的學生會因點名批評感到傷害自尊,有的學生可能在體罰後仍然情緒穩定,懲戒有度不僅體現在不同級別的懲戒方式上,也體現在對待不同學生使用不同的懲戒方式上。

因此,實現懲戒有度需要老師對學生十分了解,家長和學生也十分信任老師。為此,徐麗娟建議,讓家長和學生參與到學校或班級規則的制定中,和老師共同劃定懲戒的範圍、程度,明確老師在管教過程中的責任邊界,從而提升懲戒權的合理性、可操作性。

此外,老師也要嚴於律己,以身作則,嚴謹地使用懲戒權,並加強與家長溝通,使學生和家長「服氣」,當學生和家長從心底裡認可老師,老師的適度懲戒才能發揮效果,形成教育管理的正向循環。

相關焦點

  • 正面管教的昨是今非
    長期獨生子女政策下的中國,唾棄了傳統的打罵教育,可又教不好孩子,還會控制不了打罵,這樣的廣告詞可以吸引讀者的購買慾望。其次,誤以為和善和堅定是教育孩子的兩種方法。管不好孩子就在於要麼對孩子過於控制(「我說了算」),要麼過於嬌縱(「孩子說了算」)。更多父母會在兩個極端之間來回搖擺。
  • 家長學會這6句話,正面管教比打罵更有效
    隨著教育思想的更新和普及,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了打罵對於孩子來說可能並不一定能起到教育作用,反而可能會傷害孩子的身體和內心,在犯錯之後經常被打被罵的孩子非常容易形成不自信的性格,還很可能對家長抱有不信任的態度;但如果對孩子不批評責打,在孩子犯錯之後不加以糾正,只是輕飄飄的告訴孩子「這樣不對」,這種有錯不罰的行為又會讓孩子對自身的錯誤缺乏認識,將犯錯視為習以為常的事,進而讓孩子養成無法無天的性格
  • 家長學會這3招正面管教,比大吼和打罵都有效
    面對這樣的情況,相信不少家長都會用大吼和打罵來解決,畢竟&34;、&34;,是諸多家長遵循的教育方式。,無奈這種教育方式是錯誤的,反而得到一種反效果。打罵式教育,只是讓孩子暫時服軟,而不會引導孩子走正道。有時候,家長也會缺乏對自己的管教能力,推薦一套書籍《家長必修的正面管教》,這套書是媽媽成功教子必讀書,讓你掌握育兒智慧和理念,避免家庭教育的誤區,培養出不平凡的孩子。
  • 《正面管教》:不懲罰、不驕縱,用和善而堅定的態度與孩子對話
    父母們一般採用兩種方式:一種是嚴厲式,這是很多父母普遍採用的傳統的管教方式,即打罵式教育。其二是驕縱式,現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很是寵愛,捨不得打罵,一味地慣著孩子,任其自由發展。 這兩種管教方式的結果:打罵式教育雖然暫時制止了孩子的不良行為,但是長期的這種懲罰,沒有愛的教育,會讓孩子變得膽小、怯弱、自卑、沒有主見,或是走向另一個極端:憤恨、報復和叛逆;而驕縱式教育則造就了一個低能兒,一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事事依賴父母,沒有獨立性,任性不講理,處處以自我為中心。
  • 《正面管教》:孩子面對父母的打罵選擇無視,其實他是在自我保護
    今天想再談談有關於教育孩子的話題,其實當我學習到好多家庭教育的文章和書籍以後,給我的感受是,最應該被教育的其實是父母,而當父母變好以後,孩子其實不用被你教育,他自己就會慢慢變好。之所以有這樣的感悟是,最近聽了樊登讀書的一本書《正面管教》,這本書實在是太好了,真心推薦願意學習和改變的家長。
  • 正面管教—教育孩子一兩事
    孩子是每個家庭愛的結晶,不管在哪個家庭中當第一個孩子出生的時候全家都是興奮地,當然隨之而來的便是對孩子無休止的愛,有的怕孩子長大後誤入歧途於是在孩子小的時候便對他們嚴厲異常,導致孩子長大後心理怪癖不願與人接觸,有的害怕孩子會受一點點的委屈溺愛異常,導致孩子成為了巨嬰,而這本數則成了數萬萬家庭的救護星,如何正面管教孩子讓孩子在父母的愛中茁壯成長。
  • 正面管教是家庭教育標配
    正面管教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溫和而堅定的愛。所謂的溫柔就是態度溫和,所謂的堅定就是立場必須要堅定態度,溫和是對孩子的尊重,立場堅定是對自己原則的尊重。所以,正面管教是一致性溝通的一個標準件,既尊重了自己的原則,也尊重了對方的自尊,是一種有效的管教。相對於正面管教,還有另外兩種極端的管教方式,第1種是放縱型,或者說,溺愛型。
  • 正面管教自己
    在這樣反覆的過程中,我開始思考一件事,到底教育孩子的正確打開方式是什麼樣的?這時,我想到了《正面管教》這本書。如果你仔細看過這本書,你更會覺得教育孩子就應該如此。不過,我們再往深層次想一想,你可能會覺得「沒那麼簡單」。比如,孩子正在調皮,大聲的唱著自己創作的歌曲時,你剛好正在和客戶通電話。你不耐煩的瞪了他一眼,結果他聲音更大。你心裡的怒火正在燃燒。好不容易把電話說完了。剛掛電話的那一剎那,看到孩子還在唱,請問,如何能做到「和善而堅定」?
  • 教育專家:打罵只會讓孩子更小心地犯錯
    然而,我們身邊以管教之名打罵孩子的家長卻不在少數。朋友a小姐。我相信大多數家長一開始並不想打罵孩子,可當他們面對孩子的不聽話,無可奈何黔驢技窮時,他們別無選擇,只能訴諸於打罵的方式,因為打罵既簡單又省事。而且見效快,更重要的是還解氣。所以打罵孩子在很大程度上是成人顯示權威或釋放怒氣的工具,是一種對孩子缺乏尊重的表現,也是成人缺乏必要的耐心和溝通能力的表現。
  • 禮悟正面管教-線上
    一直以來,正面管教家長課堂普遍採用線下課程的形式,這給很多身邊沒有正面管教講師的家長帶來不便。在禮悟的會員群裡,經常會有學員詢問是否能開設線上的正面管教課程?老師們都記在了心裡哦!正面管教家長課堂,是基於體驗式教學方法的家長教育課程,涵蓋近百個熱身活動和體驗式活動。
  • 正面管教介紹
    神經學研究表明,孩子從出生起就「本能地」與他人連接,那些感到家庭,學校和社會有連接的孩子不當行為比較少,簡尼爾森對 「以教育為目的的有效管教」提出了五大要素,下面我們來說一下這五大要素分別是什麼?二、正面管教的五大要素1、幫助孩子感受到連接幫助孩子感受到連接的過程就是幫助孩子獲得歸屬感和價值感。正面管教始終踐行先連接再糾正的原則。
  • 還在暴力教育?趕緊試試正面管教吧,這樣才能養出真正的好孩子
    首先,暴怒的時候先不要動手,而是深呼吸讓自己情緒平靜下來,這樣可以更客觀地看待教育問題。即使不慎動用「大棒」教育,也要注意目的和分寸。孩子真的非常頑皮,超出底線,用來當作懲罰也一定不能過重,或者純粹以體罰為目的都是不合適的。另外不要動不動用到這一招,一是起不了威懾作用,二會給孩子留下深刻心理陰影。
  • 《正面管教》一本父母管教孩子的黃金準則
    《正面管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作者簡·尼爾森太太是七個孩子的母親和18個孩子的奶奶或外祖母,心理學博士、正面管教方法發起人,十年小學、中學、大學的心理輔導老師。這本書出版25年來受到數百萬人的喜愛,《正面管教》已經成為管教孩子的黃金準則。
  • 兒童教育工作者必備的正面管教(PD)素養
    正面管教到中國有7年,而系統接受正面管教家長課培訓的家長不到中國人口的0.1%,或許更少?你知道嗎?多少家長在憑藉著本能養育著孩子?多少家長如果願意往前一步推開一扇門,將會有多少孩子回歸家庭?你知道嗎?
  • 放大孩子的優點,才是正面管教
    在日常生活當中,每當孩子犯了錯誤,我們會第一時間盯著孩子的錯誤和缺點,無限的將其放大,卻總是忽略掉對孩子正面的鼓勵。因為大多數父母都覺得,鼓勵孩子會使孩子變得驕傲,其實這是一種誤解,鼓勵只會讓孩子更優秀。
  • 正面管教 | 這7個小妙招,比打罵有效100倍!
    很多網友表示家長的教育方式太不合理,有網友說:「設身處地想一想,年少時自尊心強,被當著同學的面扇耳光,完全能理解孩子當時羞憤到極點的心理。」一位媽媽帶著3歲的孩子逛超市,寶寶總喜歡用手捏超市的水果,甚至將一顆葡萄捏爛了。媽媽制止了幾次,孩子都聽不進去。隨後媽媽帶著孩子來到榴槤旁邊,孩子還是習慣性用手捏,碰到榴槤外皮上的刺時,寶寶瞬間就哭出了聲。
  • 【潤心讀】第15期:《教室裡的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是什麼?這本書每一章節的開頭都會引用魯道夫·德雷克斯或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說的話來總結正面管教的內涵。簡潔地概括,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嬌縱的管教孩子的方法。這種方法既適用於家庭教育,也適用於學校教育。正面管教認為,孩子只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培養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學會使他們受益終身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學業成績。
  • 正面管教,給每一個家長的禮物
    正面管教,是由美國傑出心理學家、教育家簡•尼爾森博士首先提出並倡導的一整套教育理念和方法。正面管教的教育方法提倡和善與堅定,既不懲罰也不驕縱,鼓勵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邏輯。通過有效的正面管教,培養孩子的自律、責任感、合作及解決問題的能力。2、正面管教家長工作坊教給父母什麼?--既不懲罰也不嬌縱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如何理解孩子的不良行為,如何應對。--如何消除大人和孩子的權力之爭。--如何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緒,如何教會孩子情緒管理。
  • 孩子處於叛逆期怎樣管教?家長無須打罵,這樣管教孩子更優秀
    孩子處於叛逆期怎樣管教?家長無須打罵,這樣管教孩子更優秀養育孩子是一個很不容易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家長不僅要面對孩子身體上出現的毛病,還要解決孩子心理上產生的問題,只有身心得到全面發展,孩子才能健康成長。
  • 書評《正面管教魔法書》——32條良好行為養成術
    其中這本《正面管教魔法書》是她的代表作。現在生活越來越好,我們隊孩子也越來越嬌慣,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嚴厲的打罵管教早被認定為錯誤的管教方式,但溫和的界限在哪裡?家長面對孩子的撒潑打滾,一面崩潰一面退讓,完全沒有辦法。我們不妨耐心讀一讀《正面管教魔法書》,或許可以給你一些關於正面管教的全新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