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前是思維訓練的關鍵期,未來會拉開差距,孩子越學越聰明

2020-12-13 橙子育兒講堂

輔導過學生作業的家長應該會有這樣的體會:明明一道很簡單的題目,正著來孩子都能做對,反著來他就發愣了。比如5+10=15,問15-5=?;課本上的題目做得很溜,一到考試換個說法又做錯了。

缺乏舉一反三的能力,即便做了一套又一套的練習冊,天天不落下補習班的任何一堂課,而成績卻始終不理想。也有一些低齡孩子明顯比同齡孩子表達能力弱,說話很不流利,理解能力差,其實這些都是邏輯思維能力欠缺的表現。

一、什麼是邏輯思維?

平常我們說的數學思維屬於邏輯思維的一種,邏輯思維不等於數學思維,而是一個更廣泛、更大的概念。邏輯思維存在於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裡,說話、寫作、分析、推理、判斷、計算、辯論等等都要用到邏輯思維。

可以說邏輯思維能力強的人更容易成為行業裡的佼佼者,邏輯思維能夠讓大腦進行理性、有條理地分析,還能最優化地整合所有資源,通過合理的推斷來做出最佳的選擇與決策。

二、邏輯思維能力有多重要?

美國國家天才兒童協會把「邏輯思維能力」列入衡量天才兒童的重要指標之一,而且佔比是最高的。

從美國幼兒園的教學理念、課堂設置來看,也能發現他們特別重視孩子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老師鼓勵孩子就某個問題積極表達自己的看法,或者參加小型辯論賽,越願意表達的孩子越容易得到老師的青睞,在這種氛圍下,「沉默不再是金」。

而反觀國內的幼兒園或小學,大都是老師在上面說,學生規規矩矩地做筆記,生怕漏掉老師所說的每一個標點符號。

語言是思維的外化,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孩子邏輯思維能力也會比較強。一句話你要怎麼說才能讓聽眾認可。靜態的語言是寫作,比如語文作文,如何遣詞造句才能更加飽滿生動。

無論是在數理化、語文作文,還是日常生活中,邏輯思維能力已成為拉開孩子之間差距的重要因素。邏輯思維能力強的人智商、情商普遍都比較高,他們理性、會說話,不會輕易說出傷人的話,能遊刃有餘地處理好人際關係、自己的學習、工作和生活。

那麼孩子的邏輯思維該從什麼時候開始培養?

答案是:越早越好!

從孩子出生開始就可以培養了,難度逐漸升級,要符合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特別是學齡前,學齡前的兒童,也就是0-6歲的兒童,大部分時間都是與父母待在一起的,父母在家裡可以藉助一些簡單有效的方法來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

三、6歲前,抓住邏輯思維發展的關鍵期,讓孩子更聰明

0-3歲:側重於動作思維,保護孩子的探索欲。主要是促進孩子大動作與精細動作的發展,通過鍛鍊手眼腦協調能力來培養邏輯思維能力,並且可以進行指物訓練。

比如孩子想要拿桌子上的玩具,因為身高不夠,孩子夠不著。此時家長可以鼓勵孩子自己想辦法,引導他藉助凳子這類的工具實現目標。

另外家長可以多與孩子玩拼圖遊戲,簡單、可愛的拼圖即可,太複雜的拼圖不適合0-3歲的孩子。

這裡給大家推薦一款我家孩子三歲前一直在玩的至簡配對拼圖卡,一共有四盒,包括可愛動物、水果蔬菜、交通工具、生活用品,總共是128片拼圖。

原價108元,小店活動價69.9元。正版圖書,品質保證,防水環保,不易撕爛,給嬰幼兒更貼心的關愛。喜歡的家長朋友可以點擊下方連結下單。↓↓

3-6歲:從邏輯思維的萌芽到抽象思維的過渡階段,要格外重視。這個階段是邏輯思維訓練的關鍵期。這個階段的孩子主要以具體形象思維方式為主,孩子需要藉助感官接觸的具體事物來總結其普遍特點,而後逐漸過渡到抽象思維

家長們在選擇邏輯思維訓練的教具時要注意:儘量選擇難度適中的,否則容易打擊到孩子的自信心。

我用過不少邏輯思維訓練的產品,其中性價比最高的當屬歪歪兔的《一玩就會的邏輯思維遊戲》,而且最符合孩子的認知發展水平。

這套書專門為3-6歲的孩子量身定做,共有8冊不同主題的遊戲書,96個有趣的小遊戲,搭配獨創的遊戲操作板。

全套八冊,原價128元,京東券後活動價62元一餐麥當勞的錢,即可換走這套《一玩就會的邏輯思維遊戲》,讓寶寶越玩越聰明。 點擊下方連結即可下單。↓↓

8冊書包括:《數與量》、《形、色與空間》、《嗨,色、形、數》、《推理與發現》、《觀察與記憶》、《哇,我的家》、《嗚,去遠方》、《喂,大自然》

瞧,書名多麼有趣,而且這套書可不同於平常所見到的邏輯思維訓練書,它的獨特之處在於不僅僅包括數理邏輯,更有大量的普通邏輯。普通邏輯更接地氣,它能夠讓孩子在日常交流中更流暢,說話更有條理。

本書特色:以小朋友熟悉的身邊事物入手,設置的場景出現在家裡、大自然,具體的遊戲是用動物、植物、交通工具、食物等來組成。

另外這套書通過遊戲板來完成遊戲題,比如下面這套題,讓孩子把花朵與花瓣相對應起來,也就是讓孩子學會觀察、理解整體與局部的關係。向日葵對應下面的黃色花瓣,即可將歪歪兔遊戲卡放置到下方的答題區域。

還有一個小心機哦,答案就藏在背面,「沿著虛線折起來」就可以檢查是否做對了,非常貼心,讓孩子玩起來更專注,不容易分散注意力

更多玩法等你來發現,在家就能玩的邏輯思維遊戲,家長用點心,就能省下不少早教錢。

我是@橙子育兒講堂 關注我,與你分享更多育兒、有趣故事!(圖片來源於網絡,侵立刪)

更多精彩文章:

3種「冷暴力」正在幼兒園發生,孩子有苦難言,家長卻毫不知情

孩子養成這3個習慣,記憶力會比同齡孩子高很多,現在培養來得及

父母高的孩子個頭就高嗎?家長別陷入3個誤區,科學長高有方法

輔食門道多,三種輔食已上「黑名單」,再好吃也別餵小寶寶!

相關焦點

  • 三歲以後進入思維訓練關鍵期,未來幾年拉開差距,越練越聰明
    6歲前是思維能力發展的萌芽階段,此時父母注重培養思維能力,會對孩子的未來的發展起到奠基作用。那麼,思維能力要如何來培養呢?不同年齡段有不同的側重點。0-3歲:動作思維階段這個階段思維靠感知和動作來完成,具體表現為:邊玩邊想,動作停止了,思維也就停止了。
  • 6歲前是大腦發育的關鍵期!掌握這6個益智遊戲,孩子會越來越聰明
    對此小愛媽嘗試過很多方法,最後發現陪孩子做一些遊戲的效果最佳,不僅能夠傳遞快樂,還能夠玩出孩子的智慧。6歲前是大腦發育的關鍵期!經過科學研究發現,孩子0-6歲是大腦發育的關鍵期,此時孩子的大腦處於高速發展的狀態,學習任何知識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錯過就要花費十倍、百倍的努力才能達到相同的效果。由於0-3歲時孩子年紀過小,很多家長都容易錯過,因此3-6歲是大腦開發的黃金期!
  • 為什麼數學越學越難?掌握這3點,孩子越學越輕鬆!
    自己教沒耐心,送孩子上各補習班,但效果也就一般般。同樣的題型才講過,稍微變化就卡殼。明明很簡單的數學知識,就是學不會,一做題就錯。雖然當媽的對數學有陰影,但孩子不能不學啊!最近剛好入園季,家長們都開始關心,我家娃跟其他小朋友比落後了嗎?不久前,我們跟家長們討論了數學啟蒙的問題,很多家長「花式炫耀」自家娃多厲害。
  • 適合0-6歲孩子的思維遊戲,孩子「玩」出聰明大腦,家長省心了
    無論是在數理化、語文作文,還是日常生活中,邏輯思維能力已成為拉開孩子之間差距的重要因素。邏輯思維能力強的人智商、情商普遍都比較高,他們理性、會說話,不會輕易說出傷人的話,能遊刃有餘地處理好人際關係、自己的學習、工作和生活。
  • 3-6歲是大腦開發的「關鍵期」,掌握這3個重點,孩子未來更聰明
    每次說到孩子智力問題,哪個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個聰明的腦瓜呢?有的家長認為自己聰明,生下來也會很聰明,但事實並不是這樣,孩子的智商除了父母遺傳的因素之外,最重要的是進行後天的開發。我們就單從智力開發來看,很多家長對此都很在乎,畢竟都希望孩子成龍成鳳,而3-6歲是孩子大腦開發的關鍵期,家長們如果能抓住這次機會,孩子未來會變得更聰明。為什麼3-6歲是大腦開發的「關鍵期」?
  • 3—6歲是孩子數感思維發展的黃金期,小心把你的孩子越教越「笨」
    3—6歲是孩子數感思維發展的黃金期,小心把你的孩子越教越「笨」數學涵蓋了孩子成長學習的全過程,從幼兒園到研究生等考試都有它的一席之地,可見其重要性。然而有些孩子總是在數學偏科,甚至考了個位數,有的孩子卻能考滿分,為何別人家的孩子數學就那麼好呢?其實,出現這種問題,很可能是錯過了孩子數感思維發展的關鍵期,導致孩子的數學學習能力不強,反而把孩子越教越「笨」。孩子成長發育有規律。
  • 適合0-6歲孩子的思維遊戲,孩子「玩」出聰明大腦,家長省心了
    從美國幼兒園的教學理念、課堂設置來看,也能發現他們特別重視孩子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老師鼓勵孩子就某個問題積極表達自己的看法,或者參加小型辯論賽,越願意表達的孩子越容易得到老師的青睞,在這種氛圍下,「沉默不再是金」。而反觀國內的幼兒園或小學,大都是老師在上面說,學生規規矩矩地做筆記,生怕漏掉老師所說的每一個標點符號。
  • 萌娃指揮倒車業務熟練:邏輯思維能力,早在6歲前就已拉開差距
    知識面越廣,眼界越開闊,思維自然越活絡。孩子4歲以後,抽象思維開始萌芽,正式進入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的關鍵期,訓練和不訓練的孩子,開始有了日漸明顯的差距。,在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上,有一個會引導的家長,遠比上一個昂貴的興趣班更重要,因為邏輯思維就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小時候訓練到位,未來生活中就可以融會貫通,遊刃有餘。
  • 6歲前是大腦發育的關鍵期!學會這幾個益智遊戲,孩子越來越聰明
    不過,家長一味的去讓孩子做出超出能力範圍的事情是有害的,就算家長強迫孩子去做,孩子也不會學到任何東西,沒準有一天孩子還會出現叛逆的情況,哭鬧不想去學習。所以,家長想要孩子變聰明,就要遵循他們的心理發展規律,讓孩子主動去學習才是關鍵。
  • 2張圖讓你看清聰明的大腦長啥樣!神經連結網絡越發達孩子越聰明
    「聰明」這個詞,我們常常在說,雖然每個人對聰明的定義和標準不同,但是歸結到孩子的學習上,大多是這幾點:學習成績好、做事利索、思維敏捷反應快、有上進心等等。很多人說,聰明的是天生的,新聞裡那些9歲就上大學,十幾歲就讀完博士的孩子,難道不是天生就智慧過人嗎?
  • 為什麼有錢人都愛逼孩子進行腦力訓練?專家:差距就是這樣拉開的
    如果你看過《最強大腦》這檔節目,那麼你一定會發現我們的孩子和節目中的孩子有著很大的差距,很多家長也好奇,為什麼人家的孩子就那麼聰明,而自己家孩子就不行,究竟差在哪裡呢?其實經常看《最強大腦》的家長應該都會發現,有一些比較厲害的孩子在錄完節目之後,節目組或者記者都會對其父母進行採訪,想要爆料一下這麼厲害的孩子是如何養成的。
  • 5個訓練專注力的遊戲,適合3-6歲的孩子,幫娃拉開與同齡人的差距
    如今是網際網路時代,手機讓長時間專注在一件事情上變得越來越困難,除了這個外在因素,專注力的缺失與小時候沒有建立良好的專注力有關,而專注力正是拉開孩子間差距的重要因素,作為父母要注重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 孩子說話「沒完沒了」?麻省理工發現:孩子越會聊天,長大越聰明
    證明這些父母錯誤的道理有很多,最近有一則麻省理工的研究發現給這些父母提了個醒:美國早教界一項「3000萬字差距」的調查發現,從小愛說話、會聊天的孩子,長大後不僅詞彙量豐富,成績也比同齡人高!這個結果來自於對42個家庭2年半的觀察。
  • 孩子說話「沒完沒了」?麻省理工發現:孩子越會聊天,長大越聰明
    證明這些父母錯誤的道理有很多,最近有一則麻省理工的研究發現給這些父母提了個醒:美國早教界一項「3000萬字差距」的調查發現,從小愛說話、會聊天的孩子,長大後不僅詞彙量豐富,成績也比同齡人高!這個結果來自於對42個家庭2年半的觀察。
  • 幼兒園階段是專注力訓練關鍵期,小學後逐漸拉開差距,越練越聰明
    ,以無意專注力為主,重點在保護專注力3歲前,孩子的專注力以無意專注我們有時候會發現,年幼的寶寶會突然盯著一樣東西看得很認真,表現出「專注」的樣子,但是其實,那是孩子的「無意專注力」在起作用。「專注」很多爸爸媽媽會在孩子專心玩玩具的時候,忍不住去「逗逗」孩子,或關心一下孩子「渴了沒」,「想尿尿了沒?」
  • 萌娃指揮倒車業務熟練:邏輯思維能力,早在6歲前就已拉開差距
    為什麼我們會沒有方向感呢?其實,方向感與邏輯思維能力密切相關。 因為邏輯思維是對事物進行觀察、比較、分析、概括、推理、判斷,進而有條不紊地準確表達自己的思維過程的能力。 也就說,邏輯思維能力差的孩子,條理性、方向感、表達能力、敏感度都會受到影響。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娃若有這3個「煩人」表現,你真該高興
    對我的孩子來說大約2歲。這個曾經可愛的孩子、聽話的孩子突然變成了"無敵破壞王",無論他走到哪裡,都沒有一個地方是乾淨的。連抽屜裡的東西都要拿出來,扔得到處都是。如果我不快點打掃乾淨,我的家會看起來像是剛剛被龍捲風襲擊過一樣。面對這樣的孩子,我很頭疼。但是家裡的老人對我說:「孩子越聰明越難帶。這是好事。」
  • 班主任提醒:小學一、二年級不重視3件事,三年級會被拉開差距
    這對於孩子的抽象思維有一定的要求,成為拉開孩子差距的重要因素。二、靠吃老本,死記硬背上小學前,很多家長會給孩子上幼小銜接班,這些簡單的知識都學過了,這些孩子容易出現「吃老本」的狀態。日本著名腦科專家和田秀樹提出了「九歲之壁」的理論,他發現孩子9歲以後,死記硬背的能力逐漸下降,抽象能力發展成為主體。可見,小學一二年級成績好,並不能代表什麼!反倒是如果小學一二年級這個習慣養成的關鍵期,習慣沒養好,三年級差距就會越拉越大,還可能不小心掉到學渣的隊伍裡!
  • 為什麼要抓住,6歲前的「英語啟蒙」關鍵期?
    孩子會說話以後中文說得越來越溜,很多時候一給他們講英文繪本就反感,根本不聽,牴觸情緒太強烈了...英語啟蒙初期其實並不難,沒有必要花大價錢上培訓班        .① 辨音力強 —— 0—6歲的兒童,在語音辨別、語音模仿、詞彙吸收等方面具有非常大的優勢,抓住這個時期學習英語將事半功倍。② 接受度高 —— 6歲前的孩子,中文還不是特別強勢,接受度更高。
  • 這5本思維遊戲書,讓孩子越學越聰明
    培養兒童大腦、訓練思維能力,一定要從早期開始。」2-8歲,在這段時期內家長有意識地培養孩子思維能力,採用合適的繪本輕輕鬆鬆就能做到。所以,他的每一本圖畫書都給孩子留下巨大的想像空間,充滿了創意、趣味和幽默感。 01 好玩的遊戲書可以激發學習興趣 《五味太郎思維遊戲書》共有五本,分別是:《找一找,變聰明》、《數一數,變聰明》、《想一想,變聰明》、《玩一玩,變聰明》、《做一做,變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