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首次舉辦國際作物科學「奧林匹克大會」良種在農業增產中的貢獻...

2020-12-19 新華網客戶端

本報北京8月15日電(記者蔣建科)今天,國際作物科學領域的「奧林匹克大會」在北京開幕。我國農業科學家經過不懈努力,取得一批「金牌」級科技成果,據統計,「十二五」期間,我國選育並審定農作物新品種3100多個,累計推廣15億畝。農業部副部長、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李家洋院士在開幕式上說,我國主要農作物良種基本實現全覆蓋,畜禽品種良種化、國產化比例逐年提升,良種在農業增產中的貢獻率達到43%以上。

國際作物科學大會是作物科學領域的「奧林匹克」,第七屆國際作物科學大會由中國首次獲得主辦權。受國際作物學會委託,由中國農業科學院和中國作物學會聯合主辦,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承辦。本次大會以「作物科學—創新與可持續發展」為主題,來自70多個國家的2000多位作物科技工作者一起分享作物科技研究的最新進展,探討作物科技和產業發展的未來。

相關焦點

  • 良種對糧食增產貢獻率達到45%,種子行業是農業現代化的開路先鋒
    今天是2020年12月19日星期六,人民日報發文《良種對糧食增產貢獻率達到45%, 種業自主創新有力支撐糧食連年豐收》文章提到:目前,我國農作物良種覆蓋率在96%以上,自主選育品種面積佔比超過95%,畜禽核心種源自給率超過75%。
  • 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全國掀起農業大增產運動
    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全國掀起農業大增產運動,尤其在「以糧為綱」的戰略決策推動下,稻米增產成為農業生產重中之重,而水稻新品種選育又成了促進水稻增產的先決條件。同時也在50~80年代期間催生出了一場全省範圍波瀾壯闊的「農家品種改為新良種」、「高稈秈稻改種矮稈秈稻」、「秈稻改種粳稻」等品種布局大變革,這樣的發展勢頭現在仍持續不斷地向前推進著。
  •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香飲所副研究員李付鵬:培育可可良種 貢獻科技...
    6月22日,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香料飲料研究所(以下簡稱中國熱科院香飲所)副研究員李付鵬告訴海南日報記者,可可的果實多是梭形的,像個小橄欖球,常常吸引許多好奇的遊客拍攝。可可豆經過加工,可製成巧克力,愛吃巧克力的人大多知道可可,但鮮少有人親眼見過長在樹上的可可。「可可很稀奇,和很多遊客一樣,我第一眼見到它時,也被它奇特的外觀吸引了。」
  • 史丹利「良種、良肥、良法」,助力創造美好農業
    從天天白粥鹹菜到頓頓營養均衡,咱們的農業生產力不斷提高。伴隨著經濟產業結構轉型,消費結構優化升級,農業發展也進入了新階段,黨中央提出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綠色發展為方向,農業綠色發展理念得到推廣普及,科學的農業種植模式被更多的農戶採用。史丹利作為國際複合肥料標準起草單位,提出了「良種、良肥、良法」的農業合作模式。
  • 從我國首次利用世行貸款農業項目看有機質農業發展歷程
    世行項目為利用國內政府資金進行農業綜合開發以及大型商品糧基地建設提供了楷模。世行項目的規劃可研、監測評價、後評價工作系統引領中國工程諮詢的興起與國際接軌。項目區秸稈養殖、種養廢棄物還田技術,孕育了「糧、秸、牧、菌、沼」吃幹榨淨的農業循環產業創新模式,為中國農村能源科技創新大會以及連續八年舉辦的中國農業現代化大會提供源泉。
  • 解決中國農業種子問題,到底有多重要?
    要尊重科學、嚴格監管,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要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立志打一場種業翻身仗。解決種子問題為何被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罕見地重點強調?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對記者表示,種子可以說是農業的晶片,嚴重依賴進口對我國自身的糧食安全是不利的,必須未雨綢繆,這樣才能牢牢把飯碗端在中國人自己手裡。「種子技術對農業特別重要,對增產的貢獻比較大。」
  • 南京農業大學研製出作物土傳病剋星
    南京農業大學研製出作物土傳病剋星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8月16日 16:56 來源: 科技日報   南京農業大學利用農業固體有機廢棄物研製的微生物有機肥料和高質量的有機肥料,在泰國開展的大面積試驗示範中有效防治土傳病害
  • 我國作物種質資源保存量超五十二萬份 位居世界第二
    人民日報北京1月12日電(記者蔣建科)中國農業科學院今天舉行「科技創新引領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萬建民院士說,我國農作物良種覆蓋率在96%以上,自主選育品種面積佔比超過95%,其中,水稻、小麥兩大口糧作物品種已實現完全自給。良種對糧食增產貢獻率已超過45%。
  • 我國作物種質資源保存量超五十二萬份位居世界第二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本報北京1月12日電 (記者蔣建科)中國農業科學院今天舉行「科技創新引領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萬建民院士說,我國農作物良種覆蓋率在96%以上,自主選育品種面積佔比超過95%,其中,水稻、小麥兩大口糧作物品種已實現完全自給。
  • 環藝所與佛山市農科所聯合舉辦「農業良種良法與都市創意農業發展...
    為積極推進創意農業發展,促進一二三產融合,加強交流與合作,做精做強粵港澳大灣區創意休閒農業產業,12月2日,環藝所、佛山市農科所、廣東省農業科學院佛山分院在佛山市農科所聯合舉辦了「農業良種良法與都市創意農業發展研討會」。
  • 河南牽手荷蘭 跨越萬裡育「科技良種」
    ……」10月23日,河南省農科院會議室裡,中國專家與大屏幕上金髮碧眼的外國學者侃侃而談,中文與英文你來我往,伴隨著熱烈的掌聲和笑聲,一位是荷蘭瓦格寧根大學植物科學院院長安斯特·范·德恩特,一位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河南省農科院院長張新友。河南與荷蘭,雖遠隔萬裡,卻因為一顆小小的「種子」而緊緊地連在一起。
  • 第二屆國際農業基因組大會通知
    為促進與國際知名科學家在農業基因組學領域進行廣泛交流,展示我國在農業生物遺傳學與基因組學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由Nature Genetics雜誌、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科學院、福建農林大學主辦,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和深圳市中農京躍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承辦的第二屆國際農業基因組大會將於2015年11月16-18日在深圳召開。
  • 科學家改良光合效率製造超級作物,十五年後至少可增產20%
    2016年,《科學》雜誌發表了一份RIPE項目研究團隊的工作進展,表明該途徑可以有效提高20%作物產量,這與傳統育種中每年僅有1-2%的產量增加相比是一個巨大進步。不過,要有效運用到改良的作物中一般需要15年左右的時間。
  • 山東省農科院發布百項農業科技成果,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範佳11月23日上午,山東省農科院「十三五」百項農業科技成果新聞發布會在濟南舉辦。(二)農業新技術主動順應國家大力發展綠色農業、質量效益型農業和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的新部署,按照「增產增效並重、良種良法配套、生產生態協調」的原則,創新研發出一批綠色環保、節本增效的農業新技術,有力支撐了綠色興農、質量興農和品牌興農。
  • 日本將舉辦國際科學奧林匹克競賽 中韓等數萬人報名
    【環球網報導 記者 馬麗】據日本NHK電視臺1月2日報導,世界各國高中生等參加的數學、物理等學科的高端知識競賽「國際科學奧林匹克」從今年起到2023年將在日本各地舉辦。其中具體包括:今年9月在茨城縣舉辦信息學科的競賽;2020年8月在長崎縣舉辦生物學競賽;2021年7月在大阪府舉辦化學競賽。2022年夏季的物理競賽和2023年7月的數學競賽,舉辦地點尚未確定。「國際科學奧林匹克」每年在全球舉辦一次,由各國高中生等參加數學、物理、化學等七大學科的筆試及實驗,同時還舉辦參賽者出席的交流會。
  • 劉文浩同學獲2015年第十二屆國際數學和科學奧林匹克競賽銅獎
    11月7日,泰國阿勒薩尼舉辦的2015年第十二屆國際數學和科學奧林匹克競賽閉幕,現場傳來喜訊:黃廣小學劉文浩同學獲銅獎。 此次比賽自11月1日起至7日,為期一周。由泰國教育部、教育創新發展局、基礎教育委員會聯合舉辦,共吸引世界27個國家和地區、338位選手角逐。
  • 北師大舉辦2019國際太極拳健康科學大會
    北師大舉辦2019國際太極拳健康科學大會 發布時間:2019-11-11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林小群 字體: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加強農業科技教育合作服務「一帶一路」倡議
    、科學研究、技術推廣、人文交流、智庫建設等方面積極作為,助力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努力開創絲綢之路農業教育科技合作新格局。依託聯盟成立非洲研究中心、哈薩克斯坦研究中心、中俄農業科技發展政策研究中心等3個國別研究中心,出版《中國與哈薩克斯坦農業比較研究》、編寫《俄羅斯科技組織名錄》《中俄科技合作發展政策報告》等。舉辦「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綠色發展與合作共贏國際學術研討會」等系列國際學術會議,對埃及、哈薩克斯坦等國農業領域關鍵問題開展深入研究,為國家農業「走出去」戰略提供智力支持和科技服務。
  • 讓農業藉助科技的翅膀騰飛!山東省農科院發布百項農業科技成果
    魯網11月23日訊(記者 王雅茜)11月23日上午,山東省農科院「十三五」百項農業科技成果新聞發布會在濟南舉辦。深刻學習領會「一個關鍵」(農業現代化的關鍵在科技進步和創新)、「兩藏戰略」(藏糧於地、藏糧於技)、「三個導向」(以解決好地怎麼種為導向、以緩解地少水缺的資源環境約束為導向、以滿足吃得好吃得安全為導向)、「四個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四個原則」(增產增效並重、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結合、生產生態協調)、「四化要求」(農業技術集成化、勞動過程機械化
  • 第一屆全國作物學科博士後學術論壇舉辦—新聞—科學網
    優秀青年學者做大會報告 12月17日至20日,第一屆全國作物學科博士後學術論壇在三亞崖州灣舉辦。本次論壇由全國博士後管委會辦公室、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主辦,中國農業大學農學院、三亞中國農業大學研究院、海南大學熱帶作物學院、中國作物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中國作物學會人才培養與教育專業委員會承辦,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管理局協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