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學習還不錯,一到考試就歇菜,「壓力」對孩子來說是好是壞?

2020-08-28 咕嚕寶貝

01

學習中,有這樣一群孩子很令人心疼和惋惜,他們平時學習得很認真,對知識的掌握也很不錯,可是一到考試,他們就很容易發揮失常,考不出理想的成績。

我曾經輔導過一個孩子,他告訴我,每到考試的時候,他都會緊張到心砰砰跳,沒有辦法集中注意力去審題、做題,有些題目事後看起來很簡單,他也都會,但在考試的時候,他就是頭腦一片空白。

這樣的孩子往往會令人感到很可惜,要真的是學習不好也就罷了,可他們偏偏是學習本身沒問題,卻總是「輸在」心態上。

面對這樣的情況,咱們的家長也感到很焦慮。

很多家長為了減輕孩子的心理壓力,會在考前安慰孩子「沒關係,不要緊張,正常發揮就行」,可是事實證明,這樣的安慰基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有的時候,我們越是小心翼翼地去安慰孩子,孩子的緊張情緒就越嚴重。

其實,不僅僅是孩子,就連我們大人也很難處理好壓力對我們的影響。

一提到「壓力」、「緊張」、「焦慮」這些字眼,我們往往會本能地產生不太好的負面情緒,甚至還會把它們當作阻礙自身發展的洪水猛獸。

從心理學角度來分析,這些孩子,之所以一到考試就歇菜,其實是因為他們已經對壓力、緊張等情緒形成了固定性的消極認知。也就是說,他們已經認定壓力、緊張、焦慮這些情緒是不好的,是有害的。

同時,他們又缺乏緩解這些情緒的有效方法,面對一次又一次的壓力事件時,他們的這種焦慮感、無力感就會不斷增加,最終情況越來越糟。

02

那麼,壓力、緊張和焦慮,真的有那麼可怕嗎?

心理學家們通過反覆研究發現,在重大事件前感受到壓力,出現緊張、焦慮情緒是人的正常反應,這是每個人都無法避免的。

很多演講者、主持人在舞臺上看似輕鬆自然,但其實他們在上臺之前也會感受到巨大的心理壓力,在臺上講話的時候,他們內心也是極其緊張的。

著名心理學教授黃菡,在江蘇衛視《非誠勿擾》的舞臺上,表現得知性優雅,專業風趣。即使是這樣一個心理學資深教授,在每次節目錄製的前一晚,也會緊張到失眠,睡不好覺。

所以你看,再優秀的人也都會有壓力山大,緊張不安的時候。想要在壓力之下依然有良好的表現,關鍵就在於我們如何去看待壓力和緊張,如何讓它們從劣勢轉變成我們的優勢。

來看下面這張圖片,

研究證明,壓力和緊張情緒,並不總是對個體的任務進展有害。

當我們的壓力和緊張程度處於中等水平時,它們恰恰能夠幫助我們發揮出最佳效率。

相反,緊張程度過高或者過低,都不利於個體發揮真實水平。

也就是說,適度的緊張和焦慮能夠讓人保持大腦的良性興奮,提高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只有過度的緊張和焦慮才會使人慌亂不堪,心煩意亂。

03

大多數情況下,孩子們所感受到的考前壓力都處在正常水平。

上周一個媽媽請我幫她正在讀初一的女兒做考前壓力輔導。我跟孩子交談的過程中,發現這個女孩的確存在一些壓力,但都是在正常範圍內的。

比如,她會擔心自己能不能在下周的考試中有一個穩定的發揮,但是她在睡眠、飲食方面都是正常和規律的。在學習上,她也能夠每天按時按質的完成作業,對自己喜歡的學科她還會額外再去做一些練習。

如果你的孩子是這種狀態,那就基本不用擔心他壓力過度了。

相反,如果孩子出現連續失眠、缺乏食慾、鬱鬱寡歡,偶爾還會大發脾氣等現象時,那麼他可能就是壓力過大了,這時我們就需要及時地去關心和幫助孩子進行壓力疏導。

分享三個緩解壓力的小技巧:

1.維持正常的生活節奏

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的考試,尤其是像高考這樣的緊要關頭時,表現得比孩子還要緊張和焦慮。

比如,家長們可能會在那幾天時間裡不看電視、輕聲說話、輕聲走路、所有的家務活都不讓孩子做。這樣反常的氛圍會讓孩子本能地感到壓力和緊張。

相反,熟悉、穩定的生活環境能夠讓孩子更加安心,從而維持穩定的表現。

2.提前想像考試過程

研究指出,人的大腦在有些情況下其實分不清想像和現實。

比如,個體在參加真實的比賽時,大腦區域的反應和個體在想像自己參加比賽時候的反應狀態是極其相似的。

當孩子提前對接下來的考試、比賽過程進行想像之後,他的大腦會更容易適應此後真實的考試和比賽過程。也就是說,大腦提前感受到緊張、焦慮之後,在面對一個類似的場景時,這種情緒往往就會降低。

3.「70分原則」

很多孩子之所以會壓力過高、緊張過度,就是因為他們擔心自己表現得不好。越是優秀的孩子,就越容易產生過高的壓力,他們內心極度期待自己能夠有一個一百分的表現。


面對孩子的這種想法,家長們通常會覺得挺好的,覺得這是孩子有上進心的表現。

其實不然,這種高要求的預期非常容易給孩子帶來他承受不了的心理壓力。當壓力過大,超出正常範圍的時候,他們的學習效率反而會降到一個比較低的水平。

我們可以告訴孩子,「放輕鬆,不要對自己提太高的要求,70分就已經很棒了」。當然,這裡的70分不代表真實的考試分數,僅僅表示70%的程度。

這樣的話術看起來有些洩氣,但對緩解孩子的壓力和緊張情緒,卻能夠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關焦點

  • 動機的倒「U型」曲線:平時學習不錯考試卻「砸鍋」,這是為啥?
    很多孩子都有過「關鍵時刻掉鏈子」的經歷:平時學習不錯,一到考試就砸,或賽前準備充足,一到比賽就懵。家長們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卻時常心有餘而力不足,不知如何安撫。要想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就要認識到問題的本質,即孩子的動機與行為之間的聯繫。
  • 平時學習不錯考試卻「砸鍋」,為啥?神奇的倒U型假說來揭秘
    正如很多人所說的那樣,學生寒窗苦讀多年,就是為了中高考獲得好成績。中高考最大的魅力在於充滿著無窮的未知,並不是平時在班上數一數二的尖子生就一定能夠考取好成績,有的時候也會出現黑馬。那些平時名不見經傳的中等學生,也許在中高考時會一鳴驚人,而那些所謂的學霸,卻會名落孫山。
  • 動機的倒「U型」曲線:平時學習不錯考試卻「考砸」,這是為啥?
    這樣的情況每年高考都會出現,即便是在學生們平時的考試中,也會有那些發揮失常的好學生,到底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現象呢?很大程度是因為孩子的心理出現了問題,他們過於想要有好的表現,卻會因為壓力太大而事與願違。正如這些高考的孩子們,他們想要考進好的大學,所以才會更努力的去學習,以此來實現自己的目標。
  • 為什麼孩子平時成績不錯,一到大考就考砸?
    為什麼孩子平時成績不錯,一到大考就考砸?可能有幾個原因:1.考試範圍不同。大考範圍涉及廣,要複習的內容多,備考壓力大,如果有些知識點沒吃透,容易在大考中吃虧;而小考只是某個單元測驗,範圍狹窄,目標精確,複習起來也容易。2.學生心理壓力大。眾多考試中,以期末考試和升學考的壓力最大,期末考臨近寒假,一考砸就要遭受三姑六婆的百般質問,升學考則是一考定未來就讀的院校,如果心理沒調整好的學生,容易在大考吃虧。
  • 平時不錯一到考試就掉鏈子,4種學生看著優秀,實則是「偽學霸」
    平時都不錯,一到考試就掉鏈子,老師:別被表面迷惑了 小爍是個聰明活潑的男孩,剛剛進入三年級上半學期,期中考試後,老師把小爍的媽媽叫到學校。 小爍媽媽以為兒子在學校闖了什麼禍,老師卻說:「沒事沒事,只是來聊一下孩子的學習狀況。他成績雖然還可以,但你看他錯的題,都是不該出錯的地方。
  • 平時學習認真,一到考試就墊底?這樣學習的娃,實際做的無用功
    ,樂樂平時學習挺用功的,每天都要挑燈夜戰到很晚,上學從來不遲到,天天按時完成作業,可是怎麼一到考試就「發揮失常」?多數家長可能都遇到過這種情況,自家孩子平時表現得很不錯,可一到考試就掉鏈子,明明給人的感覺是「學霸形象」,怎麼成績一出來就變成「學渣」了呢?
  • 為什麼有學生平時考試不錯,一到期中考試就考不好?老師道出實情
    進入11月份,一個學期也進行了一半,學校一般都會舉行期中考試,結果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很多家長在網上曬成績,看著別人家的孩子如此優秀,有些家長按耐不住了,給我留言問:為什麼孩子平時考試成績還不錯,一到期中考試這樣的大考,成績就不行了呢?難道平時考試都是作弊嗎讓我給做個分析。
  • 父母要求過高,對孩子來說是壓力,三種方法調整對孩子的期望值
    不過,卡卡媽始終認為,對於正讀小學三四年級的孩子,媽媽最應該關心的,還是孩子的學習態度,能及孩子能夠學到多少有用的東西。,有的媽媽平時還會在孩子面前經常提及自己的期望。這對孩子來說,無疑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壓力。當然,卡卡媽並不是說媽媽對孩子有期望不好,其實對孩子寄予適當的期望,是很有必要的,這樣不但可以幫助孩子明確他的奮鬥目標,還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不過,這個期望一定要適度。可能有的媽媽會問,怎樣才算適度呢?
  • 平時都會做的題,一到考試就出錯,老師卻說不是心理素質的原因
    剛結束的期中考試,班上有一位同學很沮喪,他考得不是特別理想,和平時的學習表現有些出入。家長問過該生在學校的表現後,只說了一句話,老師,你要嚴格要求他,狠狠罰一罰他,才能長記性。由於家長工作很忙,平時對孩子的學習情況關心較少,但是對孩子的要求非常嚴格。
  • 班主任揭秘:為什麼學生平時成績好,一到考試就掉鏈子?
    班主任揭秘:為什麼學生平時成績好,一到考試就掉鏈子?相信在孩子上學時,很多家長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平時的課堂練習或者是小型測試,孩子的成績都非常好,可是,一到正經考試孩子就會掉鏈子,家長也是搞不懂,作為班主任對於學生的情況基本是最了解的,在這方面她有絕對的發言權,孩子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家長就要重視起來了,這是一個大問題,解決不好可能會讓孩子在學習這條路上走不通。
  • 考試臨近,家長壓力管理也是孩子的學習資源
    例如家長看到孩子拿著手機,如果此時家長心情不好、別的孩子在學習,以及先入為主的判定等情況下對孩子的評價會相對比較負性;而家長心情很好、網課時間,以及認為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強等情況下對孩子的評價就會相對比較積極。對孩子同一行為的不同評價會使家長產生不同情緒。
  • 掏心窩回復高三的你|平時成績還不錯,一到大考就會發揮失常咋辦
    對高考來說,強科保持以前的學習方法,確立自己的競爭優勢;弱科多花點時間,回歸教科書,抓基礎,只要抓好了基礎,就不會被拉分。適當放棄些弱科的疑難題,放棄不該得的才能得到本屬於你的。當然找老師集中補弱也是非常必要的。這樣一定能確保高考的總成績。
  • 孩子平時學習能力強,一考試就「糊」?多半是家長沒做好這四點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最近有很多學校都在期末考試,為此很多媽媽都感到十分都焦慮,紛紛在家長群裡討論:「哎呀,我家孩子一考試就容易粗心」、「我家孩子一考試就大腦一片空白」、「我家孩子一到考試周晚上就緊張得睡不踏實
  • 孩子平時成績不錯,為什麼期末考試會考砸?
    有些孩子平時考試成績不錯,只是一到大考就會不行。通常來說,會有四種原因。1.對知識理解有偏差一方面,可能是解題思路沒問題,只是孩子對概念的理解或公式的應用出現偏差。平時看不出來,只是一到大考就會露餡。例如,長方形周長是16釐米,其中一條邊長是2釐米,要求另一條邊的長度。有孩子會直接用16÷2,求得答案為8釐米。這種是把周長和面積的概念混淆,周長是四條邊相加,所以另一條邊應該為6釐米才對。另一方面,可能是期末測驗的範圍太廣。
  • 孩子學習壓力大,精神狀態不好,應該怎麼辦
    新的學期就要開始了,很多孩子開始步入緊張的學習當中。升入初三的孩子,面臨著中考升高中的壓力。升入高三的孩子,更是到了最後的衝刺階段,面臨最關鍵的高考。越是在比較重點的學校,孩子學習越累,精神壓力非常大。同事家,有個上高中的女兒叫路一鳴,這個孩子從小學習特別好,一路順風進入了市裡的重點高中。
  • 王金海:平時學的挺好,一到考試就發揮失常怎麼辦?
    今天給各位講的題目就是孩子平時學的挺好,一到考試發揮失常,請問是怎麼回事?最近有家長在我們後臺和我們交流,說孩子平時都學得挺好,從來不用為孩子作業去操心,周測和月考成績還不錯,可是一到期末這種大考就因為緊張而發揮市場,請問怎麼辦?按照我們平時的理解,孩子考試緊張無非是壓力大,心理素質差等因素,家長就會跟他說,你不用緊張,平常心就好了。但你會發現幾乎沒有什麼用。
  • 孩子考試前壓力大?三招緩解學習壓力,提高孩子考試成績
    上個星期,我家孩子進行了第一次五校聯考,成績不好也不壞,因為,知道這孩子基礎差一點,學習習慣也還沒有養成,這樣的成績在孩子制定的定量目標之內,所以,我以讚賞的方式鼓勵了孩子。 不過,我同事就坐不住了,因為她家孩子,是班裡公認的小學霸,這次考試本來應該沒有疑問地考出好成績,結果,試卷上出現了讓人驚訝的分數:與我家的相差不大。
  • 為啥我家孩子平時成績好,一到關鍵考試就不行?在線等,挺急的
    我家孩子平時成績挺好的,到了期中期末,甚至在高考時,就發揮失常,這太讓人難受了。你看鄰居家的孩子,平時成績一般,一到大考就超常發揮,你說氣人不氣人。那是什麼決定了孩子們的不同表現呢?是心理素質決定的嗎?是家庭因素嗎?
  • 孩子考試壓力的表現父母要了解,嘗試以下建議幫助孩子緩解壓力
    考試對孩子、年輕人和他們的父母或看護者來說是學校生活中具有挑戰性的一部分。但是有一些方法可以緩解壓力。確保孩子吃得好確保你的孩子吃得好均衡的飲食對孩子的健康至關重要,可以幫助他們在考試期間感覺良好大多數青少年每晚需要8到10個小時的睡眠。在學習、看電視或使用電腦和上床睡覺之間,給孩子半小時左右的時間放鬆,幫助他們睡個好覺。考試前整晚死記硬背通常是個壞主意。睡眠對孩子的好處比讓孩子在最後一刻驚慌失措地學習幾個小時。考試時要靈活靈活安排考試時間。當你的孩子整天複習功課時,不要擔心沒有完成的家務或不整潔的臥室。自己保持冷靜會有幫助。記住,考試不會永遠持續下去。
  • 平時成績不錯的孩子,關鍵的考試就容易砸鍋,到底是什麼原因
    在班級裡有個別孩子,平時成績挺好,但關鍵的考試容易砸鍋。如果是中考或者是高考的話,那真是為孩子感到惋惜。並且考試結果,對孩子一生的影響都會很大,甚至會讓孩子抱憾終身。 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沒有掌握好如何去解決難題,另一個就是關係到孩子的心理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