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時刻,肚子餓了。我在馬路旁的各個飯館和麵館覓食。
看到一家麵館,布置比較簡單,已經到飯點時間了,人也不是很多,想著不用排隊,猶豫片刻,便走了進去。
店老闆熱情問我要吃點什麼,我看著菜單,上面的各種麵食看得我眼花繚亂。半晌,我才點了份土豆粉。我有點不好意思地問老闆能不能多加青菜,其他的少加點沒有關係,老闆也連連笑著點頭說好。
我選擇了一個靠窗的位置,坐下等待。
只是一會的功夫,我的土豆粉就上來了。這青菜多得讓我又驚又喜,濃湯濃汁的,我吃得很是開心和滿足。吃完問多少錢,十六元,這個價格也是我能接受的。
這家店剛好離我上班的公司不遠,口味也合我意,漸漸地,來這裡吃麵成了習慣。
老闆有時候送我一個荷包蛋,只是送幾次了以後,我感覺他不送都不好意思了。為了讓彼此都不為難,我之後每次點都多加個荷包蛋,這樣費用可以一起算,也讓我心裡比較舒坦。
偶然的一次,我在「餓了嗎」這個APP上搜到了這家麵館。這可把我給樂壞了,這樣我可以直接在手機上點餐,看價格也公道,一樣是16元一份的土豆粉。滿二十可以免配送費,這樣我可以加點一份土豆粉,加一瓶飲料,正好。
有了網上點餐後,我不必再去店裡吃了。只是網上點餐,我的青菜少了。儘管我每次都備註麻煩多放青菜,其他的料少放一點沒關係的。
可是每次還是那妥妥的三根青菜,未曾多,也未曾少。
這天忙好手頭上的工作後,我照常手機點餐。只是我常常點餐的這個頁面,讓我忽而覺得陌生了起來。土豆粉不再是16元每份,而是變成了26元每份,然後26這個數字呈灰色,也是一條灰色的斜杆划過,旁邊有一個鮮紅的人民幣符號和紅色數字19.5。
我看著這個頁面,整個人愣了一下。那個看著實在又熱情的老闆怎麼想到會用這種方法來抬高價格了呢?這和我印象中的那個人不一樣。我退出了那個頁面,沒在那家店點餐。雖然和原來的只有3.5元的差別,可是在我眼裡,這差的不是3.5元,而是少了我心裡的一種好感,和一個舒心的印象。
有一段時間,我沒再去那家店,手機也不曾點。
又到了周末,杭州的風總是不小,冬天的太陽在這風中顯得格外的溫和。我閒來無事,周邊逛逛。不知不覺,又逛到了那家麵館附近。
早飯沒吃,我一看時間,上午十點五十了,肚子也餓得咕咕叫了。
我躊躇了一會,還是走了進去。
老闆看著我進來,點頭笑了一下,我也回笑了一下。
「還是土豆粉吧,幫我多加青菜。」我笑著對老闆說。
老闆頭轉過去,對裡面的廚師轉達了一下。
我坐下位置,拿出手機,隨意翻看了起來。一會的功夫,我的土豆粉就來了。
青菜由外賣的3根變成了5根。其他的倒是沒看出有什麼變化。
吃過之後,我拿出手機打開支付寶給他刷二維碼結帳。聽到一聲響後我收回手機,看了一眼,付了18元。
「咦,漲價了嗎?」我笑著問老闆。
「沒怎麼漲,還是差不多老樣子。」老闆也笑笑。
我若無其事地走出了那家麵館,走出十米左右後,我回頭看了一下這家麵館,招牌依舊,只是裡面的人情味沒了。我想,這家麵館我以後應該不會再去吃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