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小學語文課為何不學課本?了解了考試內容才明白緣由

2020-09-07 小辮子媽媽

文|全文共1849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

閨蜜長期在美國定居,去年帶著小學三年級的孩子回老家過年,順便也來我家串了個門。來的時候我發現她家孩子手裡拿著本書,時不時地坐在沙發上看上一會兒。

我湊上前去看了一下,發現是胡賽尼的《追風箏的人》,我說:「你已經能看懂這麼複雜的書了嗎?」因為在中國,讀這本書的適合年齡最低也是五年級的學生

他說:「這是我們語文課的教材。」

我覺得很奇怪,問他:「你們語文課不學課本嗎?

他回答說:「我們上課都是看老師推薦的書,看完之後一起討論問題,我很喜歡上語文課。」

他所說的語文課和國內的課堂內容完全不同,帶著好奇和疑問,我上網查了一下美國小學的語文課堂和考試內容,才明白其中的原因。

美國小學這樣上語文課

他們對於閱讀的重視程度非常高,也是秉承了他們「實用」的教學理念,語文學習的最終目標是理解與表達,所以就著重培養孩子這方面的能力。美國孩子平均每三到四周就會讀一本書,不僅閱讀量大,老師還會帶領孩子一起討論書中的情節、背後的意義以及提供更加開闊的思路,來提高他們的閱讀收穫和思考能力。

另外,美國的語文考試也只有閱讀與寫作兩部分閱讀所佔的比重大,難度也不低。他們的考察形式是以小短文為主,然後根據短文提出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答案並不會直接出現在原文當中,都是需要通過分析和理解才能得出的。

比如,美國小學四年級的語文期末考試中出現的一篇短文,主要是介紹一個人的人生經歷,而下面的問題是,比較他的兩段經歷,說說有什麼異同點?這種出題方式在國內的語文考試中也十分常見,主要考察孩子的理解、概括分析能力,這些都與閱讀量和閱讀能力分不開。

就如西漢文學家劉向所說:「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

實際上,閱讀能力的培養不僅僅適用於現在和未來的語文學習,還有助於孩子在各個學科、各個方面理解能力的提高。

如何提升孩子的閱讀能力

在國內,孩子們都是在課上學習課本,老師也會安排一些課外的閱讀任務,但執行的結果並不樂觀,有些孩子草草了事,並沒有樂在其中,有的乾脆不讀,去做別的事情。這時,家長就需要對這個問題予以重視,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那麼我們要如何做呢?

  • 家長以身作則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模仿對象,如果一個父母在家的時間都在刷手機、看電視,那麼孩子也會想要做一樣的事。想要培養好孩子的閱讀習慣,家長首先要主動在家中多閱讀書籍、報刊等,以自身行為帶動孩子。空閒時間還可以帶孩子去書店、圖書館,感受閱讀的氛圍,在潛移默化之下影響孩子,培養他們的閱讀習慣。

  • 陪伴孩子閱讀

閱讀是一件需要堅持的事情,如果剛開始孩子並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有家長陪伴在身邊一同閱讀,將會使他們更容易堅持下來。

鄰居的孩子果果就很喜歡看書,學習成績也好,基本是人見人誇。鄰居和我說,她在果果小時候就每天給她講睡前故事有意識地培養她對文字的理解和吸收能力。等果果逐漸長大了,鄰居就給果果買兒童繪本,經常把她抱在懷裡,陪著她一起看。

現在果果上小學了,不用媽媽陪著,就能主動去看書了,自己一個人看得津津有味,還經常給家裡人講書裡的故事,不僅如此,老師也誇果果的理解能力強,題目總是一讀就明白了。

  • 和孩子討論內容

要想孩子在閱讀後能夠更好地吸收理解討論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在美國的語文課堂上,討論通常是孩子們最喜歡的。他們可以對書中的任何一個部分發表自己的看法,書中的人物、小說的主題、情節、一些細節的隱喻等等,他們可以充分發揮聯想和想像,展開頭腦風暴,產生思想的碰撞

而我們在與孩子展開討論時,也可以在有關書的任何部分進行交流,從宏觀的主旨,到具體的用詞,必要的時候可以查找相關的資料,作為論述的依據。在討論過程中,主要是發散孩子的思維,讓他們多思考、多表達,家長不要輕易打斷、反駁孩子的觀點,而是要引導他們,幫助他們確立觀點、理解故事。

  • 家長端正心態

閱讀習慣的培養和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家長需要放平心態。就像養花,每日澆灌適量的水,待到時機成熟,自然會綻放出美麗的花朵。若是急於求成,則會事與願違。教育孩子更是如此,需要順其自然,不要刻意違背他們的天性。比起批評和苛責,他們需要的更多是鼓勵和引導,支持和陪伴。

小辮子媽有話說

法國啟蒙思想家狄德羅曾說:「不讀書的人,思想就會停止。」

對於不斷成長、需要知識灌溉的孩子來說,閱讀更是不能缺少的一部分。希望家長都能夠重視孩子的閱讀能力培養,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為未來的發展和進步築牢基礎、提供力量。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立刪】

相關焦點

  • 前教育部發言人:現在的語文課一半內容不該學
    南都訊 記者賀蓓 「現在的語文課,至少有一半是不應該學的內容。」17日,前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現語文出版社社長王旭明作客嶺南大講壇·公眾論壇,細談教育常識。他認為當前中國存在問題最多的學科是語文,應該增加古代詩文等傳統文化在教材中的比例。
  • 孩子小學不學奧數,能學好初中數學嗎?
    小學要不要學奧數,很多家長回答要學,可為什麼要學,有些家長不一定能說得清楚。通過近幾年切身感受,為便於直觀感受小學學奧數與初中學好數學的關係,現將中小學數學課本(人教版)、中學數學試題、小學奧數的專項內容進行對比,家長可探究其中緣由。
  • 新版語文課本總主編溫儒敏談教學重點:讓語文課回到讀書
    孩子們為何不讀書?很多人把原因歸咎於應試教育,為了應付考試,學生忙於做題,沒時間也沒興趣讀課外書。「部編本」教材增加了「和大人一起讀」「快樂讀書吧」「名著導讀」等多個版塊,把課外閱讀也納入教學體制。如一年級的「和大人一起讀」倡導孩子跟父母、老師一起讀充滿童趣的故事、童謠、寓言、科普等,鼓勵創造使用朗讀、講讀、對話表演等多種方式。
  • 清末小學語文課本,沒想到那個時候的語文課也是如此之強
    近日,看了一冊清末小學國文課本,看完之後,甚是驚嘆!沒想到那個時候的語文課也是如此之強!第二課,講清楚其他學習內容。除了識字,你將真切感受到什麼是內容豐富,文辭優美,言短而意長。。。明白生活的不易你們說,這樣的課本,你打幾分?
  • 廣州小學新版語文課本大變臉:不學拼音先識字
    昨日南都記者了解到,今秋開學,廣州小學新生人教版語文教材將大變臉。其中最重要的變化是,學拼音不再是語文第一課,學生們將從簡單漢字學起繼而再過渡到學拼音。此外,新版教材對識字量的要求也有所降低,識字量由舊版的400個減少到新版的300個,口語交際放在更突出的位置。
  • 小學一年級將採用新教材每天語文課練字10分鐘
    7月22日,為期6天的山東省小學教師遠程研修正式啟動,而對於新課標的解讀也成為了此次培訓的重要內容。根據新課標的要求,自下學期開始,老師們要在每天的語文課中安排10分鐘指導學生練字,提高書寫質量。  據了解,與新課標的出臺相適應,今年秋季,濟南市的小學一年級新生將使用修訂後的新教材。
  • 小學一年級課本是這樣的,文盲家長,感嘆不敢小看這些小孩子了
    檢查課堂上做的練習題,訂正錯誤,用不了10分鐘,然後就是聽故事!聽故事!聽故事!閱讀!閱讀!閱讀!是的,現在的小孩子,所有的學科內容,都注重閱讀、交流!我們來看看課本就知道了,翻天覆地的變化。1、語文:從聽故事和閱讀故事中學習,注重古文和歷史文化。
  • 話劇《語文課》:在劇場上一堂別致「語文課」
    鉛筆、橡皮、語文書,聽寫、提問、做卷子,上課、考試、留作業……日前,在北京人藝實驗劇場的舞臺,7名演員帶領現場觀眾,完成了一堂別致的「語文課」。  這堂溫馨懷舊的「語文課」,是沉寂近兩年的導演黃盈的新作。
  • 新加坡小學和中國小學到底有什麼不一樣?學點啥?
    每一個家有準小一學生的新移民家長,在報名大事塵埃落定以後,可能接下來要鬧心的就是小一到底學點啥?新加坡小學和中國小學到底有什麼不一樣?除了一個以英語,一個以漢語教學之外,課程設置有區別嗎?難易程度有區別嗎?區別大嗎?作為新手家長,我到底應該怎麼應對呢?真是一腦門子官司。
  • 外國的語文課怎麼上,你一定想不到?
    我們的語文課怎麼上,上過學的人其實都知道。但國外的語文課怎麼上,可能沒有幾個人清楚。今天我就就帶領大家看一下外國的老師是怎麼上語文課的,與我們的語文課差別大嗎?美國:語文課就是讀書會。美國的語文課更像閱讀分享課。至於讀什麼書,國家也沒有統一的要求,更沒有統一的教材,都是由任課老師來決定。儘管中學語文課深淺程度是可選的,但無論哪種課程,大量的閱讀都逃不掉。剛上初中的孩子,每學期大概要讀六七種英文風格的英文作品。如果是希望上好一點高中的學生,平均一學期大約要讀10本左右的名著。
  • 小學語文課本中還有多少「假課文」?官方是這樣回應的
    小學語文課本中還有多少「假課文」? 官方是這樣回應的。近日瘋狂網絡和朋友圈的小學語文課本中的假課文究竟是怎麼回事?小編和大家一起去看看: 人教版小學語文竟有8年未改的「假課文」? 近日,小學課文被指杜撰事件引發了部分教師和家長的熱議,甚至被質疑是「假課文」。網友戲稱,原來我們學的都是「假課文」。隨後,人教社相關工作人員對此做出了回應,稱課文絕不是杜撰的,有相應的文章來源。
  • 看看日本小學到初中的課本內容和中國的有什麼不同……
    這下明白了吧?呵呵😄……這樣學數學真的好嗎?呵呵😄……我都快想不起臭臭原來的模樣了……     日本小學和初中的學科基本就五個科目:1.國語(日語)2.英語 3.數學 4.社會 (歷史、地理、公民)5.理科(物理、化學、生物)     經常有國內的家長問我日本的教科書內容和深度,想了解孩子將來到日本讀書的差距
  • 高中語文,考的不學,學的不考?非也,高中語文考試的基礎是課本
    語文到底學什麼?學的不考,為什麼還要學課本?小學的時候,這個問題很明確,今天學哪些生字詞,考試的時候就考這些生字詞,組個詞啦,造個句子之類的。到了初中,有點迷茫了,感覺學到手的知識,和考試的內容,關係不大,但是也還好,還能應付。
  • 別再買複習資料,只有具備這些學習習慣,語文期末考試才能考好
    且不說這些複習資料符不符合小學語文的複習的標準,家長盲目地給孩子布置複習作業,本身就不是一個科學的複習方法。如何在複習階段提高一下語文成績?語文怎樣才能考高分?首先就是要把基礎知識點複習好,基礎知識點不需要刷卷子,把課本讀熟,該背的背誦,該書寫練習就書寫,基礎知識點的掌握沒有偷懶的,只有一步一個腳印,把每一課的知識點都弄懂。
  • 四年級內容放入二年級,英語不學音標,小學教材變難,如何應對
    筆者在之前的文章中曾經提到過, 以前小學四年級的課文,有好幾篇已經下移到了二年級的課本當中,像之前辦公室老師提到的《寒號鳥》等課文,特別難教,老師發愁,學生不理解,通篇讀下來都費勁!
  • 這所小學一周只上兩天語文課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張裕)植物觀察日記要寫成項目報告;「世界盃誰是最佳球員」做話題,讓全班學生「練嘴」;每周只有兩天上整合語文課,剩下的時間讓學生擴展閱讀,加強口頭表達和寫作能力……昨日,記者從武昌區三道街小學了解到,歷時兩年籌備,該校自行研發的TOPS課程研究正式開題,全學科全學段全面推行課程改革。
  • 「深度」沒有課本的紐西蘭小學 學生們是如何學習的
    導語:沒有上課時間表,沒有課本,也沒有作業帶回家,是紐西蘭教育改革後學校教學的一個明顯變化。家長問孩子在學校學了什麼,孩子無從具體回答,都有什麼科目,孩子們也說不清楚,這讓當時的家長們深感困惑……說到紐西蘭小學沒有教科書,是從1989年政府實施教育改革開始的。
  • 小學課本上的一首情詩,有家長覺得不該入選,不少老師要求背全文
    小學課本上的古詩,歷來都受到不少家長的關注。哪些詩該入選課本,想來教育專家們也是很為難的。入選的古詩,至少要滿足以下三個條件,才能讓大家都滿意。再次,精神內涵要適合孩子們,這就是為何李清照水平最高的明明是愛情詞,但入選小學課本的卻是「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了解了這些,我們再來看看本期筆者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悽美情詩《迢迢牽牛星》。因為四年級課本上的李商隱的《嫦娥》一詩到底說的是什麼,一直尚有爭議。所以這首六年級課本上的《迢迢牽牛星》,其實才算是小學生們學的第一首情詩。
  • 《郭初陽的語文課》:郭老師教你如何使學語文變得有趣
    他的課堂,代表了中國語文課的一流水準。11月15日,語文教師郭初陽做客杭州單向空間,以一堂公開課,與現場的孩子與成年人們,從探討「自己的決定」為始,完成了一次「自由還是不自由」的深入討論。但是對於小朋友的成長而言,教材無非只是一個例子,「我們所學的語文不應當僅僅只是教材,所以我的這套書裡面,和常規語文老師不一樣的是,呈現了對於教什麼的取捨。語文書結合優秀的課外讀物,是這套書的一個特色。」郭初陽告訴記者,對於注重閱讀的家庭來說,怎麼教是最關鍵的地方。每個家庭的閱讀氛圍不一樣,不同家庭有不同的方式去解讀,可以親子一起閱讀並創造性地去解決問題。
  • 配合最新語文教材,內容同步課文!暑假幼小銜接練字超讚
    某小學一年級語文回家作業如果孩子沒有學過一定的寫字方法,往往會寫得又慢又不好看語文課本上的認字要求,不完全是根據練習寫字順序來的!緊接著,「是」這個字出現了,對於初學寫字的小朋友來說太難;但一個多月後才出現的「中」、「土」卻容易多了。這其實也很正常,因為這些字的編排順序是跟著課文內容出現的,所以,語文課本上每天要完成的抄寫生字練習,並不是根據學寫字的規律來設計安排的。語文課的寫字作業,如果沒點準備,孩子要寫好真的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