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沒有課本的紐西蘭小學 學生們是如何學習的

2020-12-25 藍泉森根

導語:沒有上課時間表,沒有課本,也沒有作業帶回家,是紐西蘭教育改革後學校教學的一個明顯變化。家長問孩子在學校學了什麼,孩子無從具體回答,都有什麼科目,孩子們也說不清楚,這讓當時的家長們深感困惑……

說到紐西蘭小學沒有教科書,是從1989年政府實施教育改革開始的。在那之前,紐西蘭小學教室裡的課桌都是統一擺放,老師們在前面的黑板上講課,孩子們用同樣的課本學習,參加統一的考試。1989年,紐西蘭政府開始實施教育改革,制定了紐西蘭課程體系,給予中小學充分的自主管理權。校長負責管理教學計劃,並監察教師的表現。教師負責日常課堂活動,決定教什麼、怎麼教,從而調動教與學的積極性,改變孩子的學習方式。

然而,這樣寬鬆的教育環境並不意味著他們的教學沒有體系。教師必須根據紐西蘭課程大綱制定教學方案,並採用以學生為中心的綜合方法。

根據紐西蘭教育部的教學要求,教師們制定了不同於以往教學方法的課程:

1. 課程內容為學科交叉式學習,而非單一學科學習;

2. 知識的範圍不局限於指定的書籍,要求學生在網際網路上搜索信息和數據;

3.由於學生可以有不同的學習計劃和不同的學習進度,所以老師對於不同學習計劃的學生有不同的學習方案;

紐西蘭沒有上課時間表,沒有課本,也沒有作業帶回家的情況。家長問孩子在學校學了什麼,孩子也無從具體回答都有什麼科目,讓家長深感困惑。

因此,森根教育希望在這裡介紹紐西蘭兒童的學習方法,一方面幫助家長了解紐西蘭綜合教學法是如何讓孩子在沒有課本的情況下進行自主、個性化的學習。另一方面,幫助計劃在紐西蘭留學或出國留學的孩子的父母提前做好準備。

學生們學習方式一:學科交叉式學習方法

紐西蘭小學生學習包括:文學、藝術、數學、科學、技術、社會科學、健康教育、語言學習等科目。

綜合教學法對老師教學水平要求很高,老師們必須要在授課前擬好每周的詳細計劃,定下系統的教學大綱,並依據學生的等級要求安排好適當的單元和主題。每個單元或需要3—4周,或只需要1周,通常與班級高低成正比。

例如:四年級學生的一個為期兩周的學習單元,主題是「動物」

學習過程

1第一天

根據老師的要求,要求學生回家準備材料,包括:動物的形狀、名稱、生活習慣、物種和棲息地、動物的壽命用圖表表示出來,分析動物生活環境與人類的關係。它必須是喜歡或有興趣研究的動物。

說明:這種安排訓練了孩子對多種科目的學習,並調動了學習的主動性。

因為要求必須是喜歡的或有興趣研究的動物,這一點解決了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問題。

動物習性和物種的研究是自然科學的課題。

用圖表來分析動物的壽命是一種數理統計和分析。

分析動物生存環境與人的關係是社會科學的內容。

2 第二天

要求每個學生對自己第一天的準備工作進行簡單的口頭報告,然後老師會將研究同類動物的學生們組合,如:老虎組,獅子組等。並自由進行小組內部分工合作,有的繪圖、有的造模型、有的找資料寫報告、有的做PPT、有的做演講。

說明:這樣安排是為了讓孩子們在團隊合作中學會協作,以及未來在團隊合作中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並將長處發揮到極致。

信息收集和相關知識以及撰寫報告是文學課的研究。

在繪畫和製作模型中,在為演示製作音樂中,是藝術課程的學習。

製作PPT讓孩子們學會用現代科技來呈現想法,是學習科技的課堂。

演講訓練了孩子們的口才,是文學課的學習內容。

3接下來兩周

在學生深入研究的同時,小組首先進行討論,得出結論。然後他們按照勞動分工完成自己的任務。在研究過程中,學生要不斷與老師溝通修改方案,最終完成自己的小組任務。

說明:在這種分工協作的學習中,培養學生的獨立人格和相互依賴的人格。

培養學生獨立學習和獨立分析的能力。

所以,無論你的孩子將來需要知道熊、獅子、恐龍或其他什麼,他都可以用他在課堂上學到的方法找到他想要的答案。

學生們學習方式二:個性化的學習方法

紐西蘭的個性化教學不僅體現在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學習材料,還體現在教師允許的學習速度上的差異。教師根據學生學習進度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學習內容和方法。

例如:文學課(語文課)

例如,在一個30人的班級裡,老師會把學生的閱讀水平分成5到6個等級。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閱讀時間表,所以每個學生將在不同的水平閱讀不同的書籍,在家裡做不同的作業,並參加一對一的考試。每一次學生通過考試,他或她在等級制度中都會上升一級。

例如:天才組

在紐西蘭,如果一些學生在體育、音樂、數學或戲劇等科目上有過人的天賦,老師會給他們進行額外的輔導,並為他們設計特殊的課程。如果本校的老師不能做到這一點,學校將從校外聘請老師,在特定時間進行單獨輔導。

一方面,這有助於有天賦的學生充分發揮他們的潛力,另一方面,確保他們長大後可以將自己所學貢獻於社會。

例如:學習困難組

為有學習困難的學生,例如有理解問題、腦部失調、發育遲緩或經常因病缺課。紐西蘭的學校也為這些學生提供特殊的課程,通常是由教師對此單獨輔導。如有必要,學校將聘請心理學家或語言治療師。

因此,在紐西蘭,高度個性化的學習方式,學生沒有固定的教材,他們的學習內容也各不相同,學生在學習任務完成後,將列印自己的學習記錄,並貼在自己的本子上面,然後把一個學期的學習記錄本放到相對應學科的文件夾中保存,比如文學課(語文課)就放在文學課的文件夾中,科學課就放在科學課的文件夾中。

事實上,從教育的進程來看,從沒有教材到統一教材再到沒有教材,更符合國際主流和人類認知的過程。也就是說,對世界的認識來自感性認識,再到理性規範,最終到自我分析和創新。

小彩蛋

紐西蘭小學生沒有課本,那麼,他們的書包用來裝什麼?

如果你走進紐西蘭一所小學的教室,你會看到孩子圍坐在地毯上學習,或在老師周圍圍成一圈學習,或五六個學生圍坐在一張大圓桌上學習。環顧教室,你會看到教室顏色十分豐富,功能也齊全,學生把在學校需要學習的書籍、文具等都放在教室的不同區域存放,不需要拿回家。

如果孩子們想把一本書帶回家看,他們可以把它放在書包裡帶回家。因此,紐西蘭小學生的書包是用來裝飯盒的

相關焦點

  • 圖靈獎「擁抱」深度學習
    「我們很難預測未來……但是有些事情我們可以預測,比如深度神經網絡這項技術會改變一切。」ACM(國際計算機協會)在美國當地時間 3 月 27 日公布了 2018 年圖靈獎的授予結果。ACM 將本屆圖靈獎頒給了深度學習領域,並且讚譽三位獲獎人為「深度學習之父」。
  • 澳門大學陳俊龍:顛覆縱向的「深度」學習,寬度學習系統如何用橫向...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按:想必各位讀者對深度神經網絡及深度學習都不會感到陌生,不論是在數據處理或是應用層面,都取得了斐然的成績。但囿於結構的複雜性及超參數的數量巨大,一方面帶來了訓練時間過多的困擾,另一方面,為了追求精度,深度模型需要持續增加層數及參數,反過來又給深度學習帶來了進一步的訓練難度。如何在保證效果的前提下極大地縮短神經網絡系統的訓練時間?
  • 從「奧數」、「費馬最後定理」到「數學之美」
    五年前讀了中文譯本《數學高手特訓班》一書,作者Steve Olson是美國著名的科學新聞記者,他針對「數學奧林匹亞競賽」深度訪談參賽學生和競賽實況
  • 小學七年都不用課本?!【父子遊學300天 】
    都念五個月了,也不見他書包有任何像課本影子的書,回家問姐姐,才發現,啊,加拿大整個小學七年,都沒有課本!Sherlock一月在加拿大入學念的是小學一年級,在國內幼兒園到加拿大卻必須是一年級,主要是入學要求跟國內不同的關係。
  • 真正決定你人生高度的,是你的深度學習能力——深度學習的價值和途徑
    有了自己的東西,便一定要「教授」出去,「教授」和「縫合」會相互形成鞏固和循環。《暗時間》的作者劉未鵬說:「教」是最好的「學」,如果一件事情你不能講清楚,十有八九你還沒有完全理解。當然,「教」的最高境界是能用最簡潔的話讓一個外行人也能明白你講的東西。
  • 這是一份「不正經」的深度學習簡述
    關於深度學習,我們能夠看到很多優秀的介紹、課程和博客,本文將列舉其中的精華部分,而且,你會發現這是一篇「不一樣」的文章。不一樣在哪兒呢?可能是本文沒有按照「正常」的深度學習博客結構:從數學講起,然後介紹論文、實現,最後講應用。我希望用講故事的方式來介紹深度學習,這可能要比只介紹信息和公式要更加平易近人一些。我為什麼要寫這篇深度學習簡介?
  • 「教學診療室」如何啟動學生的英語寫作力?
    「2018 年臺灣的大學學測英文作文,超過一萬四千名考生零分。」看到這則新聞時,不知道老師們的心情是不是跟我一樣複雜。英文教育已往下紮根許久,當學生到了考學測的年紀,已讓孩子學過 9 年的英文,但事實卻是有逾萬名的考生連 1 分都沒有獲得。不知道老師們有沒有再接著看其他相關新聞,我持續追蹤了相關新聞,發現神奇的是今年的英文整體成績卻是頂標、均標皆有明顯上升。
  • 首個可AR識別課本!用QQ掃一掃就能看官方教學內容
    」,針對小學3-6年級人教版PEP教材,學生只需一部手機就可以讓課本上的人物動起來,學習標準口語。這是由騰訊QQ和人教數字出版公司合作推出的官方正版數字教學內容,不僅增強了小學英語課本互動閱讀的趣味性,也讓學生能自主預習和複習英語課,練習英語聽讀、口語。這可給了家長們一個英語輔導「神器」,而且操作非常簡單。只需在手機上打開QQ,找到「掃一掃」入口,將手機攝像頭對準每個單元的主圖,QQ就會自動識別圖片,出現相對應的AR數字教學內容。
  • 他們把小學課本改成了繪本!
    結果,現在有一群年輕人竟然要把小學語文課本設計成繪本。激動人心吧?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以下這篇文章來了解具體是怎麼回事兒!一群熱血交大生發起「美感細胞-教科書改造計畫」,以國小五年級國語課本為改造主角,希望從小形塑孩子的美感,第一站以新竹市香山區大湖國小為實驗基地。
  • Hinton 新作「在線蒸餾」,提升深度學習分布式訓練表現的利器
    為此,「深度學習泰鬥」Geoffrey E.Hinton 近年來在知識蒸餾(或者「暗知識提取」)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試圖通過這種從高計算能力要求、同時也具有高表現的模型中提取出一些隱含的知識,並且將其作為先驗,通過設計新的網絡結構和目標函數將這種知識「傳授」給規模較小的深度學習網絡,實現對網絡模型的壓縮,以顯著縮小的網絡規模和計算需求展現出儘量高的模型表現。
  • 「全文乾貨」對於小學而言什麼是好的學習習慣?如何培養?
    小學應該培養哪些好的「學習習慣」,(尤其是一年級的孩子)逃不開以下幾種:1.培養孩子靜心的習慣。從大班開始家長就可以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學會「安靜」地坐下來,可以讓他看書、畫畫等等,做這些事時要漸漸讓孩子明白做事要一心一意不講話。
  • 學習「文學」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故紙君剛上大一時,沒有家學傳承,古籍閱讀量幾乎為零。要想研究中國古代文學,第一步當然是閱讀古代文學作品(研究對象、材料),而閱讀的初級目的自然是理解。要理解則必從識字起,也就是識認普通人眼中的「繁體字」,因為所發的《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教材是繁體版。那如何識認繁體字呢?有的門外漢大呼「簡單」,真的嗎?不過是語境(上下文)幫了你。
  • 1987版小學《語文》第一冊「1991印」六年制課本
    1987版小學《語文》第一冊「1991印」六年制課本
  • 期末複習階段,小學語文老師如何帶領學生,抓好課本細讀課文
    小學語文的複習,我一直和家長、學生強調,重點的知識都在課本裡,少刷題,多讀語文課本,那麼課本裡的知識該怎麼學?家長們在輔導過程中,往往會聽寫單詞,盯著背課文,檢查作業做些基礎的學習方法。語文老師應該怎們在期末期間,帶領學生們來複習呢?除了教學目標上的要求,細讀課文,抓好知識點,我們該如何給小學生上好複習課?
  • 「藥丸哦」初音女神被選入島國音樂課本?麻麻我想重新讀高中!
    島國的學生們卻因為一本又一本驚豔的課本,豔羨了整個二次元世界!可愛的艾倫老師讓我們更有動力學習英語(誤……這是誰畫的同人!)據悉,初音未來即將登場的課本是教育藝術社發行的課本「高校生の音楽1」,初音未來被分類在「聲音」「音效」單元裡面,並且介紹一些有特色的樂曲、作曲人,並且介紹歌曲「Six Greetings0」。
  • 同濟版《線性代數》引發激烈爭議:深度學習基礎很重要
    好多算法都用到線性代數的知識,就比如現在非常熱門的深度學習,它的底層實現方式用到好多線性代數方面的知識。如果底層基礎打不好,不明白其中的原理,算法實現方式真的很難理解,更不可能去創新了。好的教材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這本教材已更新了好幾版,每次更新的內容看起來也是無關緊要,如果有下次版本更新,還是希望制定教材的老師們聽取一下廣大學生的建議。
  • 紐西蘭小學教育與中國小學教育比較
    紐西蘭的小學入學年齡是5歲,是6年制的教育。學生按照就近上學的原則,選擇本區的學校。也許你會問,學校那麼多,怎麼知道一個學校的優劣呢?聖誕假期剛好是暑假的開始(南半球跟國內的季節相反,這裡的聖誕節是夏天,沒有白色聖誕),因此差不多可以放2個月的假,一直到2月初又是一個新學期的開始。這些假期安排,會提前一年在教育部的網頁上公布,方便家長安排旅遊等事宜。    一、課本、課程以及作業      說出來也許大家不相信,紐西蘭的小學生,是沒有課本的。如果國內的小學沒有課本,我想大家都快抓狂了吧?
  • 一探究竟——探月教師如何構建學生深度參與的課堂
    看似簡單,要做到實則很難。沒有想到的是,來到探月之後的第一次觀課,便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是一堂常規的生物學科課程,內容是癌細胞和癌症。與傳統的課堂教學一致的是,本課的學生也需要經歷「新知構建-練習-解答問題」的學習過程。
  • 紐西蘭小學教育大揭秘
    紐西蘭的小學一年分為四個學期,每個學期十周課程。在12月底結束後,一個學年算是結束。入學年齡從五歲開始就讀一年級。一二年級和幼兒園差不多,孩子學校時間都用來適應學校文化和生活,不會學習太多實用知識。就像下圖,孩子們基本上都是坐在地上上課的。但是三年級是一個分水嶺,會有一個本質的開始,學習的深度和廣度由此開始。所以家長需要提前做好心理準備,同孩子一起正式接受學習的挑戰。而這也恰恰是中國一年級的開始。
  • 小學教育,比你想像的還重要!(深度好文)
    但是,國小教育的目標根本不應該設定在「知識學習成效」(懂多少字,計算會幾題等),而應該設定在「獲得知識的過程與方法,以及對知識的態度」。譬如,如何培養孩子主動的讀書意願(所謂「快樂地學習」,還不如說「主動的學習」),和克服困難去自己找資料、發現答案的能力,就遠比「知識的記誦與熟練」更有價值。很多人只在意國小的教材簡化了,功課輕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