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愛生命,遠離毒蘑菇!權威專家教你識別常見毒蘑菇

2020-12-20 騰訊網

隨著天氣回暖、雨水增多,

各種菌類進入生長旺盛期,

也是誤食有毒蘑菇中毒的高發季節。

今年誤採誤食有毒野生蘑菇中毒事件

已發生6發病19

暫無死亡病例。

3月16日,省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印發《關於做好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工作的通知》,部署加強誤食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工作。

野生蘑菇種類繁多,有毒無毒蘑菇僅憑肉眼難以辨別,一旦誤採誤食,發病急,病死率高,對群眾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危害極大。

誤採誤食野生蘑菇中毒發病主要在農村、家庭,其防控重心在鄉鎮村組,有效手段是宣傳教育。《通知》要求,各級政府切實履行屬地管理責任,各級食安辦發揮統籌協調作用,宣傳、教育、民政、住房城鄉建設、交通、農業農村、文化和旅遊、衛生健康、林業、市場監管等部門要協調聯動,立即部署啟動預防野生蘑菇中毒風險防控宣傳工作。

在湖南農村地區有採食野生蘑菇習慣,需要引起重視!

《通知》要求加強對食品和食用農(林)產品生產經營單位的日常監管,教育督促各類食品生產經營者不得加工、經營有毒的野生蘑菇。特別盯緊集體聚餐單位、農貿市場、景區市場、農村集市等重點場所,督促加強對學校和託幼兒機構、養老機構、建築工地、交通運輸場所和A級旅遊景區餐飲服務單位的日常管理,加強對群眾自辦宴席集體聚餐活動的監督檢查,進一步加強對鄉村廚師的教育培訓,嚴禁非法採購加工食用野生蘑菇。採取定點救治、對口幫扶、遠程會診等措施,提升各級醫療機構特別是基層醫療衛生單位蘑菇中毒診斷、救治能力。

市民盲目自信帶來風險

專家介紹,劇毒野生蘑菇之所以吃倒那麼多患者,一方面毒蘑菇僅憑肉眼難以辨別,而很多人又盲目自信,認為毒蘑菇祖祖輩輩都吃,以前從未中毒,所以憑「經驗」繼續採摘食用,但實際上蘑菇的傳播是靠孢子、靠風,今年這一塊地沒有毒蘑菇,但來年就不一定了。

其次,也與其「狡詐」的性情也有關。首先,它外形上沒有豔麗顏色,顯得非常普通,與常見可食用野生蘑菇難以區分。可它的毒素特別狡猾:大多數毒性野生蘑菇,在食用後兩小時內就會出現不良反應,但誤食灰花紋鵝膏後,一般發病較慢,潛伏期長達6至12小時。

其次,中毒初期僅表現為噁心、嘔吐、腹瀉等腸胃症狀,經過救治病情還會穩定或好轉,給人治癒假象。但後續若是再發作,往往情況加劇,致死率達60%以上。

不小心吃到了毒菇咋辦?

目前,我省加強了對毒蘑菇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事件的監測,並建立了省市縣三級疾控聯動,逐步把全省醫療單位納入監測體系,專業指導監控各地蘑菇中毒患者的救治情況,盡力降低傷亡人數。

救治方法

1.催吐、洗胃、導瀉

如果在吃了毒蘑菇後30分鐘到6小時內洗胃搶救就能脫離危險。一旦超過6個小時,死亡風險就會很高。一般情況下,要及時催吐、洗胃,洗胃後成人灌入活性炭,吸附30~60分鐘後用硫酸鈉或硫酸鎂導瀉。

2.對症與支持治療

積極糾正水、電解質及酸鹼平衡紊亂。利尿,促使毒物排出。

3.解毒劑治療

阿託品或鹽酸戊乙奎醚(長託寧)適用於含毒蕈鹼的毒蕈中毒。巰基絡合劑(二巰基丙磺酸鈉、二巰丁二鈉)對肝損害型毒蕈中毒有一定療效。

4.透析療法

適用於危重症腎衰竭者,或對大多數毒蕈生物鹼的清除有一定作用。

珍愛生命,

遠離野生毒蘑菇!

轉發提醒!

相關焦點

  • 區分常見毒蘑菇的不靠譜方法
    本文約800字 閱讀時間3分鐘最近一段時間,毒蘑菇中毒的事件層出不窮。再梳理一下,常見的不靠譜的識別毒蘑菇的方法。3.謠言:「長在特定木頭上的蘑菇無毒」事實:這種說法並非全無道理,因為很多蘑菇有著專一的生長條件,比如雞樅就長在白蟻窩裡面。但是在很多區域相近的環境中,也有有毒的種類分布,那就很麻煩了。蘑菇辨認是一件異常複雜的事情,即便是能夠食用的蘑菇家族,也經常混雜著有毒的種類。
  • 致命毒蘑菇又來了!碰到這些蘑菇,千萬不要採摘食用!
    # 珍愛生命 遠離毒蘑菇 近日隨著氣溫回暖、溼度回升 各種菌類進入了生長旺盛期 同時也是誤食有毒野生蘑菇
  • 毒蘑菇有哪些特徵?如何識別野生毒蘑菇?(圖解)
    >>中毒老人  蘑菇又白又漂亮,沒想到有毒  昨日,華商報記者在西安醫專附屬醫院急診室見到劉興梅時,她已脫離了生命危險。  劉興梅是長安區鬥門街辦人,平時一個人住在秦嶺觀音山上的一座古廟裡。
  • 常見毒蘑菇
    該型是造成我國蘑菇中毒死亡的最主要類型。常見造成肝損害的毒蘑菇有:鵝膏屬的灰花紋鵝膏、致命鵝膏、裂皮鵝膏、假淡紅鵝膏和黃蓋鵝膏等;環柄菇屬的肉褐鱗環柄菇和毒環柄菇等;盔孢傘屬的條蓋盔孢傘和紋緣盔孢傘等。2.胃腸炎型:為臨床上最常見的類型。一般發病快,多在進食後10分鐘至2小時發病,少數患者可達6小時。
  • 毒蘑菇出沒 請收好這份重慶毒蘑菇圖鑑
    第1眼消息,數據顯示,我國的蘑菇種類達400餘種,毒蘑菇約有100餘種,分布廣泛,引起人嚴重中毒的有10餘種。本想採摘野生蘑菇「嘗鮮」,最後卻住進了醫院,這樣的事情在重慶每年都會發生。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重慶的「毒蘑菇圖鑑」,認清它們!記住它們!遠離它們!
  • 怎樣識別毒蘑菇?這裡有幾招
    識別毒蘑菇,Genebox基因寶這裡有幾招~同學們,我是你們的「基因寶生活研究所副所長」,上面的注音,是雲南同學對蘑菇的叫法。每年,全國因為吃毒蘑菇和有毒動植物而中毒的人數超過1000人,死亡近100人,可以說是用生命在吃菌子了。一、毒菇為什麼會致幻?
  • 十大毒蘑菇,在野外遇到這些毒蘑菇可千萬不能摘!
    很多人在郊遊的時候,可能會遇到野生的蘑菇。很多蘑菇既美味可口,又賞心悅目。但這個時候,你一定要提防自然界這些美麗的「誘惑」。 9【死亡天使】是最常見的蘑菇殺手之一。
  • 怎樣識別自然界中的毒蘑菇
    據專家介紹,如今,夏季高溫潮溼,是毒蘑菇生長旺季,也是毒蘑菇中毒的高發季節,菜市場上是不是有出售的野生蘑菇,因其味道特別鮮美,頗受大家喜愛,但據媒體披露,因誤食野生蘑菇而釀成悲劇的事故每年都有發生。現在教你五招識別毒蘑菇,避免毒蘑菇食物中毒。
  • 毒蘑菇預警:已死6人 湖南公布10大最毒蘑菇
    近期雨水多,正值有毒野生蘑菇的生長季節,也是蘑菇中毒高發期。僅5-6月,湖南就至少發生10起毒蘑菇中毒事件,死亡6人。那麼,有哪些常見的野生毒蘑菇?如何識別有毒蘑菇與無毒蘑菇?誤食野生毒蘑菇後的症狀一般是怎樣?  7月3日,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湖南中心發布毒蘑菇中毒預警提示,同時發布10大毒蘑菇名稱及照片,提醒市民謹慎採食野生蘑菇。
  • 常見毒蘑菇,你知道幾種?
    原標題:常見毒蘑菇1.急性肝損害型:多在餐後數小時至30小時發病,早期出現消化道症狀。多數患者逐漸好轉,出現1~2天的「假愈期」,之後出現急性肝損害,表現為黃疸、肝區疼痛,血生化見谷丙轉氨酶和總膽紅素升高等,少數患者伴有心律失常、腎損害等,嚴重者因急性肝衰竭死亡。該型是造成我國蘑菇中毒死亡的最主要類型。
  • 如何鑑別毒蘑菇?毒蘑菇通常有6個特徵,別傻傻不知道,快看看
    毒蘑菇是什麼樣的?毒蘑菇通常有6個特徵,別傻傻不知道,快看看如今,立秋已經過了好些天了,伴隨著颱風「利奇馬」的登錄,大江南北不少城市都迎來了強降雨和大風天氣。伴著連綿的秋雨,氣溫逐漸下降,遠離了酷熱。近些年來,有不少媒體曾報導過某些人誤食毒蘑菇中毒的新聞。人吃了毒蘑菇中毒之後,往往會出現嘔吐、噁心、腹痛、腹瀉等消化系統的不適症狀,還可能會伴有精神錯亂、異常亢奮、出現幻覺等異常情況,甚至危及生命。由此可見,誤食毒蘑菇的危害非常大,會給身體健康帶來嚴重的影響。
  • 識別毒蘑菇,這些常識你必須知道~
    蘑菇又稱蕈類,屬於真菌植物。毒蘑菇是指食後可引起食物中毒的蘑菇。特點有:顏色美麗,表面粘脆,柄上有環;多生長在腐物或糞肥上,多數不生蟲子有腥辣、苦、酸、臭味,碰壞後易變色或流出乳狀毒汁。毒蘑菇有100餘種,含劇毒可致死的有10餘種。毒蘑菇的有毒成份很複雜,一種毒蘑菇可含多種毒素。蘑菇中毒多發生於高溫多雨季節,往往由於個人採摘野生蘑菇,又缺乏識別有毒蘑菇的經驗,誤食造成。
  • 這些蘑菇有毒 常見毒蘑菇圖鑑出爐
    (圖力古爾 王建瑞 魯鐵 劉宇 程顯好 著)9月6日,一則「7歲男孩誤食毒蘑菇被送重症監護室搶救 急需AB型血救命」的消息,牽動著廣大網友的心。廣大愛心人士立刻行動,紛紛從四面八方前往山東省血液中心獻血。截至9月7日15時,近千人共捐獻AB型血液168400毫升。經過專家鑑定,7歲男童誤食的毒蘑菇屬於肉褐鱗環柄菇。
  • 青島一老人採食毒蘑菇中毒身亡!青島常見白毒傘菌等10餘種毒蘑菇...
    在青島,常見的毒蘑菇有10餘種,市民一定要注意不採不食不賣。上山採摘野蘑菇吃後中毒4月7日中午13時,海慈醫院急診科接診了一名疑為蘑菇中毒患者。患者是一名老年男性,來到醫院時神志還清晰,但是煩躁不安,不能自己控制。這位患者告訴醫生,他在食用野外採摘的野蘑菇之後,幾乎立即出現了喘憋、全身麻木、腹痛、噁心、嘔吐的症狀。
  • 這些蘑菇都有毒!這份杭州毒蘑菇實圖請收好
    每年6-9月是誤採誤食有毒野生蘑菇引起中毒的高發期。在我國食源性疾病的病死率統計中,毒蘑菇牢牢佔據著頭把交椅。目前,對有毒蘑菇中毒尚無特效療法,且中毒症狀嚴重,發病急,死亡率高。杭州是一個森林資源豐富的城市,生長的野生菌非常豐富。哪些常見蘑菇是有毒的?如何防止「禍從口入」?誤食後如何開展自救?
  • 吃野蘑菇中毒身亡、幾種常見的毒蘑菇、看到這些蘑菇有多遠走多遠
    又一件吃野蘑菇中毒身亡事件為大家敲響了警鐘!事情發生在上個星期五,西安鄠邑區五竹鎮一個叫劉家堡村的地方,一家四口,爸爸每天下班都比較晚,媽媽是一位負責學校環境衛生的保潔阿姨,大女兒出生於2003年,小女兒2009年出生。本是一個處在小康生活中的幸福之家!
  • 7歲男孩誤食毒菇不幸離世!教你認清常見毒蘑菇!
    後來,家人把蘑菇和男孩的血液送相關機構鑑定,才知道當時吃的是肉褐鱗環柄菇,是一種劇毒蘑菇。據介紹,男孩誤食的肉褐鱗環柄菇是我國北方最為常見的劇毒蘑菇之一,分布時間為4月下旬至9月中旬。這種蘑菇與劇毒的鵝膏菌一樣可以造成急性肝損害,但是個頭明顯比鵝膏菌小,是名副其實的「小個子大『魔』王」。
  • 內含福利|毒蘑菇出沒!請收好這份毒蘑菇圖鑑!
    食用毒蘑菇產生幻覺的事件可以納入人類迷惑行為大賞了[淚奔]:打怪獸繞毛線手舞足蹈以上都是輕微症狀,嚴重可以喪命。鮮豔的蘑菇都是有毒的,無毒蘑菇顏色樸素。」這一條是流傳最廣、影響力最大、殺傷力最強的一句,甚至上升到了箴言的高度。鮮豔的蘑菇有毒這一印象做註解的,是毒蠅鵝膏。鮮豔的形象構成了「我有毒,別吃我」的警戒色。但不是所有長相樸素的蘑菇就沒毒,比如大名鼎鼎的「毀滅天使」白毒傘就又樸素又毒。
  • 食菌季,中毒專家教您如何識別毒蘑菇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湖南中心公布的十大最毒蘑菇紅網時刻4月9日訊(通訊員 文娜)肉厚彈脆,吃一口唇齒留香,讓人意猶未盡!2019年湖南蘑菇中毒事件數量全國排第三,相關報導指出湖南省蘑菇中毒事件的一些患者,表示曾經多次吃過「同樣」的蘑菇而不會中毒。事實上它們並不一樣,因為部分有毒蘑菇和可食用的蘑菇長相非常相似,其鑑定需要豐富的專業生物分類學知識,即使有採摘食用習慣的人員往往也很難識別,有時連專家也需要藉助顯微鏡等工具才能準確辨別。
  • 目前民間流傳的許多「識別毒蘑菇的方法」都是不可靠的!
    目前民間流傳的許多「識別毒蘑菇的方法」都是不可靠的!輕信不科學的毒蘑菇識別方法根據傳統的個別簡單方法和特定經驗來識別不同地方複雜多樣的毒菌和食用菌是造成誤食中毒的原因之一。廣東發生蘑菇中毒的事件中,部分受害者就是由於相信了一些不科學的「毒蘑菇識別方法」。據調查,曾多次有中毒者說他們認為「毒蘑菇與生薑、大蒜或大米相遇會變色」,他們所食用的是試過沒有變色的蘑菇,結果還是中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