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財富動力網
作者:邢開允
從網際網路金融到金融IT投資,牛市催化外,基本面成為強支撐。
資本市場改革加速激發新的金融IT需求
通過復盤上一輪的快牛可以發現,金融IT主要跟隨金融板塊變動,上漲和下跌彈性均大於金融板塊,同時表現明顯優於計算機行業,因此把握牛市節奏對於金融IT行業的投資相對重要。金融IT最大一波行情主要是在2015年,在快牛的助推下快速迎來上漲。上一輪牛市中,板塊普漲行情更偏向於主題投資,潮水退去,部分公司回到原點,相反,基本面經得起牛熊市考驗的公司更能在慢牛長牛中迎接新一輪成長,公司基本面和資本市場表現能夠形成正向反饋。
不同於15年的快牛,本輪慢牛中金融IT表現相對分化。上輪牛市中金融IT公司迎來普漲行情,漲幅超過200%的公司佔73%。從個股來看,銀行IT彈性大於網際網路金融大於券商IT。在本輪慢牛行情中,金融IT仍然具有彈性優勢,板塊內部表現分化。漲幅超過200%的公司佔10%,以網際網路金融為主。網際網路金融和券商IT頭部公司突破歷史高點,銀行IT整體表現一般。
銀行轉型背景下,國產化分布式、DCEP為銀行IT行業帶來增量。在供給側改革、利率市場化、網際網路金融衝擊下,銀行數位化轉型之路一直進行。銀行IT投入具有周期性,目前已進入新一輪硬體軟體升級迭代周期。與2015年不同的是,銀行開始從底層基礎設施進行數位化轉型,除了存量的升級更新,國產化趨勢、分布式系統為國內銀行IT廠商帶來新的業務機會。同時,DCEP的試點和推廣也為銀行IT市場帶來更多增量。成交量不是資本市場IT投資的唯一變量,遠期看向證券化率提升。資本市場改革不斷深化,未來我國金融發展向發達金融市場看齊,金融IT投資邏輯不僅限於牛市本身,金融IT的發展將伴隨中國金融市場發展而壯大。
從2019年開始,我們可以看到資本市場改革進程不斷加速:內部,科創板、創業板註冊制改革的推出;外部,金融開放進程不斷加快,外資進入中國金融市場,帶來競爭的同時也會催生新的金融業務和金融產品,激發新的金融IT需求。
投資建議
2015年,金融IT在快牛的助推下快速迎來上漲。在慢牛長牛的趨勢下,金融IT板塊未必會出現15年的「急漲急跌」,但是存在結構性的長期投資機會。年底風格切換至周期,金融板塊的行情演繹下,金融IT板塊有相對其他計算機板塊的相對收益。建議關注恒生電子、同花順、東方財富、宇信科技、長亮科技、神州信息、廣電運通。
風險提示:金融IT監管風險;流動性風險;慢牛預期被打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