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朵朵說育兒
孩子從出生開始就需要不斷地學習,尤其是上了學之後,家長很擔心孩子的考試成績,大部分家長都會在孩子考試捲紙發下來後認真看看試卷,跟孩子一起分析錯題,幫助孩子改正錯誤。
小王的兒子已經上小學了,成績一直很不錯,小王每天在兒子放學後都督促兒子學習,隨著年級的增長,學習的題目也有些難度,小王的兒子成績稍微有些下滑,小王很著急,每次考試的試卷都小王都會幫忙分析錯題和思路。
一次數學考試,小王的兒子考了93分,小王和平常一樣,幫助兒子分析錯題,只看見有一道題很莫名其妙,這道題大概意思是:一家商店進貨9把小提琴,一共花費了3600元,小提琴的合理售價應該是多少?
兒子說:「3600÷9=400元/把,我選的400答案。」可是這道題老師用紅筆畫了很大的一個叉,雖然孩子考了90多分,但是題不能無辜判錯啊,少一分孩子的排名會落後好幾名,小王有些生氣,於是準備去找老師評理。
第二天小王送完孩子上學,就拿著試卷氣衝衝的找到老師,將試卷拍在老師的辦公桌上說:「這道題憑什麼給我兒子判錯?他錯哪了?」老師也一愣,看了試卷後解釋道:「這道題問的是小提琴的合理售價,400元是它的進價,商店不可能不賺錢售價和進價一樣吧。」
聽完老師的解釋,小王頓時啞口無言,老師還說:「學習是為了生活,孩子學習不僅僅是要學習算數思維,更多的是對生活常識的理解。」小王聽完後臉也紅了,連忙道謝了老師走出了辦公室。
在回家的路上,小王也很懊悔,孩子做錯了可能因為馬虎,怎麼自己也沒有審好題,還幫助孩子分析錯誤,這樣怎麼能正確的輔導孩子呢,小王回家後走了反省,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要更加仔細一些。
1、看分數
分數雖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但能判斷出孩子的學習在什麼階段,很多家長也第一時間查看孩子的分數,其實家長看分數的目的,就是要看孩子這一階段是否有進步,如果孩子的成績有進步,要給予誇獎,給孩子肯定和信心,如果孩子退步,先詢問原因,不要上來就責罰。
2、分析錯題
從錯題中能看出孩子哪個章節學得好,哪種類型的題比較弱,讓孩子消化錯題十分重要,這樣孩子才能知道題目錯的原因,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個錯題集,把錯題寫在上面,分析過後再重新做一遍加深印象。
3、做總結
做總結是最能讓孩子分析好自己的錯題在哪裡,一定要讓孩子自己總結,不僅僅要總結錯題,還要總結學習習慣,對新舊知識的掌握程度,做完之後家長再幫助補充,幫助孩子認識他自己意識不到的錯誤,糾正孩子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環節。
其實考試的意義就是為了檢測孩子對知識的學習掌握度,並不是成績好的孩子就一定能出人頭地,也不是學習不好的孩子就低人一等,更重要的是孩子生活上的影響,家長不要過於在意孩子的成績問題,幫助孩子擺好一個正確的心態,讓孩子的學習更加有動力。
今日話題:你會在孩子每次考試之後幫孩子分析錯題嗎?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