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閨女錯哪兒了?」3600÷9=400被打叉,寶媽質問老師反被打臉

2020-12-14 雙胞胎孕媽小依

「我閨女錯哪兒了?」3600÷9=400被打叉,寶媽質問老師反被打臉

孩子上學後,父母都會嚴抓孩子的考試成績,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出孩子在學校有沒有努力學習,而且有一些父母還很較真,知道孩子的分數後還要拿著試卷細細查看,總覺得自己瀏覽過一遍了才能放下心。

不過,有一位寶媽在看過孩子的試卷後卻久久「放不下心」,因為她覺得老師對女兒有偏見,女兒明明選對了答案,老師卻打了叉,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我閨女錯哪兒了?」3600÷9=400被打叉,寶媽質問老師反被打臉

寶媽陳麗怒氣衝衝地趕到學校,板著一張黑臉走到數學科辦公室要見自家女兒的數學老師,為女兒討個說法。原來,女兒拿了月考試卷回家,陳麗吃完飯後在客廳仔細地察看試卷,結果發現老師改錯了一道題,多扣了女兒的分數!

這是一道選擇題,題目是:商店新進9把小提琴,一共花了3600元,售價合理的是()。

底下一共有四個選項,分別是A 498元/把;B 400把/元;C 498把/元;D 400元/把。

雖然老師設置答案時有些「狡猾」,故意把「把」和「元」的單位混淆,學生一不小心就很有可能選錯鬧出笑話。但陳麗認為自己的女兒選對了,她明明白白地寫了個「D」,這不很明顯嗎?

3600÷9=400(元),可老師為什麼打了個叉呢?而且女兒這次考了98分,扣掉的2分就是這道選擇題的,女兒為此難過了很久,難道老師不想讓女兒考第一?他是不是對女兒有偏見?這麼明顯的答案老師都能改錯,這老師是不是不靠譜啊?

陳麗一想到這些就一整晚都沒睡好,翻來覆去地想不明白,還越想越生氣,本能地以為是老師「欺負」孩子,所以就怒氣衝衝地到學校質問老師,找老師說理。

見到老師後,陳麗的暴脾氣就上來了,她帶著試卷開門見山地質問:「老師,這道題您說說我女兒哪裡錯了,3600÷9=400有什麼不對嗎?你怎麼還給她打叉?您是不是對我女兒有偏見?」

對面的老師聽到陳麗這麼憤怒的質問,一時間差點沒反應過來,但一拿過試卷他就明白了,因為這道題就是這次考試錯誤率最高的一道,很多孩子都會計算,但就是缺了點細心。

原來,這道題不是簡單的計算題,題目問的是「合理的售價是多少?」不是問「每把琴的進貨價是多少」,而且如果進價和售價都是同一個價錢,那這怎麼能合理呢?

數學老師耐心地向陳麗解釋了題目,聽完老師的解釋後,陳麗臉上一陣發熱,有一種被打臉的感覺,一時間尷尬得不知道說什麼好,又怕這次真的給老師留下不好的印象,「耽誤」了女兒,只好誠懇地跟老師說對不起,還好這位老師也是性情中人,沒對陳麗生氣。

其實,家長就孩子的成績問題和老師溝通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像陳麗這樣的就有些太衝動了,沒搞懂情況就先下結論結果反被打臉,這也給其它家長提了個醒:有問題需要找老師溝通時,雙方都應該是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絕大數老師都是希望自己的學生好,這一點跟家長的想法是不謀而合的,而且孩子的健康成長也的確需要老師和家長相互合作、共同努力。

面對這樣的事情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家長要擺正自己的態度,過程比結果更可貴家長要知道,孩子平時的一次考試決定不了什麼,而自己的態度對於孩子來說才是最關鍵的。

家長不要因為孩子做錯一道題或者沒考好就對孩子責罵,而是應該幫助孩子分析試卷,找到錯題的原因,讓孩子知道這道題為什麼錯,是思路的問題,還是審題不認真等等,這個過程才是最重要的,同時這也是孩子進步的捷徑之一,孩子從這些錯誤中吸取教訓,下次不再犯,這才是最大的成功。

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比成績更可貴現在很多孩子在考完試之後,在乎的往往是分數,而不是自己錯了哪些題,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出在哪裡,這樣即便老師對錯題進行了講解,孩子也很難理解,下次還容易犯錯。

因此家長們最應該做的不是在意孩子的分數,而是幫助孩子分析試卷,找出錯題的原因,幫助孩子提高發現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也是孩子成長道路上最難能可貴的東西。

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曾說:

面對「數學」這種抽象概念的知識,讓幼兒覺得容易學習的唯一方法就是以具體、簡單的實物為起點,讓幼兒在動手操作中,先對實物的多與少、大與小求得了解,然後再自然而然地聯想出具體與抽象之間的關係。

家長要知道孩子的數學敏感期是在3-6歲,在這期間,孩子對空間、數字、順序、圖形等都會產生很大的興趣,這時對孩子進行思維訓練以及數學啟蒙都將會事半功倍。

這個時期是啟蒙孩子數學思維的關鍵期,家長們重視了,那麼孩子後續的數學學習會輕鬆的多。

斯坦福教授所說:注重孩子早期教育與陪伴,是父母這一生最划算的投資!

比如,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會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知識。

3-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我在小的時候總聽母親給我講故事,這也驅使我養成了良好閱讀習慣。

所以,我準備「沿襲」這個行為!

優秀的孩子必定是見過世面的孩子,他們的背後一定站著一對有眼界有見識的父母。

有見識的父母,不等於有錢的父母。比如,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會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知識。閱讀能夠活躍腦細胞,孩子喜歡閱讀,就更聰明!從小養成閱讀習慣的孩子,而且在孩子3歲半-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就很不錯,一套共有10冊。中英雙語繪本,對於家長啟蒙孩子的英語思維也有很大幫助。在3歲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這套繪本共有10本,分別是《我能保護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隨便發脾氣》、《我們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禮貌》、《分享是我快樂》,《媽媽我能行》、《養成好習慣》都是從不同的角度教會孩子學會表達。

如果我們總是找不到陪伴孩子的理由,為何不陪他們看看故事書,談談心得體會呢?這也能促進親子之間的感情和羈絆。

繪本裡印刷的字體很清晰,紙張也很不錯,方便孩子健康閱讀。

「雛鷹」的翅膀,有了力量他們會飛的更高更遠,不要錯過了幫孩子養成好習慣的最佳時期。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我閨女錯哪了?」3600÷9=400被打叉,寶媽質問老師反被打臉
    題目是這樣的:商店新進9把小提琴,一共花了3600元,售價合理的是()。底下一共有四個選項,分別是A 498元/把;B 400元/元;C 498把/元;D 400元/把。李女士看到女兒的答案是「D」,但這在李女士看來並沒有錯誤,3600÷9=400是正確的。
  • 「我閨女錯哪了?」3600÷9=400被打叉,寶媽質問老師反被打臉
    題目是這樣的:商店新進9把小提琴,一共花了3600元,售價合理的是()。底下一共有四個選項,分別是A 498元/把;B 400元/元;C 498把/元;D 400元/把。李女士看到女兒的答案是「D」,但這在李女士看來並沒有錯誤,3600÷9=400是正確的。但是老師卻給女兒打了叉號,這讓李女士非常不解,甚至以為老師是在針對女兒。
  • 我女兒怎麼錯了,3600÷9=400被打叉,質問老師反被打臉
    案例:「我女兒怎麼錯了3600÷9=400被打叉,家長質問老師反被「打臉」李先生最近遇到的事情都非常的順心,就拿前幾天他女兒的考試成績來說吧,有一道題目明明是女兒做對了,老師卻給女兒打了一個叉,因此女兒就因一題只差沒有進入班級前十名。
  • 「我孩子哪做錯了?」3600÷9=400被打叉?家長質問老師反被打臉
    不過,有一位寶媽在看過孩子的試卷後卻久久「放不下心」,因為她覺得老師對女兒有偏見,女兒明明選對了答案,老師卻打了叉,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女兒哪裡錯了?」3600÷9=400老師打叉,寶媽質問老師卻被打臉寶媽陳麗怒氣衝衝地趕到學校,板著一張黑臉走到數學科辦公室要見自家女兒的數學老師,為女兒討個說法。原來,女兒拿了月考試卷回家,陳麗吃完飯後在客廳仔細地察看試卷,結果發現老師改錯了一道題,多扣了女兒的分數!
  • 「我兒子錯哪兒了?」3600÷9=400被打叉,媽媽質問老師反被打臉
    看過試卷之後,王女士發現小孩就錯了一道題目,其他都答對了。這道題目是這樣的,琴行裡面新進了九把琴,老闆一共花去了3600元,而合理的售價為多少?題目下方一共有4個答案,小孩寫的是3600÷9=400,但結果卻被打叉。
  • 3600÷9=400,「孩子哪裡算錯了?」家長質問老師,反被「打臉」
    但是前不久聽到了這樣一件事,一位媽媽卻在拿到試卷後「輾轉反側」,她覺得女兒明明選擇了正確答案,但是老師卻打了叉「我女兒哪裡錯了?」 3600÷9=400的題目老師打叉,學生家長質問老師卻被「打臉」。老師卻認為孩子答錯了,打了叉。
  • 「我閨女哪錯了?」3600÷9=400被打叉,家長找老師說理反被打臉
    有的家長甚至因為孩子的成績去學校找老師說理。3600÷9=400被打叉,家長找老師說理反被打臉王女士的孩子最近就遇見了「老師給分錯誤」的問題。在數學測試中,王女士的孩子只錯了這一道題,但是王女士拿過試卷一看,覺得孩子的答案沒有問題。大概的題目就是:商店一共進了9把名貴的小提琴,一共花了進價3600元,則每把琴的合理售價應該是多少?孩子用的是3600÷9=400元的方法。
  • 我女兒哪錯了?3600÷9=400被判錯,寶媽反問被打臉
    「3600÷9=400」被打叉,寶媽質問老師反被打臉前段時間我看到個有趣的事,莉莉的女兒正在上小學4年級,她的成績一直都名列前茅,平時考試基本上都能打滿分,而且就算出現問題,莉莉也會跟女兒一起去分析,以免下次出錯。
  • 我兒子哪錯了?3600÷9=400被判錯,寶媽質問不料遭打臉
    「我兒子哪裡錯了」?3600÷9=400被判錯,寶媽質問老師不料慘遭打臉很多家長在輔導孩子作業時,都會感到非常頭疼。有時候是自己能力不夠,教不了孩子作業。但有時題目本身也很有問題。案例分析寶媽的兒子今年上小學3年級,孩子這個階段學的數學非常簡單,不在乎加減乘除,於是寶媽自告奮勇教兒子做題目。在碰到一道計算商品價格的選擇題時,孩子突然愣住了,寶媽伸手奪過兒子的練習冊,幫兒子看了眼題目:樂器商店新進了9把小提琴,進價總共花了3600元,問售價合理的是哪一項。
  • 我兒子哪錯了?3600÷9=400被判錯,寶媽質問後慘遭打臉
    「我兒子哪裡錯了」?3600÷9=400被判錯,寶媽質問老師不料慘遭打臉很多家長在輔導孩子作業時,都會感到非常頭疼。有時候是自己能力不夠,教不了孩子作業。但有時題目本身也很有問題。案例分析寶媽的兒子今年上小學3年級,孩子這個階段學的數學非常簡單,不在乎加減乘除,於是寶媽自告奮勇教兒子做題目。
  • 「孩子這題哪錯了」3600÷9=400被打叉,寶媽找老師評理反遭打臉
    ÷9=400被打叉,寶媽找老師評理反遭打臉小王的兒子已經上小學了,成績一直很不錯,小王每天在兒子放學後都督促兒子學習,隨著年級的增長,學習的題目也有些難度,小王的兒子成績稍微有些下滑,小王很著急,每次考試的試卷都小王都會幫忙分析錯題和思路。
  • 「孩子哪錯了?」3600÷9=400被打叉,寶爸質問反遭打臉
    對此這名寶爸很不服氣,前來學校直接質問老師,甚至非常有情緒地告訴老師:"我孩子哪錯了?這道題目難道還有錯嗎?"然而老師的回答讓李先生的對峙頓時變得滑稽,甚至反遭打臉,原來,這道3600除以9=400的題目之所以會打叉,是因為這道題目要詢問的是要用什麼價格售出最合適,而售出價格自然不能填寫進貨價。
  • 3600÷9=400被打叉,「我孩子哪錯了?」,寶爸質問老師反遭打臉
    對此這名寶爸很不服氣,前來學校直接質問老師,甚至非常有情緒地告訴老師:"我孩子哪錯了?這道題目難道還有錯嗎?" 然而老師的回答讓李先生的對峙頓時變得滑稽,甚至反遭打臉,原來,這道3600除以9=400的題目之所以會打叉,是因為這道題目要詢問的是要用什麼價格售出最合適,而售出價格自然不能填寫進貨價。
  • 我女兒哪裡錯了?3600÷9=400被判錯,寶媽找老師理論反遭打臉
    &34;3600÷9=400被判錯,寶媽找老師理論反遭打臉在如今這個時代,很多父母信奉&34;,平時不僅非常注重他的學習成績,還要培養孩子的特長愛好。小學的知識比較簡單,所以大部分家長都能親自輔導,每天晚上要陪著孩子一起寫作業,等考試成績的時候比孩子還緊張。
  • 「憑啥判我兒子錯?」小學生「11-4=7」被打叉,寶媽質問反被打臉
    「我兒子哪錯了?」可有一次給孩子檢查試卷時,卻發現一道讓小琪非常不服氣的題,明明兒子做對了,卻還被老師打叉。 題目表示教室裡一共有11盞燈,4盞燈被拉滅之後,教室裡還剩幾盞燈?按照小學生一年級的水平,都是加減法,於是小琪的兒子非常有底氣地寫上「11-4=7」,結果老師改卷之後打了一個大紅叉。
  • "我兒子哪錯了?"3600÷9=400被判錯,寶媽找老師評理反遭打臉
    孩子試題算錯,寶媽找老師說理王女士有一個上小學的兒子,當然她家孩子學習比較優異,每次考試基本上都能得班裡第1名,王女士對兒子寄予了厚望,因此孩子回家以後,她都會坐到旁邊陪兒子寫作業可是這天兒子回家後卻悶悶不樂,王女士趕緊上前詢問原因,原來小傢伙這次考試得了第2名,原因是有一道題目算錯了,王女士趕緊拿過兒子的試卷看了看,可是她卻認為兒子沒有算錯。題目的內容是:自行車店老闆進了9輛自行車,一共花了3600元的進價,問售價合理的選項是哪一個?
  • 3600÷9=400被批錯,我女兒錯在哪?寶媽質問老師反打臉
    作業和考試,是對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的檢測,對於考試成績,老師和家長都是格外在乎,每一次的考試結果出來,家長關注的不僅僅是卷面成績,更會對試卷進行分析,尤其是針對錯題,會幫助孩子一起分析哪裡出現錯誤。一、女兒試卷3600÷9=400被批錯,寶媽質問老師反被打臉
  • 我閨女憑啥錯了?「11-4=7」被老師判錯,家長跑去質問反被打臉
    女兒寫「11-4=7」被老師判錯,家長跑去質問反被打臉這不,劉女士這天剛下班回家,兒子就拿著考試捲來找自己籤字了。兒子這次考了90分,劉女士簡單地看了一遍錯題,卻在這道題上停住了目光,眉頭一緊......
  • 「我孩子哪裡錯了」4+6+1=11被打叉,寶媽質問老師被打臉
    「我孩子哪裡錯了?」4+6+1=11被打叉,寶媽質問老師被打臉小茹的孩子今年已經9歲了,上三年級的她每次考試時都名列前茅,小茹和孩子都已經習以為常,認為保持住現狀就已經很優秀。當小茹和女兒找到原因時,兩個人都感到十分不解:這一道題女兒究竟錯在哪裡了?平日裡習慣了女兒的高分,這次可能因為老師的錯判導致女兒考試失利,小茹和女兒心裡的落差很大,第二天就到了學校質問老師。老師讓母女倆仔細查看題目,小豬佩奇問:我前面4人,後面6人,一共有幾人?
  • 「我女兒錯哪了?」3600÷9=400被判錯,家長質問被打臉
    作者/萌媽編輯/萌媽每個孩子的學習成績,都是家長所關心的,尤其是為了讓孩子攀上人生巔峰的家長,對於孩子的成績可以說是事事掛心,一丁點的錯誤都容不得,不過正是這樣的執著,導致這名李女士因為一道錯題和老師發生了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