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首席記者 萬恆 實習生 蘇晨
候船廳西側部分建築已開始拆除。
本報訊 不久後的某一天,當你手持一張南下山東的船票走到大連港客運站門前時,那座熟悉的白色建築物可能再也看不到了……3月11日起,位於港灣橋的大連港客運站部分建築物陸續拆除,包括候船廳、國際候船廳、售票廳、客運鐘樓在內的一批「地標」將集體「謝幕」。據了解,拆後的空地將崛起一片新建築。一些有歷史文化特色的建築物將得以保留。
昨日上午,在大連港客運站候船廳西側,幾臺施工機械正在已成廢墟的空地上忙活。市民老侯常年來往山東與大連之間,他的主要交通工具是客滾船。「最頻的時候,每周要跑兩次大連港。」老侯告訴記者,這片瓦礫,原來是一排飯店和小超市。「我還記得這家小店的老闆姓張。」老侯說,每次上船前,他都會到張家的超市裡買聽罐裝咖啡,上船時提提神;下船後,無論幾點他還會到這家晝夜經營的小店裡買包香菸。「今後,這家店再也找不到了。」
在大連港客運站國際候船廳,一艘國際班輪的旅客正在排隊進入大廳內。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也在做「最後的堅守」。「包括國際國內候船廳、鐘樓在內的這片建築物都已列入了搬遷計劃。最快可能月底就要拆除。」國際候船廳旁邊的建築裙樓裡,超市、飯店、旅行社、旅館……都已經停業了。往日熙攘熱鬧的建築群如今「人丁寥落」。
這裡曾經是無數南行者上船前的最後凝望;也曾是眾多「海南丟」們登陸大連後第一眼看到的建築物。攝影愛好者,網友@江南一葉也 昨日在新浪微博上發布了自己拍攝的大連港老照片,引起唏噓一片。
據了解,目前拆除的建築物多建於上世紀70年代中期,並非文物保護建築。大連港客運站工作人員表示,今後的購票、候船區域將整體內移。另據記者了解,拆後空地將崛起新建築物,原址上有歷史文化感的特色建築將予以保留。
大連港建築的集體「告別」引發了網友們的懷舊潮。最近幾天,還有不少攝影愛好者來到港區,為謝幕前的建築物留下「最後光影」。「百年世紀港灣,看潮起潮落濤聲依舊;已是耄耋滄桑,風華猶存,但見白髮送黑髮。」@江南一葉也感慨地說。
大連港歷史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1898年沙俄侵佔大連後,著手修建一處永久性深水港,在旅順、大連灣和青泥窪三地中最終選址青泥窪。1899年,大連港破土動工,1903年一期建築物完工。百年大連港港內水域296萬平方米,四道防波堤總長3978米,當年被譽為「遠東第一良港」。 萬恆
微博評論
@DL南山礁夫:俺們當年無數次從這裡起航南下,記憶深刻。
@麵條將軍Thompson:老碼頭自此只有腦海的回憶。
@笑竹妍開:心疼啊 小時候總去那裡。又沒一個,等我回去的時候,可能都不認識路了。
@敏裕觀天下:看,只有回憶;念,只有相片;嘆,只有虛無。
搜狐大連社區推薦閱讀:大連高三學生因逃寢 遭老師打斷左手
[遼寧貧困縣書記 開豪車掛假軍牌] [學生逃寢你就要打斷他的手?]
[遼師學生情侶分手 宿舍掐死女友] [大連一護士遭患者家屬暴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