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怪象,在農村好多人不去熟人商店買東西,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2020-12-12 鄉居小菜的悟空

小時候最喜歡跟爸爸去村口的商店買東西了,因為爸爸除了買東西也會順便買點零食給我吃的,而去的那三個商店就是在外婆村村口的,離我們家也不遠,大家都認識的,算是熟人,不過他們跟我們家、外婆家也不是親戚,而去他們那裡買東西的人也是本村、附近村的人,但要說關係比較親的熟人也有,但是比較少;在我們那邊有句話叫「熟人的生意難做」,其實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我們那邊有集市,不過一般是隔2天才是趕集日,才會有很多東西賣,而且離集市比較遠,以前的道路又不好行走,人們一般趕集的時候會買好所需要的物品,但是有時候非趕集日的時候,家裡正好沒有那件急需用的物品了,就去村下的商店買,所以,商店的生意也不是特別好;後面修路了,人們也買摩託車/電車等出行工具了,去街上集市也方便了,很少人在村下商店買東西了,現在外婆村那裡就剩一個商店了,平時也沒什麼人買東西,就一對老人看店,他們的孩子出去打工了。

跟爸爸/媽媽去那裡買過東西,也是有一些了解的,至於不去熟人商店買東西,一般有如下幾個原因:

一、買到次貨,只能自認倒黴

就我爸媽的經歷,在農村生活幾十年,去村下商店買東西的次數也是超過一百次的,也有買到過不好的東西;有一次,爸爸去買幾個雞蛋回來煮湯喝,雞蛋是商店店主撿的,而不是我爸爸自己挑選,然後回家煮,五個雞蛋,有一個是爛,發臭的,後面去跟那店主說,他說我都是挑好的給你呢,怎麼會有爛的......,跟他爭論到最後也沒有個結果,只能自認倒黴;後面不去那家買東西了。

二、買東西,不能自己挑選

因為是村下的商店,平時人們去街上買東西不方便、急著用才會在商店買的,所以平時買的人不多,商店囤貨也不多,去買的時候,不能自己挑選的,都是店主揀貨拿給你;有一次阿姨來我家,我家裡也沒有什麼好東西給她帶回去,後面媽媽就讓爸爸去商店買些糖,一顆顆的那種。

我跟爸爸一起去的,我想挑些外包裝比較好看的一些顆,然後伸手去抓那個裝糖的紙箱,那個店主不給,他說都一樣的,大家都這麼買,然後他就自己抓到袋子裡然後稱;我心裡挺不爽的,街天上街買的都可以自己挑好了人家給稱的,他們這裡就不行;後面回家翻那些糖拿來吃,發現有兩顆糖的外包裝是有點黏黏的,裡面的糖塊有些軟融了。

三、不給討價還價

去街上集市買東西,村裡的人都是習慣討價還價的,少幾毛錢也行,人們之所以討價還價省下那幾毛錢一塊錢的,一般是順便買些零食帶回去給家裡的孩子吃的,而在村下的商店買是不能講價的,都是明碼標價的賣,親戚去買也是沒得講價的,也不好意思講價,更何況是附近村的一般熟人,或許在商店店主看來,本來買的人就不多,明碼標價的賣,每次能多賺一塊幾塊錢也是錢啊。

四、不能賒帳

農村商店賣的東西雖然種類不夠集市上的多,但平時村民要買的一般都有的,而村民買的一般都是些小件物品,價格便宜的,在以前那年代,買超過10塊錢的東西特別少;而幾塊錢的東西,商店是不給賒帳的,他們也怕那錢不好收回來,特別是遇到那些經常買菸酒的男性。

外婆村就有一個離異的男子特別愛喝酒,經常買酒喝,剛開始的時候他買酒就直接付錢的,後面有一次他家裡來了一幫男的一起喝酒,買的酒比較多,然後就要求賒帳,後面商店店主見他經常買酒喝,而且之前也都是買就付錢的,也就同意了;後面那男的還是去那裡買酒喝,幾塊錢的也叫說一起記下,到時候一起還;因為都是同村的,店主也同意了,但後面,賒欠的錢夠50塊了,店主催他還時,他卻老說下次還,下次還,其實拖著沒還。

所以說,在農村,人們不去熟人商店買東西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那些原因有買主方面的原因,也有商店店主經營方面的原因,而從農村商店的沒落、村民們更偏向到集市買東西來看,商店的經營是主要原因。

相關焦點

  • 農村有個怪像,就是很多人不願去熟人的商店買東西,這是啥原因?
    其實,在農村確實有這樣的情況,好多人寧願去陌生人的商店也不去熟人的商店買東西,尤其是親戚家的商店。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呢?第一,農村人大多比較實在,不好意思向熟人收錢,這反而讓對方有心理負擔。其實這個道理古人已經告訴我們了:慈不掌兵;義不經商;仁不當政;善不為官;情不立事;懶不自學。只是我們農村人大多比較實在,不好意思向熟人或者親戚收錢,總覺得咱們關係那麼好,金錢往來太俗氣了,可能會影響兩人關係,殊不知,這樣會讓對方產生心理負擔,總覺得欠了你人情,於是下次就不會再來你店裡買東西了。
  • 在農村,很多人不去熟人的商店買東西,為啥?4個原因很真實
    可是有得必有失,農民外出打工掙的錢越來越多了是不假,但是外出打工就得背井離鄉,一年和家人也團聚不了幾天,在打工的這段時間會錯失很多東西,比如說孩子成長,父母變老等過程。有些人無法忍受與親人離別,也不願意錯過孩子的成長,就不想在外出打工了,所以就想著在農村開個商店賣點東西。在農村開商店賣東西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既能有個收入,也能陪伴家人。
  • 為何農民寧可繞遠路去集鎮,也不在村口小賣部買東西?你知道嗎?
    農村是一個相對傳統封閉的小社會,很多人之間都認識,哪怕是十裡八鄉,見了面打個招呼也能攀上親戚。所以在農村做生意很多時候都是做熟人生意,但也正因為如此,有一些人不願意去熟人的商店裡面買東西,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其實這樣的情況,在農村比較普遍,至於原因大概有以下幾種。
  • 農村怪象,婆媳一家人卻形同陌路,7天不說一句話,到底啥原因?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怪象,婆媳一家人卻形同陌路,7天不說一句話,到底啥原因?這些年農村發展很快,農村的變化也很大。農村人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條件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 農村俗語「打工不去親戚家,買賣不去熟人店」,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中,有許多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農村老一輩們智慧的結晶。有的俗語是關於為人處世的,有的俗語是關於房屋安置……相信各位都聽過不少俗語,有的人會覺得俗語是封建迷信,但是有的俗語也有道理。不知道各位有沒有聽說過這麼一句俗語:「打工不到親戚家,買賣不到熟人店」,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又有什麼道理呢?其實這句話很好理解,從字面意思上來解釋就是:如果要去打工,不要去親戚開的工廠打工。如果要買或者賣東西,也不要去熟悉的店鋪購買。原因如何呢?我們現在在來解釋這句話的前半句吧。有的人找不到打工的地方,就會想到去自己的親戚那裡打工。
  • 農村怪象:穿睡衣出門,男女老少都有,為何如此熱衷「睡衣」?
    農村氣候相對城市氣溫較低,而且風大。農村的房子也跟城市不同,一般前院後院的比較敞,屋內屋外有時候沒有明顯的劃分。所以也許有時村裡小超市打個醬油買個鹽,穿著睡衣就去了。再者,睡衣穿著真的是暖和,一般寬鬆,還活動的開,關鍵還好洗。
  • 為什麼農村一些人不買東西也要去趕大集?集市有啥吸引他們的地方
    從農村集市上回來,走累了,還會坐在路邊的草垛上,或是農田排水溝上面小橋的護欄上,坐下歇息。有的抽根煙,有脫掉鞋子,抖落上面的泥土,碰上熟人,可能就會坐人家車跟著回家了。這些人,一般都不會買多少東西,可是為什麼還會這麼辛苦去趕集呢、分析了兩點原因。
  • 金山一男子去小商店買東西,結果被拘留了!原因是...
    金山一男子去小商店買東西,結果被拘留了!原因是... 本來今天高高興興參加完喜宴到商店買東西
  • 繼「人口轉移」之後,農村有3種怪象讓人感到疑惑,是什麼現象?
    這些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向外回歸田園山水的生活。許多人也開始把目光轉移到了農村,甚至有的村民還認為現在的農村和城市相比,已經沒有太大差距,在農村生活一樣活得自在。不過,就在大家稱讚農村生活好的同時,卻有一部分年輕人在拼命往城裡跑。
  • 為什麼農村一些人即使不買東西,也要去鎮上趕大集?
    農村確實有很多人即便不買東西,也要去鎮上趕大集,尤其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為什麼呢?因為對他們來說,趕大集除了可以購買所需的生活物資,還可以看到街上琳琅滿目的商品,開闊眼界,給平時農忙的鄉村生活增添一點新鮮感和樂趣。
  • 農村蓋房「怪象」,房子蓋好了,既不裝修也不住人,這是圖啥?
    大家好,這裡是「雅趣農事」,每天分享農村人和事。今天我們討論的話題是:農村興起蓋房「怪象」,既不裝修也不住人,這是圖啥?隨著社會的發展,農村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乾淨的街道,整潔的小樓房。不過,如今農村人蓋房子也真是講究。衛生間、廚房、客廳、臥室都很齊全,裝修的也很大氣,一點都不輸給城裡的樓房。最近幾年,農民蓋房出現了「怪現象」,有些人的房子明明已經蓋好了,可是七八年都過去了,既不裝修也不住人,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筆者認為,主要是以下4方便原因:一、 資金不夠蓋房子的花銷本來就很大,裝修費也不便宜。
  • 孩子到商店不買東西哭鬧,怎麼辦?
    今天我們來看一看,在日常生活中,你可能還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比如說到商店的時候,孩子哭著鬧著非要買東西,還會躺在地上撒潑打滾,如果不給他買,他就又哭又鬧、要死要活。這個時候有周圍很多的人在看著,我們自己也會很尷尬,面對這樣的情況怎麼辦呢?
  • 農村好多農民蓋房子不裝修,也不住人,到底是什麼原因?
    至於說這個蓋好後不裝修,也不入住,主要有兩個原因。黑嫂在這裡分別說一下。Ⅰ:蓋好後需要晾曬很多人的心目中,認為這個房子蓋好後就要馬上裝修,裝修完就是入住,這的確是城市商品房的入住流程。比如說我們買過房子後就是等待,等人家建好。交鑰匙後自己就開始裝修,裝修好後搬新家。
  • 農村怪象:親兄弟關係卻不好,甚至是斷絕關係,3個原因很戳心
    農村雖然圈子不大,但是卻有著非常多的人際關係,有鄰居有朋友還有親人,這裡邊按理說最親近的是親人,但是在農村很多親兄弟之間相處的卻不好,小編所在的村子裡,一對老人有三個兒子,都在一個村裡住著,平時卻幾乎沒有往來。這種現象並不是個例,農村怪象:親兄弟關係卻不好,甚至斷絕關係成為陌生人,三個原因很戳心。
  • 農村淘寶店多數倒閉,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馬雲不帶農民致富了嗎?
    農村一直都是,老年人留守的現象很普遍,年輕人要麼在外求學,要麼去城市裡工作。留在村子裡的老年人,幾乎都沒有上過學,對於網際網路的認知更是一片空白,他們需要什麼東西一般都是去實體店買,對於網購,大多數農民參與性不高,一是牴觸心理,感覺網際網路上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不靠譜。二是缺乏上網的能力,即使有專業人士來村裡,給農民普及科學的網購知識,但收效甚微,因為農民們得忙家裡和地裡的活,哪有功夫去聽人講課。
  • 農村怪象,農民蓋房子這幾種做法外人不理解,老農:這是有講究的
    而在農村蓋房同時有幾種怪象,外人看來表示不理解,但是老農卻表示這富含古人的智慧也是就講究的,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下到底是哪幾種怪象。另外農村有個風俗,這誰家的房子或者地基高就好比超過鄰居一頭顯得比較強勢,這種當然是一種封建迷信,不過這涉及到遮陽的問題,如果前面鄰居房屋比較高,自家就可能被遮陽,所以就要抬高地基。
  • 農村結婚怪象,結婚當天,街道井蓋和電線桿為什麼都用紅紙包著?
    不過在農村結婚風俗中有一種怪象,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在結婚當天大街小巷的井蓋、電線桿、石頭都被紅紙所包著,除了我們熟知的大紅的喜子會張貼在門口,但是紅紙包著這些東西到底有什麼意義呢?另外也有一種說法是保平安,筆者從村裡老人口中得知,農村人的思想觀念裡還是會保留一種封建思想,井蓋下面畢竟是汙穢之地,用紅紙蓋上就表示蓋住就表示「避邪」,新人完事都希望能圖個吉利,怕踩到這樣的地方晦氣,另外電線桿用紅紙包著就表示能穩住電線桿,避免車輛通過的時候出現倒塌,求個心裡安慰,而石頭上也會用紅紙,那麼很多人的思想中,石頭都是有靈性的,也是為了不好的事情發生專門會用紅紙包起來
  • 農村過年一大怪象,大年三十去祭祖,這是為什麼?
    從過小年之後,農家人就 開始忙起來了,開始準備過年期間要用的東西,包括大年初上門拜年請人吃的雞蛋、糖水等等,所以說農家人對過年的重視程度遠遠比城裡人高。在大年三十這一天,農村有一大怪象,就是很多的家庭會上山祭祖,一般都是大年三十這天的下午吃年夜飯之前,一家子帶著吃的、酒、炮竹去祭祖,不是一般祭祖的日子都是在清明的時候嗎,對於城裡人來說這個事情還是挺讓人費解的。
  • 歲末寒冬,農村的白事已是悲哀,但4大怪象更使人難解,不成體統
    荳子解析:1、農村多白事已是悲哀,但4大怪象更讓人難解,不成體統作為農村的孩子,對於農村老人的印象總是和藹可親的。就是有一些怪脾氣的老人家也有可愛的地方,說是要打你,其實最後還是不是把你偷偷想要拿走的東西送給你了。
  • 中國的農村基礎教育之怪象!
    中國的農村基礎教育之怪象中國,泱泱大國。有數以千萬的學子,由幼兒園走向高中,大學。中國教育一直在改革,在探尋符合我們國情的教育方針,可是在我們的諸多教育環節還是存在著這樣或者那樣的弊端,尤其是農村卻存在著以下這些教育怪象:一、幼兒園過早學,努力學。幼兒園時期正是孩子們應該充滿對學校的喜愛之情的時期,正是養成良好習慣的時期,正是培養興趣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