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關鍵動作決定了教培機構的招新效率

2020-09-16 王文杰Jeffrey

昨天收到一個校長發給我的短視頻,內容是他自己帶著團隊在學校門口做地推的過程,視頻就不放出來了,做教培的大概都有這樣的經歷,地推確實是很辛苦的一個過程,而且很多時候又真的效果不是很好。關於地推的流程和技巧,我在前面的文章已經有分享過,今天我就從目標制定和分解的角度來去談談對於教培機構招生的想法。


一、是否有一個清晰的招新目標

機構無論大小,都離不開追求持續發展。這種發展更多時候不是體現在續費的收入,因為續費收入已經是機構的本職工作,畢竟如果續費做不好,代表著家長對於你的教學和服務的不滿。這個工作實際上是你的本分而且續費相對於招新難度會更低,會很容易造成對於機構運營是否良好的錯覺。

所以,對於新增學員的數量在很大程度上就代表著這個機構是否真的在發展,對於每一年的招新目標的明確首先是表現出領導人對於機構發展的信心和預期。其次,只有提出了一個清晰的目標之後,才會主動的去面對目標背後的壓力和困難,而不是持續性的保持在一個低效的常規工作狀態中。最後,一個清晰的目標實際上也是機構對於各方面因素綜合考量的結果。


二、是否清晰的知道目標的合理性

確定目標很容易,達成目標才是難點。很多校長都知道目標的重要性,但是就是對於定出一個合理的目標心裡總是沒底。我之前就接觸過一個校長,就是因為前些年喊出的一個目標,最終沒有達成,後面幾年就再也不敢提目標這件事情了,因為覺得好丟臉。

和目標的合理性相關的因素有很多,市場環境、激勵政策、人員組成等等都會影響最終數字的確定。一般來說我們在設定目標的時候需要掌握的因素包括但不限於:往年招生情況的匯總、招生團隊的成熟度、機構品牌的滲透性以及外部環境的變化等。一般來說,基於外部經濟環境的持續增長,對於一個有一定管理成熟度的教培機構而言,其增長速度不應該低於20%。而對於很多剛剛創辦的機構或者成熟度不是很高的機構而言,其增長幅度要比20%要高的多才能保持足夠的競爭力。

要不斷達成目標來激勵自己,而不是用不斷設定目標來欺騙自己。


三、對於目標是否有充分的團隊溝通

目標的合理性設定離不開充分的溝通和驗證,這個過程會很複雜和繁瑣。它不僅僅是一個數字的確定,也更多是需要團隊成員對於這個數字的接納和理解程度。我之前接觸過一家培訓公司,每年設定的目標極其簡單粗暴,各分公司無論大小和規模,也不考慮市場環境,一律只有兩個選項,只有兩個選項:800萬OR100萬,而且還會通過年會的形式做公開宣誓。現場看起來確實很壯觀,但是很多單位都很清楚完不成這些不切實際的目標,這種目標設定就變得毫無意義,最終變成了形式主義。

和團隊的溝通可以考慮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和校區主管的溝通,這個層面的溝通可以從外部環境、經營成本和學校發展規劃的層面去達成共識,用更多客觀存在的事實去解決目標合理性的問題。第二,和基層員工的溝通,這個層面的工作應該是由校區主管去溝通,更多的是從單校區的集體榮譽和員工個人的物質收益以及職業發展的層面去滲透目標的接納程度。


四、對於目標的推進是否有相應的關鍵節點

年度目標制定的工作其實不應該在年初的時候開展,而應該提前到上一年度的最後一個季度就開始去做規劃,因為在這個時候會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去做足夠深入的評估和溝通。而如果可以更加精細化的考量,第四季度的目標和預算都應該計入到下一個財務結算的周期。

在整個年度目標的執行過程中,從全局思考至少也應該按照季度為周期做目標推進工作的復盤和檢討,及時的查漏補缺,該獎勵的要及時獎勵、該懲罰的要及時懲罰,如果需要對人員作出調整,也可以及時的做出相應的決策,而不是等到大半年過去才發現目標只完成了一點點,再想去補就為時已晚了。

從個人執行的層面而言,包括月會、周會以及日常的溝通,都需要考量到每一個和目標相關的員工的工作狀態和積極性,已確定是否需要給與更多的資源支持,包括:培訓、人員、激勵、渠道等措施。

作為教培機構的領導人而言,要做的工作其實難度真的不算是很大,然而確實會很繁雜。目標制定和落實的過程中還很容易出現校長最能幹,校長到處去救火的尷尬局面,這些情況都是源自於目標設定過程中的合理性不夠和執行過程中的監督不到位。

最後,教培人,加油!


更多資訊請點擊下方了解更多

相關焦點

  • 教培機構校長鬚知的公式與指標
    教培機構校長鬚知的公式與指標對於教培校長來說,從0到1建校,除了要懂招生、運營、管理等這些常規辦學知識外,更要了解我們機構是否正常運作及增長。我們更應該注重機構增長,其中各個維度都是很深很細化的。今天整理匯總了教培機構校長鬚知的指標,建議大家收藏,以便了解機構的運營規劃情況,對校長提供具體業務工作的幫助和運營調整的參考。1機構長期運營需了解的指標運營中要以終為始,目標分解,實現利潤增長。
  • 教培機構校長鬚知的那些公式與指標
    教培機構校長鬚知的那些公式與指標 作者:校長公社 發布時間:
  • 用流程推動續費——教培機構的生命線
    續費對於教培機構的中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搞定一個新客戶的難度是老客戶的七倍。相對於招新的不確定性,續費更多的是考驗的是我們的教學質量和服務水平。而市面上大多數的中小培訓機構在續費時老師通常機械性的詢問家長要不要續費,或者在朋友圈發發宣傳海報,現在續課送幾節課,送禮品等等,試問如何調動家長續費,如何更好的完成續費目標?還是咱們機構真的「不差錢」?
  • 2020年決定教培機構沉浮的到底是什麼
    最近很多貼子紛紛轉發各地禁止託管,禁止教培機構開展線下課程的通知。對於已經停業三個月的教培業無疑雪上加霜。據了解,單單深圳市就有4000多家教培機構,還不包括沒有註冊的私人機構。這麼多家的教培機構數十萬人的行業,如果真是那樣,那麼這幾十萬人算是處在等失業狀態了。
  • 教培機構的流量建設:漏鬥模型已失靈,社群營銷更適合機構招生
    智能時代分享時說過,中小微機構今年將會面臨五波倒閉潮。總結一下,在這五波倒閉潮中,教培機構基本上都面臨著三大難題:現金流、生源和團隊能力。這三個話題都很大,我今天主要跟大家探討一下生源和流量的話題。近三年來,k12各場景的學習都在從線下走向線上,無論是教培機構還是全日制學校都在用一些線上場景來取代線下教學。所以線上教育對純線下機構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
  • 教培機構應該靠什麼驅動發展?
    桃李邦團隊賦能教育培訓機構過程中我們同樣也遇到了很多棘手的問題,最為顯著的兩個方面是:教學型基因的培訓機構,以教學服務為主要發展驅動力,它們輕視營銷,有的機構甚至給我們說搞教育談營銷這不是捨本逐末麼,缺乏市場營銷&品牌建設意識,這種教學基因型的機構三四線城市居多。
  • 教培行業下半場危機:資金鍊斷裂,管理漏洞頻出,缺乏有效運營
    第一個危機:資金鍊斷裂,現金流是機構發展的命脈,資金鍊斷裂則「生存危機」!目前80%的教培機構財務都是虧損狀態,再加上全國90%的家庭都經歷了一次消費降級和價格大戰,可以說生存舉步維艱,特別是疫情較嚴重,還不能複課的北京等區域,資金鍊已經開始斷裂了!第二個危機:管理漏洞頻出,現在眾多的教培機構已經熬到了疫情常規防控狀態,該靠著消課和招新為機構掙一波現金流了!
  • 教培機構精準獲客難?試試這三個方法
    教培行業的痛點隨著行業的發展,機構數量逐年增長、市場規模擴大,但是教培行業的人口紅利逐漸褪去,機構的痛點也慢慢浮現了。01生源從哪來?值得注意的是,據招生渠道統計,獲客渠道最終決定付費的關鍵因素, 熟人推薦位居第一,佔比 72.5%。其次為宣傳單64.5%,而微信營銷以佔比47.3%排名第三,因此機構要注重塑造自身口碑。
  • 教培機構常用50個線上工具
    疫情之下,教培機構最關心和擔心的問題是什麼?我們做了一份調查問卷,收集到的答案是:第一,「春招」;第二,「如何線上運營」;第三,「沒有營收,仍有成本」;第四,「如何轉型線上」;第五,「全國性網校免費戰」。至於「退費」,要排到第六位。果然,春招先人一步,可能決定機構的前途,尤其是疫情特殊時期。
  • 暑假大戰即將展開,教培機構學會用立知校長這類工具,能夠事半功倍
    快到暑假,線下教培機構,還會繼續慘敗嗎?以更快、更低成本的方式,就制定了消課方案,機構也就有了活下去的空間。扛過去,第二步琢磨怎樣招更多學員大家都在網上招新時,如何另闢蹊徑,脫穎而出?立知校長以課程內容為核心,用裂變工具、數據運營,幫助機構實現招生數量指數性突破。讓你在眾多機構的線上招生激烈競爭中,突出重圍。
  • 易貝樂:教培機構長期勝出的因素:質量、效率和能力
    (圖註:易貝樂少兒英語全國校區運營總監Kevin進行《教育創新的價值》主題演講)疫情期間,線下的教培機構被迫"停擺",紛紛開始嘗試線上化發展,並取得了一定的階段性成績。以易貝樂少兒英語為例,得益於過去幾年對於教研、師訓、技術等方面的持續投入,以及對OMO教育科技生態解決方案的探索,疫情期間快速實現了在線化的轉型。
  • 教培機構顧問六大溝通技巧,教你搞定培訓機構客戶
    課程顧問是教培機構業務系統中最核心的力量,他們是教培機構生存與發展中的重要一環,直接關乎業績目標的達成和教育培訓機構的生存與發展。要做一名優秀的教培機構課程顧問,首先需要掌握諮詢技能和溝通技巧,有了基本知識做支撐,就能實現教育培訓機構成交率的快速提升。1)教培機構顧問:以人性為本的溝通在與家長溝通時,家長首先是對自己感興趣,而不是對你感興趣。家長關注自己勝過關注你一萬倍。
  • 英語機構現狀:超60%機構對下半年比較樂觀,行業將復甦增長
    調查媒體:教培校長參考調查時間:7月27日-8月9日調查對象:全國各地的450家英語教培機構近日,教培校長參考發起《2020上半年英語培訓機構現狀調查》,共收到450家英語機構的有效答卷,其中0-6歲啟蒙英語佔20%,6-15歲青少兒英語佔48%,K12學科英語佔31%,成人英語佔3%(註:一家機構會有多種業務品類,所以總比例超過100%)。
  • 英語機構生存現狀:超60%機構對下半年比較樂觀,行業將復甦增長
    但整體來看,降薪的只佔少數,仍然有62%的機構選擇沒有降薪。 北京琳恩英語培訓機構趙校長告訴教培校長參考,疫情期間機構的首要任務就是做好老生維護,老師又是最關鍵的部分,降薪可能會導致老師大量流失,這對機構來說是毀滅性的打擊。
  • 教培機構攻略十四:20%機構利潤超過80%?事實真的如此嗎?
    利潤,是教培行業繞不開的話題,也是教培機構賴以生存的基礎。現在,有很多教培機構面臨著瓶頸問題,調研發現,很多培訓機構的負責人,都非常在意機構有多大規模、教學設備有多麼先進、機構有多少名師,可是問到利潤這個最核心的問題時,卻連連搖頭。
  • 教師流失帶走大量生源,線下教培機構怎麼防患於未然?
    從線下向線上轉型,到OMO模式盛行,再到暑期燃起生源大戰......教培行業在疫情之下的一舉一動,都牽連著眾人的關注。一位教培機構校長苦笑道,這一句話道出了太多機構最為現實的難題——千辛萬苦挺到了線下復工複課,而機構內的老師們卻走了。 「雖然現在可以複課了,但是我反而更頭疼,因為我的老師隊伍裡好多都選擇離職或出去單幹。
  • 教培機構「淡季來了」,如何破解現金流?
    教培機構「淡季來了」,如何破解現金流?疫情和二次疫情衝擊著線下教培從業者的神經,翹首企盼的暑期補課潮,也沒有給線下教培機構帶來多少曙光。據媒體報導,從今年2月1日至6月16日,全國線下培訓機構註銷企業數量為18885家,也就是說每天有近百家培訓機構註銷。在疫情逐漸平穩之後,面對全國性機構(如新東方、好未來等)和在線教育企業搶佔生源,線下教培機構該如何突圍?
  • 英語機構生存發展現狀:超60%機構對下半年比較樂觀,行業將復甦增長
    北京琳恩英語培訓機構趙校長告訴教培校長參考,疫情期間機構的首要任務就是做好老生維護,老師又是最關鍵的部分,降薪可能會導致老師大量流失,這對機構來說是毀滅性的打擊。 2、機構裁員情況 判斷的原因主要有三個:1)針對於整個行業來說,社會的需求度並不會下降,家長對教育的重視程度會越來越高,學校教育是基礎,教培機構是助力;2)從大經濟環境角度來說,國家將會逐步出臺一系列對於教培領域的相關扶持政策,助力經濟復甦;3)教培機構是否能繼續存活下去,甚至越來越好,取決於能否緊抓市場的變化和需求,經營模式能否隨之轉變,關鍵點在於至少著眼於未來五年的發展趨勢。
  • 教培機構攻略十六:校長做到這一點,初創機構也能夠招生爆滿
    教培機構有個人盡皆知的三三法則,即教學課程體系佔三分之一、地理位置佔三分之一、招生佔三分之一!其中,招生更是重中之重,因為地理位置和課程體系,通過選址和打磨後,就逐漸穩定了,變化不是很大,但招生,確是一直變來變去,稍有判斷失誤,就讓校長苦不堪言!
  • 教培機構如何用好朋友圈,提升招生轉化只需要這四步
    隨著全國不同省份陸續公布複課時間,線下教培機構們似乎迎來了曙光。今年的春招,已在疫情陰影下消失地無影無蹤,所以對於接下來的暑假班,教培機構更應做好充足準備,眼下這段時間,恰恰是做好招生轉化的最佳時期。可能有教培機構會問,這個冬天大家都是勒緊褲腰帶過的,那還有閒錢去做招生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