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讀繪本?研究發現:寶寶早期閱讀能力與學業成就有關係

2020-09-03 膩膩媽

01

兒童節那天,我約了朋友,我們帶著各自的寶寶去兒童樂園玩。同時,我們還為對方的寶寶帶來了兒童節禮物。

我送了朋友的寶寶一套繪本,「來,妹妹,這是姨姨送給你的禮物,喜歡嗎?」

「哇~是繪本嗎?」朋友的寶寶還沒來得及表示收到禮物的心情,朋友倒是先興奮起來。

我問朋友:「在家裡你有給寶寶準備繪本嗎?」朋友搖了搖頭,回答我說沒有。

02

端午節那天,我和家人一起去逛超市,恰逢碰到超市5周年開展10元購活動。看著價格實惠,我們一邊逛,一邊挑選了實用的商品。

我們來到一賣書的區域,媽媽看到貨架上的書,隨手拿了一本故事書翻翻看看,便打算放進購物車。

我問媽媽:「媽,你買故事書幹嘛?給誰看?」

媽媽回答:「給你女兒看。」

「啊?媽,這本書太多字了,圖又不多,她是看不懂的。」

「媽,家裡已經有很多繪本了,不用再買這些了。」

聽了我的話,媽媽把故事書重新放回貨架上。

說到繪本,大多數人對繪本的理解就是:繪本是給寶寶看的。而關於繪本是什麼,為什麼要給寶寶讀繪本等一系列有關繪本的問題,很多爸爸媽媽都是不太了解的。

哈佛大學在一項對3~19歲兒童語言和閱讀能力的追蹤研究中發現,兒童早期閱讀的經驗,與他未來閱讀能力,以及所有學業成就有很大的關係。

繪本就是培養寶寶早期閱讀能力的最佳工具。因此,讓爸爸媽媽更全面的認識繪本並積極的給寶寶讀繪本這件事就顯得特別有必要了。

繪本是什麼

在回答繪本是什麼之前,我想先問問爸爸媽媽:「你們都陪寶寶看過動畫片嗎?」用通俗易懂的話來說,翻看一本繪本就像是在觀看一集動畫片

而談到動畫片,在我們腦海裡浮現出來的就是一個個有趣、鮮豔、活潑的畫面,這就像是繪本裡一頁頁的圖畫。動畫片裡還少不了人物與人物之間的臺詞對白,這些臺詞,就像是圖畫上的文字。只不過,動畫片是有聲的,已經幫助寶寶把臺詞念出來了。而繪本是無聲的,寶寶又看不懂字,因而圖畫上的文字會很少。尤其是那些為小月齡寶寶準備的繪本,字會越少,甚至沒有。

因為少了文字,單看繪本中的圖畫,可能會使故事變得有些難懂。不過,繪本的作者和畫家是非常專業的,他們就像是導演一樣,會在繪本有限的篇幅裡,極具藝術性和邏輯性地畫出內容豐富的圖畫,讓孩子和爸爸媽媽們能僅僅靠翻看繪本中的圖畫,就能讀出繪本中的大概故事

看到這,爸爸媽媽就會明白:繪本就是畫出來的書,是一種專門寫給孩子的,以圖畫為主的故事書。

不過,在日常生活中,我發現很多媽媽在給寶寶選擇繪本的過程中,會犯和我媽媽一樣的錯誤(開頭第2個例子),就是給寶寶買帶插畫的故事書。

美國圖書館協會界定了繪本的範圍:繪本與其他圖文並茂的圖書不同,繪本的目的是為兒童提供視覺的體驗,它主要依靠一系列圖畫和文字的互動,來呈現完整的故事情節、主題和思想。

在這裡,還需要再強調一點:繪本並不是幼兒園給小朋友們提供的那些一段簡短的文字配一到兩張圖片的故事書。繪本的受眾群體中有很大部分是還不會認識字的嬰幼兒,這些嬰幼兒主要靠視覺(看圖)來體驗和吸收信息,更容易被顏色鮮豔明快的圖案吸引。因此,爸爸媽媽一定要注意不要給寶寶選擇圖文並茂的插畫故事書,如:《白雪公主》、《豌豆公主》等,而要給寶寶選擇「圖茂文稀」的圖畫故事書。

插畫故事書

為什麼要給寶寶讀繪本

  • 儘早給寶寶讀繪本,能培養寶寶的閱讀能力

前面已經提到了,繪本是培養寶寶早期閱讀能力的最佳工具。也通過一項研究說明了寶寶早期的閱讀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對孩子未來的學業成就起到積極的影響。

爸爸媽媽陪寶寶讀繪本,寶寶會經歷瀏覽、傾聽、理解和學習的過程。只要爸爸媽媽每天堅持為寶寶讀繪本,將會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寶寶的語言能力、閱讀能力、理解能力等。這些能力將會在一個良好的書香氛圍中被保持下來,以幫助孩子未來發展出更好的閱讀能力,獲得更高的學業成就。

  • 給寶寶讀繪本,能幫助寶寶完成潛移默化的認知

有一次,我拿著小兔瑞貝卡的模型問寶寶:「瑞貝卡的耳朵在哪裡?」寶寶指了指瑞貝卡的腮紅說:「在這裡。」在我家寶寶的認知裡,總以為耳朵就應該長在臉蛋的兩旁。直到有一天,我給寶寶讀了繪本《最美的眼、鼻、耳、嘴》,繪本裡的主人公剛好抱著一隻兔子玩偶,要和兔子比誰的耳朵最美。之後,寶寶就明白了,原來兔子的耳朵是長在頭上的,而且還長長的,和我們人的耳朵不一樣。

讓寶寶翻看繪本中每一頁具體形象、豐富多彩的圖畫,能夠給寶寶帶來視覺上的體驗,而這些體驗往往是更加深刻的。通過給寶寶讀繪本,能幫助寶寶認識到更多的事與物,理解較於抽象的概念,獲取更多的基本知識以及拓展生活經驗等。

北京市幼兒園閱讀聯盟導師王健櫪說:「生命早期通過閱讀,能讓嬰幼兒在潛移默化中完成對大小、多少、顏色、方位等認知。」

如:和寶寶讀樓梯書《是大還是小》,能讓寶寶在閱讀過程中感受到大和小的對比。給寶寶讀《我的後面是誰呢》能讓寶寶在認識和辨別草原上各種動物的過程中了解到上下前後等方位。

  • 給寶寶讀繪本,能幫助寶寶各項能力的良性發展

昨晚,給寶寶洗好澡後,在為寶寶穿衣服的過程中,寶寶突然想要自己穿內褲了。雖然寶寶在穿的時候不小心把兩隻腳都伸進同一個褲腳,雖然寶寶在提內褲的時候會把內褲捲成一團,但在我的幫助下,寶寶算是完成了自己穿內褲這個行為。而這,主要還是得益於最近這些天給寶寶講的《媽媽,讓我自己來》的繪本。

一本好的繪本,是由專業的作者、畫師創作的,故事中的內容質量是非常有保障的。繪本通過一頁頁賞心悅目的畫面,能夠呈現出一個情節、主題和思想都完整的故事,每種故事裡都隱藏著各種教育寶寶的細節。另外,繪本還分成很多的系列,不同系列的繪本想要表達的主題是不同的,有認知系列、語言系列、日常系列、身體系列等,每種系列的繪本故事能為寶寶傳播每種主題下的正能量。

比如:在語言系列中培養寶寶獨立能力的繪本《媽媽,讓我自己來》中,反映出主人公「寶寶」生活中自己動手的點滴,通過趣味化的故事,引領寶寶向主人公「寶寶」學習。在幫助寶寶認識情緒的繪本《菲菲生氣了》中,則能帶給寶寶豐富的情感體驗,引導寶寶認識情緒,辨別情緒和管理情緒。

  • 爸爸媽媽陪寶寶讀繪本,能增進親子關係

繪本更適合爸爸媽媽和寶寶一起看。爸爸媽媽把寶寶抱在胸前,讓寶寶的背貼在自己的胸口,把繪本放在距離寶寶眼睛20cm左右的正前方。這種胸背相依的共讀姿勢,容易給寶寶營造安全感。每天的親子共讀時間,就是親子關係升華的時間。

而一說到增進親子關係,就讓我不得不提起一本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小慄色兔子在準備上床睡覺之前,突然抓住大慄色兔子的長耳朵不放,他想對大慄色兔子說:「猜猜我有多愛你。」故事中,小慄色兔子對大慄色兔子做出各種寬而大、長而高、遠而廣的動作來表達自己對大慄色兔子的愛,而大慄色兔子卻用更加寬而大、長而高、遠而廣的動作來回應並表達出自己對小慄色兔子的愛。

每次我在給寶寶講這本繪本的時候,也會學習慄色兔子們毫不吝嗇地把對寶寶的愛用動作展示出來,用語言表達出來。每次讀完後,我都能和寶寶安靜地抱上一會後,再躺下睡覺。

愛,不是一件容易衡量的東西。我們無法用各種動作和言語去描述清楚,但我們可以通過每天和寶寶一起讀繪本,來增進和寶寶的親子關係。

爸爸媽媽和寶寶讀繪本的好處有很多很多。從對寶寶閱讀能力的培養,到幫助寶寶完成潛移默化的認知以及各項能力的良性發展,再到增進和寶寶的親子關係,還有很多篇幅講不完的,還沒被發掘出來的好處。只要爸爸媽媽堅持和寶寶一起讀繪本,我相信,爸爸媽媽會持續地收穫到寶寶給你的各種各樣的驚喜。


我是@膩膩媽,堅持更新育兒知識。想了解更多養育寶寶的知識,請關注我。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向拍攝者致謝。

相關焦點

  • 研究發現:早期給寶寶讀繪本,能提升閱讀能力,對語言組織有幫助
    相關研究發現,早期給寶寶讀繪本,能提升閱讀能力,對語言組織等能力有幫助。01為什麼要選擇給寶寶「讀繪本」?1.培養寶寶的閱讀能力與習慣繪本的內容契合寶寶的具體需求,其編排形式也與寶寶的思維模式相適應,更利於寶寶的閱讀與情感體驗。
  • 為什麼要給孩子讀繪本?好處多多!
    如果我問你,你為什麼給寶寶讀繪本?可能你會說:想讓寶寶學習認顏色啊;專家說,給寶寶讀繪本能培養他的語言能力;寶寶要做如廁訓練了,我買本繪本給他講講,或許會順利些。……看來,大家都發現讀繪本對寶寶有諸多好處。但是,你知道為什麼一定要給寶寶讀繪本嗎?首先,我們要從一項研究說起。
  • 孩子6歲前養成讀繪本的好習慣,上學後領先一步,如何讀繪本?
    有一個好習慣需要在孩子6歲前養成,這就是孩子的閱讀習慣,需要父母的親力親為,即使工作很忙,生活很累,也要幫助孩子養成讀繪本的好習慣,一生受益。央視主持人董卿在很小的時候,父母就鼓勵她每天進行閱讀,假期總會收到來自爸媽精心準備的書單。
  • 我們為什麼要從小讀繪本?專家:早期閱讀和未來學習成績密切相關
    ——《閱讀的7項核心技能》前幾天整理了孩子的繪本,我粗粗清點了一下,4周歲不到的孩子,大大小小的繪本已經有500多本了。有人問我,孩子那麼小,還什麼都不懂,我們有必要給孩子讀繪本嗎?我說,有,當然有必要。
  • 兒童閱讀,儘早開始。兒童早期閱讀的四大益處
    實際上,繪本閱讀對於嬰幼兒和兒童的各項能力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特別是在早期教育階段,繪本故事中的圖畫、文字、語言風格和故事內容,都會通過孩子的視覺和聽覺系統,從而把有價值的信息傳遞給孩子的大腦,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和腦部發育。
  • 早期閱讀很重要,做到以下幾點,讓你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閱讀能夠滿足孩子智力快速發展的需求,可以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滿足他們的求知慾和好奇心,能更好的開發孩子的智力。既然閱讀有那麼多的好處,那麼家長該怎樣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呢?三.如何給寶寶讀繪本1.固定時間進行親子閱讀爸爸媽媽可以在每天固定時間段和寶寶一起親子閱讀。在這裡,需要爸爸媽媽深情並茂的根據繪本上畫的內容給寶寶講故事,並進行互動,比如說,「寶寶,小雞在那裡呀?」「天上有什麼呀?」寶寶則通過父母的提問,指出小雞在哪裡,回答天上有太陽等等。這樣做不僅可以提高寶寶的認知能力,還能促進親子關係。
  • 心理學家認為閱讀習慣應及早培養,如何給寶寶讀繪本,你做對了嗎
    培養寶寶的閱讀習慣究竟有什麼好處呢? 促進寶寶語言發展在寶寶不會說話的時候就可以開始給寶寶讀繪本,寶寶說話是要建立大量的聽力基礎之上,研究表明寶寶在進行9-13個月的語言輸入之後才能開口講話,讀繪本恰恰是最好的語言輸入的方法。
  • 「讀繪本」目的是提高閱讀興趣!學會正確的「繪本」閱讀方式
    「繪本」成了近幾年幼兒識字、提高閱讀能力的重要方式。「讀繪本」成了熱詞,也成了眾多家庭教育的靈魂。但是,對「繪本」的錯誤理解,以及一味地追求閱讀量,卻給孩子和家長套上了「枷鎖」:快樂的情緒變成了機械閱讀。這種誤讀會讓圖書離孩子越來越遠。對此,專家提示:對於孩子來講,「讀繪本」目的是提高閱讀興趣,而非閱讀能力。
  • 為什麼要給孩子讀繪本?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內有贈書)
    我是一名嬰幼兒早期語言發展與繪本教學的研究者,同時我也是一個孩子的媽媽。10 年繪本教育教學經驗嬰幼兒早期語言發展與繪本教學研究者很多家長都知道讀繪本對孩子好,但卻說不上好在哪裡。日本繪本之父松居直先生曾經說:「圖畫書不是孩子用來讀的書,而是請別人讀,用耳朵接受語言的書。
  • 為什麼要繪本閱讀?開啟早期閱讀
    因為兒童早期閱讀,不僅因為是可行的,也是很有必要的。1、因為早期閱讀是帶領孩子走進社會,深入大自然以外,最為可行、有效的辦法;0-3歲的小孩子缺乏獨立活動的能力,主要的活動場所是家庭和幼兒園。我們培養教育孩子,必須要樹立可持續發展的教育思想觀念。孩子小時候,對他們進行培養教育,不僅要滿足孩子現實發展的需要,甚至一生的發展。培養孩子早期閱讀繪本的興趣和能力,進而養成喜歡閱讀圖書的良好習慣,必須要從孩子小時候做起。而「早期閱讀」是一個很好的奠基工程。
  • 早期閱讀你了解多少?提高孩子閱讀能力的指導策略。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早期閱讀,國際上很多的國家對於早期閱讀也是特別的重視,比如說在1992年的時候,英國有一個學者發起的一個閱讀起跑線計劃,然後專門為嬰幼兒提供一個閱讀指導的項目。他們最核心的一個工作是什麼呢?就是由圖書館等多個機構聯手為嬰幼兒階段的孩子去發放閱讀包,閱讀包裡面有一些什麼樣的材料呢?
  • 給孩子讀繪本,為什麼他不願意聽?閱讀進行不下去怎麼辦
    閱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新高考改革後,閱讀能力差的孩子,將來有可能連語文試卷都做不完。現在的家長都認識到了閱讀的重要性,可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卻令人頭疼不已。其實,我並沒有刻意地去要去或者督促孩子去閱讀,只是孩子很小的時候,我就開始陪他讀繪本,每天晚上睡前都讀,一邊讀一邊討論,大概從那時候開始,沛澤就慢慢地養成了閱讀習慣。提到讀繪本,不少家長都會提到一個問題,孩子不願意聽,聽不進去,怎麼辦?
  • 早期閱讀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
    已有的大量科學研究已經揭示,孩子早期閱讀可以從零歲開始,也就是從孩子出生的時刻,父母就可以讀書給他聽。國內外大量的教育心理學和發展心理學研究發現,0~3歲是培養孩子閱讀興趣和學習習慣的最佳時期,3~6歲是培養孩子閱讀和學習能力的關鍵期。而且,最好的早期閱讀方式是父母與孩子共同進行的親子閱讀。
  • 為什麼要孩子讀繪本
    繪本跟卡通漫畫、跟一般書裡的插圖有什麼不一樣?   更重要的是:為什麼要和孩子一起讀繪本?   繪本裡的圖那麼多,文字那麼少,到底有什麼可讀的?   這些問題想必一直困擾著許多家長,大家一起來探討探討。
  • 給寶寶讀繪本,家長常有2個誤區,正確讀繪本,對寶寶才有好處
    今天和大家聊聊關於,給寶寶讀繪本,家長常會有2個誤區,這麼讀下去,就是坑娃!千萬不要錯過圖片的美好我們有兩種記憶方式,一種叫形象記憶,一種叫抽象記憶。對於成年人來說,我們大多數時候使用的都是抽象記憶。但是呢,偏偏有很多家長,要放棄認識圖片的大好機會,硬要拔苗助長,讓孩子提前識字。不僅要認識漢字,還要認識英語!2、讀繪本時,別老講道理曾經聽過一個笑話:魯迅:晚安!
  • 都說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要讀繪本,方法是什麼?如何操作?
    很多家長都很疑惑,都說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要讀繪本,但是方法是什麼?如何操作卻沒有說。今天為大家分享春藤家長學院Wendy老師的兒童早期被閱讀的三步法,即從孩子2-3歲左右到6-7歲的三個階段的閱讀方法。
  • 為什麼讀繪本的孩子敘事能力更強?
    閱讀能開闊孩子的眼界,提高孩子的觀察力、理解力、想像力、創造力,這些能力提高了,學習成績當然會提高。更重要的是,一個人的精神的啟蒙往往源於閱讀,文學閱讀能提高孩子對他人情感的理解能力、對世事是非的判斷能力、應對人生挫折的抗挫能力,等等。
  • 讀繪本只會照書念?用好 3 個小技巧,寶寶聽了還想聽
    說起得力育兒幫手,不少家長都要提到繪本——能帶孩子認知世界、提升思維能力發展,帶娃一起讀,還能建立更親密的親子關係。  但育兒路上沒有一件輕鬆事。  為此丁香媽媽邀請了早期教育專家、北京外國語大學碩士寶莉爹和有 10 年兒童原版閱讀推廣經驗寶莉媽,為我們帶來的關於繪本共讀的免費直播,教各位家長教寶寶讀繪本的方法。
  • 學前|都是讀繪本,為什麼人家孩子懂那麼多?
    有的家長經常會提這樣一個問題,我知道讀繪本的重要性,也支持孩子閱讀繪本。但是幾年下來,都是讀繪本,為什麼人家孩子語出驚人,感覺說什麼都懂,而我家孩子沒啥進展呢?繪本中圖和字哪個更重要呢?類似的問題有很多,其實這就是家長在繪本閱讀上存在的一些認知誤區!
  • 教養方式對兒童學業能力的影響
    研究發現,教養方式對兒童的語文學業能力的影響效應存在年齡段的差異,一般來說,權威型教養方式對童年中期(6~9歲)的語文能力有更為顯著的正向效應,進入青少年早期(10~15歲)後,寬容型教養方式則顯示了更為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