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來臺灣的日子裡,衣食住行我是百分之百仰仗先生的陪伴,這其實也是一種負累。而老鄉之間的「惺惺相惜」,卻無法讓自己在這片島嶼上獲得更多更具實際意義的交流機會。當我逐步放寬心扉,朋友也就聚攏而來。
思樺是我認識的第一個朋友,感情最真、最純。她是臺灣輔仁大學法律系的學生,我也是法律專業的,這讓我們很自然成為了朋友。
思樺富裕的家境導致她什麼事都不會做,但這卻並不影響我對她的好感。她心地善良,極具同情心,看到別人不幸的遭遇會暗暗流眼淚。
她家的菲傭犯了錯誤被她媽媽責備時,思樺總會悄悄地安慰那個菲律賓小女孩。我曾經當面碰到過幾次,總是很感動。因為動手能力不強社會經驗又不足,每每和我說話時,她總會抬起下巴擺出一副崇拜的樣子看著我,說「我是米蟲我是米蟲。」但是她玩起年輕人的玩意兒來卻是「生猛」得不行。
譬如,飆車。
有次她載我去石門水庫玩,一路上猛踩油門跟鑽山豹似地在車流裡不停超速換道,驚出我一身冷汗,哪裡還見得到「半點米蟲」的形象呢。這次我在老家呆了快半年返臺,接到的第一個友人電話就是她的,聽到我的聲音她急忙跑到我家來,碰面就是一個大擁抱。直說,「以後不準你在大陸待那麼久哦,想死我了。」我只是微笑地看著這個土生土長的大女孩,心裡頭蕩起一陣陣暖流。我向她承諾,等她畢業後帶她去大陸遊玩。
妤甄比我大兩歲,看起來卻還像個大學生,清秀好看。我們第一次交換年齡秘密的時候兩個人都驚呼了一聲。她也是佛教徒,在彰化的講堂裡我們認識。然後兩人好似有默契,一個月後她不知從哪裡找來我的電話號碼邀請我去她家裡,儼然老朋友一般的親切語氣。於是在一個周末我便搭乘火車去了,這次去不但嘗遍了臺中特色小吃,還極其榮幸地參加了當地舉辦的小朋友夏令營活動,讓我大開眼界也大受感動。
妤甄還特意委託舉辦方邀我作為嘉賓上臺做了發言,看著領隊們真誠的表情和孩子們熱烈的歡呼,我感慨得差點說不下去。我真的覺得,絕大多數臺灣人是真的很友善也很有修養,並不像外界所流傳的那樣,如何看不起大陸人。
俞姐的年齡則稍微大一些,已經是兩個高中生的媽了。如果不是因為她,我都不會相信,在如今這樣物慾橫流的社會,竟有如此熱心腸的人。那是在我去監理站考摩託車駕照的時候,輪到我辦手續時卻發現自己沒帶錢包,而樓下的路考已經開始。我尷尬又緊張,只能聽由那個辦事員用冷漠的眼光把我掃到隊列外去。
這時,一個陌生的女人從旁邊的休息椅上站起來,對我說,「小姐,我借給你。」我當時愣住了,那個辦事員也楞了。然後她繼續說,「一千塊(新臺幣)應該夠了,你趕緊下去考,完了去吃點東西。」我接過她遞來的錢,好久才說,「那請你留個地址和電話給我?」她點點頭,從包裡取出一張名片給我,叫我別囉嗦,快下去路考。半個小時後我重新跑到樓上來,那女人已經不見了。
之後我出去了半個月,回來第一件事就是給她打電話。撥通後自我介紹,那邊卻很茫然。我不由分說地約了咖啡館,叫她務必賞臉。
喝咖啡的時候俞姐說,人人都有為難的時候,幫幫忙也是應該的。然後一直感嘆:「你真是一個有信譽的人,跟我學做生意吧,一定會很成功的。」
寫下這文,無意說明我多麼會交朋友。大陸配偶們赴臺,首先要排除自己心裡的芥蒂,相信友善在哪裡都是社會主流,再樹立起自己人格的自尊和自信心,日子當然就會如同魚在水中一般,安然自在。試想,如果連自己都看不起自己,又豈能要求別人看得起你呢。(本文來自網友投稿,不代表青年公社觀點)
青年是未來,公社是平臺。
大陸輕鬆走,青年公社go!
青年公社
微信號 : ycgo666
投稿:youth_86@outlook.com
小編微信:yceditor666
合作電話:17346577790
010-66231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