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婚戀】我的三個臺灣好朋友

2021-02-14 青年公社go

  初來臺灣的日子裡,衣食住行我是百分之百仰仗先生的陪伴,這其實也是一種負累。而老鄉之間的「惺惺相惜」,卻無法讓自己在這片島嶼上獲得更多更具實際意義的交流機會。當我逐步放寬心扉,朋友也就聚攏而來。

  思樺是我認識的第一個朋友,感情最真、最純。她是臺灣輔仁大學法律系的學生,我也是法律專業的,這讓我們很自然成為了朋友。

  思樺富裕的家境導致她什麼事都不會做,但這卻並不影響我對她的好感。她心地善良,極具同情心,看到別人不幸的遭遇會暗暗流眼淚。

  她家的菲傭犯了錯誤被她媽媽責備時,思樺總會悄悄地安慰那個菲律賓小女孩。我曾經當面碰到過幾次,總是很感動。因為動手能力不強社會經驗又不足,每每和我說話時,她總會抬起下巴擺出一副崇拜的樣子看著我,說「我是米蟲我是米蟲。」但是她玩起年輕人的玩意兒來卻是「生猛」得不行。

  譬如,飆車。

  有次她載我去石門水庫玩,一路上猛踩油門跟鑽山豹似地在車流裡不停超速換道,驚出我一身冷汗,哪裡還見得到「半點米蟲」的形象呢。這次我在老家呆了快半年返臺,接到的第一個友人電話就是她的,聽到我的聲音她急忙跑到我家來,碰面就是一個大擁抱。直說,「以後不準你在大陸待那麼久哦,想死我了。」我只是微笑地看著這個土生土長的大女孩,心裡頭蕩起一陣陣暖流。我向她承諾,等她畢業後帶她去大陸遊玩。

  妤甄比我大兩歲,看起來卻還像個大學生,清秀好看。我們第一次交換年齡秘密的時候兩個人都驚呼了一聲。她也是佛教徒,在彰化的講堂裡我們認識。然後兩人好似有默契,一個月後她不知從哪裡找來我的電話號碼邀請我去她家裡,儼然老朋友一般的親切語氣。於是在一個周末我便搭乘火車去了,這次去不但嘗遍了臺中特色小吃,還極其榮幸地參加了當地舉辦的小朋友夏令營活動,讓我大開眼界也大受感動。

  妤甄還特意委託舉辦方邀我作為嘉賓上臺做了發言,看著領隊們真誠的表情和孩子們熱烈的歡呼,我感慨得差點說不下去。我真的覺得,絕大多數臺灣人是真的很友善也很有修養,並不像外界所流傳的那樣,如何看不起大陸人。

  俞姐的年齡則稍微大一些,已經是兩個高中生的媽了。如果不是因為她,我都不會相信,在如今這樣物慾橫流的社會,竟有如此熱心腸的人。那是在我去監理站考摩託車駕照的時候,輪到我辦手續時卻發現自己沒帶錢包,而樓下的路考已經開始。我尷尬又緊張,只能聽由那個辦事員用冷漠的眼光把我掃到隊列外去。

  這時,一個陌生的女人從旁邊的休息椅上站起來,對我說,「小姐,我借給你。」我當時愣住了,那個辦事員也楞了。然後她繼續說,「一千塊(新臺幣)應該夠了,你趕緊下去考,完了去吃點東西。」我接過她遞來的錢,好久才說,「那請你留個地址和電話給我?」她點點頭,從包裡取出一張名片給我,叫我別囉嗦,快下去路考。半個小時後我重新跑到樓上來,那女人已經不見了。

  之後我出去了半個月,回來第一件事就是給她打電話。撥通後自我介紹,那邊卻很茫然。我不由分說地約了咖啡館,叫她務必賞臉。

  喝咖啡的時候俞姐說,人人都有為難的時候,幫幫忙也是應該的。然後一直感嘆:「你真是一個有信譽的人,跟我學做生意吧,一定會很成功的。」

  寫下這文,無意說明我多麼會交朋友。大陸配偶們赴臺,首先要排除自己心裡的芥蒂,相信友善在哪裡都是社會主流,再樹立起自己人格的自尊和自信心,日子當然就會如同魚在水中一般,安然自在。試想,如果連自己都看不起自己,又豈能要求別人看得起你呢。(本文來自網友投稿,不代表青年公社觀點)

青年是未來,公社是平臺。

大陸輕鬆走,青年公社go!

青年公社

微信號 : ycgo666

投稿:youth_86@outlook.com

小編微信:yceditor666

合作電話:17346577790

     010-66231799

相關焦點

  • [兩岸婚戀原創] 極品臺灣婆婆
    [兩岸婚戀原創] 極品臺灣婆婆 2016年07月04日 13:40: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 "大小戀"透視兩岸婚戀 "臺灣妹"傾心"大陸郎"
    提到兩岸婚姻,過去大多是「孔雀東南飛」,大陸女嫁臺灣男「一面倒」,臺灣女嫁大陸男卻是少之又少。如今,隨著兩岸交流日益熱絡,兩岸婚戀也悄悄地「紅火」起來。  就在一個多月前,名模出身的臺灣女星孟廣美和交往不到10個月的北京世貿天階老總吉增和結婚了。一年多前,鳳凰衛視女主播臺中人陳玉佳嫁給了身家幾十億的分眾傳媒創辦人江南春。  以上這幾對,均是最近臺灣女藝人與大陸成功男性結緣的個案。其實,不僅是明星,普通臺灣女性嫁給大陸男人早就不是新鮮事兒。
  • 謝謝婚戀版的朋友 北京/米米青
    轉載由於先生工作的關係,我們一家三口在北京定居了。小兒吹過周歲的蠟燭後,我就在考慮給他斷母乳,無奈這個小夥根本不配合,凡是配方奶都嘗一口吐掉。欲轉載請與中國臺灣網及作者聯繫請尊重智慧財產權自行轉引請至少要註明來源中國臺灣網兩岸婚戀版與作者名否則您可能會被追討稿費轉載這個事情很讓我撓頭,孩子斷奶後喝什麼呢?
  • 娶個臺灣老婆?嫁個臺灣老公?38萬對兩岸婚姻過得怎麼樣?
    ◆◆◆◆◆近日,兩位知名的臺灣大陸籍配偶做客東南衛視《臺灣新聞臉》節目,向主持人葉青林饒有興味地聊起了對各自兩岸婚姻的切身感受。一位是兩岸商界名人汪小菲先生,一位是臺灣文化教育界知名人士蔣蘭倩女士。1997年底,陳維禮奉命調回臺灣總部,蔣蘭倩隨之一起前往臺灣定居。在臺灣拿到長期居住證後,蔣蘭倩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丈夫一起開辦音樂學苑,從事鋼琴音樂教育,現為臺灣華雅精典藝術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積極為兩岸音樂交流演出等活動牽線搭橋。
  • 兩岸大學生創客營四度開啟 臺灣女生追三屆收穫多
    【解說】近日,由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指導舉辦的「2018兩岸大學生創客營」活動在京啟動。本屆創客營活動吸引了來自90餘所高校的近200名兩岸青年學子參加。  創辦於2015年的兩岸大學生創客營,是大陸高校主辦的以「創新創業」為主題的體驗式公益交流活動。創客營的營員們藉助社交廣告工具、大數據平臺,進行多渠道的傳播營銷實戰。
  • 臺灣學生:兩岸差距已越來越大
    ,適應兩岸的差距成為我必須學會的能力。在簡體與繁體,羅馬拼音與注音,廣東話與閩南語中轉換,但也因此認識了些大陸當地的好朋友,雖然現在已不再聯絡,但在大陸讀書的日子卻讓我印象深刻。因為父母工作繁忙,在大陸讀書的時間,我就讀在寄宿學校,一周有5天24小時與當地的學生相處,同學們與老師都待我非常友善,彼此不同的口音與經歷常常能為枯燥的讀書生活帶來許多有趣的火花;我經常分享從臺灣帶過去的小零食,讓大陸的同學也能品嘗臺灣的美食。在近年,我漸漸發現大陸高速的進步,人才輩出。
  • 大陸人身邊的臺灣人:把最好的東西分給好朋友
    中新網3月14日電 臺灣《旺報》14日刊載福建三明關海濤的文章稱,辛苦賺來的錢,卻均分給了朋友,臺灣室友的這份真誠與坦蕩,讓他記起了兒時父親的一句話:好朋友就是要把自己認為最好的東西分給他。  全文摘編如下:  「海西大開發」鋪天蓋地的傳到了大陸東北方,我決定到福建謀生去,所謂時勢造英雄呢。
  • 關注 | @蔡英文,臺灣學生撰文這樣描述兩岸間的差距——
    ▲臺灣中時電子報網站截圖幼稚園與小學時的我,常常在臺灣與大陸兩地的學校轉換就讀,適應兩岸的差距成為我必須學會的能力。在簡體與繁體,羅馬拼音與注音,廣東話與閩南語中轉換,但也因此認識了些大陸當地的好朋友,雖然現在已不再聯絡,但在大陸讀書的日子卻讓我印象深刻。
  • 媽媽來臺灣幫忙坐月子(四) 湖南/萬小溪
    欲轉載請與中國臺灣網及作者聯繫請尊重智慧財產權自行轉引請至少要註明來源中國臺灣網兩岸婚戀版與作者名否則您可能會被追討稿費轉載臨走前晚,小蘭先生慎重的將一個二十萬臺幣的紅包交給丈母娘,表示轉「按每月三萬薪水算,再加兩萬紅包,湊個整數,」轉還說了些客套話,什麼轉「二十四小時操勞,拿的卻是菲傭價,但看在孫女面上,請丈母娘別嫌少」轉之類的,光是這番話,就讓小蘭母親很受用了。
  • 兩位臺灣選手獲海峽兩岸電視主持新人大賽金獎
    本屆大賽吸引了海峽兩岸一萬多名選手熱情報名,其中臺灣地區就有北、中、南、東部65所高校近360位選手報名參加。今年的大賽設置金獎五名、銀獎十名、銅獎二十名。站上總決賽舞臺的35名選手,經過近3個小時精彩激烈的舞臺角逐,胡芮、顏定瀚(臺灣)、蘇子朋(臺灣)、張懿、鄭偉豪五名新人最終獲得了本屆大賽金獎。
  • 三位臺灣省籍代表委員的「兩岸之思」
    新華社北京5月24日電 題:三位臺灣省籍代表委員的「兩岸之思」新華社記者陳鍵興、熊豐、許雪毅他們生長在大陸,故鄉在臺灣,親人在兩岸。他們是定居大陸的臺胞第二代。他們是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
  • 臺灣的月子中心經驗談(上) 深圳/angel
    我們小區和融融差不多大的寶寶就有十幾個了,融融滿月從臺灣回深圳後,每天固定的節目就是到樓下小區公園去曬太陽,小寶寶們安靜地躺在推車上享受著日光浴,媽媽們就聚集在一起聊聊育兒經、產前產後感受、月子趣事等。
  • 兩岸三地文化差異:臺灣比大陸更「傳統」
    內地、香港、臺灣,胡洪俠、馬家輝、楊照,三個同樣生於1963年的男人,因著三地在歷史脈絡下的不同肌理,有著迥然不同的人生。30個共同的日常詞彙,三人分寫,說著故事,串起歷史。以各自差異的歷史和文化背景寫出這些公共話題中的私人記憶,並於互相對照中折射出半個世紀兩岸三地的滄桑變化,這是該書迅速引起關注的原因。現今,內地不少普通百姓挎著「名牌包」,去香港購物「血拼」,去臺灣遊山玩水,已不是什麼新鮮之舉。然而,彼此對存於生活血脈中記憶、細節的感知、理解,又能有多少?書中,可見的是橫向與縱向兩種對照。
  • 兩岸夫妻過年回誰家?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教你答好「無解題」
    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三位臺灣女婿,折射出的「時代截面」吧!兩岸交流早期,「大陸新娘」大多跟隨丈夫到臺灣生活,在臺灣過年可以說是「慣例」;如今,隨著發展潮流不斷向前,不僅共同打拼成了兩岸婚姻「進行時」裡的常態,越來越多的「臺灣女婿」也會攜家帶口陪妻子在娘家過年。
  • 臺灣羽球交流之旅,兩岸三地同胞一家親
    臺灣球友則回贈了具有濃鬱地方特色的禮物:水果玉米、玉米汁、茶葉、撲克、臺灣麻花、臺灣啤酒以及陳學長定製的老唱片茶葉等等;特別是東海大學的學姐還親手包了粽子給大家,為此次端午臺灣行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兩岸夫妻回誰家過年?這篇中國新聞作品送上答案
    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三位臺灣女婿,折射出的「時代截面」吧!兩岸交流早期,「大陸新娘」大多跟隨丈夫到臺灣生活,在臺灣過年可以說是「慣例」;如今,隨著發展潮流不斷向前,不僅共同打拼成了兩岸婚姻「進行時」裡的常態,越來越多的「臺灣女婿」也會攜家帶口陪妻子在娘家過年。
  • 臺灣寫真:海峽兩岸酒文化源遠流長
    「酒是我們唯一的飲料,酒是黃河浪,酒是錢塘潮,酒是洞庭水,酒是長江嘯」……臺灣戲劇泰鬥曾永義在酒席上與詩人們你一言我一語填詞而成的《酒黨歌》,以流行的風格,成為海峽兩岸酒文化的絕唱。  海峽兩岸同胞血濃於水,好酒要有好水。中國是白酒的發源地,大陸與臺灣一衣帶水,都盛產白酒。大陸貴州茅臺聞名天下,臺灣第一名酒金門高粱聲名崛起。
  • 學者:兩岸文化交流需要注意的三個問題
    華廣網16日刊載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政治所研究生張迎來的文章分析兩岸文化交流需要注意的三個問題,全文摘編如下:   隨著ECFA的不斷推進,兩岸的交流也逐步由「淺水區」向「深水區」擴展。在今年的「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溫家寶總理提出要積極擴大兩岸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交流。
  • 臺灣歌唱家範宇文:音樂溝通心靈 歌聲溫暖兩岸
    中新社臺北8月17日電 題:臺灣歌唱家範宇文:音樂溝通心靈 歌聲溫暖兩岸  中新社記者 李欣 路梅  夏日,從臺北市區一處小型音樂廳傳出《秋水伊人》《我愛你,塞北的雪》等歌曲的合唱聲。舞臺上帶領大家排練的是曾被譽為「臺灣最美聲音」的著名歌唱家範宇文,她曾以一曲深情的《我愛你,中國》登上央視春晚的舞臺,為大陸觀眾所知。
  • 馬紹章:臺灣的兩岸關係選擇權
    企業的價值可單純的以利益來表示,但對臺灣而言,最值得關切的有三個價值:時間、機會與安全。所謂的時間是指臺灣能夠維持多久的兩岸分治狀態或者能維持多久現在的生活方式,時間愈長對臺灣愈有利。至於機會,則是指臺灣經濟發展的機會多寡與國際活動空間大小,同樣的,機會也是愈多愈好。最後則是安全,是指臺灣是否可能面臨軍事上的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