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陽關口街道長興社區大力倡導移風易俗,居民辦紅白喜事不再講排場
張貼紅黑榜,樹典型新風揚
顏開雲 劉玉豐 陶嫦娥
「感謝社區紅白理事會的理事們,父親不僅走得安詳,也走得清靜。」瀏陽市關口街道長興社區居民盧禮章因父親去世,全家沉浸在悲痛中,在紅白理事會的幫助下,鞠躬默哀取代了以往的喧天鑼鼓,父親的喪事辦得簡便而隆重,讓他省心不少。
長興社區地處瀏陽市行政中心,是城市東進開發建設的主戰場,也是一個由城鄉接合部轉型為城市中心的社區。由於轄區居民經濟活躍,以往辦紅白喜事都講究場面,非常熱鬧。黨的十九大以來,在瀏陽市文明辦、荷花街道黨工委的精心指導下,長興社區按照長沙市移風易俗工作「十個一」操作細則,將推動移風易俗、倡樹文明新風與社區黨建、精準扶貧、社會治理等工作結合起來,社區面貌煥然一新,社風民風也得到進一步淳化。
「五老」當主角,建立健全工作機制
今年3月以來,長興社區多次召開居民代表會議,發動居民討論修訂社區公約,將移風易俗納入社區公約,成立居民議事會、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禁毒禁賭會等,通過「四會一約」建立健全移風易俗監督執行和激勵機制,實現群眾自我教育、自我約束。
社區老黨員、老幹部、老模範、老教師、老復退軍人等「五老」成員組成紅白理事會,提出「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其他事不辦」等七個倡導,對請客名目、桌數、餐標、賀禮、鞭炮、樂隊、車輛等進行了嚴格控制。
通過支居兩委班子包片、理事會成員聯點、黨員幹部聯戶,社區建立了事前介入、事中服務、事後跟蹤的工作機制,逐步改變了原先大操大辦、講排場、比闊氣的不良風氣。隨著移風易俗工作的全面推進,居民普遍享受到儉辦帶來的實惠,都說真得感謝紅白理事會,既為大家辦好了事,又替主賓省下了錢。
多載體合奏,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廣大幹部群眾的理解支持,是做好移風易俗工作的重要支撐。長興社區從宣傳引導入手,通過新聞宣傳、微信傳播、村村響廣播等方式,大力宣傳移風易俗新風尚。
社區結合「把話筒交給群眾」夜訪夜談,在13個小區、25個居民小組逐棟、分屋場開展移風易俗、文明公約大家談等活動。黨員幹部、兩代表一委員、居民組長、熱心居民等群體帶頭籤訂《移風易俗承諾書》2300餘份。
社區歌舞隊聯合瀏陽市文化館志願者精心編制《春到山鄉》《瀏河新風拂面來》等文藝節目,舉行「移風易俗美鄉村 文明新風進萬家」專題文藝匯演,以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移風易俗,弘揚文明新風。
張貼紅黑榜,典型帶動淳化民風
社區將選樹先進典型作為引領民風的重要抓手,通過居民推薦、小組評議、社區表彰的方式,廣泛開展移風易俗、孝老敬親、道德模範、星級文明戶等評選活動,今年選樹各類模範典型40餘人。同時,社區定期張貼紅黑榜,公布典型案例,對先進典型進行褒揚宣傳,對反面典型進行批評教育,形成了人人講文明、戶戶爭榮譽的良好氛圍,民風得到進一步淳化,老百姓的認可度和支持率也不斷提升。
來源:長沙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