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網上比較火熱的一個話題,是張文宏醫學專家,說了一段視頻,裡邊有一句話:小孩子早餐不許喝粥,一定要吃蛋白質食物,牛奶、雞蛋、三明治。
很多不明就裡的人,覺得他說的不對,其實,也許是不懂營養,或者是不理解張主任的實際意圖。這段時間,是非常時期,張主任每天都在一線來回奔波,他感觸最深的就是提高免疫力,抵抗外來的病毒,就需要在飲食上好好吃飯。優質蛋白質的食物一定要補足,比如雞蛋和牛奶,物美價廉,方便攝入,最重要的雞蛋和牛奶是最容易消化的蛋白質。
張主任說的一點沒錯。從他的醫學背景和臨床工作經驗裡,尤其是這段新冠病毒的抗擊時期,讓大家早日康復,是離不開優質蛋白質的。因為在臨床中發現營養程度越好的患者越不容易發展成重症病例,因此他才呼籲這些人更要注意吃高營養價值的食物。
我們營養學也強調能夠提供人體產能的三大營養素裡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
蛋白質可以修復受損組織,還可延緩衰老,一個人一天攝入的蛋白質的量,是體重公斤數*(0.8-1.2克/體重千克)
縱觀我們中國本土的大多數老一輩,都習慣早餐煮點粥或者稀飯,就一點鹹菜吃,這樣的早餐優質蛋白質基本沒有,吃完後不過2小時早就消化了。
所以張主任才建議,早餐不許只喝粥,應該有優質蛋白質的食物配合。
從我的營養學角度來建議,我們普通人如何吃營養早餐:
一.優質蛋白質食物不能少
水煮雞蛋一個。蛋黃不丟棄,放心吃,不會升高膽固醇,還能保護血管健康呢。
一枚小小的雞蛋,蘊含著6至7克的蛋白質。雞蛋所含的蛋白質屬於優質蛋白質,容易被人體吸收,還可提高血漿蛋白量,增強肌體代謝功能和免疫功能,對受損的肝臟組織具有修復作用。
雞蛋黃裡的卵磷脂和卵黃素對神經系統和身體發育有很大好處。卵磷脂被人體消化後,可釋放出膽鹼,膽鹼可改善各個年齡段的人的記憶力。
卵磷脂還有一個作用,它能清除膽固醇,使血液中膽固醇和脂肪顆粒變小,保持懸浮狀態,不容易在動脈血管壁上沉積,保持血管彈性。
因此,我們可以放心地每天吃1個雞蛋。
除了雞蛋還有純牛奶、酸奶、奶酪等。生長發育時期的兒童孩子們每天都需要優質蛋白質食物。
二.主食也不能少
粥、稀飯、粉湯、面、餃子、包子、餅、麵包、紅薯、玉米、土豆、芋頭、山藥都可以。
提供碳水化合物,是最經濟最快的能量來源,快速讓大腦神經思維運轉。
三.小菜不能少
小菜值得拌果蔬,各種能夠快速做成的果蔬拌一起吃,補充大量的維生素。比如聖女果、黃瓜、洋蔥、生菜、櫻桃水蘿蔔等
這些果蔬還富含膳食纖維,我們能正常排便少不了這些蔬果,當然還有粗雜糧。
四.每天一小把堅果
堅果很容易購買,放在早上吃最合適,口感香脆,提供健康脂肪酸,還能健腦益智。
堅果給我們身體補充多種礦物質,我們每天吃一小把,早餐吃更容易消化,不擔心長胖。
五.脾胃弱的人還可吃點我們自製的健脾養胃山藥糕,效果不錯,一個月的量,每天吃3塊。
熊苗營養師,國家一級營養師,專注營養健康科普15年,為個人和團體做營養配餐,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