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突與和平:人類服從權威的偏執,最受爭議的現象

2020-12-15 電商實習生

在21世紀,世界上任然充斥著各種宗教,種族以及文化偏見引起的嚴重暴力。

是什麼是成千上萬的納粹分子甘願聽命於希特勒,並且將成百萬的猶太人送進毒氣室?是人格的缺陷促使他們去,盲目地執行命令嗎?莫非他們沒有道德準則?我們又如何解釋那些狂熱的宗教信徒心甘情願地獻出自己的生命並奪取他人的姓名呢?有沒有什麼情況會使你盲從於你的教主,去殺害別人然後自殺呢?

你能否想像自己身臨其境,目睹發生在越南梅裡的暴行——數以百計的無辜村民慘遭美國大兵的屠殺,而後者僅是執行上級的命令?也許你會說不,我也希望你這樣回答,但是在社會力量的操縱下,那樣的情景完全有可能使你做出與其他人相同的舉動,無論他們的行為在那種情景以外——對你也對他們——有多麼駭人聽聞。

米爾格蘭姆的研究表明,二戰時期納粹分子的盲從與其說是本性使然,倒不如解釋成不可抗拒的情景力量的結果——並非發自魔鬼,而只是不假思索地聽從命令的普通人的邪惡行為。各位有興趣可以在網上看看電擊實驗。

實驗表明:人們希望別人喜歡自己,並且希望自己的主張是對的,首先人們傾向於做別人做的事或者別人要求自己做的事情,從而使自己能被社會接受和承認,其次,如果在一個模糊的情景下——人們會相信其他人關於適當和正確行為方式的暗示,更會可能按照專家或者可靠的消息傳達著告訴他們的方法做事情。

服從權威是人們固有習慣的一部分,這些習慣是人們從小在不同的環境習得的,這就是絕對服從權威。如果權威的要求事合理地,並且值得服從,那麼這一推論是利於社會的。問題在於這一規則被過度的運用了。盲目服從權威,就是指僅僅因為權威的地位而服從他們,而不去關心他們的要求和命令是否合理。

最後,我們想關注一下英雄主義,設想大多數像你一樣的人屈從於強大的集體力量。如果你能夠抵制,在我們看來你便是英雄。英雄便是當其他人順從時自主行事,對得起良心的人;或者是當他人默不作聲,任由邪惡橫行時,敢於站出來維護正義的人。

相關焦點

  • 當權威的命令與良知的衝突,你是否選擇服從?
    《對權威的服從》這本書的作者斯坦利·米爾格拉姆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這本書記錄了他在上世紀60年代做的一系列服從實驗。這個實驗在心理學和社會科學的歷史上都極具影響力,甚至可以說是顛覆性的。因為它向我們揭示了一個根深蒂固的心理現象:人不僅會服從權威,而且會違背良心盲從權威。第一,實驗過程。
  • 美「服從權威實驗」引爭議
    美國「服從權威實驗」表明,如果相信能把責任推到權威身上,普通人也可能遵命作惡  普通人接到有違道德準則、乃至殘酷的指令,會不會執行?美國廣播公司3日在黃金時段重複一度引發爭議的「服從權威實驗」,將這項實驗與駐伊拉克美軍虐俘類比,並發出疑問:美軍士兵的行為意味著什麼,是本性邪惡,還是有更複雜原因?只有惡人才做惡事嗎?
  • 一次逼近人性真相的心理學實驗:對權威的服從
    本書作者——斯坦利·米爾格拉姆(Stanley·Milgram),獲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學位,曾先後在耶魯大學和哈佛大學任教,在耶魯大學做了震驚心理學界的權威服從實驗。 在《對權威的服從:一次逼近人性真相的心理學實驗》中,米爾格拉姆完整記錄了這19個實驗的設計、過程、結果以及部分受試者在實驗中的反應,並對實驗結果進行了深度分析,揭示了在等級社會中服從權威現象的社會及心理原因。  而閱讀這本書,也將引導我們每個人思考這樣一個人生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如果上級的命令與我們的良心相衝突,我們該怎麼辦?
  • 《服從權威》:服從是人性嗎?1960年代直揭人性真相的電擊實驗
    服從是人性嗎?或反抗是必要的嗎?我們的文化中,受儒家倫理的影響,很強調尊卑的關係,例如孝順不只要求尊敬更要求順從長者,甚至從很小就要小朋友聽話,不然就是不乖,可見服從尊長甚至被提升到倫理價值的層次,而不論其是否有值得尊敬或崇揚之處,聽話本身即被賦予正當性。
  • 新華經典·每周一書|《對權威的服從》:一場實驗,揭露人性差異
    服從無處不在。在社會心理學的研究中,這個主題很容易被人們所忽略。但是,服從在塑造人類行為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如果不了解這個問題的答案,很多重要的行為就無從解釋。因為從心理學角度而言,與自發行為相比,根據命令做出的行為具有完全不同而又非常複雜的特徵。
  • 你會潛移默化地聽從他人命令——服從權威
    在社會生活中,人們已經習慣於相信在某一方面具有權威或者富有聲望的人說的話或做的事。比如,學生會將老師的話當做權威,無條件的信任。長大了,我們又會選擇相信有權威的著作或者人,相信他們不會出錯。即使是這些人權威有可能對他人造成了痛苦和傷害,大多數人也依舊會服從。
  • 心理學:一個逼近人性真相的實驗——對權威的服從
    當你大肆譴責和審判他人時,也許並不是因為你有多高尚,而是足夠幸運地沒有被裹挾進對邪惡權威的服從中。更可怕的是,在權威的影響下,即使你真的作了惡,也可能不會認為自己違背了道德,甚至在內心裡認可這種行為,作出各樣的解釋。這個結論是由著名心理學實驗——米爾格拉姆實驗得出。
  • 心理學實驗之四服從權威實驗
    心理學實驗之四服從權威實驗服從權威實驗服從權威實驗是1961年耶魯大學心理學助理教授斯坦利·米爾格蘭姆做的心理學實驗
  • 關於對權威的服從的實驗分析
    一、實驗主題這個實驗的主題是討論對權威的服從與個人自我意識之間的關係。潛在的驗證性主題是,個體會在權威之下會喪失個體的意識嗎?如是非判斷意識,道德意識,同情、共情等意識。人會一味地服從權威,甚至用權威的意志代替自我意識嗎?在來自權威的命令會損害他人的合法利益時,人會在多大程度上服從這個命令?普通人到底有多容易在權威的影響下去實施暴行?
  • 帕慕克最受爭議的政治小說:雪
    200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爾罕·帕慕克 最受爭議的政治小說   雪   【土耳其】奧爾罕·帕慕克 著   定價:28.00元   出版日期:2007年5月   關於本書   200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爾罕·帕慕克 最受爭議的政治小說
  • 【太平洋學報】胡大路:日本憲法和平主義的制憲權解讀
    這是人作為一種高級存在物的自然本性,是與野獸的最關鍵區別。這種社會性是權利和正義的濫觴、是嚴格意義的自然法,它決定了戰爭法權、和平法權超越於「隨著時代與地域變換而變動不居」的政治體制、國家意志。在這種意義上,憲法也不能豁免於正義法則的支配。②康德(Kant)對人類普遍理性與國家主權關係進行了深刻闡釋。
  • 青春期孩子常有心理偏執現象,為避免教育失控,家長需掌握這些
    今天寒石冷月將和家長朋友們一起來解讀青春期孩子心理變化現象,重點放在心理偏執這個主題上面,通過解讀青春期孩子的心理世界,以增強你對孩子的了解,便於你實施合理的管教。在進入正式學習之前,需要重點提醒的是,請家長們一定要排除雜念,放下你對孩子的成見,才能專注於學習,從而認真領悟。
  • 心理學實驗:服從權威實驗,天使和魔鬼有時只有一步之遙
    心理學實驗:服從權威實驗,天使和魔鬼只有一步之遙在討論這個心理學實驗之前,我們先來做一個設想,為了更好管理,你的老師賦予你懲罰的權力,在其他人犯錯時,你可以對他進行懲罰,懲罰包括棍打、電擊等等能讓人感覺到疼痛的懲罰方式,懲罰根據所犯錯誤的大小分為
  • 65%的人會服從權威做壞事?米爾格拉姆實驗告訴你,不要挑戰人性
    這樣的自我辯護在我們平常人看來就是為了脫罪的詭辯,但是美國的一位名叫米爾格倫(也有翻譯為米爾格拉姆的)的社會心理學家卻並不這麼認為,他專門設計了一個實驗來研究服從權威會不會令好人去作惡。這個實驗就是非常著名也頗受爭議的米爾格倫實驗(也有翻譯成米爾格拉姆實驗的)。
  • 人民期盼可持續和平與發展——「2016年國際和平日紀念活動」綜述
    正如聯合國駐華系統代理協調員、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代表花楠所言,今天,世界多地正經歷二戰後混亂和暴力最頻繁的時期。 在紛亂複雜的衝突與對抗背後,是何種因素在阻礙人類和平進程?湯加議會議長圖伊瓦卡諾指出,貧窮、飢餓、社會不平等、腐敗、仇外、環境惡化和日益增長的移民危機,這些問題被認為是緊張局勢、各類衝突和戰爭最終爆發的根本原因。
  • 環球論壇|衣索比亞衝突:以軍事行動求和平?
    近期,衣索比亞北部提格雷州軍事衝突持續進行。根據聯合國數據,目前已有超過4.3萬名衣索比亞難民從提格雷州逃往鄰國蘇丹。新華社/路透 2020年12月1日,大眾日報第六版(時事)刊發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發展中國家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法學博士馬漢智的署名評論《衣索比亞衝突:以軍事行動求和平?》。
  • 大人說的都是對的,孩子為何總服從權威?應對症下藥!
    大人說的都是對的,孩子為何總服從權威?應對症下藥許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聽話,更乖巧懂事,按照自己的想法來行事。在家長眼中,孩子就是不懂事的個體,這麼小就應該聽從家長的安排,於是他們把「好孩子」的標準固定成了--聽話。
  • 40多年後重做「服從權威實驗」 解密人為何會幹壞事
    美國廣播公司(ABC)3日在黃金時段重複一度引發爭議的「服從權威實驗」,將這項實驗與駐伊拉克美軍虐俘類比,並發出疑問:美軍士兵的行為意味著什麼,是本性邪惡,還是有更複雜的原因?  45年前的施虐實驗  美國廣播公司重複的「服從權威實驗」最初由耶魯大學社會心理學家斯坦利·米爾格拉姆在1961年開展,初衷是研究普通人會不會執行有違道德準則的指令。
  • 讓人畏懼的權威,不會使人心靈向善向上:新時代的權威是彼此合作
    新時代的權威 這個世界構架在權威之上,規則讓我們畏懼,讓人畏懼的規則不會使人心靈向善和向上的。也許當你比夜叉更強悍的時候你就可以殺了他,所以權威永遠不會使世界和平,也不會使我們過得更好。就象你變成獅子,把所有的人滅了一樣,那只是你的恐懼,恐懼讓你變得更強,因為你強了,別人欺負不了你,你就可以把所有的一切滅了,甚至可以滅掉自己的親人。
  • 道德爭議與事實爭議真的有那麼大的差別嗎——道德能力有高低嗎?
    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了這樣一種理解道德爭議和事實爭議的解決的方式:只要有能力的和對該領域熟悉的人們對某個問題達成了一致,就視為這個爭議被解決了。這樣的定義能夠適用於事實爭議的解決,因為科學家往往比一般人更了解某個領域,而且他們受過長期的訓練,所以他們更有能力去解決某個專業領域的爭議。所以如果對某個事實問題最有知識和權威的科學家們對這個問題達成了一致,其他人就應該服從這個判斷。在這個意義上,事實爭議被解決了。但是在道德領域存在一些人比另外一些人的道德能力更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