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人粥左羅分享過一個故事,有一次他的一個同事參加一位作家的新書籤售,回來後送給他一本籤名版新書,並悄悄地給了他該作家的微信號,但她補充一句:「能不能加得上就看你了,反正我加了兩次都沒有通過。」
他不相信有這麼難,他試了一下,一加就加上了,當他告訴他的同事他加上後,他的同事又試了兩次,還是沒有通過。
當時的粥左羅還毫無名氣,在那個作家面前,他和他的同事都是陌生人,因此,決定是否通過的因素其實只有一個:申請加好友的話術寫得怎麼樣。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社交媒體改變了我們的溝通方式,如今我們更多地在線上通過文字溝通,所以在這個時代,文字寫作能力決定了你的溝通能力,成為你最重要的生存技能之一。
那如何能寫出一手好文章呢?
《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是美國常春藤名校入學考試必備讀物,也是寫作小白入門的必讀物。
書如其名,又小又薄,不到200頁,卻涵蓋了20個基礎寫作的原則,簡單且操作性強,系統地從寫作的結構、風格、可讀性3個方面,教你如何寫出一篇重點突出、條理清晰、令人印象深刻的文章。
一、結構
結構是事物的存在形式,這就是說,一切事物都有結構,事物不同,其結構也不同。
對於建築來說,需要先搭建骨架,後續才能添磚加瓦。
寫作也是一樣,一篇文章的結構則是文章的「骨架」,關乎文章組織以及表述觀點的順序,它就像樹的枝幹、人體的骨架,有了枝幹、骨架奠定基礎,輪廓才能清晰可見。
作者建議,在日常生活的交流和說明文的寫作中,多採用自上而下的結構,把總結放在文章的最開頭,讓讀者一目了然你的主題是什麼,然後在運用細節作為支撐。
比如下面兩種表達,你覺得哪一種更好?
表達一:哥,你等會出門的時候能不能幫我個忙?如果你坐地鐵去萬達,下車後從B出口出地鐵站,步行到萬達A座的南門,在南門對面,你會看到朵朵蛋糕店,你能去店裡幫我買一包全麥無糖的麵包嗎?
表達二:哥,你等會出門的時候能不能幫我個忙?我想要一包全麥無糖麵包。去朵朵蛋糕店買最好。你可以做地鐵到萬達,下車後從B出口出地鐵站,然後步行到萬達A座的南門,這家店就在南門對面。
很顯然,用第一種表達方式說,還沒等你說完,你哥已經出門走遠了。
而第二種表達方式,先把結論說出來,讓別人知道你的請求,再陳述具體細節。這種表達一開始就能讓別人聽懂你的意圖。
結構是文章說清楚的關鍵,只有骨架正了,順序對了,文章才不會跑題。
二、風格
風格是寫作的方式,包括如何使用恰當的例證支撐所寫內容。
作者說:「模糊的語言會弱化文章主題,因為它迫使讀者猜測你要表達的含義,而無法完全專注於你的觀點。選擇準確、描繪性詞彙會使文章更有力,這是寫作技巧中最為重要的。」
比如,有些同學在畢業找工作的時候,不管什麼崗位,自我介紹裡的內容完全一樣,通常會這樣寫:我具有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和較強的溝通技巧和分析能力……諸如此類。
再看下面一封求職信的正文:
一、我能建造堅固、輕便又耐用的橋梁,可用來野外行軍。這種橋梁的裝卸非常方便。我也能破壞敵軍的橋梁。
二、我能製造出圍攻城池的雲梯和其他類似設備。
三、我能製造一種易於搬運的大炮,可用來投射小石塊,猶如下冰雹一般,可以給敵軍造成重大損失和混亂。
四、我能製造出裝有大炮的鐵甲車,可用來衝破敵軍密集的隊伍,為我軍的進攻開闢道路。
五、我能設計出各種地道,無論是直的還是彎的,必要時還可以設計出在河流下面挖地道的方法。
六、倘若您要在海上作戰,我能設計出多種適宜進攻的兵船,這些兵船的防護力很好,能夠抵禦敵軍的炮火攻擊 。
這是達·文西給當時米蘭的最高統治者、米蘭大公魯多維柯斯弗查寫了封求職信 ,希望謀得一個軍事工程師的職位。
這兩封求職信的差別顯而易見。
當然,除了使用準確、具體的詞彙支撐所說內容,還可以用一些個性化的例子使文章難忘,砍斷長句,是文章更清晰,在這裡就不一一細說了。
三、可讀性
可讀性與表達方式以及寫作材料的視覺愉悅感等方面有關,它強調通過排版等手段提升讀者的閱讀體驗
第一稿的愉悅源於欺騙自己它離真正的作品已經相當接近了;其後稿的愉悅部分源於意識到自己沒有被第一稿矇騙。
——朱利安·巴恩斯(Julian Barnes)
只有結構和風格還不能足以完成一篇文章,還需要回顧和修改文章,直到你的文章改到無可修改,否則不能說已經完成了。
常言道:「文章不厭百回改。」很少有作家能一氣呵成完成一篇完美文章,多數寫作高手需要至少三遍稿才能完成一篇短小寫作。
曹雪芹寫《紅樓夢》「披閱十載,增刪五次。」錢鍾書對《圍城》做過多次修改,涉及內容變動達上千處,包括典故、比喻的運用、結構的調整、部分描寫的刪除等等。託爾斯泰對長篇小說《復活》中卡秋莎的外貌描寫,修改了20次才定稿。
名人大家尚且如此,何況我們。
布蘭登說:」寫作一部分是科學,一部分是藝術。需要建構且遵循規則的部分是科學,可以根據每種情境進行變化的部分是藝術。」
既然是科學,只要我們用心打磨,就一定能學會。種一棵樹最好的時機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拿起你手中的筆,開始你的寫作之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