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問答:如何落實完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戰略任務

2020-12-13 人民網

編者按:為幫助廣大黨員、幹部、群眾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中央有關部門組織編寫了《〈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輔導讀本》,對全會《決定》進行了全面闡釋,是學習領會全會精神的權威輔導材料。

近日,人民日報刊發其中系列文章,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摘選其中內容,推出學習要點問答,以饗讀者。今日推出「堅持和完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要點問答。

點擊圖片開始學習

如何認識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重大意義?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國外交的特色、優勢、傳統,凝聚著新中國成立70年來外交理論和實踐探索成果,必須在新時代發揚光大。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符合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符合各國人民的利益和願望,有利於我們廣交朋友、開放發展,維護延長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推動變局的基本動力是生產力發展和世界力量對比的變化,基本趨勢是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要求及中國和中國人民根本利益,符合中華文化基因,是立足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全局和長遠的戰略選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是獨立自主的社會主義,也是追求和平的社會主義。中華民族向來具有獨立自主的性格和和合共生的傳統,中華文明之所以能夠成為人類歷史上唯一一個綿延5000多年而未曾中斷、歷久彌新的偉大文明,與這種內在的獨特的文化基因息息相關。近70年的歷史充分證明,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維護和發展了中國和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今天,面臨偉大復興光明前景的中華民族,必將循著自身文明密碼、本國制度性質、國家和人民根本利益,堅持和完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什麼是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要義?

(一)獨立自主。就是要堅定不移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牢牢把握堅持和平發展、促進民族復興這條主線,為和平發展營造更加有利的國際環境,維護和延長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保障。

(二)和平發展。就是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不走「國強必霸」的老路,不入「修昔底德陷阱」的圈套。

(三)開放合作。就是堅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貫徹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在開放合作中謀求自身發展,以自身發展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恪守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

(四)互利共贏。就是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

如何落實完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戰略任務?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完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必須落實好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部署的四大戰略任務。

(一)健全黨對外事工作領導體制機制。外事工作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落實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制度保證。

(二)完善全方位外交布局。重點是發展全球夥伴關係,維護全球戰略穩定。

(三)推進合作共贏的開放體系建設。這是我國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的必然要求,更是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重要抓手。

(四)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這是中國作為世界大國義不容辭的責任,更是維護我國利益、提高我國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的必然要求。


相關推薦

專題丨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系列解讀

圖書連載丨《〈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輔導讀本》

相關焦點

  • 堅持和完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在1986年六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正式提出「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這一概念。此後30多年來,我們根據形勢變化和任務要求,先後提出和實踐全方位外交布局、走和平發展道路、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理念、政策、主張,實現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與時俱進。
  • 堅持和完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開創...
    新華社北京1月6日電題:堅持和完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開創人類美好未來不懈努力——專訪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新華社記者白潔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 「中國制度十三講」第十二講:堅持和完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編者按: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系統總結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明確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指導思想、總體要求、總體目標和重點任務,為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指明了前進方向。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第一次系統描繪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圖譜,它由13個部分組成。
  • 要點問答:如何完善國家安全體系
    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摘選其中內容,推出學習要點問答,以饗讀者。今日推出「完善國家安全體系」要點問答。 我們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希望在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基礎上同任何大國搞好關係,中國復興不對任何人構成威脅。 要強化第一責任意識,統籌發展和安全,妥善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係,辦好維護國家安全這一頭等大事。 要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
  • 命運與共同涼熱——和平外交政策如何營造良好國際環境?
    在當今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背景下,如何讓世界各國求同存異、攜手共創美好未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全人類的高度,提出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倡議,對世界走向作出了響亮的回答。這一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鮮明標識,不僅體現了中國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堅定決心,也彰顯了中國守護人類共同家園的博大情懷。  一 和平發展:完善全方位外交布局  「胞波感情重,江水溯源長。」
  • 如何展望下階段的中國外交重點?外交部回應
    如何展望下階段的中國外交重點?圖片來源:外交部網站有記者問:當前世紀大疫情與百年大變局相互交織,對各國外交帶來全新挑戰。請問你如何評價今年以來中國外交工作成果?如何展望下階段的中國外交重點?
  • 要點問答:什麼是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重點任務
    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摘選其中內容,推出學習要點問答,以饗讀者。今日推出「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要點問答。點擊圖片開始學習如何認識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重要性?這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需要。
  • 在習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奮力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
    新中國從一開始就堅定地站在社會主義和世界和平民主陣營一邊,堅定支持各國人民的正義鬥爭,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國倡導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準則,提出「三個世界」劃分理論,無私支持亞非拉國家民族解放運動,堅決反對殖民主義、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 堅持獨立自主和對外開放相統一
    始終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倡導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核心的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始終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始終堅定地同廣大發展中國家站在一起,始終堅持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始終堅持將維護自身利益與促進人類共同發展相結合,堅定改革開放,支持多邊主義,積極參與全球治理,提出共建「一帶一路」的倡議,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不斷作出貢獻,既為中國自身發展贏得廣闊的國際舞臺,而且為世界的穩定發展作出巨大貢獻
  • 國慶70周年軍報特刊|與時俱進創新軍事戰略指導
    中國的社會主義國家性質,和平發展道路的戰略抉擇,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為貴」的中華文化傳統,決定了我國始終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毫不動搖堅持積極防禦戰略思想。同時,從時代條件出發,豐富和完善積極防禦戰略思想的內涵。請關注今日出版的《解放軍報》的詳細報導——
  • 學習《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心得體會
    二、對我國現行外交政策有了更加全面的把握 通過學習,我認識到,我國始終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致力於同世界各個國家和民族增進友好往來,促進共同發展。始終堅定不移的推進睦鄰友好政策,與周邊國家一到促進地區和平和穩定。主張世界上的所有國家不分大小,不論強弱,不分種族,平等的參與國際事務。
  • 要點問答:如何認識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
    近日,人民日報刊發其中系列文章,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摘選其中內容,推出學習要點問答,以饗讀者。今日推出「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要點問答。如何認識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的重要意義?
  • 人民日報整版刊發「聞言」署名文章:努力開創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
    《習近平關於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論述摘編》一書,以2018年6月中央外事工作會議提出的「十個堅持」為總體框架,收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504條,集中反映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對外工作中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成果,對於我們深入學習領會、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外交思想,努力開創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 解讀國家網絡空間安全戰略規劃中的挑戰與任務
    作為我國網絡空間安全的綱領性文件,《國家網絡空間安全戰略》重點分析了當前我國網絡安全面臨的「七種機遇」和「六大挑戰」,提出了國家總體安全觀指導下的「五大目標」,建立了共同維護網絡空間和平安全的「四項原則」,制定了推動網絡空間和平利用與共同治理的「九大任務」。
  • 中國重申奉行防禦性的國防政策
    東方網3月31日消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31日發表的《2010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指出,中國奉行防禦性的國防政策。  據白皮書介紹,依照憲法和法律,中國武裝力量肩負對外抵抗侵略、保衛祖國,對內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保衛人民和平勞動的神聖職責。
  • 積極的財政政策15要點
    在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運行產生影響的情況下,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提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  財政政策將如何更加積極有為,成為幹部群眾關心的重要問題。  要點8:支持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加大資金投入,做好疫情防控經費保障,嚴謹細緻推出並落實好各項財稅支持政策,是各級財政部門當前最為緊迫和重要的工作。
  • 觀察丨更加不確定的世界,更加確定的中國外交
    (一)1949-1978年:「站起來」時代,確立獨立自主的傳統1949年之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中國則是「站著搞外交」的。這一時期,中國外交最為重要的成果就是形成了獨立自主原則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這種實際上構成了中國外交的傳統,塑造了中國外交的風格。
  • 明確任務,狠抓落實:華農召開黨委全委(擴大)會議、發展戰略研討會...
    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深入貫徹落實學校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圍繞「爭創一流」發展戰略,全面總結上半年工作,系統部署下半年重點工作,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共識,明確工作要求。校黨委書記王斌偉在總結講話中指出,開啟新徵程、推動新發展,需要新的面貌、新的作為,既不能等一等、看一看,更不能避一避、繞著走,必須在較真碰硬中把一個個難題妥善解決好,把一個個任務努力完成好。
  • 要點問答:為什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顯著優勢
    編者按:為幫助廣大黨員、幹部、群眾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中央有關部門組織編寫了《〈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輔導讀本》,對全會《決定》進行了全面闡釋,是學習領會全會精神的權威輔導材料。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摘選其中內容,推出學習要點問答,以饗讀者。
  • 發展主義與中國外交政策的困境
    雖然鄧小平已經覺察到冷戰後國際結構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但他對中美重修舊好依然寄予厚望,因為在他的心目中,這是「世界和平與穩定的需要」2。鄧小平保持經濟增長的決心之所以不可動搖,還出於另一個政治考慮:由於蘇聯、東歐社會主義政權相繼垮臺後,基於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的政治合法性受到極大撼動,要確保政權的生存惟有倚靠經濟的持續增長。為此,中國更加需要一個和平的環境。如何去贏得和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