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詩中國丨螢火蟲提著燈籠+鴿子花集——給孩子「為你讀詩07」

2020-12-11 詩詞茶座

詩人是上天派來的赤子

童詩則是赤子心靈深處最真誠的呼喊

本期讀詩的小朗讀者非常小

一個6歲,一個8歲

如此小的年紀即有了這麼強的表現力

這也不禁讓臥榻先生感嘆

中國的未來可期

螢火蟲提著燈籠

夜霧象大鳥的翅膀拍呀拍

遮住樹梢、煙囪、水塔頂

慢慢地聚攏,夜霧成了牆

誰也鑽不出一個小洞

螢火蟲提著燈籠飛呀飛

在夜霧上鑽出漏光的小孔

它們一定是約好了地點

從小孔飛往遼闊的星空

作者:駱曉戈

朗讀:陳笑妍(6歲)

嶽陽市白楊坡小學一年級

詩人以「夜霧像大鳥的翅膀」 起筆,猶如神來之筆,無形無態的「夜霧」瞬間有形有態了,「遮住樹梢、煙囪、水塔頂」,茫茫「屏障」躍然紙上,如同無處不在的疑惑、迷茫和苦悶,慢慢籠罩、聚集、瀰漫,直至密而不透、堅不可摧……然而那隻不屈的「螢火蟲」,帶著微微光芒,不懼「夜霧」,不畏遙遠,衝破「夜霧」與夢相約,去尋找心中的自由,去奔向「遼闊的星空」。詩人用「螢火蟲」喻懷揣夢想的生命個體,寄語讀者身處平凡的世界,只要心中有燈,遵從內心渴望,堅守最初的夢想,一定能踏破重重「夜霧」,盡享生活的美好和芳香。

鴿子花集——給孩子

童詩中國:鴿子花集來自公眾號:臥榻先生說詩詞 00:0002:04

把你白嫩嫩的小手伸過來伸過來吧,我的小鴿子花當你搖動著小手伸開那五瓣花似的手指我看到了花朵綻開的姿勢是百合花綻開時顫動的姿勢是鴿子花展翅欲飛的姿勢是白玫瑰在原野上歌唱的姿勢是太陽花在陽光下歡笑的姿勢真香真甜啊,你的小手來,捧著媽媽的臉柔嫩的白雲捧著月亮擦去月亮上那不發光的陰影那是不發光的日子留下的痕跡用梔子花般胖胖的手指用你茉莉花的芳香的手指用你一伸開就迎接光明的未來的手指來,捧住媽媽的臉伸開的小手是迎著晨曦伸開的花瓣紅粉粉的,像一個一個樸素、天真的太陽光環,一瞬間你把媽媽的眼睛照得通明透亮

作者:駱曉戈

朗讀:劉思宇(8歲)新化縣鐵牛小學二年級

《鴿子花集——給孩子》其實是一首站在成人——母親的角度寫給孩子的詩,詩歌以鴿子花來作喻,讚頌天真、純潔、活潑的孩子。

一個八歲的小朋友選擇這樣一首詩來朗讀,不由得讓臥榻先生暗想,難道是潛在的母性力量被激發了嗎?

劉思宇同學朗讀起來極富激情,表現了她所理解的母愛、童真與親子認知。

作者簡介

駱曉戈,《湖南文學》雜誌編輯,《小溪流》雜誌社主編,文學創作一級。中國少兒報刊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副主任,湖南女性文化交流協會會長,北京大學中外婦女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現為湖南商學院中文系教授,湖南商學院女性研究中心主任。散文、詩歌、譯詩散見國內外報刊,詩歌曾被英、法、日多等種文字的近30種域外詩歌選集選載。詩作被選入《我愛你》(英文版)、《中國當代女詩人詩選》(英、法版)等30餘種詩選集。詩作曾被評價為主找回「人類所喪失的寶貴的歡樂」。

駱老師的詩,柔和、溫馨、細膩,善於描寫童真、童趣,其最近出版的詩集《很黑與很白》就是一本關於校園詩歌與兒童詩歌的詩歌集。一起翻開這套詩集,插上想像力的翅膀,去感受思想的火花和多姿多彩的世界。

詩意傳承,弦歌不絕

參與讀詩的小朋友都將獲得一份小禮物

不日即將寄出

謝謝你們

謝謝你們背後的家長

謝謝組織者胡江老師

相關焦點

  • 童詩中國丨我問山裡孩子最希望的+陽臺上一棵牽牛花「為你讀詩5」
    童音、童詩與童趣「詩意中國,孩提開始」為你讀詩活動進行到第5期後終於迎來了兩位男同學的聲音童詩中國:我問山裡孩子最希望01:20來自詩詞茶座我問山裡孩子最希望的作者丨駱曉戈朗讀丨劉越騰他說希望有一隻手電筒在上學和放學的路上照明
  • 學寫作,從讀詩開始:從《螢火蟲》到《熱心腸的螢火蟲》
    「照你家,幹什麼?」「夜間織布又紡紗。」螢火蟲,提著燈,一直陪它到天明。學寫作,從讀詩開始。螢火蟲是一首故事詩,情節分兩部分,前部分是小蜜蜂勞動回家晚了,看不見路,迷路了,螢火蟲送它回家去。後部分是天黑了,紡織娘不能紡紗織布,螢火蟲就一直提著燈給它照亮。讀懂這首詩,我們先要知道小蜜蜂、紡織娘、螢火蟲這幾個小昆蟲的常識。
  • 泰戈爾:你微小,然而你並不渺小 |「為你讀詩」
    螢火蟲作者:泰戈爾 [印度]為你讀詩:鞠萍 | 主持人小小流螢,在樹林裡,在黑沉沉暮色裡,    你多麼快樂地展開你的翅膀曾主持《七巧板》《大風車》等欄目,著有《鞠萍姐姐伴你讀童話》《中國兒童好問題百科全書》等書籍。多次獲得金話筒獎、中央電視臺十佳主持人。
  • 【經典童詩誦讀100首】第51首:《螢火蟲》(泰戈爾)
    經典童詩誦讀活動 開展以來,頗受各地老師、學生、家長歡迎。每天在班級微信群分享誦詩音頻,成為很多學校的童詩教學特色活動之一。「宜振談詩教」微信公眾號特設的讀詩頻道,(周一到周五)每天向語文老師及家長推送一首經典兒童詩,引領廣大小學生(包括學齡前兒童)共同誦讀,進一步提升孩子們的語文素養和審美情趣。
  • 鳳凰衛視《公益中國》「為你讀詩」專題節目將播(明晚七點)
  • 第216期·七堇年「為你讀詩」《昨夜以前的星光》
  • 木心:看清世界荒謬,會心一笑 |「為你讀詩」
    「所謂無底深淵,下去,也是前程萬裡」|第2689期下載「為你讀詩Pro」App
  • 為你讀詩丨鮑勃·迪倫 《時光慢慢流逝》(中英雙語)
    關注Be My Guest「為你讀詩」公眾微信每晚十點,一位特別來賓「為你讀詩」圖為Zhen-Huan Lu
  • 祈福昆明 · 張佳佳為你讀詩 · 第275期
  • 人可以不作詩,但不可無詩心 |「為你讀詩」
    >與大師顧隨一起,體悟古典文學裡的「詩心」自製課限時優惠中▾  點擊收聽  ▾誰似先生高舉,一行白鷺青天演播:季小軍 供稿:「為你讀詩」文藝學堂直到找來《顧隨中國古典詩文講錄》(珍藏版),我看到了一個豐富的、顧隨的心靈世界。顧隨講唐詩,講宋詞,講曹操、曹植、陶淵明,講《詩經》《論語》《中庸》《昭明文選》……洋洋大觀,波瀾壯闊。顧隨說杜甫:「老杜天寶亂後輾轉流離,而他還寫了那麼多的詩,那麼好的詩。
  • 童詩教學|42個孩子寫了33首詩,這堂課是怎麼設計的?
    我很意外,42個孩子竟然寫出了33首詩!而要寫一首完整的詩的想法,是孩子們提出來的,我當時只要求看著圖試著寫出一個有創意的詞語,然後想根據個別同學的想像來追問、引導,長出個別的詩,沒想到孩子們紛紛說:「已經想好寫詩了!」「直接寫詩可不可以?」孩子們居然改變了我既定的教學流程!現在整理出其中的9首,看看孩子們現場長出來的詩是什麼樣兒的——
  • 童詩有味似連珠
    童詩中有精練的語言,奇特的比喻,機智的比擬,鮮活的動詞,豐富的想像,新穎的構思,奔放的激情,細膩的感受,純真的童心。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該如何指導孩子進行童詩寫作?針對低年級孩子還不會寫作的現狀,為了在寫作指導中努力滲透童詩啟蒙意識,培養學生童詩寫作的興趣,我嘗試運用以下方法幫助學生進行童詩寫作。
  • 沈從文:我的孤獨,與水不能分開 |「為你讀詩」
    我們都是水的孩子| 第2079期
  • 千言萬語說到底,還是珍重珍重 |「為你讀詩」
    加入「為你讀詩」會員,暢聽1000+期付費音頻專欄開啟你的詩意生活 選自當我們慢慢長大,從一個個晶瑩剔透的孩子變得越來越實,被雕刻出清晰的生命線條,另一邊的他們卻在時光裡慢慢虛化,薄如一片淡淡的月色,隨時就要從掬水的手心裡流走。原本被緊緊握著的我們,轉眼要反過來努力握住他們了。不可避免,我們和家人相交的時間會越來越少。
  • 童詩爸爸說童詩 | 為什麼說童詩是最貼近孩子的
    最近在做一些關於童詩的公益講座。 有不少家長在問,「老師,我感覺童詩似乎很有意思,但到底學童詩有什麼用呢?我孩子報的免費課都很多,都上不過來了。」 其實,非常理解當下很多家長的心態,延遲開學,唯恐孩子荒廢了學業,所以除了學校的網課,有不少家長還外面的班報了一大堆。這個時候,在很多家長看來,童詩,無非是打發時間,錦上添花的東西。
  • 趣讀丨如何把棗莊、駐馬店這樣土味的名字,翻譯出詩一般的美感?
    鬱達夫把詩人恩內斯特·道森(Ernest Dowson)的名字翻譯為「璫生」把拜倫(Byron)的名字翻譯為「貝郎」頓時他們儼然成了古小說中翩翩公子的模樣可見只要會寫詩讓我來給你一張英語的城市名片你是我心中的「Chinese date city」「Date」在英語裡有「椰棗」的意思「Chinese date」就是「中國本土棗」除此以外「Date」還有「約會」的意思中國約會之城充滿了浪漫
  • 「為你讀詩」中國第二屆世界詩歌日音樂會在京舉行 給靈魂片刻自由
    3月20日「為你讀詩」中國第二屆世界詩歌日音樂會在北京舉行,同時本次活動也是「天橋藝術中心華人春天藝術節」的開幕音樂會。音樂會以「給靈魂片刻自由」為主題,並首次踐行「生態文學」理念,主張構建人與自然、社會的和諧關係,從詩歌的角度以更廣闊的視野,來重新審視人們的焦慮和不安。
  • 我們的全部往日,是一生最美的珍藏 |「為你讀詩」
    加入「為你讀詩」會員,同步收聽30部以上自製人文專欄我們的全部往日是那個在父親的書房裡尋找地圖的精確曲度和兇猛的虎豹形狀,耽於幻想的孩子?還是那個推開房門的孩子?屋裡一個人即將死去,孩子在大白天吻了那人臨終的臉。我是那些今非昔比的人,我是黃昏時分那些迷惘的人。
  • 我沒有那麼多奢望,只想簡單生活 |「為你讀詩」
    恬淡作者:博爾赫斯 [阿根廷]為你讀詩:于震 | 演員花園的柵門順從地悄然開啟,就好似經常潛心翻閱的書籍;▎博爾赫斯的詩段奕宏《寧靜的自得》| 尹昉《你不是別人》| 鍾立風《界限》| 姜思達《愛的預感》▎特別推薦
  • 嚼花載酒過清明,典卻春衫待夏至 |「為你讀詩」清明特別節目
    《灕江》,龐均 [中國] ▾  點擊收聽  ▾ 為你讀詩 × 人民日報 《散文裡的中國風度》系列節目 · 第四期梨花風起正清明作者:肖復興為你讀詩:衛東大概是杜牧那首有名的詩的緣故:「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為死去的親人掃墓,而且,這一天應該總是下雨才好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