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經歷過一個人吃飯的尷尬嗎?
Ichiran Ramen是一家日本拉麵連鎖店,以其獨特的用餐風格而聞名。餐桌就像大學自習室的獨立位,顧客在這裡可以獨自吃飯,不用與其他食客和工作人員照面,輕鬆實現安靜吃飯的願望。
Ichiran Ramen中文名「一蘭拉麵」,在中國也有很廣泛的人氣。一蘭拉麵於1960年在日本福岡創立,小店經營多年後於1993年被現任社長吉冨學收購併連鎖化。2012年一蘭的拉麵銷售額達到了75億日元,成為福岡系營業額最高的拉麵連鎖店。
目前一蘭在全球有60多家店面,其中日本有50多家,其餘分布在香港和美國。2013年,在香港開的海外第一家分店,創造了連續排隊7天7夜的金氏世界紀錄。但很多人認為,一蘭拉麵的味道其實並不算一流,在頂級拉麵中只能算中上。那一蘭是如何做到把一碗拉麵推向世界呢?
一蘭最大的特點是它的自閉座位設置,正式名字是「味集中Counter」,為一蘭首創並取得專利。這種避免人為交互的辦法,可以使顧客避免獨自用餐的尷尬。在門店入口處顧客即可在點菜機器上自主投幣購買拉麵,完成後獲得餐券。一蘭的菜單相對固定,但提供很多個性化選項,包括醬汁、湯料、面的軟硬、蔥蒜、加料等。顧客進店後選好位置坐下,按鈴,向前方遞進餐券,過會兒隔板打開面端出,顧客就可以輕鬆自在地享受美食了。除了入口處機器點單,餐桌上也提供紙質菜單以供顧客加菜。
值得一提的還有一蘭的智能等位系統。店裡的每一個座位都裝有入座感應器,座位的狀態會反應到門口的電子空位顯示牌。當裡面有顧客起身時,顯示器上就會顯示一個「空」字,等待的顧客就可以進店尋找座位了。從點菜收銀到入座,整個過程顧客都可以自助完成。一方面對顧客來說,可以省下社交精力;而另一方面對於餐廳來說也減少了人力成本,提高了餐廳的運營效率。
一蘭也創造自己的IP。除了拉麵外,一蘭還設計了很多有趣的衍生品,T恤、玩具小車、醬汁包、茶飲料等。
一蘭不但分店眾多,且24小時不打烊。最初一蘭的目標客戶是那些工作到深夜的打工族和半夜活躍的夜貓子。但在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後,越來越多的人慕名前來,一蘭麵館成了外地遊客的必行景點之一。
總結一蘭拉麵的營銷策略,其根本在於抓住了顧客牴觸社交的微妙心理,在形成良好口碑後藉助社交媒體實現了病毒式營銷。那大眾為何會傳播這家拉麵店呢?因為它具有引發人們分享的特徵:新奇。餐廳理念、店面設計、智能下單、用餐體驗、衍生小物件,甚至是裝滿12個生肖廁紙盒的衛生間,一蘭拉麵打造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網際網路時代口碑營銷變得更加容易了。網際網路思維讓很多傳統行業考慮轉型,但轉型並不意味著重心都要轉到線上。在特殊的餐飲行業,還是需要舒適的線下體驗來增強與用戶的黏性。或許人們該重點思考的是如何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在獲得顧客認可後網絡上的口碑傳播也就自然而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