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正式出手了!澳對華出口該商品需交保證金,澳洲學者發出感嘆

2020-12-22 海峽要聞

撰文:反而

編輯:月七

近些年來,中澳關係一度下滑,中國作為澳方最大貿易夥伴,澳方卻不斷挑釁中國底線,甚至在一些對華出口產品上使用不法手段,其產品存在傾銷和補貼行為,這將嚴重影響到我國產品在相同市場上的競爭力,當然,中國政府不會任其胡作非為。終於在關鍵時刻選擇出手了。

01中國政府果斷實施反傾銷和反補貼

之前中國就已經對來自澳大利亞的大麥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措施,對其大麥等一些農業產品徵收高額"重稅",對於這項已經實行多月的稅收政策,澳大利亞已經承受不起其所帶來的嚴重影響,於是準備向世貿組織"狀告中國"。對此,我國政府不但沒有向其屈從,更是對另一種存在不法傾銷和補貼的產品,葡萄酒實時反傾銷和反補貼措施。

近期,中國商務部發表聲明稱,對於已經核實來源於澳大利亞的葡萄酒所存在傾銷和補貼手段,將會嚴重損害到我國相同產品在市場上的利益關係,對此,中方政府有關部門決定從11月28日起,將以保證金的方式,對來自澳大利亞的有關產品進行臨時反傾銷措施。

澳大利亞相關媒體一篇評論文章中提到,在中方決定對澳大利亞葡萄酒等相關產業實施反傾銷措施後,澳大利亞最大上市釀酒企業富邑葡萄酒產業有限公司股份下跌超過11%。對於中國實施的反制措施使得股市突然驟跌,對此,澳大利亞貿易部長伯明罕埋怨,表示中國所實施的這一措施極為不公,甚至其背後還有著更加龐大目標。

對於澳方偏見,中國商務部回應稱,中國所採取的一切反傾銷措施,都是符合中國法律規定和世貿組織規定,更不是肆意所為,而是在切實調查結果基礎上所制定出的此項措施。

對於中方所採取以保證金的形式,限制和打壓澳方葡萄酒等有關產品所存在的不法傾銷和補貼行為,根據中國商務部有關公布結果顯示,保證金的比率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據各企業具體情況而定,根據被調查企業和其他配合調查企業比率,來看其保證金範圍大概在107.1%到169.3%這個區間內,除此之外,甚至有的澳方企業保證金比例更是高達212.1%。

02只有澳方正視自己錯誤,才能為雙方關係帶來改善機會

澳大利亞葡萄酒協會執行長巴塔格林表示,由於近幾個月來,中國不斷加強和完善進口中國市場的葡萄酒審查和檢測程序,使得數百個裝載澳洲葡萄酒的貨櫃已經堆積在港口多時。根據有關調查,其企業所繳納的保證金,有退回的可能性,在一些知情人士來看,首先問題不是保證金能否退回,而是已經遭受重創的澳洲葡萄酒供應鏈。

另外,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研究員布拉克斯蘭表示,中國政府的此舉將會給澳方,講一堂最為生動的課,而這一堂課必將在全球範圍內引起軒然大波。

在中國外交部召開的例行記者會上,有外媒問及外交部發言人,中方的舉措是否與中澳關係趨於緊張有關,趙立堅回應稱,"中方主管部門依法依規對外國輸華產品採取相關措施,符合中國法律法規和國際慣例,也是對中國國內產業和消費者負責的行為。"

而一些澳方媒體和西方媒體卻一直把兩國外交關係作為炒作熱點,無端誇大中澳關係。此前澳總理莫裡森突然調轉槍口表示,要與中國愉快共存,並強調在與美國持久聯盟和與中國開放,透明和互利關係之間,澳方不應該做出主動選擇,而在一些分析人士看來,莫裡森此番言論只不過是權宜之計,其真實想法是想在中美之間左右逢源。

這樣的想法終究只是幻想,要想改善中澳關係,澳方政府不能只靠嘴說還要為之付出實際行動,就如中國政府給澳指出的明路那樣,正視並糾正自己的錯誤,才有可能改善中澳關係。

免責聲明:本文由《海峽要聞》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來源:北京日報

相關焦點

  • 中方叫停澳洲又一商品進口,澳官員要求必須解釋:憑什麼不買!
    最近,澳大利亞再次傳來壞消息,中方叫停澳洲又一商品進口,澳政府表示很著急。 澳大利亞作為美國盟友,在中美關係日漸惡化大環境下,很快選好戰隊,對華表現出不尊重。澳大利亞首先對在澳中國企業進行制裁,嚴重損害中企合法權益。其次對在澳學者進行非法搜查,同時派出軍艦與南部海域攪局,給中國帶來造成影響。
  • 中方對澳葡萄酒實施反傾銷措施 澳學者:中方這一課將響徹全球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中方對澳葡萄酒實施反傾銷措施,澳學者:中方「這一課」將響徹全球【環球時報駐澳大利亞特約記者 木子西 環球時報記者 張繼丹 邢曉婧 王會聰】中國商務部27日發布公告,裁定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存在傾銷,中國國內相關葡萄酒產業受到實質損害,且傾銷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係
  • 加拿大毛遂自薦代替澳洲,俄:中方回應太解氣
    澳方煤炭在中國的市場份額暴跌雖然澳方的煤炭在國際上大有名頭,但對於中方市場的依賴卻日益強烈,由於中方市場需求量的旺盛,往年與澳方煤炭貿易佔據份額極大。根據相關資料顯示,澳方在2019年對華煉焦煤出口高達4300萬噸,。中方煤炭進口出口總額更是達到了3億噸,價值1605億元。
  • 中方對澳葡萄酒實施反傾銷制裁,澳學者:中方「這一課」將響徹全球
    中國商務部在11月27日發布通告,認定澳大利亞出口到中國的葡萄酒存在傾銷行為,已經破壞了相關貿易規則,侵犯我國葡萄酒行業利益,所以決定採取反傾銷措施,維護我國行業葡萄酒企業利益。本次採取反傾銷措施是以繳納保證金的方式,實際上跟收取反傾銷稅區別不大,只是換了一個形式,本次對澳大利亞葡萄酒行業收取保證金將於11月28日開啟。決定對澳大利亞葡萄酒企業徵收保證金。
  • 澳洲本土疫苗取消!中國疫苗阿聯上市!澳駐華大使邀胡錫進共進午餐
    中國商務部裁定澳洲葡萄酒獲出口補貼今起徵收反補貼保證金澳媒預測:澳中貿易摩擦升級小麥及棉花行業恐成下一批「受害者」澳議員呼籲「拉黑」中企全面禁止中國對澳投資貿易部長表態:不會支持01澳洲本地疫苗要宣告取消?! 不怕!澳洲追加訂購另兩款新冠疫苗!不用等到明年三月!預計明年一月底前提前接種!
  • 中國市場對澳「關門」,澳商品出口困難,美國還在背後搶市場
    近段時間以來,中國市場對澳大利亞多個商品關上了「大門」,讓澳大利亞出口面臨諸多難題,這將嚴重影響澳大利亞經濟的發展。事實上,自11月以來,中國在檢查出澳大利亞商品存在的質量等問題後,就依照法律法規對這些不過關的澳大利亞商品實施相應限制措施,目前已經被中國限制進口的澳大利亞商品有大麥、小麥、龍蝦、木材、煤炭、葡萄酒等。其中,澳大利亞大麥與葡萄酒都存在傾銷問題。
  • 遭收反傾銷稅後,澳洲葡萄酒又接新噩耗,澳媒:徹底退出中方市場
    直指中國外交官、勾結19國盟友對抗中方對葡萄酒的反制措施,甚至還叫囂由於大麥被中方反傾銷徵稅而上訴世貿組織。澳方這種行為,無疑是再次緊張中澳關係。澳洲葡萄酒又收到噩耗,澳媒直言葡萄酒要涼了!澳軍的行為依然成為國際社會深痛惡覺,這與"恐怖行為"有何差別,殺害毫無武裝威脅的平民,就連兒童也以殘忍的方式殺害,在中方為正義發聲之後,澳方不感到羞恥和將涉事者繩之以法,卻夥同西方盟友異口同聲抨擊中方,試圖為自身開脫。針對中方對澳方葡萄酒反傾銷調查且徵收反傾銷稅後,澳方夥同盟友再次將矛頭指向中方。
  • 鐵礦石出口價創8年新高 中國要求澳洲礦企解釋
    (《澳洲人報》圖片)據稱澳洲最大的礦業公司——必和必拓(BHP)和力拓(Rio Tinto)都已被要求向中國的鋼鐵製造商解釋,為何鐵礦石出口價格如此之高。據《澳洲人報》報導,澳洲的對華鐵礦石出口價值飆升到了850億澳元,被指抵銷了中國對澳洲8個月來的貿易報復的效果。
  • 澳總理的「自毀之路」還能走多遠
    澳外交部長佩恩8日在一份對該法案通過表示歡迎的聲明中說,如果涉外協議不符合澳大利亞的外交政策,或可能對澳大利亞的外交關係產生不利影響,外交部長將有權阻止該協議的籤署,或取消原有協議。佩恩稱,澳大利亞各州和領地更頻繁地與外國政府和實體進行高層交往,對澳外交關係產生了切實影響,也對21世紀更加複雜的國際戰略格局帶來了更大風險,所以「需要更多磋商和盡職調查」。
  • 臺當局下了一筆訂單 莫裡森還想留條活路 中方早已指明方向
    據澳媒12月4日報導稱,中國商務部對紅酒、大麥等實施反傾銷措施,此舉引起了澳政府的強烈不滿。但在處理該問題上,莫裡森總理並沒有採取積極緩和的措施,而是不斷對華發出強硬的信號,這使得中澳貿易不僅沒有重回正軌,反而漸行漸遠。
  • 為改善對華關係莫裡森拼了,聲稱將中國告到WTO的貿易部長被換掉
    但步入2020年,澳大利亞政府盲目追隨美國的腳步,多次在疫情問題上對華誣陷抹黑,發表不實言論。這引起了中方的高度不滿,儘管中方已進行了多番交涉,但澳方態度始終沒有改變,仍舊一意孤行,兩國關係更是因此一落千丈。中澳關係一度緊張,最直接的就是影響了兩國間穩定的經貿往來。要知道,中國一直是澳大利亞重要的出口國之一。
  • 澳大利亞就中方徵收澳大麥關稅問題,向WTO提起申訴
    【文/觀察者網 陳思佳】12月16日,澳大利亞政府正式宣布,將就中國徵收澳大麥反傾銷及反補貼關稅問題向世貿組織提起申訴。對此,中國外交部今天回應指出,澳大利亞政府應當認真對待中方關切,採取實際行動,糾正針對中國企業的歧視性做法。
  • 中國對澳進口葡萄酒實施臨時反補貼 澳國內擔憂更多產品受影響
    輿論認為,中國對澳進口葡萄酒徵收臨時反補貼稅保證金,將使該行業面臨愈發沉重的壓力。中國商務部網站發布的公告顯示,2020年8月31日,商務部決定對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進行反補貼立案調查;調查初步認定,相關葡萄酒存在補貼,國內相關葡萄酒產業受到實質損害,而且補貼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係。
  • 商務部決定對澳進口葡萄酒實施臨時反補貼措施,澳國內擔憂將有更多...
    輿論認為,中國對澳進口葡萄酒徵收臨時反補貼稅保證金,將使該行業面臨愈發沉重的壓力。  中國商務部網站發布的公告顯示,2020年8月31日,商務部決定對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進行反補貼立案調查;調查初步認定,相關葡萄酒存在補貼,國內相關葡萄酒產業受到實質損害,而且補貼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係。本次調查範圍為,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裝入2升及以下容器的葡萄酒。
  • 最新:俄羅斯2020年秋季起將對華出口奶粉!澳企業或將遭受衝擊
    為此,各乳製品生產國也正加緊對華出口。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6月18日報導,該國將從2020年秋季開始對華出口奶粉。俄官方代表表示,該國奶粉向中國市場供應是他們期待已久的事情。據統計,2019年俄羅斯共向中國出口480噸乳製品,總值91.9萬美元(約合人民幣651.5萬元)。早在2018年,中俄共同籤署了向中國市場出口乳製品的協議。
  • 中方出手懲戒 澳方急了 把中國告上國際重要組織?外交部態度鮮明
    中方主管部門依法依規對外國輸華產品採取相關措施,符合中國法律法規和國際慣例,也是對中國國內產業和消費者負責任的行為,完全合理、合法。而在外交部16日的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在提問時表示,伯明罕稱,就中國針對澳大麥的關稅問題,澳政府計劃向世界貿易組織提起申訴。 澳大利亞之所以威脅要將中國告上世貿組織,與對華出口大麥所獲得的巨大利益有關。據悉,大麥是澳大利亞向中國出口的三大農產品之一,正常情況下,澳大利亞每年出口的大麥至少有一半是銷往中國。
  • 澳葡萄酒商很無奈:酒莊在澳遭抵制,就因為有兩名來自香港的董事
    格迪斯對社交媒體上的這場風波,以及葡萄酒對華出口貿易感到擔憂,他希望看到與中國方面進行更好的溝通,以解決這些問題。中國此前出手治理澳大利亞進口葡萄酒的傾銷問題,決定自11月28日起採用「保證金形式對上述產品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其比率將在107.1%至212.1%之間浮動。
  • 澳大利亞商品出口感受到寒意後,澳經濟或永遠無法復甦,又有新進展
    路透社1月7日報導,澳洲統計局的最新數據顯示,澳大利亞2020年11月貿易順差收窄,從前一個月的66億澳元收縮至50億澳元(39.0億美元)。由於煤炭和農產品出口遭到限制,導致出口勢頭減弱。澳大利亞但對中國的商品出口下降了近10%,降至四個月低點。值得注意的是,過去的2020年,是澳大利亞經濟多張"名片"受重挫的一年。
  • 澳媒:澳大利亞就是那隻被宰的雞
    包括煤炭、木材、龍蝦和葡萄酒在內的對華出口不利消息疊加起來,澳大利亞人的小心臟似乎已經承受不起了。澳洲著名的葡萄酒企業的股票已經累計下跌47%以上,澳洲的漁民把他們捕獲的巖龍蝦以成本價30澳元的價格銷售,但即便如此也很難在澳洲本土港口賣掉。
  • 澳洲GDP短暫復甦!繼葡萄酒、牛肉後,鐵礦石對華出口情況如何
    澳大利亞統計局國民核算主管麥可·斯梅德斯(Michael Smedes)表示,上一季度該國GDP創記錄環比下跌7%,從第三季度的數據來看,澳經濟正在經歷「局部」復甦。從貿易商品來看,自我國宣布對原產自澳大利亞的葡萄酒最高收取212.1%的進口費用後,澳葡萄酒行業已經發生了變化。澳媒指出,該國葡萄酒供應商無奈下只好將出口目標轉移至「潛力並不大」的北美等地區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