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網師 今天
以下文章來源於水窮齋 ,作者何剛
作者 | 何剛
審核 | 張明坤 劉鳳娟
編輯 | 張翠琴
今天早上,我完成了第三組閱讀史的審閱工作,有更深的感觸:
一、加入新網師,一定是老師們的生命自覺行為,沒有人強迫,沒有硬性任務,大多老師的閱讀史至少要經歷近一周的構思、草稿、修改、完善,一直到結構清晰,語言流暢,情感真摯……符合要求,才提交,所以,交一篇用心寫的閱讀史就是捧著一顆虔誠的心來到新網師的門前,門前都是一群教育的朝聖者。
二、大多老師的閱讀史,都回溯了自己幼時到現在的精神發育史,求學時間充滿了浪漫的文學閱讀,在那美好的感性的閱讀階段,也為自己的精神打下了底色,有了一定的文學素養,有了基本的審美情趣,有了對生活和生命的熱愛,走上教學崗位,很自然地把這份熱愛獻給教育,他們在工作中不甘平庸,希望自己的課堂更美麗,希望自己能改變孩子的命運。所以,不斷地尋覓教育的秘笈,不斷地閱讀相關書籍。正如朱永新老師所說:「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
三、每位老師尋求自己的專業之路時,前方都是一片迷霧,當不能遇到高人指點時,沒有遇到專業書籍時,都是一釐米一釐米往前挪移,不怕失敗,不怕迷路,不甘寂寞,苦苦求索,執著守望……於是,在成百上千篇的閱讀史中,仿佛看到了中國大地上,有一群像「犟龜」的教育人不斷地上路,相信這一群老師將遇到慶典,將給中國的教育創造神奇。
我們來看看103-112號老師閱讀史,我的評語只能道出他們精彩的百分之一。
103號張豔豔老師,自幼生長在山裡的英語教師,囿於環境的限制,入職之後摸著石頭過河一般地教學,是李鎮西老師的忠實粉絲,因此學習的觸角伸向更遼闊的教育,讀李老師的書,讀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漸漸地走進了文學書籍,精神世界更加寬廣,對自己的專業追求也更高遠。
104號任泓宇老師,中學時代讀《福爾摩斯探案集》和東野圭吾的書籍,自2003年任教到現在,深感管理班級、理解學生、學科教學、研究課題都需要閱讀,於是讀了許多相關書籍,雖然是一個感性的閱讀時期,但是,能感愛到任老師對教育充滿了熱情,在教育的路上不停地思考,不停地追求。
105號李媛老師,從小喜歡讀書,入大學時對「教學法」產生了深厚的興趣,讀研究生時,讀了大量的教育經典,並受王榮生教授深深影響,並進一步研究竇桂梅、於永正等特級教師,走上工作崗位不斷地讀播音主持、演講、家庭教育、新教育、名人傳記、國學經典等相關的書籍,漸漸地了解了新教育。李老師一直走在學習之路上,潛心修行,腳步不停,正如她說:「未來的路還很長,我會帶著我的夢想,用書香豐富我的人生,不待揚鞭自奮蹄,我相信我會成為一名優秀的語文老師!」
106號肖唐法老師,一所體育運動學校的物理和科學老師,求學期間閱讀文學書籍的興趣,工作後,一腔教育熱情投入到工作中,朱永新、常生龍、劉波、閆學深深影響他,一直讓他保持熱愛教育的溫度,對自己職業生命的高度認同,為了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讀了《給教師的建議》《跟著蘇霍姆林斯基學當老師》《靜悄悄的革命》《民主主義與教育》《教學勇氣》《自卑與超越》《國外教育思想簡史》《周國平論教育》《人是如何學習的》這些教育經典,在一次參加郝曉東老師的「啃讀者寫作營」時,被新教育、新網師深深吸引,正如他說:「讓我看到了專業閱讀的美麗,讓我發現了群裡那麼多的牛人是我學習的榜樣。讓我的內心響起強烈的聲音,我也要加入這充滿活力的專業教育隊伍,追求自己的理想教育。」
我們來看看103-112號老師閱讀史,我的評語只能道出他們精彩的百分之一。
103號張豔豔老師,自幼生長在山裡的英語教師,囿於環境的限制,入職之後摸著石頭過河一般地教學,是李鎮西老師的忠實粉絲,因此學習的觸角伸向更遼闊的教育,讀李老師的書,讀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漸漸地走進了文學書籍,精神世界更加寬廣,對自己的專業追求也更高遠。
104號任泓宇老師,中學時代讀《福爾摩斯探案集》和東野圭吾的書籍,自2003年任教到現在,深感管理班級、理解學生、學科教學、研究課題都需要閱讀,於是讀了許多相關書籍,雖然是一個感性的閱讀時期,但是,能感愛到任老師對教育充滿了熱情,在教育的路上不停地思考,不停地追求。
105號李媛老師,從小喜歡讀書,入大學時對「教學法」產生了深厚的興趣,讀研究生時,讀了大量的教育經典,並受王榮生教授深深影響,並進一步研究竇桂梅、於永正等特級教師,走上工作崗位不斷地讀播音主持、演講、家庭教育、新教育、名人傳記、國學經典等相關的書籍,漸漸地了解了新教育。李老師一直走在學習之路上,潛心修行,腳步不停,正如她說:「未來的路還很長,我會帶著我的夢想,用書香豐富我的人生,不待揚鞭自奮蹄,我相信我會成為一名優秀的語文老師!」
106號肖唐法老師,一所體育運動學校的物理和科學老師,求學期間閱讀文學書籍的興趣,工作後,一腔教育熱情投入到工作中,朱永新、常生龍、劉波、閆學深深影響他,一直讓他保持熱愛教育的溫度,對自己職業生命的高度認同,為了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讀了《給教師的建議》《跟著蘇霍姆林斯基學當老師》《靜悄悄的革命》《民主主義與教育》《教學勇氣》《自卑與超越》《國外教育思想簡史》《周國平論教育》《人是如何學習的》這些教育經典,在一次參加郝曉東老師的「啃讀者寫作營」時,被新教育、新網師深深吸引,正如他說:「讓我看到了專業閱讀的美麗,讓我發現了群裡那麼多的牛人是我學習的榜樣。讓我的內心響起強烈的聲音,我也要加入這充滿活力的專業教育隊伍,追求自己的理想教育。」
投稿郵箱:xinwangshiwxgzh@163.com
投稿請附上個人簡介和照片
對已發其他公眾號的文章將慎重選稿
歡迎新網師學員踴躍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