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記者張可丹實習生石可欣文記者許俊文圖
閱讀提示
無需反覆記憶,一秒鐘就能讓不識字的兒童認識一個字,兩小時能夠閱讀一篇3000字左右的文章……昨天,自稱「早教專家」、能夠「雕塑神童」的蔡華在鄭州開始推廣他創造的「超常教育理論」,這位來自江蘇淮安的「教育專家」稱,他要以其「另類教育」向傳統教育挑戰。而其遮遮掩掩的「自創派」理論也同時受到了各方的質疑。
只顧測試不願現場授課
昨天上午,根據蔡華的要求,記者從鄭東新區嘉貝幼兒園中班挑選了5名小朋友,讓其當場教這些孩子閱讀。
據蔡華稱,他自創的教育模式為超常教育的一種形式,通過講故事、設置情景等方式,能用兩三個小時教會任何一名會說話、智力正常的幼兒讀3000字左右的課文,課文來自其自編的一套教材。
昨天,面對5名從未見過面的孩子,蔡華說,他得先測試一下這些孩子的水平。
當得知一名孩子根本不認字,剩餘4名只認識幾個簡單的如「人、口、大、小」之類的字後,蔡華搖了搖頭說:「我還得再測試。」
測試題為:「一隻公雞幾條腿」、「兩隻公雞幾條腿」、「一隻青蛙幾條腿」、「4隻青蛙幾條腿」之類的算術題。
5名孩子認真地扳著手指頭數了起來,自己手指頭不夠數時,就借其他小朋友的手指頭數。儘管如此,仍舊有一個孩子答出「一隻公雞4條腿」。
聽到孩子們的答案後,蔡華稱,今天的課只能進行到這兒,「這些孩子對生活觀察不夠細緻」。然而,當記者要求他現場進行「超常閱讀」試驗時,蔡華卻以教學方式不能公開為由,表示改天才能正式教。
自稱神童可以「雕塑」
蔡華稱,他教授的孩子,識字的過程非常簡單,可以說是在不知不覺中學會的。他說,傳統的課堂上,學生需要反覆念讀、抄寫才能記住一個字,但他的模式只需讀一遍,學生就能記住。「一秒鐘認識一個字,2個小時能讀出3000字的課文,這都是完全可以達到的,神童也完全可以雕塑……」
蔡華所採取的是一種什麼方式,能夠讓學生對一個生字過目不忘並理解它的意思呢?他稱,這是其高明之處,不能外傳。「我不能展示我的教學過程,把孩子交給我,可以過幾天再看結果……」
闡述自創理論三大特點
60歲的蔡華是江蘇淮安市一所中學的退休教師,1996年他在當地創辦了一家「超常教育研究所」,研究如何開發幼兒的學習潛能。據他稱,他當年就開始接收學生,並按照他的教育模式進行培養。
此行至鄭州,他想將這套理論推廣給感興趣的幼兒機構,以便更多人能夠認同並受益於他的教育理論。
儘管不願公開具體教學方式,但他稱自己的教育理論有三大特點:一、能夠讓幼兒快速進入閱讀狀態,開發幼兒智力,提高聰明程度。二、全息課程,即不分學科教學,把所有信息都通過一件事物傳達給學生,只要學生願意了解的信息、知識,全部教授。三、個案教學,「可以做到因材施教,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特點,設定不同的教學模式」。
兒子做試驗高中就退學
蔡華對於自己的超常教育理念非常看好,他說,研究這套理論是從1985年起,1994年他開始著手研究幼兒超常教育理論,並開始教授自己的兒子。
「我兒子根據我的教育方式學習,非常聰明,成績也較好。」但他說,兒子自升入高中後,就明顯與高中的教育環境格格不入,並不願再繼續讀下去,「我支持他退學回家,他後來自學完了大學課程,如今自己開了公司。」
他說,他的教育目標並非就是讓學生們上大學,而是培養出人才。儘管收學生已有一段歷史,但到目前為止,他仍舊沒有培養出自己預期的學生。他解釋,這主要是因為沒有一個家長願意把孩子從一生下來就交給他,讓他按照自己的模式進行培養。
他稱,他就是想挑戰傳統的教育模式,「那種模式太死板,孩子們學得也辛苦」。而對於自己兒子經他手培養後在高中階段不適應校園生活的問題,他稱,那種課程和教學方式很難讓孩子感到適應。
專家表示「催熟」教育不可取
「即便真能達到效果,這種教育方式也是違反規律的,一般幼兒園大班的孩子一學期能掌握兩三百個漢字就不錯了。」鄭州市一所小學的校長說,嬰幼兒可以在早期認識大量的字,這只是一種本能,但這種填鴨式的教育並沒有任何意義,因為孩子學得快,忘得也快。同時,不恰當的教育模式還極有可能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自小就產生厭學情緒。
鄭州市教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王海燕說,目前社會上許多早教機構所採取的教育方式均遮遮掩掩,不讓家長觀看教課過程,了解教學方式。「不透明,見不得光的教育方式未必能夠教育出一個健康的人。真正好的教育方式應該讓社會及家長所認可。」
她說,對嬰幼兒進行早期教育有必要,但將早期教育等同於智力開發、早學知識,則是一種誤區。「早教重在啟迪,而非教學,啟迪的內容涵蓋了全面的素質,而非知識的學習。」她強調,提前教授孩子識字,可能對孩子某些方面的鍛鍊有幫助,但是意義並不很大。另外,對一名孩子的培養不僅是學習能力的培養,還包括其技能、人際交往等諸多方面,如果一名學生智力超常卻不願進學校,融入社會,那他也就失去了成長的機會。
另外,她分析,「全息教育」針對的只能是低齡學生,到高年級後,憑一個老師的知識很難駕馭各個領域,這對於教授高年級的學生來說,會顯得非常吃力,這也是如今學校強調教師專業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