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步法,簡單判讀心電圖ST-T段

2022-01-28 心內不神醫

夫人今天給我出了一個腦筋急轉彎,說是:「把大象放進冰箱需要三步?」,可憐共同生活10餘年,夫人不知道一個驚天大秘密:神醫從出娘胎腦子就是一根筋,最怕的就是這種繞來繞去的問題。那只能問度娘了,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這麼複雜問題的答案竟然是只需分三步:1.把冰箱門打開;2.把大象放進去;3.把冰箱門關上。夫人很生氣,後果很嚴重。夫人說:「你說你最怕那些繞來繞去的問題,那心電圖的圖形在等電位線上繞來繞去,你咋不暈來?」是啊,我咋不暈來?因為我有師傅親傳、獨家秘訣的心電圖ST-T段判讀四部法,不管多麼複雜的心電圖,管教他人來殺人,圖來滅圖。

下面就是今天給夫人的講課筆記:

師傅親傳,獨家秘訣的心電圖ST-T段判法分為四個步驟:1. 確定等電位線;2.標記ST段測量點;3.是否符合異常的ST段改變;4.是否符合冠心病ST段變化特點。

第一步:確定等電位線。

ST段的改變是要和心電圖上的等電位做比較,那等電位線究竟是那段?

等電位線其實是一個抽象的定義,有點類似於海平面的概念。通俗的理解就是絕大多數心肌細胞處於靜息狀態時在心電圖上描記的理想線段。

當竇房結的衝動經房室結、左右束支、浦肯野纖維傳導到心室,這十多億個心室的心肌細胞在很短的時間內共同除極(大約110 ms),它們釋放的總電流形成高而窄的QRS波。

那麼在正常的心電圖上,哪一些時間段處於等電位狀態呢?

很明顯有三段:TP段ST段PR段,這三段時間絕大多數心肌細胞都在休息,正常情況下應該在等電位線上。

另外,我們很容易理解P波的起點和下一個P波起點組成的連線PP連線;QRS波的起點和下一個QRS波起點組成的連線Q-Q連線在正常情況下也處於等電位線高度。這樣我們可以找到 5 條線段處於等電位線上。

第二步:選擇ST段測量點。

ST段抬高和壓低並不一定都是水平的,在壓低的時候它可以呈水平狀,也可以呈下斜狀和上斜狀,甚至可能是弧形的。ST段上抬的時候形狀更加多變,可以呈水平上抬、弓背向上抬高、弓背向下抬高,有時候乾脆和T波融合在一起找不到ST段了。

所以你要把ST段想像成老老實實的一個水平線段那就錯了,我們甚至可以用多姿多彩來形容它們。第二張圖展示的就是這些多姿多彩的ST段。

如何取ST段的位置呢?

一般是取J點後0.08s的那個位置。當心率增快時,ST段也會隨之變短,這個時候取 J 點後0.06s的那個點比較合適。

J點是在心電圖上QRS波群與ST段交界處一個突發性的轉折點,它標誌著心室除極的結束。

第三步:異常的ST段改變。

常見ST段抬高的病因:冠心病心梗、變異型心絞痛、冠脈夾層、心尖球囊樣症候群、心肌病、心肌炎、心包積液、心包炎、室壁瘤、預激症候群、束支傳導阻滯、Burgada症候群、早復極症候群、LQT-S3、電解質紊亂、肺梗塞、主動脈夾層、急腹症(胰腺炎、膽囊炎)、顱內出血、氣胸等。

常見ST段壓低的病因:冠心病心絞痛,冠脈夾層、心尖球囊樣症候群、心肌病、高血壓心肌勞損、心肌炎、預激症候群、束支傳導阻滯、電解質紊亂、肺梗塞、主動脈夾層、急腹症(胰腺炎、膽囊炎)、顱內出血、氣胸、甲亢、甲減、心臟瓣膜病變、藥物因素(洋地黃類、抗抑鬱藥等)。

第四步:什麼樣的ST段改變才提示冠心病?

冠心病的ST段改變:常常伴隨著臨床症狀(如胸痛、氣促)或心肌酶學變化的動態改變。

大多數冠心病心絞痛在沒有胸痛症狀發作時並沒有ST段改變,只有在發作時才引起ST段壓低或抬高(變異性心絞痛),隨著症狀好轉,ST段又恢復正常。

1、心絞痛

 在心絞痛中這種動態改變一般不會超過半個小時,超過了這個時間就會引起心肌不可逆損傷引起梗死,這就是為什麼心絞痛超過20分鐘即屬於高危。

我們常常聽到一些病人訴說心絞痛持續半小時或1小時。其實如果仔細辨別,其實大多數當中是有間歇緩解,否則要麼不是心絞痛,要麼發展成心梗。

2、ST段抬高型心梗

同樣對於ST段抬高型心梗,心電圖也是動態改變的,ST段在心梗發作前幾個小時到 1 天左右呈現動態抬高,隨後逐漸下降,而後Q波形成。如果連續幾天ST段抬高形態沒有變化,要麼不是心梗,要麼是心梗後形成室壁瘤。

3、缺血性心肌病

可能還有的讀者會質疑:冠心病長期心肌供血不足引起缺血性心肌病ST段持續壓低,不就證明ST段持續壓低可以診斷冠心病嗎?其實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在這個狀態下即使我們給他換上一副完全健康的冠脈,心電圖的ST持續壓低也無法恢復。所以它已經和冠脈無關了,從這個層面上說,把它歸入心肌病更合適。

相關焦點

  • 心電圖判讀4大步驟 這2步最重要
    判讀心電圖按照流程並養成習慣是十分重要的。每次判讀時從頭讀起,如從左至右。較難判讀時,可從最易識別的那段記錄開始,再接著向下判讀(從左至右)。需注意避免過度判讀或過分依賴心電圖指標。心電圖僅能記錄心臟的電活動性,這也限制了它所能提供的信息。心電圖較難反應心臟的機械性能,也無法提示病因或器質性心臟病的嚴重性。
  • 人工智慧在心電圖判讀上的應用現狀
    主要的研究方向自從人工智慧技術取得重大突破以來,心電圖的智能判讀幾乎是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應用。目前,心電圖的智能判讀主要有兩個發展的方向:用於可穿戴設備單導聯心電圖的智能判讀;用於專業醫療機構的心電圖智能輔助判讀;第一個研究的方向的重點,是設計出一個保證神經網絡可以在單片機上高效運行的計算模型[1]。
  • 【課程直達】手把手教你快速讀懂心電圖
    臨床拿到一張心電圖,按照什麼樣的先後順序判讀才會更快速有效呢?
  • 心電圖怎麼看 ,主任說靠這 5 步就夠了!
    臨床拿到一張心電圖,按照什麼樣的先後順序判讀才會更快速有效呢?
  • 關於EKG(心電圖)判讀的英文教學視頻
    心電圖(ECG或者EKG)是利用心電圖機從體表記錄心臟每一心動周期所產生的電活動變化圖形的技術。
  • 看圖理解心電圖ST段改變
    來源:嘉音ST 段作為心電圖中十分重要的一段,其判斷流程分為四步:①   確定等電位線
  • 早讀 | 心電圖還不會看?教你一套簡明判讀口訣!
    首先,簡單回顧下一下心電圖的原理。心電圖記錄的是電壓隨時間變化的曲線。通常採用25mm/s紙速記錄,1小格=1mm=0.04秒,一大格為0.2秒。縱坐標電壓1小格=1mm=0.1mv,一大格為0.5mv。接著,再速記一個口訣,幫你快速判斷!
  • 6 步法速判心電圖,別再傻傻不會看!
    心電圖是臨床常規檢查之一,在診斷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價值,因此對於臨床醫師來說掌握心電圖的判讀極為必要。T 波的 1/2 增高:低血鉀、高血鈣、藥物影響、急性腦血管意外等 倒置:提示前降支病變、高血壓病、右心室肥大或負荷過重 02 6 步法速判心電圖
  • 黃元鑄教授團隊出品 | 快速掌握危重疑難心電圖判讀要點!
    心電圖判讀是臨床醫生必備基本功,變幻多端的波形改變背後經常「暗藏殺機」。為了滿足大家的學習需求,幫助臨床醫生快速提高危重疑難心電圖的判讀能力,壹生繼續邀請黃元鑄教授和餘萍副主任醫師合作,策劃製作了《危重疑難心電圖特訓營》,對一些臨床典型危重疑難心電圖進行深度剖析,通過實戰案例帶大家提升心電讀圖基本功。
  • 心電圖提示ST-T改變到底啥意思?
    任何正常心前導聯中,ST段下降不應低於0.05mV偏高或降低超出上述範圍,便屬異常心電圖。心電圖ST段改變的含義包括ST抬高、壓低、延長和縮短。(1)ST段抬高診斷標準:J點後60~80ms處ST段抬高0.10mV,右胸導聯0.25mV,左胸導聯>0.10mV為異常。
  • 急診心電圖,看不懂怎麼辦?
    搶救的時候不能去翻書、查資料,因此對於基本檢查結果的判讀、搶救藥物的應用,一定要記清楚。心電圖是搶救患者時必不可少的檢查,特別是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因此每個醫生都應該具備最基本的心電圖判讀能力,並對需要即刻處理的危急心電圖有一定的識別能力。這個能力不僅是心內科、急診科醫生應該具有的,每一個醫生都應該了解。
  • 學會這13步,原來讀懂心電圖可以如此簡單!
    接下來,我們就來學習一下,心電圖判讀的基本步驟:當我們拿到一份心電圖時,首先要學會結合病史來分析心電圖,並進行整體把握;同時要與之前的心電圖進行對比分析,並關注心電圖的動態變化;結合其它化驗檢查來分析心電圖,有時還需結合腔內電生理的檢查結果。
  • ST段抬高一定是心梗麼?破解「惡性心電圖」謎題
    入院時心電圖顯示竇性心動過速,低電壓,V3-V6導聯有異常Q波,前側壁導聯ST段抬高,下壁導聯也顯示ST段有輕微抬高(圖1)。心電圖波形符合急性或亞急性前側壁梗死。4個月前的心電圖顯示正常竇性心律,無缺血性異常改變。
  • 【經驗】心電圖判讀方法及要點
    ) 熟記正常心電圖的正常值及常見心電圖的診斷要點(二) 按以下步驟分析心電圖1.首先找出P波,根據P波的有無、形狀及與QRS波群的時間關係來確定。3.觀察各導聯的P波、QRS波群、ST段和T波的形態、方向、振幅和時間是否正常。4.測量心電軸。5.測量PR間期和QT間期。6.比較PP間期和RR間期,找出心房率與心室率的關係,注意有無提前、延後或不整齊的P波和QRS波群,以判定異位心律和心臟傳導阻滯的部位。7.最後結合臨床資料,作出心電圖診斷結論。
  • 多媒體《心電圖判讀》(上)
    最可能的心電圖診斷是()
  • ST段抬高≠心梗,還有這9種心電圖必須鑑別! - 瀟湘名醫
    以往,當我們提及ST段抬高心電圖,第一反應通常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梗,然而臨床中有許多心血管疾病雖同樣表現為ST段抬高,但並非急性心梗。那麼究竟如何鑑別、診斷心電圖表現為ST段抬高的非急性心梗疾病?來自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心內科副主任醫師王勉給出了她的「獨門妙招」。
  • 心電圖ST段改變,有什麼臨床意義嗎?你的理解真的對?看專家理解
    心電圖ST段改變,有什麼臨床意義嗎?你的理解真的對?今天相關專家帶我們一起了解一下。我們首先需要知道的是ST段的改變是什麼?心電圖圖形是由好幾部分從而組成的,其中包括P、QRS、T、PR以及ST等。其中ST就是其中的一部分,ST段一般正常情況之下是和基線平行,不抬高當然也不壓低,長短也是在一定範圍之內的,當出現某些疾病的時候,ST段的改變。其實在臨床的心電圖報告之中非常的常見,許多的人也都會拿著心電圖問醫生,這個ST段改變到底是什麼意思哪?
  • 學醫必備| 史上最齊全的心電圖教學視頻,一條龍式資源,不信你還掌握不了心電圖
    室性期前收縮  / 常規心電圖導聯 / 典型心肌缺血 / 動態心電圖分析軟體的操作 / 竇性心動過緩 / 竇性心動過速 / 房室傳導阻滯房性期前收縮  /  輔助檢查結果判讀 心電圖 / 急性心肌梗死 / 三度房室傳導阻滯 / Ⅲ度房室傳導阻滯 / 室性心動過速 / 心電圖波形與心臟的關係 / 心電圖操作 / 心電圖的產生原理心電圖基本測量 / 心電圖基本知識
  • 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心電圖你會判讀嗎?
    圖1 室顫心電圖:大小不等、極不勻齊的快頻率波,頻率達200次/分以上室撲的發生機制與房撲相類似,但室撲比房撲更為少見,是一種快速規則的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心電圖特徵:QRS波群與T波相連,二者難以區別。心室波形規律、快速、連續、波幅大,呈「正弦曲線樣」,頻率150-300次/分(通常在200次/分以上)。
  • 心電圖運動平板實驗操作流程、結果判讀及注意事項
    心電圖運動試驗是對可疑或明確的心血管患者,特別是冠心病患者,進行臨床評價的無創性檢查方法。正常人心臟的排血量及冠狀動脈的血液供給,都具有一定的潛在代償能力。一日增加了體力活動,心肌需氧量提高,當耗氧超過冠狀動脈供氧時,則心肌出現相對缺血、缺氧現象,致使心電圖發生ST-T段改變,患者有心前區不適或心律失常等。運動試驗就是給患者定量的體力活動,監測血壓和心電圖,觀察患者有無心肌缺血的徵象。它是診斷冠心病的重要手段。目前各醫院普遍採用活動平板及踏車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