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圖理解心電圖ST段改變

2021-02-22 麻醉MedicalGroup

來源:嘉音

ST 段作為心電圖中十分重要的一段,其判斷流程分為四步:

①   確定等電位線

②   選擇ST段測量點

③   是否異常的ST段改變

④   是否冠心病ST 段的變化特點

如何掌握這四步,讀懂心電圖?讓我們來一起學習吧!

ST 段的改變是要和心電圖上的等電位做比較,那等電位線究竟是那段?

等電位線其實是一個抽象的定義,有點類似於海平面的概念。通俗的理解就是絕大多數心肌細胞處於靜息狀態時在心電圖上描記的理想線段。

當竇房結的衝動經房室結、左右束支、浦肯野纖維傳導到心室,這十多億個心室的心肌細胞在很短的時間內共同除極(大約 110 ms),它們釋放總電流形成高而窄的 QRS 波。

然後它們一起開始午休。

好比在中午 12 點到 2 點,這十多億個心肌細胞一起進入動作電位 2 時相的平臺期,一起睡午覺,這一段叫 ST 段,正常情況下探測不到電流。

下午這些心肌細胞又一起開始工作,也就是復極,形成了 T 波。

由於總是有些細胞早一些工作或晚一些休息,所以在 T 波有起點、高點、終點,形狀像一個倒扣的鐘形。

夜裡 12 點到第二天凌晨 6 點絕大多數人是在休息的,儘管總有少部分人喜歡開夜車,但對全局不會產生什麼影響,這一段叫 TP 段,也應該是探測不到電流的。

那麼在正常的心電圖上,哪一些時間段處於等電位狀態呢?

很明顯有三段:TP 段、ST 段和 PR 段,這三段時間絕大多數心肌細胞都在休息,正常情況下應該在等電位線上。

另外,我們很容易理解 P 波的起點和下一個 P 波起點組成的連線 PP 連線;QRS 波的起點和下一個 QRS 波起點組成的連線 QQ 連線在正常情況下也處於等電位線高度。這樣我們可以找到 5 條線段處於等電位線上。

既然 ST 段發生了改變,那麼可以拿來與之比較的等電位線只剩下四段。我們首先選擇 TP 段,這個很容易理解,晚上睡覺時間最長,又相對穩定。

但是 TP 段是我們正常人的心率儲備時間,當心率增快時 TP 段經常會變短甚至消失,這個時候我們拿哪一段做替代呢?如果 TP 段消失,自然我們也就不能準確定位 P 波的起點了,所以 PP 連線出競爭。可選擇只有兩段 PR 段,和 QQ 連線。

一般來說我們先選擇 QQ 連線,而後才是用 PR 段作為與 ST 段比較的等電位線。

選擇好了等電位線,那麼下一個問題:我們如何選擇 ST 段。

ST 段抬高和壓低並不一定都是水平的,在壓低的時候它可以呈水平狀,也可以呈下斜狀和上斜狀,甚至可能是弧形的。ST 段上抬的時候形狀更加多變,可以呈水平上抬、弓背向上抬高、弓背向下抬高,有時候乾脆和 T 波融合在一起找不到 ST 段了。

所以你要把 ST 段想像成老老實實的一個水平線段那就錯了,我們甚至可以用多姿多彩來形容它們。第二張圖展示的就是這些多姿多彩的 ST 段。

既然 ST 段這麼不規則,那我們如何拿它和等電位線作比較?這樣看來,我們界定 ST 段高度只能取 ST 段某一個點,而不是取一條線。

拿約定俗稱的這一點替代 ST 段高度和等電位線作比較,只有這樣才比較統一,不至於形成各種各樣的研判結果。

那麼這一點該取在 ST 段的什麼位置呢?

一般是取 J 點後 0.08 S 的那個位置。當心率增快時,ST 段也會隨之變短,這個時候取 J 點後 0.06 S 的那個點比較合適。

J 點是在心電圖上 QRS 波群與 ST 段交界處一個突發性的轉折點,它標誌著心室除極的結束。

確定了等電位線和 ST 段測量點,我們就可以測定各個肢導聯和胸導聯 ST 段的改變幅度,下一步就可以對 ST 段的改變進行判定,但不是所有 ST 段改變都是異常的。實際上它還要考慮年齡、性別等因素。

但這些異常的 ST 段改變就能和冠心病劃上等號嗎?當然不能。

受到既往傳統觀念的影響可能很多人會把 ST 段改變不自覺的和冠心病劃上等號,其實持續的 ST 段改變最多見應該是心肌病。

部分學者甚至認為超過 30 min 沒有變化的 ST 段改變即可排除冠心病心絞痛或心梗。

從病因學角度出發我們把能引起 ST 改變的常見疾病做個大體歸類。

常見 ST 段抬高的病因:冠心病心梗、變異型心絞痛、冠脈夾層、心尖球囊樣症候群、心肌病、心肌炎、心包積液、心包炎、室壁瘤、預激症候群、束支傳導阻滯、Burgada 症候群、早復極症候群、LQT-S3、電解質紊亂、肺梗塞、主動脈夾層、急腹症(胰腺炎、膽囊炎)、顱內出血、氣胸等。

常見 ST 段壓低的病因:冠心病心絞痛,冠脈夾層、心尖球囊樣症候群、心肌病、高血壓心肌勞損、心肌炎、預激症候群、束支傳導阻滯、電解質紊亂、肺梗塞、主動脈夾層、急腹症(胰腺炎、膽囊炎)、顱內出血、氣胸、甲亢、甲減、心臟瓣膜病變、藥物因素(洋地黃類、抗抑鬱藥等)。

上述的總結並不完善,其目的只有一個,ST 段改變的病因很多,冠心病只是其中之一,僅此而已,異常的 ST 段改變不能和冠心病劃等號。所以我們還要進入最後一步:什麼樣的 ST 段改變才是跟冠心病有關?

冠心病的 ST 段改變:常常伴隨著臨床症狀(如胸痛、氣促)或心肌酶學變化的動態改變。

大多數冠心病心絞痛在沒有胸痛症狀發作時並沒有 ST 段改變,只有在發作時才引起 ST 段壓低或抬高(變異性心絞痛),隨著症狀好轉 ST 段又恢復正常。

在心絞痛中這種動態改變一般不會超過半個小時,超過了這個時間就會引起心肌不可逆損傷引起梗死,這就是為什麼心絞痛超過 20 分鐘即屬於高危。

我們常常聽到一些病人訴說心絞痛持續半小時或 1 小時。其實如果仔細辨別,其實大多數當中是有間歇緩解,否則要麼不是心絞痛,要麼發展成心梗。

同樣對於 ST 段抬高型心梗,心電圖也是動態改變的,ST 段在心梗發作前幾個小時到 1 天左右呈現動態抬高,隨後逐漸下降,而後 Q 波形成。

如果連續幾天 ST 段抬高形態沒有變化,要麼不是心梗,要麼是心梗後形成室壁瘤。

可能還有的讀者會質疑:冠心病長期心肌供血不足引起缺血性心肌病 ST 段持續壓低,不就證明 ST 段持續壓低可以診斷冠心病嗎?

其實我們可以這樣理解。

在這個狀態下即使我們給他換上一副完全健康的冠脈,心電圖的 ST 持續壓低也無法恢復。所以它已經和冠脈無關了,從這個層面上說,把它歸入心肌病更合適。

總之,不必過於糾結心電圖 ST 段各種各樣的表象和分型,按照:

確定等電位線

標記ST 段測量點

是否符合異常的ST 段改變

是否符合冠心病 ST 段變化特點

這四步走下來,我們就可以對 ST 段進行一個大致的的研判。

溫馨提示:本平臺已開通文章搜索功能,可關注後發送關鍵詞體驗。 

歡迎您在下方留言↓↓↓

相關焦點

  • 心電圖ST段改變,有什麼臨床意義嗎?你的理解真的對?看專家理解
    心電圖ST段改變,有什麼臨床意義嗎?你的理解真的對?今天相關專家帶我們一起了解一下。我們首先需要知道的是ST段的改變是什麼?心電圖圖形是由好幾部分從而組成的,其中包括P、QRS、T、PR以及ST等。其中ST就是其中的一部分,ST段一般正常情況之下是和基線平行,不抬高當然也不壓低,長短也是在一定範圍之內的,當出現某些疾病的時候,ST段的改變。其實在臨床的心電圖報告之中非常的常見,許多的人也都會拿著心電圖問醫生,這個ST段改變到底是什麼意思哪?
  • 心電圖提示ST-T改變到底啥意思?
    任何正常心前導聯中,ST段下降不應低於0.05mV偏高或降低超出上述範圍,便屬異常心電圖。心電圖ST段改變的含義包括ST抬高、壓低、延長和縮短。(1)ST段抬高診斷標準:J點後60~80ms處ST段抬高0.10mV,右胸導聯0.25mV,左胸導聯>0.10mV為異常。
  • ST段抬高一定是心梗麼?破解「惡性心電圖」謎題
    入院時心電圖顯示竇性心動過速,低電壓,V3-V6導聯有異常Q波,前側壁導聯ST段抬高,下壁導聯也顯示ST段有輕微抬高(圖1)。心電圖波形符合急性或亞急性前側壁梗死。4個月前的心電圖顯示正常竇性心律,無缺血性異常改變。
  • ST段抬高≠心梗,還有這9種心電圖必須鑑別! - 瀟湘名醫
    以往,當我們提及ST段抬高心電圖,第一反應通常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梗,然而臨床中有許多心血管疾病雖同樣表現為ST段抬高,但並非急性心梗。那麼究竟如何鑑別、診斷心電圖表現為ST段抬高的非急性心梗疾病?來自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心內科副主任醫師王勉給出了她的「獨門妙招」。
  • 以急性心肌梗死樣心電圖改變為首發表現的高鈣血症
    急診科心電圖提示廣泛性ST段抬高(V3-V6、I、II、III和AVF導聯),血鈣水平為20.4pg/dl,肌鈣蛋白I保持在正常範圍內。住院期間鈣水平降到正常時,ST段逐漸恢復正常。本例強調了高鈣血症對無急性冠脈症候群時ST段抬高和QT縮短的鑑別診斷有重要意義。意識到這些心電圖改變對於高鈣血症早期診斷、識別和適當的治療至關重要。
  • 診斷急性心梗只會看ST段抬高?別忘了還有這6種心電圖!
    門診心電圖提示右胸、胸前導聯R波振幅增高,V1導聯R/S>1,入院後完善18導聯心電圖可見後壁導聯V7-9病理Q波形成,ST段抬高,診斷急性下壁、正後壁心梗。急診冠脈造影RCA粗大,第一轉角後狹窄85%,遠段完全閉塞。
  • 急性左主幹閉塞的心電圖改變有哪些?|實踐出真知
    如果能在急診PCI術前識別出提示急性左主幹閉塞的心電圖改變,提前預警,可能會提高搶救成功率。下面結合幾個病例,淺談一下急性左主幹閉塞的心電圖改變。本文為作者授權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病例一患者男性,70歲,突發胸痛6小時入院,既往有高血壓病史。
  • ST-T改變形態學特徵解讀
    也是心電圖分析報告的重點和難點。掌握ST段及T波的形態學特徵,對於識別ST-T改變的臨床意義具有重要的價值[1-2]。ST-T改變可根據發生機制分為原發性(心室除極正常而復極異常者)和繼發性(心室除極異常而導致復極異常者) 兩種。本文結合療養員ST-T改變特點及近期文獻資料對原發性ST-T改變的形態學特徵作一綜述。
  • 心電圖怎樣看?教你看懂異常心電圖
    了解這些波形及其所代表的意義,是教你怎麼看心電圖的第二步。   各個波形之間的等電位線。每個波形之間都有一定時間的記錄是在等電位線上的,分別被稱作P-R間期、S-T段和Q-T間期,它們也都有著各自存在的意義。熟悉了解這些間期代表的意義是知道怎麼看心電圖的第三步。   那麼,異常心電圖的表現是怎樣的呢?
  • 出現ST段抬高未必是急性心梗,小心漏診!
    qd口服,胸痛仍未緩解; 1天前再次就診發熱門診,複查心電圖出現下壁導聯Q波,ST段廣泛抬高; 近期患者飲食睡眠差,出差較平時勞累;既往體健,無心血管危險因素。
  • 心電圖試題練習78
    基礎知識1.非特異性T波改變通常是指A.T波深倒置B.T波振幅>同導聯R波的1/10C.T波振幅<同導聯R波的1/10或輕度倒置D.m導聯或aVL導聯出現T波倒置E.T波倒置深度<0.5mV2.目前推薦測量ST段抬高或壓低的參考水平為A.TP段 B.J點C.QRS起始部水平線
  • 【臨床實用心電圖入門】 第十七講:早期復極症候群及其它
    )進修教育講座》編者按:為了幫助基層醫生學習心電圖基本知識,掌握看圖診病的基本技能,從這一期開始,本刊在《執業助理醫師(全科)進修教育講座》欄目開設了《臨床實用心電圖入門》,系列連載。無需特別處理,只是要和心肌梗死早期超急性損傷期的ST段弓背向上抬高相鑑別。近年來對早期復極症候群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早期復極症候群常見於身體健壯青年男性,在心跳較緩慢時發生。多數人可無明顯症狀。少數人可伴有心悸、胸悶、甚至胸痛症狀。與冠心病不同之處在於其症狀與心電圖ST段抬高可持續數日、數月甚至數年。
  • 體檢報告上的「ST—T改變」是什麼意思,嚴重嗎?看看專家怎麼說
    有些患者甚至為心電圖報告上的「ST-T改變」結論而寢食難安,焦慮不已,這是因為對這方面的知識了解不夠所致。什麼是ST-T改變?什麼叫ST-T改變呢?就是說心電圖上的ST段和T波出現改變了。有些人的心電圖僅有ST段的改變,或者僅有T波的改變,或者兩者都兼有之。
  • 【臨床實用心電圖入門】第五講:正常心電圖分析
    臨床實用心電圖入門 第五講  正常心電圖分析薛松維《執業助理醫師(全科)進修教育講座
  • 【課程直達】手把手教你快速讀懂心電圖
    4、其他形態描述:ST 段抬高,可能有心肌梗死?5、起搏功能描述還是沒有領悟到精髓?那讓主任醫師手把手教你怎麼用 5 步法讀一張心電圖:視頻來源:丁香公開課課程「診斷必備:手把手教你快速讀懂心電圖」👇長按識別下圖二維碼,觀看精彩免費試播
  • 心房心室肥大的心電圖診斷
    自圖中可以看出,激動自房室結傳入心室肌這一段過程,相當於c ~ e 段和e ~ f 段二者的總和。c ~ e 段重合於P 波中,心電圖上無法辨認; e ~ f 段相當於P-R段。右心房肥大時,激動自竇房結傳到房室結的時間延長。右心房除極時間勢將延長,使c、d 兩點均向後延伸,因c 點後延,故f 點相應後延,e ~ f 段( PR段) 延長。P /P-R 段比值小於正常值。
  • 6種常見的電解質紊亂的心電圖及處理方法
    01 心電圖表現 主要表現為ST段縮短或消失;QT間期縮短,與ST段縮短或消失有關;T波低平或倒置;嚴重高鈣血症患者,PR間期延長,QRS波群輕度增寬;心律失常:各種早搏,竇性心動過速、房室傳導阻滯、室性心動過速、心室顫動等
  • 高鉀血症的心電圖表現以及研究進展|高鉀血症|心電圖|研究|濃度|T...
    充分了解心電圖在高鉀血症 早期診斷中的作用,可及早幹預、挽救患者生命。T波改變是高鉀血症患者心電圖中最常見、最易 識 別 的 表 現 之 一 。近年來,對高鉀血症的心電圖表現 的理解越來越深刻,如高鉀血症時可能會出現急 性心梗樣 ST段改變及  Brugada徵、自發轉變的 房顫 、自發轉變的預激症候群、心電圖解釋軟 件雙計數心率、非衝擊性無脈寬複合性心動過速 等 。
  • 一文打盡:左室肥厚的心電圖表現及診斷標準
    LVH常伴有心室肌復極異常,在心電圖上表現為ST-T改變:R波為主的導聯中T波倒置或伴ST段壓低,S波為主的導聯中T波直立或伴ST段抬高。通過心電圖檢查、超聲檢查等便可診斷。今天咱們就一起來看看LVH的心電圖改變吧。左心室肥厚概述LVH是對壓力超負荷(繼發於主動脈瓣狹窄或高血壓等)的反應。
  • 低鈣血症典型心電圖特點及處理
    心電圖改變:1·各肢體導聯QRS波群總振幅即R+S都小於0.5mV。2·多數導聯ST段平直延長。3·QT間期延長(0.45秒),Q-Tc0.48。心電圖診斷1·竇性心律2·肢體導聯QRS低電壓3·ST段平直延長、QT間期延長,提示低鈣血症心電圖解析及臨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