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語言治療系主管李月裳專欄①|家庭多語環境,會不會影響孩子學說話?

2021-02-13 大米和小米


很多家長都表示困惑,家裡語言環境複雜,有方言有普通話,有的還涉及英語,會不會影響孩子學說話?大米友情建議,如果語言落後的自閉症兒童,儘量統一語言比較好,香港大學言語治療科主管、著名語言治療師李月裳教授則從專業角度解剖了這個問題。

另,前兩期大米分享會的試水收穫了很多好評,因此4月2號,大米將在深圳計生中心舉行公益分享會,進一步講解她這些年來的幹預心得,講座詳情與報名信息在文末。

李月裳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言語治療科主管

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傳意科學研究所助理所長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研究院語言及溝通障礙研究技術中心副主任

香港言語治療師協會會員

認可Social Thinking®(社交思考)導師


家庭多語環境,會不會影響孩子學說話?

文|李月裳

1—2歲的幼兒


一屋多語孩子有能力應付

舉例一:爸爸是在美國長大的華人,只說英語,媽媽說廣東話,婆婆講臺山話,家裡保姆來自印度尼西亞,英粵語都不正宗,會否影響孩子學說話?怎樣做才對?

一至兩歲的小朋友,絕對有能力同時學習兩種以上的語言,並能分辨出跟誰說話應用何種語言,不會混淆。

但要注意的是,家人對小朋友語言發展的影響,分別在口音、用詞、句法和語法等,故而,家人講多種語言或方言不是問題,但千萬不要中英夾雜,或多種方言混在一起講,這是最不好的。

日後應如何處理這個問題呢?視乎小朋友將來選擇哪種語言為主語。

以廣東話為主語的孩子,家長多為他選擇本地學校。一般來說,朋輩影響小朋友的語言發展大於家人,在這情況下,小朋友在校已能好好提升廣東話水平。若父母想小朋友亦能學好英語,在家中父親和母親都要同時講英語,增加小朋友練習英語會話的機會。

相反,若小朋友選擇讀國際學校,則多數會以英語為主語。若父母想小朋友同時學好廣東話,在家中,父親仍可說英語,但母親要繼續講廣東話。

事實上,小朋友學習語言,母親扮演重要角色,隨機應變,看小朋友選擇什麼學校,來調節自己講的語言。

家人有講廣東話,有講臺山話,有講不正宗的英粵語,都只會影響小朋友的口音。但相對之下,保姆的影響力較小,因為其跟小朋友講話的時間不多。

至於婆婆,要看跟小朋友的接觸有多少。若由婆婆全力照顧小朋友,小朋友講話可能會帶臺山口音,但小朋友上學後,臺山音會很快在朋輩影響下被糾正過來。若婆婆每周或每月只見小朋友一、兩次,口音的影響便不大了。


3-4歲兒童,又該怎麼看待?


雙語家庭會阻礙孩子學說話嗎?

舉例二:兒子今年三歲半,丈夫是外籍人士,平日在家會跟兒子說英語,而我則會跟他說廣東話。然而兒子的語言發展似乎較同齡孩子緩慢,到了兩歲半才懂得說完整句子。請問我們這種雙語家庭會否阻慢孩子的語言發展?

過了1-2歲,孩子的語言學習速度是會明顯變慢的

不少成長於「雙語」家庭的孩子,都會面對類似的問題。

事實上,這些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要同時處理兩套不同的語言系統,比對只用單一語言開始學習溝通的孩子,自然需要較長的時間適應。他們一般在一歲半至兩歲期間,詞彙學習速度明顯較慢,然而到了上學以後,上述情況自會有所改善。

雖然同期學習雙語的孩子,初期語言發展相對較慢,但只要能夠達到標準,問題便不大。至於怎樣才為之達標?我們可以用個案中的男孩作為例子﹕媽媽說,他兩歲半才懂得說完整句子。

那麼我們要看看所謂完整句子,其實是怎樣的?

我們的定義是包含了人物/動物+動詞+對象/地方/人物,如「媽媽去超市」、「爸爸抱BB」等;如果他能夠說成這樣,便算及格了。

到了三至四歲時,孩子應該開始明白抽象概念,如顏色、數字、長短高矮等,他們會懂得說:「裡面有紅色的」,亦能聽懂短故事,了解情節內容。另外,也能明白和運用「為什麼」,如媽媽說「看醫生」,即身體有些不舒服。

中英夾雜,又怎麼解決?

要成功培育孩子雙語的發展,要視乎學習語言的環境是怎樣?個案的家庭已做得很好,爸爸只講英語,媽媽講廣東話;沒有兩人同時夾雜使用廣東話、英語,以致孩子不知該用哪種語言的混亂情況。

針對孩子的語言發展,選擇學校也很重要。選擇國際或本地學校時,家長要考慮當他入學以後,他的語言運用和發展,很大程度上會受教師和同學的主導,影響更為深遠。

相關熱門專欄

請點擊

👇

和大米一起,跟香港著名語言治療師李月裳了解這十個關鍵問題



大米線下分享會來了!

大米說|這一次,真的開始了

 

每天接到大量家長們求助,經常會有一種無力感。

事情越來越多,我要編輯審閱每天的微信公眾號,我要寫文章,我要談合作,我要申請和部署四葉草項目 ,我要……而我以前,習慣了閒雲野鶴,背個包就出門去採訪,一個月完成幾篇高質量的採訪就已經ok(而現在那樣的日子真的已經恍若隔世了)。

所以,原諒我,親愛的們,大米只有一個,她只能選擇相對高效和利益最大化的事情來做啊。但是我儘量還是保持自己一天接待一個家長的電話諮詢(時間半小時到一小時不等)。

我今天想告訴大家的是,我們四葉草終於勇敢地招到了一個能幹的總幹事助理,我們今年也開始了一系列直接能接待家長諮詢、設立家長互助小組、直接幫助新家長的公益項目。

而我,也終於選擇這個周末,自閉症日那一天,開始我的義務講座第一期。

 以後我會儘量堅持一個月保持一天的頻率,手把手用視頻教會大家怎麼在家裡用綜合療法幹預孩子(不夠科學之處,敬請諒解),畢竟,四葉草的根基,在這些生生不息的新家長群中。

因為此次講座正逢清明小長假,所以來的人不會太多,但是沒關係,希望你們和我都能堅持下去。

希望老去的那一天,你們能說,能有四葉草和大米真好。

適合:十歲以下中高功能的孩子或初始訓練的孩子。

費用:每人僅收取茶點費五十元。

報名聯繫:

祺爸:QQ592755220

手機微信:18922812271

時間:09:30-17:00

地點:深圳市計生中心一樓咖啡館(福田區園嶺西路4號,地鐵通新嶺C出口)

交費:支付寶

qinjinping_80@163.com(暱稱為「祺爸1206」,也可搜手機號「18922812271」)

註:

為保證質量,僅大人參加,不帶孩子。

轉帳時請務必備註群名片(或姓名)和手機號碼,以便統計。

· END ·  

米糊讀書會(推薦):413811513

二胎討論群(推薦):141104297

四葉草幼兒園群(推薦):453459153

四葉草2014小學群(推薦):296330434

四葉草新家長群:296673615

四葉草深圳家長群:254888012

四葉草廣州家長群:121550028

四葉草大群:148813737

四葉草講座群:284168003


相關焦點

  • 孩子口齒不清,三個輕鬆居家訓練法
    李月裳教授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系言語治療科副教授兼主管家長困惑一:孩子已經2歲,雖然懂得說話,但口齒不清,發音不正,該如何改善? 不要刻意強迫孩子發音正確兩歲的孩子發音不準確是普遍現象,無論廣東話、普通話或英語皆是。家長應多留意孩子對說話內容的理解和反應,能否流暢地表達意思。 例如家長跟孩子說出門上街,而他懂得自動去穿鞋,代表他明白家長的說話,並以行動代替語言。 家長不要刻意強迫孩子讀正確發音,令他失去說話表達的意欲和信心。
  • 「我家孩子還不會說話,他們說只做口肌訓練就可以了」
    口肌訓練≠言語治療 文|李月裳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系言語治療科主管  口肌訓練是針對跟說話或進食相關的口腔肌肉群進行鍛練。 有些家長會以為孩子只要多做口肌訓練,他的語言溝通能力就會越來越進步。其實,這是不會發生的。孩子不能發音或說話不清,未必是因為口腔肌肉問題引起的,更多的是孩子本身有語言溝通發展問題,在理解和表達方面達不到對應語言發展階段的應有能力。 此外,孩子的發音是有發展階段的。
  • 香港中文大學言語治療科主管李月裳支招:孩子不懂說話,口齒不清,家長該怎麼辦?
    他明白家長的說話,也懂得按指示做動作,到底問題出在哪裡?家長應怎麼辦?2、已經兩歲的孩子,雖然懂得說話,但口齒不清,發音不正,又該如何改善呢?今天就由李月裳老師針對以上兒童常遇到的言語障礙問題為您答疑。
  • 香港中文大學言語治療專家李月裳專訪:兒童語言障礙不僅僅是指「不說話」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系言語治療科主管,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研究院語言及溝通障礙實驗室副主任,香港中文大學言語治療的核心成員和學術帶頭人。訪談一:視頻由香港i-cable授權予轉載。幫助你理解:孩子講話不是很清楚就叫語音發展障,這也算是語言障礙的一種。
  • 下周三,港大教授李月裳免費言語講座重磅來襲!!!
    孩子超過2歲了,還不會說話;喊孩子的名字時,經常沒有任何反應,好像根本聽不懂我說的話;孩子會說話
  • 孩子什麼時候進入語言發育期?一家人3種語言會不會影響孩子學說話
    很多家長留言詢問: 「老人帶娃用方言,會影響寶寶說話表達嗎?」 「我們一家三種語言,會不會影響寶寶的語言發育」 「孩子語言發育階段,該用普通話還是方言?」 ... ...
  • 多語言環境影響寶寶說話早晚?是否要學習多語言,問題其實不複雜
    當然,不僅僅是方言和普通話的問題,很多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在幼兒園甚至小小班的時候就讓孩子學習英語,更有甚者同時學習英語和法語。對於現代家長而言,孩子掌握多門語言顯然是一件很值得宣揚和驕傲的事情,越來越多的補習班也打著多語言學習對孩子有益的宣傳標語。但卻有不少人認為,學習多語言、生活在多語言的環境會影響到寶寶說話的早晚問題。
  • 孩子說話晚真的是貴人語遲嗎
    現在很多孩子說話很晚,大多依靠肢體語言交流,長輩一般都會說沒關係,說孩子說話晚正是孩子聰明的表現,孩子說的越晚越聰明,以前民間流傳":貴人語遲。&34;貴人語遲」其實是大家的誤讀,這句話本出自《論語》,原句為「貴人語遲,敏於行卻不訥於言,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由此,僅可以分析出其原意是指有內涵有思想的人,是不會多說話,也不會搶說話。然而這個詞到了現代,以訛傳訛,常被人們誤讀為說話晚的人是「貴人」的意思。
  • 家裡方言多,影響寶寶說話?多語言環境教育孩子,這3點很重要
    還有的家長會有疑問,到底該什麼時候讓孩子接觸第2門語言好,是要一起學習,還是在中文掌握了之後再教他們外文。還有的家長還有這樣的苦惱,就是家裡的老人幫忙看孩子,但是老人們不會說普通話,一直說方言,這會不會影響孩子的語言學習,讓他們以後普通話也說不好呢?
  • 寶寶一直不會說話是「貴人語遲」?家長小心錯過了他的語言發展期
    有的家長說自己家孩子說話特別早,七八個月就能清楚叫爸爸媽媽了,有的家長很發愁孩子兩歲多了還什麼都不會說。這時候帖子裡就有網友安慰說話晚的家長,孩子說話早晚都是正常現象,到時候自己就開口說了,貴人語遲嘛,要把心放寬。這種說法不是沒有聽過,但是一味用「貴人語遲」這個說法來解釋這個情況,開解自己的情緒,顯然是不科學的,只是心理安慰。
  • 2歲多的孩子還不會說話?快看看這5種影響因素
    在頭條裡做了一個關於寶寶說話晚的問答,吸引了好多父母的留言:網友一:孩子也是兩歲一個月了不會叫爸爸媽媽不會說話只會說車車 跟她說話指令都聽得懂就是不說話這麼辦不同民族的語言具有普遍性,但相互之間也有差異。幼兒不僅要學習語言系統,還要學習語言運用,這對孩子來講比較困難。比如居住環境改變、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方言不一致,教育的差異及兒童所處語言環境的變化,都會影響的語言發育。
  • 同時學英文和中文的幼兒會影響孩子的語言系統發育嗎?
    說孩子天天聽聽英文,聽聽中文,啥都沒學好,還影響娃說話兒子2歲7個月了,現在說話還不太利索,現在全家人都認為是我經常給孩兒聽英文影響的了你看《爸爸回來了》奧莉,雙語環境,說話就晚,也說不太出來類似的疑惑,相信不少剛給孩子進行英語啟蒙的家長都會有
  • 在雙語環境中,會影響寶寶學說話嗎,會不會導致混淆?
    關於寶寶學說話,之前露媽分享過很多親身教育經驗!比如,面對不會說話的嬰兒如何交流?在孩子0-3不同階段,如何科學的語言啟蒙?如何讓寶寶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需求?比如,在寶寶6-12月左右,引導寶寶發出不同的單字音、或雙詞來表達需求;在寶寶1歲半左能夠用短語短句交流的引導方法等。都是以我家兩個孩子作為案例講述。
  • 家庭語言環境複雜或影響孩子發音
    原標題:家庭語言環境複雜或影響孩子發音信息時報訊 (記者 熊佳焰 通訊員 白恬) 孩子說話不標準,怎麼辦?近日,一名媽媽帶著5歲的孩子到醫院兒科就診,非常焦慮。原來,在幼兒園時,其他同學聽不懂她的孩子說話,不願意跟他玩,導致孩子性格變得孤僻了。對此,醫生表示,孩子吐字不清、發音不標準,有可能是自身發音結構器官有問題,也很有可能與家庭語言環境複雜有關。
  • 語言遲緩孩子,學說話的時候,這些問題你遇到了嗎?
    我發布了很多提升孩子語言的文章,為了系統幫助家長引導孩子學說話,並在今日頭條開設了專欄:如何讓寶寶說話,遠離孤單!大部分語言遲緩的孩子,都缺少語言環境,也就是家長和孩子交流的時間少。現代社會家長工作壓力大,回家後無暇照顧孩子,這是主要原因。其次低頭族過多,很多父母回家後看手機,和孩子交流少,甚至不交流,全由老人照顧,但老人因精力有限,以及對於早教知識掌握不足,導致和孩子交流的時間少。但只要意識到問題,並從現在做起就好,雖然晚了,但做總比不做好!家長一定要意識到!
  • 雙語孩子學語比單語慢,結果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
    BBC(British Born Chinese)指在英國出生的華人孩子,希望海外的孩子可以左手舞著西洋劍,右手畫一條中國龍。我的女兒小時候,1歲多了,說話還不成句子,發音也不標準。為此我當時也很心焦,甚至找了語言專家。專家在了解到我們是雙語家庭後,表示這個是很正常的。
  • 孩子遲遲不說話是「貴人語遲」?當心是語言發育遲緩
    瀘州市人民醫院兒保科副主任醫師黃萍表示,「男孩說話比女孩晚」「貴人語遲」等說法其實並沒有科學依據。造成孩子說話晚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比如,家長沉默寡言,與孩子缺少交流,孩子語言環境接觸過少。「孩子缺乏交流,無法模仿說話的過程,也沒有人重複示範口型,長此以往,導致寶寶不會說話甚至智力發育遲緩。」
  • 孩子3歲還不會說話,是「貴人語遲」還是語言發育遲緩?真相是……
    當寶寶出現以下情況: 「說話比同齡人晚」 「過了說話年齡仍不會說話「 「開始說話後比正常孩子發展慢或出現停滯」
  • 家庭環境影響孩子發育 三歲小孩不會答問題
    「我的小孩3歲3個月了,可以說一些簡單的詞語和句子,但還不能回答大人提出的一些簡單問題,而且說話也不太好。怎麼辦?」網友bbeyond123的求助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和支招。對此,三水區人民醫院兒科主任李煥瓊表示,建議該網友檢查孩子的身體狀況,以及改善孩子成長所處的聲音環境。
  • 家裡孩子說話晚,難道和家裡說幾種語言有關係?
    每一個階段,父母都特別關心孩子的成長。有的孩子在一歲半的時候就會說很多話,有的孩子在兩歲,也只能說一些簡單的話語。那是什麼原因造成孩子說話晚?家裡的語言種類,方言多複雜,會不會影響到孩子說話呢?很多家庭的組織並不是本地方的,大部分的家庭至少有兩種以上的方言。媽媽說的一種,爺爺奶奶說的又是另外一樣,所以說寶寶們,至少會接觸到兩種以上的語言。寶媽們就會認為,孩子接觸的語言環境的複雜,直接影響到了孩子說話的早晚。國外有研究表明,無論是在單語還是在多語的環境下,孩子說話早或晚的機率都是一樣的,雙語多語環境不會導致語言學習的滯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