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遊醫村裡行騙 取「耳結石」按個頭收錢

2020-12-22 齊魯網

江湖遊醫村裡行騙 取「耳結石」按個頭收錢  來源:山東電視生活頻道[生活幫]

       齊魯網9月25日訊 昨天上午,有居民反應,說有一位沒有任何行醫執照的人,自稱能夠將人們耳朵中的"耳結石"輕鬆取出,具體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

  上午十點半,當記者趕到村子裡時,這位自稱能夠輕易將人們耳朵中的"耳結石"取出的人,正在向路人宣傳他的"醫術"。在他擺出的一張小桌上,記者不僅看到了一些鑷子、藥水等簡易器具,而且還看到了這位"醫生"從人們耳朵中取出的"耳結石"。

  經過觀察記者發現,前來讓這位"醫生"掏"耳結石"的人大部分都是老人,在經過診斷後,這位"醫生"一般並不會告訴老人具體的診斷費用,而是在將"耳結石"掏出後根據"結石"的大小收費。

  據一些圍觀的群眾介紹,這位"醫生"一上午就為多名居民從耳朵裡取出了"耳結石",收取的費用從幾十元到上百元不等。就在這時,這位"醫生"又"確診"一位居民的耳朵裡存在"耳結石"。隨後,這位"醫生"向老人耳朵中滴入了他所說的這種藥水,並用一張紙擦拭老人的耳朵,同時讓老人捏住鼻子、咳嗽幾聲,很快老人耳朵中的"結石"就被取了出來。

  那麼,人的耳朵中當真存在"耳結石"嗎?記者在網上查詢這個名詞時,搜出的竟然都是行騙的例子。據一些媒體報導,其實"耳結石"這一名詞在醫學上並不存在,之所以行騙者能從人們的耳朵中挖出東西,其實是因為這些"江湖遊醫"向人們耳朵中滴入的所謂生理鹽水,其實是一種化學藥水,這種藥水在遇到空氣後會凝結成塊。這樣的行騙手段在浙江、廣州、大連等地都曾經出現過。

  "耳結石"其實就是人們常說的耳屎,學名叫 "耵聹"(ding ning )。正常人的耵聹可以自動排出來,不需要掏。耳屎長時間不掏,是會呈現黑色的物質,堵在耳朵內。取耵聹,這在各大正規醫院五官科也是非常常見的一種檢查項目,按照國家收費標準,在正規醫院掏耳屎只需要十二三元左右。人耳裡的神經很敏感,不小心就會造成鼓膜損傷,被刺破耳道,導致外耳道發炎、腫脹以及劇痛,所以治耳疾一定要找專業的醫生,江湖郎中不可信。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齊魯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作品內容涉及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儘快處理。齊魯網所轉載的內容,其版權均由原作者和資料提供方所擁有。

相關焦點

  • 遊醫街頭支攤掏耳朵騙錢 謊稱患有耳結石(組圖)
    「遊醫」的生意經:「耳結石」論大小收錢,小桌上擺放著價目表和「戰利品」。「遊醫」真能挖出「耳結石」? 「遊醫」晃動著騙人的「耳結石」。  在「醫生」診察過程中,他從一位老人的耳朵裡「挖」出一個米粒大小的東西,然後說:「你看,這是『耳結石』。你耳朵裡還有幾個,如果到醫院挖大點的『耳結石』都要動手術,得花費數百上千元。在這兒我給你挖,一個就算50元。如果不挖,以後耳朵會聾的。」  聽他這麼一說,老人還真有點擔心了,猶豫了一會兒,表示同意。
  • 兩"神醫"菜場邊行騙 免費檢查引誘掏"耳結石"斂財
    圖為:男「神醫」正在通過掏「耳結石」向市民行騙 (記者饒純武 通訊員江欣攝)楚天金報訊(記者饒純武 實習生張衡)16日上午,兩名「神醫」以治耳病掏「耳結石」為幌子,再次到漢陽江欣苑集貿市場旁擺攤行騙時
  • 掏個耳內結石收取150元 遊醫街上騙人錢財
    首頁楚天都市報熱線新聞  掏個耳內結石收取150元 遊醫街上騙人錢財  (2005-04-15 08:17:49)  荊楚網消息(楚天都市報)(見習記者張欣實習生張小穩)昨日上午,在武勝路長堤街觀音閣集貿市場門口,一名遊醫以掏耳內結石為名騙人錢財。
  • 遊攤兩百元取顆「耳結石」
    攤主解釋:用的是祖傳秘方並結合氣功取耳結石。耳鼻喉科專業醫生質疑是騙局,且這樣掏耳十分危險。  昨日,號稱「為民服務」的掏耳攤子,出現在石橋鋪渝州交易城附近。僅有一張桌子、一把椅子的掏耳攤前圍滿群眾。桌上,擺著剛為觀眾取出的四五粒「耳結石」。中年男性攤主正拉著一個男青年蠱惑:「我給你看下嘛,又不要你花錢。」男青年經不住誘惑,坐在了椅子上。
  • 蘿蔔乾冒充「神藥」 江湖遊醫「轉戰」鄉下
    遊醫賣藥由來已久,近年來,由於加大了監管力度,遊醫在城市裡的市場越來越小,一些非法行醫者又把目光漸漸投向了農民。記者家住湖南省衡南縣新茶村,近一年來,經常聽到村裡人反映,有村民在集市上或村裡遭遇醫藥騙子。最嚴重的一次有個老漢就被騙走2萬元,急得他差點自殺。為此,記者回村進行了調查。
  • 江湖遊醫稱能控生男生女 用蘇打片充特效藥(圖)
    江湖遊醫聲稱可控制生男生女 用蘇打片冒充特效藥  近日,南寧的一份報紙上刊登了這樣的小廣告:「100%生男生女指導服務……本部已全部掌控這一生育指導配對技術,在控制性別定位(生男生女)方面,已有非常成熟可行的配方及許多成功案例。」  是「神醫」掌握了控制嬰兒性別的技術?
  • "江湖遊醫"街邊無證賣膏藥 遇檢查稱在做"實驗"
    "江湖遊醫"街邊無證賣膏藥 遇檢查稱在做"實驗"時間:2016-11-04 17:57:23來源:西部網-陝西新聞網作者:編輯:韓睿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第一新聞》記者 張少輝 陳濤) 最近一段時間,在漢中市區的一個菜市場,一名「江湖遊醫」頻頻向過往市民售賣膏藥,還宣稱只要用了他的膏藥,就能治療骨傷以及各類疼痛性疾病,甚至比吃藥效果還好
  • 男子擺攤掏「耳結石」要價幾百元 專家稱是騙局
    前天上午,一名外地男子在漢口堤角一小區門口擺攤,專門給老年人掏「耳結石」,一粒「耳結石」要價幾百元。耳鼻喉科專家表示:這是騙局。  李女士家住堤角觀園小區,前天上午9點多,她在田園菜場附近看到,一名40多歲的中年男子在街頭擺攤,正在給一位老人檢查耳朵,稱其耳內長了「耳結石」,不掏出來的話耳朵會致聾。
  • 德邦快遞價格被吐槽最坑,按體積收錢,木架材料再收錢
    不過,德邦快遞價格被吐槽最坑,在收件過程中按體積收錢,木架材料再收錢。很多市民對德邦快遞感到不滿,尤其是收費。朱先生痛批,德邦就是有個性,東營發成都,說好運費350,木架一百,收錢時按體積收500,木架一百,態度差極了郭先生也表示,德邦快遞收費最無賴,而且很貴,我在德邦發貨8個箱子、壞了5個、380一個、共計1900元、賠了500元、投訴3個多月、請問董事長:這叫做好服務。我家馬路對面就是杭州德邦總部倉庫,打了很多電話都沒人來取件。
  • 什麼是江湖郎中?赤腳醫生的由來,他們有哪些門道,你們知道嗎?
    江湖郎中什麼是江湖郎中?赤腳醫生的由來,他們有哪些門道,你們知道嗎?江湖郎中現如今被稱為貶義詞,形容賣狗皮膏藥的騙子。過去這類人,被稱為遊醫,什麼是遊醫?就是行走在外地行俠仗義的,還會醫術的人,被稱為遊醫,在宋朝時期盛行。古代這類遊醫,道士居多。所以有一句老話說的好,為善積德,驅邪保命,他們就會手拿著條幅,把這幾個字縫了上去。
  • 摩西英語告訴你「江湖郎中」的英語單詞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人們普遍把醫生稱作大夫,也有不少地方把醫生喚作郎中,還有一種叫江湖郎中的人群存在。所謂的江湖郎中,中國民間的一種醫病之人,亦稱草澤醫人。古代時,本是古代一些小說中行走在江湖的又兼通醫術的俠義之士,為人一般都是不圖利益,行俠仗義,而且是深藏不露,不喜歡與他人爭名奪利。在江湖中,人人景仰其風範。但是,如今的江湖郎中,則是範指醫術不好或是行騙的大夫。人們往往把江湖郎中和賣狗皮膏藥的聯繫在一些,而賣狗皮膏藥往往又和江湖騙子一脈相承。
  • 江湖郎中四海為家的遊醫,遊走四方治病行醫
    江湖郎中是古代四處遊走行醫的中醫師,它起源較早,在宋元時期已經較為盛行,一直到民國時期,民間還有許多江湖郎中遊走四方,治病行醫。過去江湖郎中走街串巷時不方便像貨郎或者其他的匠人一樣大聲吆喝,因此便會隨身攜帶一個文字幌子。
  • 兒童有耳結石,需要專業手法和專業工具取出,切勿自行操作
    當時我和孩子媽緊張的不行,連忙上醫院耳科,醫生是個年長的老者,我們說明情況,老者二話不說,直接拿鑷子把耳結石夾出了,兒子疼得直哭。兒子為啥哭,今天看到這一對母子,我才懊惱當時莽撞了,不應該去醫院,應該到採耳店就好了,當時是真不知道呀。醫生是直接拿鑷子硬夾出來的,孩子的耳道破皮了,也流了血。
  • 新餘:「專業人士」掏耳朵掏出「耳結石」 百元收費引糾紛
    中國江西網(大江網)新餘訊 胡凱、鄔國全報導:兩男子路邊請「專業人士」掏耳朵,掏出「耳結石」驚出一身冷汗,後對被收百元服務費心生疑惑,與掏耳客發生糾紛,險些大打出手。12月31日,江西省新餘市公安局高新分局民警調解一起路邊擺攤掏耳朵引發的糾紛,化解了雙方的矛盾。
  • 江湖遊醫一劑藥喝下噁心又頭暈
    金黔在線訊一名男子患風溼病多年久治不愈,逛街時一個路邊遊醫稱有祖傳秘方專治風溼病,男子求醫心切買了副草藥回家泡酒,不料藥物中毒。  據介紹,家住貴陽大營坡附近的熊先生患有風溼病,幾年來吃了不少藥但效果甚微,每逢天氣變化膝關節疼痛不已。
  • 揭秘「江湖牙醫」無痛拔牙:秘方「脫骨散」實為砒霜
    華龍網7月18日9時訊 拔牙有風險,尤其頭面部有很多重要的血管神經。拔牙前應常規拍片,明確牙根形態,及牙根周圍重要的解剖結構。千萬不要因為怕疼或者貪圖小便宜,盲目就醫。一定要到正規口腔醫療機構就診,選擇經驗豐富的口腔外科醫生。珍愛生命,遠離江湖遊醫。
  • 原標題:自稱開天眼能知前世今生 雍和宮攔路人收錢算命
    原標題:自稱開天眼能知前世今生 雍和宮攔路人收錢算命7人冒充九華山弟子行騙被抓自稱安徽九華山弟子,開過天眼能知前世今生,在雍和宮附近攔截路人為其看相算命,收費50元一位。7名嫌疑人均為四五十歲,都來自南方同一個村裡,沒有上過學,也不是什么弟子,騙人話術都是網上學來的。新年伊始,不少市民遊客選擇來雍和宮祈福,卻被路上的大叔大媽小聲詢問「看相算命嗎」、「財運福禍早知道」 ……這些自稱安徽九華山弟子的算命先生,開過天眼可知前世今生,只需50元一位便可看相算卦。「你想知道啥,我就能給你說出來。」
  • 戶部建議按戶口給鹽按時收錢,韓愈:最扯淡的政策
    長慶二年(公元822年),戶部侍郎、判度支張平叔實在是想不出法子增加收入,絞盡腦汁之下向唐穆宗提出了六條關於食鹽專賣的改革措施,具體如下:一、由朝廷壟斷賣鹽,這樣每年的獲利可增加一倍;二、命令各道掌管食鹽專賣的官員把鹽送到村裡出售;三、讓宰相兼任鹽鐵轉運使
  • 金庸取了3個好名字,自己也無法超越,三人都成江湖傳說
    中國人的名字講究得很多,為了取一個好的名字,必須查閱典籍,思考五行,研究字義,還不能太過流行,容易撞名。古代人為了這一目的發明了許多命名的方法,其中有一個很有趣的方法,就是取名字時用「連姓」。若不懂什麼叫「連姓為義」,看這個例子就明白了:傳永樂皇帝朱棣在位時,有個福建才子來京趕考,碰巧朱棣微服出巡,問他的姓名。天才回答:江中立。「既是江中行(你們人都站在江水裡),朱棣聽了,不料才子反應很快:」赤日當頭,身幹何事難?「赤日」當然就是朱棣了,朱棣搶了侄兒的皇位,最喜歡別人歌頌自己是正統,一聽就高興,把這個巧嘴才子欽點為狀元。